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偿从其父至京师,时天下宁晏,论者咸以国祚方永,玄龄乃避左右告父曰:“隋帝本无功德,但诳惑黔黎,不为后嗣长计,混诸嫡庶,使相倾夺,诸后籓枝,竞崇淫侈,终当内相诛夷,不足保全家国。今虽清平,其亡可翘足而待。”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①,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或时以事被谴,则累日朝堂,稽颡请罪,悚惧踧觯若无所容。玄龄尝因微谴归第,黄门侍郎褚遂良上疏曰:“自非罪状无赦,搢绅同尤,不可以一犯一愆,轻示遐弃。陛下必矜玄龄齿发,薄其所为,古者有讽谕大臣遣其致仕,自可在后,式遵前事,退之以礼,不失善声。今数十年勋旧,以一事而斥逐,在外云云,以为非是。”玄龄曾上书曰:“彼高丽者,边夷贱类,不足待以仁义,不可责以常礼。古来以鱼鳖畜之,宜从阔略。若必欲绝其种类,恐兽穷则搏。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行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骨以摧心。足以变动阴阳,感伤和气,实天下冤痛也。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曰文昭,给东园秘器,陪葬昭陵。玄龄尝诫诸子以骄奢沉溺,必不可以地望凌人,故集古今圣贤家诫,书于屏风,令各取一具,谓曰:“若能留意,足以保身成名。”又云:“袁家累叶忠节,是吾所尚,汝宜师之。”高宗嗣位,诏配享太宗庙庭。
(节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
参考译文
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小时候就很聪明,广泛地阅读了经书、史书。工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十八岁时,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父亲生病绵延十个月,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太宗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太宗一见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已经遇到了知己的人,偏用尽自己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没有不马上去做的。
贞观二十三年,皇上驾临玉华宫,当时玄龄老病复发,皇上下诏令他睡在总留台。到他渐渐病重,玄龄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太宗对他流泪,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后病情加重,就凿开宫墙开门,多次派宦官问候。皇上又亲自光临,握手叙别,悲不能忍;皇太子也去跟他诀别。不久去世,享年七十。朝廷三日不上朝。
【注】
①收敛:任用安排。
10.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行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骨以摧心
B.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行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骨以摧心
C.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行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骨以摧心
D.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行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骨以摧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黔黎,即黔首和黎民的合称,指百姓。黔,黑色;黎,古通“黧”,黑色。黑中带黄色。《李斯列传》中“面目黧黑”中“黧”即时此意。
B.搢绅,插笏于绅。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一般都称之为缙绅,有时也可作为官宦或搢者的代称。
C.齿发,文中指牙齿和头发。《旧唐书白居易传》中“既壮而服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的“齿发”就是此意。
D.秘器,指棺材。《汉书·孔光传》中“上素服临吊者再,至赐东园秘器,钱帛”的“秘器”就是此意,“东园”是专造丧葬器物的机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玄龄富有远见。他认为隋朝统治者没有功业德行,混淆了嫡庶子的亲疏尊卑关系,纵欲享乐,隋朝的灭亡指日可待。
B.房玄龄忠于职守。他主持编纂本朝历史,负责统管朝廷各部门政务之后,从不懈怠,尽心竭力,不愿出现一点失误。
C.房玄龄教子有方。他训诫儿子不要用地位名望欺压别人,辑录古今圣贤告诫家人的话,书写在屏风上,分给他们。
D.房玄龄颇有名望。他犯错误,诸遂良建议皇上从轻发落,用客气的方法让他离去,事后也不追究,不使他美名受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5分)
(2)古来以鱼鳖畜之,宜从阔略。若必欲绝其种类,恐兽穷则搏。(5分)
参考答案
10、A况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於行阵之闲,委之於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彗车而掩泣,抱枯骨以摧心
11、C详细解析:齿发:年龄、年纪。
12、D详细解析:“从轻发落,使用客气的方法让他离去,事后也不要追究”错,说法颠倒。
