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15 07:13: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新疆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

新疆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

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新疆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热门专业。

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通常都会出现过于集中的状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风险自然会提高很多,如果考生一意只关注这些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反而容易浪费大好的补录机会。倒不如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2、先看院校再看专业。

参加补录的'考生,最好不要太过注重专业,应先考虑如何进学校,在某种程度下,优秀的院校会为考生提供更多更实质的资源。相对来说,差一点的院校,好专业的教学水平也相对差一些。所以有好院校一定要选好院校。要选择好的院校,填志愿时候多加个服从调配,对于加大录取成功率有很大作用。

3、填报前先了解足够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

补录的志愿填报更加不可小觑,因为这是最后的救命稻草,是最后一线生机。所以,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多了解信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考生所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院校的补录计划数,该批次的考生人数,该院校该专业对学科有无特殊要求,对身体有无特别限定条件等等。另外,考生还需要格外留意以下问题,补录院校是生源不足而参加补录,还是通过新办、合办、调整等方式扩大办学规模。要知道,很多院校的实力并非如宣传的那样。如果不了解院校的真实情况,考生就容易上当受骗。当然,那些招生中介的话,就更不可信,考生千万不要贪图上大学而做出花钱买分等荒唐的事情,花了冤枉钱不说,要是因此错过补录机会,误了学业,那就更是得不偿失了。

第2篇: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共9篇)由网友“早点睡觉”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

全国的高招都已进入到了录取阶段,部分考生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高老师博客先恭喜被志愿高校和专业顺利录取的考生们,暂时还没查到录取信息的考生也要耐心等待

。但是,如果等到某一批次录取接近尾声,还没有查到录取信息。那你就要马上考虑征集志愿了。

每年都有部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等原因,分数虽然在某一批次线上却没能被录取的考生。现在大部

分省市都实行征集志愿的政策,考生可以抓住征集志愿的机会,为自己争取多一份被录取的可能。

什么是征集志愿呢?就是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当某一个批次按考生所填报志愿录取结束后,对于还有

剩余招生计划的院校,省级招办采取向社会公布学校招生计划余额,重新征集考生志愿。成绩达到某一批

次线上(或规定分数范围内)但未被志愿高校录取的考生都有资格参加征集志愿。

高老师博客今天以北京地区为例,说说填报征集志愿的几个小技巧。其他省市考生可结合各地的政策,适当参考:

1.密切关注,抓紧填报

北京各批次征集志愿的时间比较短,一般为12小时,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

及时获取各批次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和剩余计划的信息。其他省市的考生也要关注当地教育考试院发布

的信息。一般考生所在中学也会及时通知学生。提醒考生家长的是,每批次征集志愿的截止时间一到,网

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考生要尽早填报,不要错失良机。

2.征集志愿,不是差校

一些考生认为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都很“差”,甚至放弃征集志愿的机会。这是很不理性的。虽然

这些院校在某一批次中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完成招生计划,但并不说明院校不好。这就可能是大小年现象

,或报考遇冷而造成的。通俗地说,能在本科一批录取的院校(专业)肯定比在本科二批录取院校(专业

)的综合实力要强。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由于担心某校录取分数高、招生人数少而“不敢报”也可能导致

部分学校、专业招不满。每年北京市在本科一批次征集志愿的高校中甚至不乏“211”高校。

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征集志愿的院校大都是外地高校,在京高校较少,专业选择也较少。考生对此

有要心理准备。

3.理性选择,别追热门

考生还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高。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学校”,往往更是抢手,如果分数不占优势,也很难被录取。尤其是参加本科一批次征集志愿的考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冲刺名校而落榜的高分考生。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北京本科一批次(理科)征集志愿中,征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人,公共关系学2人。由于报考竞争激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录取的两名考生分数在590分以上,公共关系学录取的两名考生分数都在600分以上。所以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分数理性选择,如果几个志愿学校全选热门,很可能无一命中。

4.平行志愿,拉开梯度北京本科批次及专科批次的征集志愿均为平行志愿,(本科批次设置三个志愿学校,每个志愿学校设置三个志愿专业,并填报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专科批次征集志愿设置10个志愿学校,每个志愿学校设置一个志愿专业。)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要注意拉开志愿梯度,同时注意结合体检结果、高校招生章程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5.一旦录取,无缘下批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批与批之间互不影响。前一批次录取结束,后一批次才开始录取。如果考生在上一批次中(包括征集志愿)未被录取,不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的资格。如果考生填报了征集志愿,并被征集志愿的高校顺利录取,那么也不能退档再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因此,考生填报征集志愿的学校、专业应该是比你后面批次填报的学校更愿意去的学校、专业。如果你对下一批次的志愿更看好,也非常有把握能被录取上,那么在是否填报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就要仔细掂量了。

