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游周记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17 07:13: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黄山游周记

黄山游周记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岳,黄山归来不看山。”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攀登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观赏过高耸入云的华山,却从没有看过黄山这样的'山。黄山真奇啊!那一处处怪石,或立或卧,玲珑奇异,有的像鸟兽,有的似彩缎,有的如仙女,有的赛花朵。千姿百态,黄山真高啊!那一座座山峰,连绵起伏,耸入云霄。从山顶向下,云在脚下飘,人在雾中行,举目可望天际,低头不见山底。黄山真险啊!那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入削,山石横如断。

我看见过鸟尾似的卷云,欣赏过山峰似的积云,却从没过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真白,白的像一匹白纱缎。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风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他在流动。黄山的云真美啊!时而像滔滔江水,一泻千里,时而像蒙古鸟群立在天际,时而像马在草原上奔驰,时而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美丽的黄山,云绕着山,山衬着云。山下清泉叮咚,山间云海源动,山上异树奇花,山顶彩虹横贯,令人感觉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第2篇:冬游黄山周记

这个学期,在学了《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后,我就想如果能亲眼看看这大自然的奇妙就好了。本文向您介绍有关《冬游黄山》的内容上个周末,我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黄山。我发现,冬天的黄山虽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却也有其他美妙的风景。

当我们随着缆车上升时,突然一片白茫茫的,好像来到了仙境。下了缆车,一阵冷风吹来,还飘着雨丝,我马上穿上了雨衣。放眼望去,一片雾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只能看见近处的松树和地下的白雪。我看到了千姿百态的松树,有的笔直地站立着,像一个神气的士兵;有的歪歪地从悬崖边探出头来,像在和我们问好。山路两边覆盖着薄薄的一层雪,像给山披上了一件白色的棉袄,我忍不住抓起一团雪,和同伴打起了雪仗。

边玩边爬,终于来到了海拔1860米的光明顶,再往前就是迎客松。虽然脚有些酸痛,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最艰难的还是下山,因为缆车在维修,我们只能爬下山。山路有点陡,好几次我都差点踩空摔下来,心里非常害怕。下山的路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我不停地给自己打气加油,终于艰难地下了山,这时距离上山已经六个多小时了。

这次黄山之行,虽然没有看到奇石,但是看到了雾松、云海和冬雪,还挑战了自己的极限,我觉得真是太棒了!

第3篇:冬游黄山周记

冬游黄山周记

这个学期,在学了《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后,我就想如果能亲眼看看这大自然的奇妙就好了。本文向您介绍有关《冬游黄山》的内容上个周末,我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黄山。我发现,冬天的黄山虽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却也有其他美妙的风景。

当我们随着缆车上升时,突然一片白茫茫的,好像来到了仙境。下了缆车,一阵冷风吹来,还飘着雨丝,我马上穿上了雨衣。放眼望去,一片雾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只能看见近处的松树和地下的白雪。我看到了千姿百态的松树,有的'笔直地站立着,像一个神气的士兵;有的歪歪地从悬崖边探出头来,像在和我们问好。山路两边覆盖着薄薄的一层雪,像给山披上了一件白色的棉袄,我忍不住抓起一团雪,和同伴打起了雪仗。

边玩边爬,终于来到了海拔1860米的光明顶,再往前就是迎客松。虽然脚有些酸痛,但是我还是坚持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游黄山记

游黄山记

游黄山记1

在路上,风儿扬起我的头发,轻轻地拂过的脸颊,心情总是那么好的的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曲。车外的风景很美但总也挡不住我对黄山风景的向遐想。我们首先到了翡翠谷,翡翠谷又名情人谷,那里有许多泉水,清澈见底。而又因为溪水太清澈了,树木的颜色被倒映在了池水中所以成了翡翠的绿颜色。池水是绿色的、树木是绿色的、亭台也是绿色的……要不然怎么叫翡翠谷呢!那为什么又叫情人谷呢?第一:《卧虎藏龙》这部电影就在这儿拍的,而电影故事的主要情节就是两人相爱。其二:这里人工打造了神话故事中牛郞和织女相会的地方——雀桥。

我们到了一池泉水旁,泉水中有很多石头,中间的一块最大,上面写着“闺秀”。水虽然很浅,但是水流很急,不小心摔倒的话,拉也拉不住的。四周群山环绕,树木多的数不胜数。我走在林荫小道上,两旁的树好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游黄山记

游黄山记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

4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可贵精神。

2、学习本文按登山与观察的顺利写景状物,从不同角度描述山势、山路、山色的写法。

3、掌握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式。

教学重点:熟读全文,读清句读,背诵。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按登山与观察的顺利写景状物,从不同角度描述山势、山路、山色的写法。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明末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他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地理地质学家、旅行探险家、游记文学大家,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名人。他自幼博览群书,对科举不感兴趣,立志以毕生精力考察祖国的地理面貌。-从二十二岁起,直到五十六岁逝世时为止,三十四年的时间,只身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的旅行日志经过后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黄山游周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山游周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