13.(1)参考答案:取用人才不求全责备,不用自己的长处苛求别人,按照才干安排职务,出身低微也无妨碍。(5分)详细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求备、格物、卑贱,各1分。共5分。注意“收叙”见注释。
(2)参考答案:自古就把他们当作鱼鳖一样容留下来,对他们应当宽松。如果一定要灭绝他们,恐怕逼得无路可走就会拼命。(5分)
详细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畜、阔略、穷,各1分,共5分。
注意:
1.强调直译,字字落实。
2.“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大意”符合通顺即可,“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参考译文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县人。曾经跟随父亲到京城,当时天下大平,舆论都认为国运会很久长,房玄龄却私下里对父亲说:“隋帝本来没有功业德行,只是欺编迷惑百性,不替后代做长远打算,混淆了嫡庶子的亲疏尊卑关系,致使互相倾轧争夺,太子王侯,比赛着纵欲享乐,最后必然自相残杀,不能保全帝位国家。
眼下虽然太平,它的灭亡可以翘首足来等到。”主持编撰本朝历史。负责统管朝廷各部门政务以后,他忠于职守从不懈怠,尽心竭力,不愿出现一点失误。听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就像是自己有那优点长处一样高兴。他熟悉百官的情况,多讲优点来鼓励他们,研究制订法律条例,立意是宽容公正。取用人才不求全责备,不用自己的长处苛求别人,按照才干安排职务,出身低微也无妨碍。公众舆论赞扬他是贤相。他有时出了差错被皇上批评,就一连几天在理事的朝堂里叩头请罪,惶恐不安,好像无地自容。房玄龄因犯小过失回家闲居,黄门侍郎褚遂良呈递奏疏说:如果他不是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非同缙绅大夫一样治罪不可,那么就不应当由于一次冒犯、一种过失,就轻易地予以抛弃。陛下一定要怜悯他上了年纪,把他的过失看马虎一点儿,古代有过国君委婉劝说大臣辞官回家的事,您自然可以在事后仿效前人的样子,使用客气的方法让他离去,不使他损失美名。如果让几十年的老功臣,由于一次过失就被驱逐,外边的'人会议论纷纷,我认为不大妥当。
房玄龄曾经上书说:“高丽是边境上的落后民族,不必以仁义对待,不能以常礼要求。自古就把他们当作鱼鳖一样容留下来,对他们应当宽松。如果一定要灭绝他们,恐怕逼得无路可走就会拼命。何况那些普通士卒,没有一个犯罪的人,无缘无故把他们赶到战场上,放在刀尖下,使他们肝脑涂地,成为孤魂野鬼,让他们的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着战车掩面哭泣,抱着枯骨极度伤心。足以使得阴阳颠倒,精气感伤,实在是天下百性的委屈痛苦。不久房玄龄逝世,终年七十。太宗停止臣子朝见以悼念三天时间,下诏令追认房玄龄为太尉、并州都督,谥号叫文昭,赐予棺木,把他安葬在太宗为自己预先营造的昭陵墓地。房玄龄曾经就骄横奢侈积习不改的问题训诫过儿子们,一定不能用地位名望欺压别人,因此辑录古今圣贤告诫家人的话,书写在屏风上,分给他们一人一套,说:“如果能把这些放在心上,就可以保全自己、树立名声”又说:“袁家忠诚有气节,这是我所尊崇的,你们应该学习”高宗继承帝位,诏令在大宗的庙堂里设置房玄龄的灵位享受祭祀。
拓展延续
【解答】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
②句意:多次派宦官问候。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谒,拜见。于,到。句意: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
(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概括。从“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等语句可以知道在房玄龄病情加重之后,唐太宗让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从“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一句可以知道唐太宗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从“后凿苑墙开门,数遣中使候问”一句可以知道,当他病情加重,唐太宗下令就凿开宫墙开门,多次派宦官问候。
答案:
(1)①禁得起、受得住;②多次、屡次。
(2)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
(3)房玄龄病情加重之后,唐太宗让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皇上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当他病情加重,唐太宗下令就凿开宫墙开门,多次派宦官问候。
第2篇:段志玄齐州临淄人也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段志玄齐州临淄人也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段志玄,齐州临淄人也。父偃师,隋末为太原郡司法书佐,从高祖起义,官至郢州刺史。志玄从父在太原,甚为太宗所接待。义兵起,志玄募得千余人,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从平霍邑,下绛郡,攻永丰仓,皆为先锋,历迁左光禄大夫。从刘文静拒屈突通于潼关,文静为通将桑显和所袭,军营已溃,志玄率二十骑赴击,杀数十人而还,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显和军乱大军因此复振击大破之及屈突通之遁志玄与诸将追而擒之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后从讨王世充,深入陷阵,马倒,为贼所擒。两骑夹持其髻,将渡洛水,志玄踊身而奋,二人俱堕马,驰归,追者数百骑,不敢逼。及破窦建德,平东都,功又居多。迁秦王府右二护军,赏物二千段。隐太子建成、巢刺王元吉竞以金帛诱之,志玄拒而不纳,密以白太宗,竟与尉迟敬德等同诛建成、元吉。