6.线下考生,也有机会征集志愿为“上线落榜”的考生提供了一次“补录”的机会,那么线下考生是不是就无缘了呢?也不完全如此,部分省市在某些情况下也为部分线下考生提供了上某一批次院校的可能。近几年北京市在本科二批、三批录取过程中,由于一些院校生源不足,会进行第二次公开征集志愿,并有降分征集的可能。一般来说,分数在二本(三本)线下20分以内的考生,可以通过该批次二次征集志愿来填报志愿。虽然这不能保证这些考生都能被顺利录取,但却是一次可能被本科院校录取的机会。其他省市考生要及时了解当地相关信息政策,把握好每个环节,争取每一次可能被录取的机会。

篇2: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是高三毕业生面临的一次重大挑战,在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后,填报志愿则是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因为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是否能进心仪的大学,挑到喜爱的专业,更多地决定着你今年是否会落榜。

目前全国志愿填报模式分为两种:一个是非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也叫做传统志愿填报模式;另一个是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模式,而在实行平行志愿填报的省份,提前批次均实行的是传统志愿填报模式。不管是哪一种志愿填报的方式,它的总体录取规则都没有改变,即“段段清,上不清,下不接”。只是在投档的比例数和检索的过程中有变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志愿填报的技巧是对应录取规则而自我制定的规避落榜和“高分低录”风险的一种方法,要填好志愿首先要了解录取规则。

首先不论是哪一种志愿填报模式,都是按照“分批次”来进行录取,即“提前批、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本科和高职(专科)批次来进行录取。在录取的过程中实行“段段清,上不清、下不接”。也就是在实际的录取中,只有前一批次录取结束后,才开始下一批次的录取。这就是“段段清,上不清、下不接”。对于考生而言,如果被上一个批次录取后就不得参与下一个批次的录取。

而传统志愿填报模式和平行志愿填报不同的地方在于投档方式不同以及投档比例不同。

在投档方式上,传统志愿填报模式在填报时,是一个一志愿和并列几个二志愿。在投档的过程中,如果考生所报考的一志愿被投档后,没有被录取,可以再次投档到所填报的二志愿院校。也就是说,考生的在同一个批次有两次被投档的机会。

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中,考生在同一个批次中可以填报若干所院校志愿。在实际的检索中,考生如果符合某所院校的投档标准即被该高校提档。被提档后,考生只能够等待两种结果:一个是被该高校录取,另一个是被该高校退档。退档后考生只能够参与该批次的征集志愿,或者落到下一个批次再次被提档、录取。这也是传统志愿填报模式与平行志愿填报模式最大的不同和本质区别。

在投档比例上,传统志愿填报模式,高校提取考生的志愿档案比例是按照120%的比例数来提取。多出的20%的考生,其档案将被高校退回,参与考生所填报的二志愿院校的再次投档。不过在二志愿中,被录取的可能性不大,即使被录取,院校和专业的满意度都会降低,因为大多数院校在一志愿可以完成招生计划。

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的投档比例是:省内院校按照105%的比例提取考生的档案,省外院校按照110%的比例提取考生的档案,多出的10%的考生只能够进入一本的征集志愿或者是二本批次再次被投档、录取。

从两种志愿填报模式录取规则的“同”与“不同”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哪一种志愿填报模式都存在着风险性。而不论是这个风险性的“大”与“小”,只要是这个“风险”落到考生自己身上,对于考生个人来讲,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这也是高考志愿填报中,几家欢喜多家愁的缘由所在。对应于录取规则,我们总结出志愿填报技巧之精髓――“一个分数、三个梯度”来规避志愿填报可能产生的风险。

录取技巧之“一个分数”――专业录取平均分

下面我们以天津财经大学在陕西省文史类招生为例子,对专业录取平均分作一个分析。下表分数为该校~部分专业的录取平均分,(表中括号内的数字是该专业当年的录取平均分高出当年文史类一本线的分值,我们称其为专业批拔高度):

从这些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来看:20的录取平均分最低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565分,高出当年文史类一本线25分;最高的是经济学专业593分,高出一本线53分。录取平均分最低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分数是597分,高出一本线38分;最高的是会计学专业,分数是606分,高出一本线47分。20录取平均分最低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数是586分,高出一本线43分;最高的是会计学专业,分数是602分,高出一本线59分。

