第1篇:多媒体结合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多媒体结合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一、新课程标准下利用多媒体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生物学概念、理论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事物,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对理论概念有更深的认识。例如,神经系统的调节等内容十分抽象,学生对这类知识往往掌握得不够好,而这却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利用Flash动画对神经系统调节活动进行演示,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从而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突破这个重难点。
二、多媒体与高中生物教学结合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不符合实际的多媒体课件会影响教学效果
实现多媒体和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机结合,对生物教师而言充满挑战。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在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时,未能考虑到所授课班级学生群体的实际因素,则不利于教学课件的更好发挥;如果多媒体课件中的信息量过大,没有侧重点,不仅会给学生增添不必要的负担,而且还会浪费有效的课堂时间;如果教师一味地将教材内容电子化,会使生物教学乏味,难以获得教学突破。教师只有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编排多媒体课件,才能使多媒体更好地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2.不合理的.多媒体切入时机和方式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切入课堂教学需要讲究时机和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在生物教学中,许多教师不注重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语言的衔接,只进行简单的切换,这导致课堂教学犹如散沙、学生注意力分散。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考虑视觉效果、光照变化、课堂气氛等因素来选择多媒体课件切入的方式,给学生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加顺畅和有效。
3.不利于学生强化知识内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情有独钟,单纯地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不再进行板书书写,这样导致学生的思维和印象停留在多媒体中,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梳理。这样不仅不能有效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而且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需要以传统教学为主,以多媒体为辅,教师应积极书写板书,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总体的了解,然后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学习。
三、结语
总之,实现多媒体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但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时,需要从课程的实际出发,适时选择多媒体切入的方式和时机,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第2篇:多媒体辅助高中生物教学
利用多媒体辅助高中生物教学的必要性
在新课改下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其中多媒体课件是必不可少的。而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而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使课堂的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实践证明,由于它具有生动性和直观性,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容易接受,教学效果也更加明显。高中生物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比其他的课程有更多的概念需要通过图片、音像等多媒体的方式去体现。因此,多媒体技术在这门课程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现列举一些实例说明多媒体在现代生物教学中的优越性。
一、“活化”了生物教材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解释世界生命奇观和本质的一门自然科学。单凭干枯的文字叙述,是无法让学生深切感知知识的魅力,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却能够有力地改变这一缺陷,能“活化”生物教材。
直观形象的动画设计,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授课内容。比如,讲解《减数分裂》一课,这是高中生物知识的重点、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通过播放细胞减数分裂动画,就非常形象和具体,加深对减数分裂的理解。再例如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需要多个细胞器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通过播放制作的动画,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各细胞器之间的联系,也容易理解生物膜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二、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计算机媒体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大的教学优势,如突破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信息传递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地域更远,人的感觉得到延伸,教学视野不断扩展,教学时间相对缩短。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讲解知识点、板书占用的时间太多,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少,因而教学效率低。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充分节约时间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加大语言输入量,尽量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提高记忆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另一优势在于:符合记忆特点,利于提高记忆效果。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的发展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实现的。据研究,单用听觉,3天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lO%,单用视觉,3天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20%,而将听觉、视觉并用,3天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65%。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于一体,可以做到图文声像并茂,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应用多媒体构建和谐课堂。
《课堂教学论》告诉我们,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运用多媒体的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和知识性等特点,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自由交流,友好互动,彼此之间充满率真与坦诚。和谐的课堂氛围,友好的师生关系,能消除学生的害羞、胆怯、恐惧的心理,使孩子们在真正快乐的心态下学习。快乐的心情存在时,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占据上风,会自觉地探究学习的方法,强化自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功。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集中解决了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第3篇: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应用
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应用
1、基本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正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教学正逐步步入课堂,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欢乐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现代教育媒体来突破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将想象再现出来,增强学生直观感性认识。
新的时代召唤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满堂灌,学生象个机器人一样,不管对与错一概接受。这样的教学,往往抵制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动手能力、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现代教学在课堂上要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究。在生物教育中,若引放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可使学生很难成无法得到的直接经验,通过媒体作用而取得。变抽象为形象,直观,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小为大,让恐龙走进
第4篇: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反思1
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张冠明
(广东省四会市华侨中学 肇庆四会 526200)
摘要:高中多数学校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其优劣并存,多媒体可使复杂内容直观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等,但也存在如受制于课件,教学过于程序化;内容过多,节奏过快等问题。对此,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表现在内容要选择合理,课件要制作合理,教师要使用合理这几方面。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直观化,教学效率,合理使用多媒体
随着多媒体平台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常用的教学手段,已被大多数老师、学生以及家长所接受。在生物教学中,很多生物学现象可以用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做出来,很多语言表述难以说明的分子结构也可以直观的用三维的形式表达出来,如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DNA分子的结构等等。但笔者经常会面对
第5篇: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有效备课,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活化教材记得2007年广州市教研员麦纪青老师说:“谁能吃透教材,谁笑到最后。”我校备课组据新课标下高考的特点,强调走进教材,又活化教材。走进教材就是要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和主旨,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地意义构建,也就是吃透重点难点,抓住核心,瞻前顾后,通篇考虑。而活化教材就是在不改变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将文本教材情景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可操作化,使教材知识生活化、科学通俗化。除了把知识点与社会联系加强之外,我校还尝试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者合作性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
可是大多数探究性活动都“无疾而终”,学生难以探究出所以然,有些学生甚至难以摆脱传统教学的模式对活动不以为然等等,最终只好等教师把结论“捧”出来。基于对新课标素质教育的疑惑,我对探究性学习
第6篇: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潜力
会昌英才私立学校 姚雪丰
摘要:精心设计导言和提问、善待错误、呵护质疑和增加实验来增强课堂气氛的互动性,通过师生人格平等、教学活动中平等和学生之间平等来体现师生关系平等性,以及教学内容呈现的新颖性、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和学习活动中的的合作性,以此五要素来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探究性、能力、教学环境、互动性。
在当今教育格局下,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探究教学越来越广泛地深受广大教师的重视,国家教育部最近公布的科学课程标准,将探究教学置于核心地位,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和教学,浅谈对自然科学探究教学的理解:我觉得“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造学习情景和学习途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对科学研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