太宗即位,累迁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食实封九百户。文德皇后之葬也,志玄与宇文士及分统士马出肃章门。太宗夜使宫官至二将军所,士及开营内使者,志玄闭门不纳,说:“军门不可夜开。”使者曰:“此有手敕。”志玄曰:“夜中不辩真伪。”竟停使者至晓。太宗闻而叹曰:“此真将军也,周亚夫无以加焉。”十一年,定世封之制,授金州刺史,改封褒国公。十二年,拜右卫大将军。十四年,加镇军大将军。十六年,寝疾,太宗亲自临视,涕泣而别,顾谓曰:“当与卿子五品。”志玄顿首固请回授母弟志感,太宗遂授志感左卫郎将。及卒,上为发哀,哭之甚恸,赠辅国将军、扬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忠壮。
(节选自《旧唐书·段志玄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甚为太宗所接待接待:迎接招待。
B.历迁左光禄大夫历迁:多次升职。
C.深入陷阵陷阵:陷入敌阵。
D.志玄踊身而奋踊身:纵身跳跃。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显和军乱/大军因此复振击/大破之/及屈突通之遁/志玄与诸将追/而擒之/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
B.显和军乱/大军因此复振/击大破之/及屈突通之遁/志玄与诸将追/而擒之/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
C.显和军乱/大军因此复振击/大破之/及屈突通之遁/志玄与诸将追而擒之/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
D.显和军乱/大军因此复振,击大破之圾屈突通之遁/志玄与诸将追而擒之/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志玄作战勇敢,战功赫赫。在平定霍邑、夺取绛郡、攻占永丰仓等战役中,他均任先锋;后来,在战胜窦建德、平定东都的战斗中,他又建功很多。
B.志玄忠贞不二,拒绝利诱。隐太子建成、巢刺王元吉用钱财引诱他归附自己,他不为所动,并暗中向太宗告发了他们,后又参与诛杀建成、元吉的行动。
C.志玄恪尽职守,受到褒扬。太宗晚上派宫官到他的军营,他坚持不开营门,让使者一直等到天亮,太宗因此称赞他为“真将军”,认为周亚夫也不如他。
D.志玄屡受封赠,恩遇甚隆。作为唐王朝的开国元勋,他生前多次被封赏官爵;
去世后,太宗非常悲伤,不仅追授他官职,而且给予他陪葬昭陵的哀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
(2)寝疾,太宗亲自临视,涕泣而别,顾谓曰:“当与卿子五品。”
参考答案
4.A(接待:亲近礼待。)
5.D(据中华书局《旧唐书》第八册 2504页《段志玄传》)
6.C(“认为周亚夫也不如他”的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太宗说的是周亚夫也没办法超过他。)
7.(10分)(1)(5分)(他)被流箭射中了脚,因担心众人内心动摇,忍痛不说,又几次杀入敌阵。(关键词 “虑”“动”“更”译对一个1分,句意2分。)
(2)(5分)(他)卧病在床,太宗亲自前来探望,流泪告别时,回头对他说:“应该给你儿子五品官职。”(关键词“寝疾”、“临视”、“顾”每译对一个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段志玄是齐州临淄人也。他的父亲段偃师,隋末为太原郡司法书佐,跟随高祖起义,官至郢州刺史。志玄跟随父亲在太原,很被太宗亲近礼待。义兵起,志玄招募到一千余人,被任命为右领大都督府军头。跟随太宗平定霍邑,攻占绛郡,攻取永丰仓,都担任先锋,多次升迁为左光禄大夫。跟随刘文静在潼关抵御屈突通,文静被屈突通手下将领桑显和袭击,军营已被攻破,志玄率领二十名骑兵前往攻打敌人,杀了几十个敌人后返回,被流箭射中了脚,担心众人内心动摇,忍痛不言,又几次杀入贼阵。
桑显和的军队被打乱,刘文静的大军因此又振作起来,攻击大败敌军。等到屈突通逃跑,志玄与诸将追击并抓获了他,凭借军功被授任为乐游府骠骑将军。后来跟随太宗讨伐王世充,深入敌阵身陷其中,战马倒地,志玄被敌所擒。两个骑兵在两边抓住他的头发,要渡过洛水,志玄纵身跳起来,二人都坠下马来,骑马驰回,追赶的有几百名骑兵,却不敢靠近他。等到攻破窦建德,平定了东都,功劳又占多数。升任为秦王府右二护军,赏赐财物二千段。
太子建成、巢剌王元吉竞相用金帛引诱他归附,志玄都拒绝没有接受,暗中把这些事告诉太宗,最后与尉迟敬德等人一同诛杀了建成、元吉。太宗即位,多次升迁担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食邑实封九百户。文德皇后埋葬的时候,志玄与宇文士及分别统率军队出肃章门。太宗晚上派宦官到两个将军处所,士及打开营门让使者进入,志玄闭门不让进来,说:“军门不可晚上打开。”
使者说:“这里有皇上亲手写的命令。”志玄说:“晚上分不清真假。”竟让使者在营外停到了天亮。太宗听说后叹息说:“这是真将军啊,周亚夫也不能超过。”贞观十一年,制定世袭封爵的制度,他被授任为金州刺史,改封为褒国公。贞观十二年,被任命为右卫大将军。贞观十四年,加授镇军大将军。贞观十六年,卧病在床,太宗亲自前来看望,流泪告别时,回头对他说:“应该给你儿子五品官职。”志玄叩头坚决请求将官职转授弟弟段志感,太宗于是任命志感为左卫郎将。等他去世时,皇上为他举行悼念仪式,哭得非常悲伤,追赠他为辅国将军、扬州都督,陪葬在昭陵,谥号为忠壮。
第3篇:《旧唐书房玄龄传》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旧唐书房玄龄传》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旬月,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的宫,擢拜太子右庶
第4篇:房玄龄传原文及翻译
房玄龄传原文及翻译
房玄龄传作者是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房玄龄传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旬月,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