三年来的专业录取平均分最低和最高区间是:年为25-53分;20是38-47分;年是43-59分。因为2009年的志愿填报模式与年、2011年不同,所以2009年的录取平均分的参考价值在于各个专业在当年的该院校的排名。我们发现,三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该校录取分数最低的专业,会计学专业是录取最高的专业。2010年和2011年同样是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为什么分数差别大一些呢?这里主要的原因是2011年陕西省的高考报名人数增加5000人所致。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该三年的专业录取平均分,分为最高、高、中、中低、低几个等次,如果一个在陕西省考文史类的考生高考成绩高出一本线55分,说明可以把天津财经大学作为“保一保”的院校;若是成绩不高于一本线40分,则可以把天津财经大学作为“冲一冲”的院校,但是会有退档的风险。若是分数再低就要谨慎报考该校了。

通过以上对专业录取平均分的对比与分析,相信考生和家长对专业录取平均分的作用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

录取技巧之“三个梯度”

“梯度”是志愿填报中的术语,这里的三个梯度是指批次梯度、院校梯度和专业梯度。批次梯度是指考生所填报的各个批次之间要形成合理的梯度。合理运用批次梯度可以规避因上一个批次填报不当没有被录取,而一个批次又没有填报所导致的落榜风险。

假设在需要估分和考前填报志愿的省份,如果某考生成绩预计低于一本线5分,成绩预估最大值可能会超过一本线10分,最小值预计会低于一本线10分。那么,该考生主报批次应该是二本,当然一本和提前批次志愿也不能放弃。一本和提前批次选择的院校可以均填报高出一本线10分的院校,或者提前批次选择一所高出一本线10分的院校,一本志愿选择一所高出一本线5分的院校。也就是说提前批次选择填报的院校至少是等于一本所选择的院校,绝对不能够小于。而二本志愿可以以估分中间值选择所填报院校,也可以以估分最小值选择填报。具体以哪一个分数值来确定二本志愿,需要考生自己拿捏。这里要指出的是,各个批次所选择的院校要按往年的录取分数呈现出依次降低的态势来避免落榜的风险。

在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的省份,考生在同一个批次所填报A、B、C等若干个院校志愿,要形成A志愿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要高于或者等于B志愿院校,B志愿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要高于或者等于C志愿院校。这样做的目的一是避免本批次没有一所院校被投档,导致进入征集志愿或者是下一个批次再次投档、录取。

而在传统志愿填报模式省份的考生,一志愿与二志愿之间要做好衔接,形成院校梯度。尤其是所选择填报的二志愿院校之间要选择有在二志愿录取可能性的院校,同时院校之间要形成合理的院校梯度。

院校梯度是指同一个批次中所选择填报的院校要按往年的录取分数呈现出依次降低的态势。避免“高分低录”风险。举个例子,某考生高考成绩在一本中段,在填报志愿时填报了提前批、一本和二本志愿,但是提前批所填报的院校名气和往年录取分数均低于一本所填报的院校,就会出现被提前批批次院校“截走”的结果,导致“高分低录”。而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省份的考生,若把所填报的若干个院校志愿顺序随意排列,也会导致被前面的院校“截走”的可能性,导致“高分低录”。

三是专业梯度,它是指考生填报各个院校志愿中,所选择的各个专业志愿,要从往年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向录取分数低的专业依次排列。即专业1的往年录取分数要高于或者等于专业2,专业2往年的录取分数要高于或者等专业3等。专业梯度的合理运用是为了考生分数能够被相对应的专业录取,避免“高分低录”到某个专业或因为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的风险。

“一个分数、三个梯度”的具体运用

了解了录取技巧,那要如何应用到实际中呢?还是用例子吧。

例1:某估分传统志愿填报模式省份的文史类考生,估分约高出20一本线50分,如果他是在陕西省,那么,该考生就可以在一本填报一所与上面所分析的天津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相似的院校。提前批填报一所往年的录取分数高于或者等于天津财经大学的院校。二本要填报一所往年录取分数低于天津财经大学的院校来形成批次梯度。二志愿填报比天津财经大学录取分数低的院校,同时二志愿院校要以往年的录取分数为参照,依次降低填报,合理地运用院校梯度。考虑到考生估分的误差,在专业的选择中,可以填报会计学、金融学、日语、汉语言文学等。也就是说,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以“高、中、低”的态势形成专业梯度。

