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下雪的早晨》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领悟诗歌意境。
2、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
3、联系生活实际,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诵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2、展开想像,领悟诗所描写的情境。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雪景图,课前谈话:你见到雪吗?
2、学生闭眼感受,教师描绘情景:雪下着,下着,没有声音,雪下,下着,一刻不停。洁白的雪,盖满了院子,洁白的雪,盖满了屋顶,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
3、板书课题:下雪的早晨
4、导入:看看作者在这个下雪茄的早晨想起了什么情景。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诗,画出不理解的监察院词,试着联系业务上下文理解。
2、全班交流:字词质疑,共同讨论解疑。
3、全班交流:对哪些诗句无法理解。
三、以读代讲,学习第一部分
1、轻声试读第一部分,试着读出感情
2、指名汇报朗读,并说说你是怎么朗读的,说出自己的朗读体会。
3、指名读第一节
指读——评议——再指读——再评议
4、指导齐读
5、引导讨论:通过朗读,这个下雪的早晨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洁白、静)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银装素裹的世界……)
6、指导背诵,当堂背诵。
四、课堂延伸
1、仿第一节写写“雨下着,下着……”,描述雨景图。
2、课堂交流,笔下的十景。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把你写的雨景诗朗读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引读第一节,复习导入
1、师导生读,这是一个下雪的早晨,雪下着,下着……
2、过渡:在这个宁静的下雪早晨,作者浮想联翩,翻开课本,学习下文。
二、以读促思,学习第2、3节
1、自由朗读第二节
2、课堂讨论:作者从飘飞的雪花想到了什么?
3、引导齐读,描写小孩的句子:“一个小孩,赤着脚……”
4、师引导,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当初这个男孩此时此刻会在哪呢?
5、全班展开想像,描绘此刻男孩的情景。
6、齐读第三节。
三、品读诗歌,升华情感
1、讨论:你从诗歌中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世界?
2、师小结:诗人在下雪天想到了夏天树林里小孩子天真活泼玩耍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小孩的关爱和期盼之婧。
3、闭眼听录音范读此诗,想像诗境。
4、音乐声中原有关雪景的侍作朗读。
四、作业:
1、背诵整首诗歌。
2、预习下一课。
板书:
下着……下着……
雪花飘飞:盖满了……盖满了……
多么……多么……
想起
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子(脚、脸、嘴、手、头、眼……)
第2篇:《下雪的早晨》教案设计范文
《下雪的早晨》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领悟诗歌意境。
2、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
3、联系生活实际,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诵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2、展开想像,领悟诗所描写的情境。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雪景图,课前谈话:你见到雪吗?
2、学生闭眼感受,教师描绘情景:雪下着,下着,没有声音,雪下,下着,一刻不停。洁白的雪,盖满了院子,洁白的雪,盖满了屋顶,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
3、板书课题:下雪的早晨
4、导入:看看作者在这个下雪茄的早晨想起了什么情景。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诗,画出不理解的监察院词,试着联系业务上下文理解。
2、全班交流:字词质疑,共同讨论解疑。
3、全班交流:对哪些诗句无法理解。
三、以读代讲,学习第一部分
1、轻声试读第一部分,试着读出感情
2、指名汇报朗读,并说说你是怎么朗读的,说出自己的朗读体会。
3、指名读第一节
指读——评议——再指读——再评议
4、指导齐读
5、引导讨论:通过朗读,这个下雪的早晨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洁白、静)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银装素裹的世界……)
6、指导背诵,当堂背诵。
四、课堂延伸
1、仿第一节写写“雨下着,下着……”,描述雨景图。
2、课堂交流,笔下的十景。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把你写的雨景诗朗读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引读第一节,复习导入
1、师导生读,这是一个下雪的早晨,雪下着,下着……
2、过渡:在这个宁静的下雪早晨,作者浮想联翩,翻开课本,学习下文。
二、以读促思,学习第2、3节
1、自由朗读第二节
2、课堂讨论:作者从飘飞的'雪花想到了什么?
3、引导齐读,描写小孩的句子:“一个小孩,赤着脚……”
4、师引导,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当初这个男孩此时此刻会在哪呢?
5、全班展开想像,描绘此刻男孩的情景。
6、齐读第三节。
三、品读诗歌,升华情感
1、讨论:你从诗歌中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世界?
2、师小结:诗人在下雪天想到了夏天树林里小孩子天真活泼玩耍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小孩的关爱和期盼之婧。
3、闭眼听录音范读此诗,想像诗境。
4、音乐声中原有关雪景的侍作朗读。
四、作业:
1、背诵整首诗歌。
2、预习下一课。
板书:
下着……下着……
雪花飘飞:盖满了……盖满了……
多么……多么……
想起
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子 (脚、脸、嘴、手、头、眼……)
第3篇:下雪的早晨
下雪的早晨
备课人:魏洁
教材分析 :
本文是一首以雪为主题的诗歌,整首诗描写的是在下雪的早晨,诗人艾青由飘飞的雪花联想到在夏日的树林里玩耍的小孩,表达出对童年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对小孩的惦念,体现作者忧郁又不失信心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本课四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露、着、铺、切、了”在本文的正确读音,了解作者及作品。
2、通过读读背背,引导学生通过感悟、想象、欣赏、美读、背诵等方法进行悉心揣摩和深入领会,读出诗的行文思路,读出诗的意象、意境,感受诗的韵律美。
3、通过反复朗读第二三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作者对夏日里机灵活波小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意象,意景,明白作者表达的惦念之情。
教学难点:
品读第二三小节,读出意象,意景,感受作者
第4篇:下雪的早晨
《下雪的早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诗歌共三节,描述了诗人在下雪的早晨,看着雪花的洁白和整个世界的宁静,想到一个孩子夏日早晨在树林中玩耍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小孩的关爱、期盼和惦念之情。
全诗朴素清新,节奏和谐,形象生动,字词浅显,学生容易读通,容易掌握。因此教学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和展现诗人丰富而美好的情感世界,并联系实际,感悟生活中的意境。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经历,初步学会仿写或创作诗歌。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教学难点:
普通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经历,初步学会仿写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