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活动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15 07:13: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摇篮》活动教案

《摇篮》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轻柔、连贯地唱摇篮曲,并边唱边做动作,表现歌曲安静的性质。

2、为歌曲编唱其他有关的摇篮和宝宝的歌词。

3、体验摇摇篮、哄娃娃的情趣。

活动准备:

对音乐性质的感受有一定的分辨经验。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家》。

感知歌曲优美的旋律,带领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家》。

启发幼儿想象,并仿编歌词,教师记录幼儿的'想象,并带领幼儿演唱仿编的歌曲。

2、熟悉新歌《摇篮》的旋律及性质。

听教师弹奏乐曲,感受乐曲性质,讨论音乐好像说的是什么事。

跟着音乐做关于哄娃娃睡觉或表现舒缓优美的动作。

3、学唱新歌。

教师范唱。

理解歌词内容,念歌词。

在月球旋律伴奏下,轻声学唱。

边唱边做动作。如:摇摇篮、拍娃娃、抱娃娃等,表现歌曲轻柔、安静的性质。

4、为歌曲编唱新词。

引导幼儿创编。如:大海是摇篮,它的宝宝是谁?说一说,唱一唱。

幼儿探索创编新词并演唱。如: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

5、复习音乐游戏《逛公园》。

第2篇:摇篮教案

诗歌《摇篮》

---中班语言领域

执教人:吴红琴

一、活动设计背景:

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赞美《摇篮》是一支美妙的摇篮曲,是歌也是诗。它以悦耳动听的音韵展现了“蓝天”、“大海”、“花园”以及“妈妈的手”这一幅幅绚丽的画面,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它们和谐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温馨的环境,可以使孩子们陶醉在这种优美的意境中。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通过观看图谱,能口齿较清楚地朗诵儿歌。

3、引导幼儿尝试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习看图谱朗诵诗歌。

难点:根据诗歌的结构尝试诗歌创编。

四、活动准备: 课件

五、活动过程:

1、出示摇篮图片,引入课题

小朋友,图片上有什么呀?(摇篮)摇篮是做什么用的呢?(摇着小宝宝睡觉的)。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很美的诗歌《摇篮》,请小朋友们静静地欣赏这首诗歌。

2、边放音乐老师边朗诵 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3、通过提问互动,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诗歌里面有哪些宝宝呢?(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宝宝)谁是它们的摇篮?(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

是怎么哄宝宝们睡觉的?(幼儿边说边展示自己的动作)

4、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边看图谱边朗诵。

5、幼儿集体朗诵并表演诗歌内容

6、启发幼儿仿编诗歌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还可以摇着什么宝宝呢? 大海还可以摇着什么宝宝呢? 花园还可以摇着什么宝宝呢?

7、带领小朋友一起朗诵新的诗歌《摇篮》。

8、课后延伸

小朋友回家以后看看能不能再创编出跟老师不一样的诗歌,并用纸把它画出来,下次活动的时候向我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创作的诗歌作品。

第3篇:《摇篮》教案

《摇篮》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摇篮》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摇篮》教案1

活动目标:

1、对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兴趣,感受和体会诗歌中“摇篮”的优美意境。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xxx是摇篮,摇着xxx宝宝”的句式仿编诗歌。

3、能大胆说出自己想象中的摇篮和宝宝。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如天空、花园、大海,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

2、物质材料准备:与诗歌内容有关的小图片;旋律优美安静的乐曲磁带;吊床十个。

3、环境准备:根据诗歌内容,创设出蓝天、大海、花园的游戏情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听《睡觉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摇篮》教案

《摇篮》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摇篮》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摇篮》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的安静、温柔,能够在摇篮曲的情境中轻轻地哄宝宝睡觉。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布制玩具,一个摇篮。

2.《摇篮曲》、《黑猫警长》主题曲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他是我的小娃娃。咦,小娃娃在说话:我要睡觉!我要睡觉!

师:小宝宝有点累了,要睡觉了。你们睡觉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们入睡的呢?(幼儿讲述并模仿)

师:刚刚有小朋友说爸爸妈妈是让他们听音乐入睡的,那我们今天也来试试用这个方法来哄娃娃睡觉吧

2.选择欣赏乐曲,通过比较理解摇篮曲的特点。

(1)播放两段不同的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摇篮》教案

《摇篮》

——中班诗歌

一、活动目标

1、在会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的基础上,学习字:摇篮、云、飘、翻、吹。

2、引导幼诗歌优儿体会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能力,会仿编诗歌,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图片摇篮等、教学课件、多媒体音乐

2、和幼儿人数相当的纸、笔等材料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优美的摇篮诗朗诵,让幼儿跟着老师模仿白云飘,随着诗歌做动作。(教师出示摇篮和小宝宝的图片)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宝宝)听着优美的“摇篮”,小宝宝躺在摇篮里睡着了。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摇篮,我们一起去认识它们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摇篮》。

(二)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诵,完整欣赏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中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

《摇篮》是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借助《摇篮曲》作为背景音乐、动作、语言、图片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创编出较为完整的诗歌来。以下是中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欢迎阅读。

活动设计背景

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赞美《摇篮》是一支美妙的摇篮曲,是歌也是诗。它以悦耳动听的音韵展现了“蓝天”、“大海”、“花园”以及“妈妈的手”这一幅幅开阔儿绚丽的画面,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它们和谐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温馨、宁谧的环境,可以使孩子们陶醉在这种优美的意境中安然入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通过欣赏,能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使孩子体会浓浓的母爱之情。

3.引导幼儿仿编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

引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掌握诗歌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摇篮曲》。

2、创编所需的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课题,出示摇篮,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出示摇篮,师问:看,这是什么?摇篮的什么用呢?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觉呢?

2、师:睡在摇篮里软软的,很舒服,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像摇篮一样的东西,我们一起起来看看吧。

3、欣赏课件(没声音的画面),初次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

师: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摇篮》活动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摇篮》活动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