例2:如果考生是陕西文史类考生,成绩是高出一本线50分。年陕西高考报名人数比2011年减少8000人,那么预计整体的录取形式更接近于2010年。也就是说考生的成绩接近我们上面所分析的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专业录取平均分的高分段。考生首先确立一本志愿,考生可以把天津财经大学放在一本B的位置上,那么A志愿要选择一所往年录取分数略高于天津财经大学的院校,C志愿院校要选择一所往年录取分数略低于天津财经大学的院校,D志愿院校要低于C志愿院校。这样就形成了院校梯度。而提前批可以选择一所与一本A院校往年录取分数高于或者相等的院校。二本院校A志愿院校要选择一所往年录取分数低于一本A志愿的院校,这样就形成了批次梯度。在专业志愿的选择填报中,一本A志愿院校的专业1,可以运用专业录取平均分从该校“高”或者是“中”的专业开始填报,之后所填报的各个专业要依次降低形成专业梯度。B志愿天津财经大学,可以运用专业录取平均分,以“高、中、中低、低”形成专业梯度。C院校可以以“最高、高、中、中低、低”形成专业梯度。D院校可以以“最高、高、中、中、中低”形成专业梯度。当然,考生也可以把天津财经大学放在一本A的位置上,也可以把天津财经大学放在一本C的位置上。具体放在一本的“A、B、C、D”的哪一个位置上与考生的求学愿望挂钩。

以上就是志愿填报技巧的精髓――“一个分数、三个梯度”的相关说明,在实际的运用中需要考生活学活用,真正理解其内涵,才会使志愿填报真正地获得成功!

征集志愿需随时关注

上面我们一直提到“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指某一个批次录取结束后,这个批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由省级招生办统一整理后,面向社会发布该批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及专业的名单。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合理填报征集志愿。也就是说征集志愿是在录取过程中出现,因此,考生要及时关注本省的录取动态信息。一旦没有被所填报的批次录取,要及时、合理地填报征集志愿。尤其是没有填报下一个批次志愿的考生,如果不填报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只有落榜的结局。

各个省提前批次一般不设置征集志愿录取环节,一本、二本、三本和高职(专科)批次均设有征集志愿填报和录取环节。

志愿填报的误区解析

在文章的最后向广大考生谈一谈两个比较容易陷入的误区。一个就是对“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理解误区。志愿填报老师所说的“冲稳保”是志愿填报的一般性常识,而不是告诉考生,每一个人的志愿都要“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不同的报考愿望,志愿填报的总体规划也不相同。如,以专业为优先报考愿望的考生,就不能够“冲”,因为,但凡“冲”的院校,一定不能够兼顾专业。以院校为优先的报考愿望,则可以运用“冲稳保”的策略。还有一个误区就是“高分考生选学校,低分考生选专业”。对于这个说法,考生也要仔细鉴别。如果一位文史类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及招生计划分析,他可以报考北京大学,但是有可能是北京大学被投档考生中的最后一名。而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加大退档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不退档,专业的选择余地很小,无法学习到自己喜欢的专业。那么该考生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位考生就属于高分考生,因此,我们不能够简单地认为“高分考生选学校、低分考生选专业”。不论考生的分数是高还是低,都与考生的求学愿望息息相关。都是以选学校优先还是选专业优先,来确定志愿填报基调,开始志愿填报的整体规划和部署。

[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

篇3: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指南技巧

高考志愿怎么填

一、学校概况不能略掉

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去了解学校的性质、层次、办学类型、收费标准。对于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考生要关注考生在哪个校区就读,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印章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的字样。

二、录取原则不能马虎

如调档比例、退档情况、加分政策、专业级差、身体受限、外语语种、专业报考等具体要求,每个学校的招生章程都会给出明确的调档比例、退档情况等录取标准。

当你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数时,你就可以对比二者的齿轮是否吻合,用调档分数线和自己高考分做比较,这会大大提高你的高考志愿录取率。

志愿录取顺序规则

1、位次优先

一个考生对应一个位次,这个位次是唯一确定的,也就是说,考生的分数在排序的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分数高的考生排在前面,就会比分数低的考生先检索。

同一分数在排名时,不同省份有不同的规定,文理科一般也规定不一样。所以一定要了解本省对总分相同的情况下按照单科排序的相关规定规则。比如某省的文科规定分数相同时依次看语文、文综、数学、英语的单科成绩。

