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初夏的诗积累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18 07:12: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写初夏的诗积累

写初夏的诗积累

初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又称孟夏。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写初夏的诗积累,欢迎阅读。

1、《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初夏》【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4、《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5、《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7、《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第2篇:送别诗知识积累

送别诗知识积累

一、送别诗分类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诗歌题目通常以“赠、别、送”等字眼。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离别诗所含情感:伤感、惆怅、留恋、嘱咐、安慰、祝愿、期待。

送别诗并不是绝对的分类,常和其他类别的诗混合与咏物诗相似,在近年高考中,常常出现与其他类别混合的送别诗。由于送别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因此这“别离原因”往往也就成为混合其他类型的原因。送别诗的常见混合类别有以下几种:

1、羁旅行役诗

“羁”即停留,使停留,羁旅就是长久寄居他乡,“羁”也有束缚、拘束之意,可见羁旅给旅人带来的多是不快之感,此意从“行役”一词也可看出。羁旅行役诗最常与送别诗相结合,因为二者常是先后关系,先是送别,接着便踏上旅途;或是因果关系,因为不得已要踏上羁旅,所以有了送别一事。因此,掌握好这两种诗的混合是十分重要的。

2、爱国遗民诗

送别诗也常常和爱国遗民诗结合。在古诗中,爱国常常表现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或国破家亡的悲痛,遗民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钟情故国,念念不忘。送别诗与爱国遗民诗结合的契合点常常是故国景。如《送人归京师》中,在国土沦丧,南北分裂的背景下,友人归京,触景生情,心中便生发出一段忧国之愁。诗人常常在送别之际看到或想起故国之景,故国之物,由此在离愁之外又添一层国殇。

3、咏怀诗

咏怀诗之“怀”多指人的心情,咏怀诗常常吟咏的是自己郁闷的心情,而引起郁闷的原因以仕途不顺为核心,还包括家贫多病、人生坎坷等。送别诗与咏怀诗的结合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送别之际想到一别再难相见,前程迷茫,离别也许就是永诀的伤感之意;一是离别之人遭到贬谪,前途黯淡,借送别抒发仕途不顺,才华未施的郁闷之情。

二、送别诗的常用技巧

托物寓情 形象生动

就是采用托物或比物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情谊或情怀。情谊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要把无形的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就需要施展多种艺术手段,包括托物寓情在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此句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名家赞道: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此外,比较有名的托物寓情的诗句还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是托劝酒表达对友人的情谊。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这比通常的带口信报平安,泛泛的自我表白,要形象深刻多了。

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

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谊。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

典型的句子,莫过于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笙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送灵澈返竹林寺,虽不长,却句句如画。虽然字面上找不出一个情字,但从画面中仍可感受到诗人的情意。首先,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挚的情谊。如“青山独归远”这句,“青山”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则显示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之情。其次,这首诗勾勒的是一种闲淡的意境。这种意境又是和诗人当时官场失意、萌生归意的心情吻合的,或者说是当时 1

诗人心情的写照。由此可以说,该诗看似无情却胜有情。

虚实结合所谓“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对眼前的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这也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法,诗人常常将眼前之景与虚想之景结合起来描写,在时空跳跃中拓展境界,抒写心怀。在送别诗中,诗人在实写眼前之景外,还常常想象分别后的场面,通过虚写别后之景,更添此刻分别之愁。如柳永在《雨霖铃》中先实写眼前之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留恋处,兰舟催发”,接着虚写别后之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实与虚的结合,推发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千古绝唱。

三、送别诗的人物刻画

在送别诗中,人物常常有特定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两方面:

1、人物形象

送别诗中的人物形象以伫立凝望为特色。由于古代的交通限制,被送之人的远行方式无非徒步、骑马、行舟,无论哪种方式,离开的速度总是较为缓慢,因此被送之人总是频频回头,不忍离去,送别之人也久久伫立凝望,希望多看几眼。如“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王维《齐州送祖三》),当然,这样伫立凝望的形象不一定直接出现在诗句中,有时通过写景状物暗含伫立的形象,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行舟已远去,消失在天水一涯,但诗人仍然伫立江畔,望着滔滔江水久久沉思。

2、人物心理

送别诗中的人物心理一般以依依不舍、悲戚伤感为主基调,通过景、物等渲染使送别之境笼罩在凄婉哀伤之中。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之际神魂俱伤是自然的事。但除此以外,有些诗人也一反凄苦之状,在离别之际表现出安慰告诫,甚至乐观激昂的情感,别具一格。

四、送别诗的常见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在送别诗中,诗人的主观情感一般就是依依惜别之情,诗人据此特定情感选择合适的意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形成送别诗的意象系统。

1、四大意象

在送别诗的意象系统中,柳、酒、月、水是最主要的意象,被称为送别诗的“四大意象”。

2、其他意象

除了这四大意象之外,诗人还对其他意象赋予了送别之意,如: 长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日暮:“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草:“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大雁:“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韦承庆《南行别弟》)

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孤舟:“秋江渺渺水空波,越客孤舟欲榜歌。”(刘长卿《七里滩重送》)

孤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3篇:陶渊明的诗积累

陶渊明的诗积累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东晋诗人、辞赋家。名潜,说晋世名渊明,字元亮,入刘宋后改名潜。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陶渊明的诗积累,欢迎阅读。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3、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4、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5、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7、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8、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0、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2、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13、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1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5、不足为外人道也。

16、未言心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写初夏的诗积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初夏的诗积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