2、遵循志愿

在检索每个考生的院校志愿时,严格遵循考生所填志愿的顺序。如果考生的志愿被投进某一个学校了,比如被B志愿录取,则不再看他的CDE志愿,而开始检索下一位考生。如果考生的志愿被投进某一个学校了,比如被B志愿录取,则不再看他的CDE志愿,而开始检索下一位考生。

征集志愿填报建议

1、不盲目挤热门高校和专业

前文分析过,一些办学实力较强和社会知名度比较高的大学因为超退等原因也会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当中。勿庸质疑,这些高校在征集志愿阶段,当然会成为考生优先选择的对象,在征集志愿时成为考生报考的“热门”,从而也使录取分数上涨明显。因此,建议分数不太占优势的考生避开这些“热门”院校。

此外,虽然参加征集志愿的某些专业不一定是该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但仍属于被考生和家长认定的“热门专业”,只是首次填报时考生大多优选这些专业实力较强的院校而忽略了一些开设有这些专业但实力一般的高校。在征集志愿阶段,或许院校并非是考生的首选,但考虑以后就业等因素,大部分考生在选择时仍会优先选择这些专业。一旦扎堆填报这些专业的考生多,其录取分数理所当然地会上涨,一些分数无优势的考生肯定会被挤出来。

2、选择大中城市

在确保自己能够被录取的情况下选择大中城市。选择学校也是在选择城市,大中城市这么受欢迎是有道理的。

我的切身感受就是,在保定的高校很多,质量都还不错,但是用人单位很少,所以去学校招聘的单位就少之更少,这就大大降低了你的就业率。而且在校的时候,你选择的实习单位也是有限的。等到毕业了,去大中城市找工作,人家问你,在哪里实习的,你只能说出一个没有任何知名度的小公司,这也是一个不利因素。

3、确保自己能够被录取

选择缺额较多的学校、冷门专业、地理位置偏僻的院校都能帮助你提高自己的录取率,但是却让你大学生活的质量下降。为了确保你能够被录取同时还能保证自己的学校不错,你应该选择实力较强的学校中的较冷的专业,上面说到了,专业的局限性可以通过你的努力而改善。

篇4: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

集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

1、密切关注,抓紧填报

一般而言,各批次征集志愿的时间比较短,为12小时,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各批次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和剩余计划的信息。一般考生所在中学也会及时通知学生。在这里选大学app要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的,每批次征集志愿的截止时间一到,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所以考生要尽早填报,不要错失良机。

2、量力而行,服从调剂

考生还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高。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学校”,往往更是抢手,如果分数不占优势,也很难被录取。尤其是参加本科一批次征集志愿的考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冲刺名校而落榜的高分考生。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应“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另外,征集志愿可以考虑不要太过注重专业,应先考虑如何进学校,进了学校一切好办,进不到万事皆空,填志愿时候多加个服从调配,对于加大录取成功率有很大作用。

3、对比高校补录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

在填报时应注意对比一下高校的补录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以减少竞争性;对要报读的学校须慎重研究,虽然很多优质的外地院校由于生源严重不足而参加补录,但也有不少是外地高校通过新办、合办、调整等方式扩大办学规模,个别存在名过其实的现象;不要相信招生中介而去花钱买分,更不要因此错过补录机会,误了学业。

顺序志愿的填报技巧

所谓“顺序志愿”就是按“志愿+分数”投档。在一个批次的录取过程中,对学校而言,所有学校只能同时同步录取同一顺序志愿的考生;对考生而言,则是所有在某一批次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在同一个时间内只能是同一顺序的志愿被检索投档。这种投档办法的第一步是对所有批次分数线上的考生按其第一志愿投档,投档后所有考生的第一志愿学校都必须返回确切的投档结果(包括被学校录取、退档、分数未达学校提档线没能投出)后,第二步再将所有未录考生重新汇总,然后再同时分别投向他们所报的第二志愿学校,也就是在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志愿的投档,同时同步按志愿顺序投档录取,依次直至本批次3~4个志愿录取结束。

按“顺序志愿”实际上就是按“志愿+分数”投档,游戏规则明确,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程序公平。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强化了志愿的作用,因为是先按志愿分别排队,考生能否被所报志愿录取,不完全取决于考试成绩,实际上是取决于与自己分数大体相当的其他考生的志愿,如考生志愿一旦扎堆,学校提档线会大幅提高,转而次年又可能大幅下降,使得考生填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的填报有一定的偶然性,甚至不失博弈色彩;再者就是如果考生未被第一志愿录取,当填报的第2志愿的学校已经录满其他第1志愿的考生时,该生最后的录取结果可能使他感到很大的心理落差。实行这种录取投档办法的省份已经较少。

对于实行按“顺序志愿”(即“志愿+分数”)录取投档办法省份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志愿是关键

从“技术和分数”的角度看,如果考生选报的第一志愿学校在该省近2~3年录取分数大体稳定,则考生分数最好达到该校上年度录取分数范围的中间段才较有把握,而且专业也有一定选择余地,如果仅仅达到分数范围的下端,选报时则要慎重。如果考生选报的学校近2~3年在该省录取分数“忽高忽低”,则考生分数最好达到其录取分数范围的上端,才较有把握。从录取结束后考生的心理状态看,学校报低了,但专业更容易满足,特别是对于录取到一般本科及高职院校来讲,在就业压力较大时专业尤显重要,因此这样的录取结果只是“小遗憾”;如果志愿报高了,第一志愿学校未能如愿则最后的录取结果可能是“大遗憾”。

第二志愿应是“保底”志愿

按照“顺序志愿”的投档办法,考生填报的第2志愿学校必须是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绝不能觉得自己的分数比该校上年实际录取分数高出很多就可将该校做为第2志愿学校。因为有不少学校虽然录取分数在批次内不是很高,但第1志愿生源充沛,录取的基本都是第1志愿考生。那么如何判定一所学校上年录取的学生第1、第2志愿学生各占多少比例呢?有的省市提供了详尽的录取统计资料,可以查到,有的省市的录取统计资料只是给出了各校录取分数,并未给出分志愿顺序的录取人数,这时就要直接咨询学校了。只有将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做为自己的第2志愿学校才有可能被录取,才能“保底”。目前实行这种投档办法的省份,一般而言,第1志愿录取率可达75%左右,第2志愿录取率可达15%左右,第2志愿录取完成后总体上计划可完成90%以上,因此,考生应将第2志愿定位在自己可接受的最后的“保底”志愿,在“可能”被录取的学校中慎重选择。一旦前两个志愿未能录取,甚至分数高出批次线不少,尽管录取不应有什么问题,但最后的录取结果可能会很不“如意”

篇5: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

1、密切关注,抓紧填报

一般而言,各批次征集志愿的时间比较短,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各批次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和剩余计划的信息。

2、量力而行,服从调剂

考生还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高。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应“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至于服从调剂这块,如果你读什么专业都可以,那就选上,如果对专业有特别的要求,就想读报考的专业,那就不要选,但是也有再次落榜的风险。

3、对比高校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

在填报时应注意对比一下高校的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以减少竞争性;对要报读的学校须慎重研究,不要相信招生中介而去花钱买分,更不要因此错过征集志愿机会,误了学业。

4、梯度填写,“稳冲保原则”

征集志愿要想成功率更高,也要讲究技巧性,那就是第一个征集志愿要冲一冲,报的稍高一点,这样也不枉费自己的分数,第二个征集志愿要稳一稳,就是选一个跟高考分数差不多的学校专业,第三征集志愿要选一个保底的学校专业,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能走上的,就是选分数低的学校和专业,保证有学校读。

征集志愿都有哪些院校

考生选报征集志愿时,注意查阅有关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录取要求、办学地点等情况。
代号院校名称科类专业代号专业名称
1100中央民族大学文科综合43哲学
1103中南民族大学文科综合17社会学类
1103中南民族大学文科综合18民族学
1103中南民族大学文科综合19思想政治教育
1103中南民族大学文科综合28历史学
130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科综合08汉语言文学
133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科综合01法学
133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科综合02英语
1360华中农业大学文科综合14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国际农产品营销)
1385东北林业大学文科综合16广告学
1415华中师范大学文科综合34教育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学前教育)
1415华中师范大学文科综合36社会学类(中外合作办学)(社会工作)
1690辽宁大学文科综合20历史学(考古与博物馆文化)
169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文科综合05劳动与社会保障
169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文科综合07英语
169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文科综合08广播电视学
1745长春理工大学文科综合05日语
1745长春理工大学文科综合06汉语国际教育
1745长春理工大学文科综合07法学
1745长春理工大学文科综合08汉语言文学
1765哈尔滨医科大学文科综合02市场营销
1835扬州大学文科综合11汉语言文学(师范)
1880宁波大学文科综合91旅游管理(中法合作班)
1975广州中医药大学文科综合09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
1975广州中医药大学文科综合10护理学
2120新疆大学文科综合02民族学
2120新疆大学文科综合03广告学
2120新疆大学文科综合06英语
2130石河子大学文科综合12法学
2130石河子大学文科综合13政治学与行政学
2130石河子大学文科综合15公共事业管理
2270江苏科技大学文科综合03英语
2285沈阳建筑大学文科综合06工商管理类
2375东北石油大学文科综合01社会工作
2375东北石油大学文科综合02英语
2375东北石油大学文科综合03国际经济与贸易
2375东北石油大学文科综合04旅游管理
2375东北石油大学文科综合05汉语言文学
2405天津师范大学文科综合46外国语言文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日语)
2505南京林业大学文科综合13广播电视学
2785河北大学文科综合04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2785河北大学文科综合05俄语
2785河北大学文科综合06教育学
2785河北大学文科综合07社会工作
2785河北大学文科综合08政治学与行政学
2785河北大学文科综合09哲学
280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文科综合25俄语
280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文科综合26法语
280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文科综合28朝鲜语
2880常州大学文科综合01国际经济与贸易
2880常州大学文科综合03物流管理
4055杭州师范大学文科综合06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4205福建师范大学文科综合07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含有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4205福建师范大学文科综合08汉语言文学(师范)
4205福建师范大学文科综合10历史学(师范)

篇6:全国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

全国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

1、密切关注,抓紧填报

根据往年情况,各省各批次征集志愿时间较短,一般为24小时以内。

考生家长要密切关注当地省级招办(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信息,按时选报。要注意的是,每批次征集志愿的截止时间一到,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考生将无法登录系统填报。所以,父母要提醒孩子尽早上网填报,不要错失良机。

有些考生家长误以为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都很“差”,而放弃了这次机会。其实,由于生源情况的变化,一些很好的高校和专业也会参加征集志愿。例如,每年北京市本科一批征集志愿的高校中不乏“211”高校,许多学校建校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

2、线下考生,也有机会

征集志愿为“上线落榜”的考生提供了一次“补报录取”的机会,也为部分线下考生提供了上某一批次院校的可能。

例如,《北京市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录取时首先在批次分数线上进行考生已填报志愿的录取,如有院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依次进行批次分数线上征集志愿录取、按已填报志愿降分录取和降分再次征集志愿录取”。

3、征集志愿,多为平行

各省征集志愿,一般是平行志愿投档。考生在参加征集志愿时仍要参考省级招办公布的《高校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章程》中对报考资格、收费标准、身体条件要求等相关内容填报。

4、一旦录取,不得换录

填报征集志愿时,父母要与孩子一起谨慎选择,仔细考虑所报院校有剩余名额的专业能否接受。因为每人只能参加一次录取,一旦被院校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或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

5、下一批次,不受影响

有部分父母担心孩子填报征集志愿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其实高招录取是按批次进行的,各批次互不影响,上一批录取不结束,下一批录取不开始。征集志愿是包括在某一批次录取中的,如果考生在上一批次征集志愿中未被录取,不影响其被下一批次的院校录取。

[20全国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

篇7:北京高考志愿填报征集技巧

北京高考征集志愿批次设置

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美术类征集志愿设置5个平行志愿;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非美术类、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征集志愿设置2个顺序志愿;本科普通批征集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

专科提前批艺术类中的美术类征集志愿设置5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志愿专业;专科提前批普通类和艺术类中的非美术类征集志愿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6个志愿专业;专科普通批征集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志愿专业。

填报北京高考志愿的诀窍

1、平行志愿梯度要拉开

现在的高考报志愿大都是采取的平行志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平行志愿是依次投档的,如果你的志愿都是没有区分度的学校,那么很可能会面临,全部投档完后未被录取,然后退档的情况。志愿填报只有一次机会,大家要考虑到志愿之间拉开梯度,保证自己能被录取。

2、服从调剂,增加录取机会

如果在志愿填报时候,没有勾选服从专业调剂,一旦报考专业录取满了,就失去了校内调剂的机会。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服从专业调剂,也会有可能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对于是否调剂,大家要统筹考虑,是希望能够去大学,还是去追求喜欢的专业,一定要做好取舍。

填报征集北京志愿的技巧

1、不盲目挤“热门”高校和专业

前文分析过,一些办学实力较强和社会知名度比较高的大学因为超退等原因也会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当中。勿庸质疑,这些高校在征集志愿阶段,当然会成为考生优先选择的对象,在征集志愿时成为考生报考的“热门”,从而也使录取分数上涨明显。因此,建议分数不太占优势的考生避开这些“热门”院校。

此外,虽然参加征集志愿的某些专业不一定是该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但仍属于被考生和家长认定的“热门专业”,只是首次填报时考生大多优选这些专业实力较强的院校而忽略了一些开设有这些专业但实力一般的高校。在征集志愿阶段,或许院校并非是考生的首选,但考虑以后就业等因素,大部分考生在选择时仍会优先选择这些专业。一旦扎堆填报这些专业的考生多,其录取分数理所当然地会上涨,一些分数无优势的考生肯定会被挤出来。

2、选择大中城市

在确保自己能够被录取的情况下选择大中城市。选择学校也是在选择城市,大中城市这么受欢迎是有道理的。

我的切身感受就是,在保定的高校很多,质量都还不错,但是用人单位很少,所以去学校招聘的单位就少之更少,这就大大降低了你的就业率。而且在校的时候,你选择的实习单位也是有限的。等到毕业了,去大中城市找工作,人家问你,在哪里实习的,你只能说出一个没有任何知名度的小公司,这也是一个不利因素。

篇8:陕西高考志愿填报征集技巧

位次优先

一个考生对应一个位次,这个位次是唯一确定的,也就是说,考生的分数在排序的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分数高的考生排在前面,就会比分数低的考生先检索。

同一分数在排名时,不同省份有不同的规定,文理科一般也规定不一样。所以一定要了解本省对总分相同的情况下按照单科排序的相关规定规则。比如某省的文科规定分数相同时依次看语文、文综、数学、英语的单科成绩。

遵循志愿

在检索每个考生的院校志愿时,严格遵循考生所填志愿的顺序。如果考生的志愿被投进某一个学校了,比如被B志愿录取,则不再看他的CDE志愿,而开始检索下一位考生。如果考生的志愿被投进某一个学校了,比如被B志愿录取,则不再看他的CDE志愿,而开始检索下一位考生。

填报陕西高考志愿的窍门

选择什么专业

其实专业并无冷热之分,就算当时火热,谁也说不上等你毕业的时候会是什么样。而且,大学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人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选择专业最主要的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基础,或者毕业后想从事的工作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比如想当医生,就得选择相对应的专业。

尽早了解填报的相关信息

不要高考完就一味的进入疯狂模式,要尽早的去了解学校和专业。很多名称看起来相似的专业其实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禅意是非常大的

篇9:陕西高考志愿填报征集技巧

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如果能正确把握填报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因此,考生要处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间的梯度要正确处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高考填报志愿各批次的第一志愿很重要,特别是一些名牌院校第一志愿满额率高。但这并不能说明二、三志愿就不再重要。

在每年的录取中,总有一部分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要录取第二志愿,甚至通过调剂、降分才能完成招生计划。因此,不能因为第一志愿满额率高就忽视第、三志愿填报。在各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注意拉开梯度,慎重填报第二、三志愿。如有的本科一批院校,为了提高生源的质量,通过政策规定和志愿分数级差等形式,每年都在第二、三志愿中择优录取部分高分考生。

有些农、林矿、油、师范类,或者边远地区、名气不大的院校,在第一志愿往往也有可能完不成招生计划,需要到第二、三志愿去补录。对于这类院校的志愿填报考生要慎重考虑,不要委曲求全,以免录取后对院校不中意,导致不报到、退学等现象的发生。

第3篇:填报高考志愿技巧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的排列顺序是:院校、专业、是否调剂。在院校的顺序选择上一般是把最喜欢并且最想要报考的学校排在最前面,专业顺序的选择也是把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并且比较有优势地位的专业排在前面一些。

扩展资料

平行志愿的填报技巧

一个位次对应一个考生

考生的投档分是考生高考成绩总分加上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后的分数(是判断考生是否向高校投档的基本依据)。比如,某考生高考总分是590分,如果他是省优秀学生,按我省政策,他可以享受20分政策性照顾加分,他的投档分就是610分。

位次是考生的投档分在文史类或理工类排序中所处的具体位置。平行志愿是从高分到低分对考生逐个检索,当遇到同科类同批次同分考生时,计算机是无法判断先检索谁后检索谁,因此必须分科类对同分考生按照事先确定的排序规则排出一个位次,一个位次对应一个考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新疆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疆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