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我在美国上中学-随笔
我在美国上中学-随笔
去年夏天,妈妈因为工作原因带我去了美国,我们在那儿待了一年。一年时间里,我尝试了许多的“第一次”,而其中最难忘的便是我的美国中学生活。
初到美国,我只有短暂的兴奋和无限的恐慌,一天到晚提心吊胆,不敢出门,因为马路虽是车来车往,却很少见到行人。接着,我们经历了东部的地震、暴风雨和连续三天的停电。终于,在半个月之后,学校开学了。
说起来,上学还是我最惧怕的事情。因为首先,我语言不通;其次,那里的学校大得很,而且上每节课都要换教室,我哪里找得到呢。所以,我给大家讲讲第一天上学的情况吧,这一定是我目前生命中遇到的最难堪的事了。
我早上8点准时坐上了校车。到了学校后,有三个门,我进哪一个呢?我斟酌了半天,准备就试试吧。于是我走进了其中的一扇大门。天哪!教学楼好大,我的教室在哪里呢,怎么办?无奈之下,我只好问了一个看起来和蔼的阿姨,她领着我去了我的教室。然后,接下来的时光,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厄运”。我被教学楼搞得晕头转向,而且还在生平中第一次旷了课!因为没有找到教室。就这样,我狼狈地“打完了第一天的仗”。但没想到还没结束呢。
在坐校车回家的时候,因为太累,我竟然睡着了!错过了下车。幸好那个司机非常友善,知道是开学第一天,又把我送回了家。
随后的几天里,虽然没有第一天那么难堪,可还是困难重重。因为我们是没有课间休息的,上完一节课就要马上赶到下一节课的教室去,要是迟到的话,有时候还要受罚。
大概过了两个月,我慢慢地熟悉了学校的作息时间、课程安排和上课地点等。但由于英语不好,上课时的很多东西都听不懂,老师让做什么的时候也不太知道。但我却没有落下什么功课,这就要归功到我的一门课了。
美国的学校有专门针对外国学生的英语课,叫做: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简称为ESL。很多外国学生都在上这门课。
这门课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英语,还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我们在作业、考试中的困难也可以去问ESL的'老师,他们都很友好,给了我许多帮助,使我的英语有了“质”的飞跃,也让我体会到了异国他乡的一份温暖。正因为这些老师无私的帮助,我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我们的期末评分中,我除了科学是一个S外,其他功课都是A或A+,这都和我在ESL班的学习交流分不开。
刚刚喜欢上了美国的学校,而我却要踏上回程了,心里只有不舍……经历了那些“第一次”,我收获的不仅是学业,是经历,而心中也似燃起了一盏明灯,它引领着我克服了种种困难,还将带我走得更高更远。
第2篇:《我在美国上中学》读后感
读完巩昂的《我在美国上中学》高中卷一书,感觉非常好。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一直很想知道别人是如何学习,其他国家的学生是怎样的学习状态,为什么有些学生学习的那么辛苦,但是学习成绩却很一般,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在一些方面却发展得非常成功。这本书的作者巩昂,就深刻形象的告诉了我他的学习生活。作者2岁就随父母移居美国,他在那里成长,在那里接受了中学教育,他的文字带我们走进一个美国中学生的生活。他以亲身经历生动展现了充满时代气息的美国素质教育实例,叙述了美国中学生在自主的构建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培育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
这本书从细节和过程上让我们了解了美国学生是怎样学习的,不仅适合中学生读,对我们教师来讲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现在国内正在推行新的课程改革,课改的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倡探究性学习,许多教师还是不太理解,不知道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对于如何设计一堂探究性的课,在执行上更是五花八门,巩昂的书中提供了许多实例。
美国的探究式教学表面看来有点凌乱,没有我们国家那种传授系统的基础知识,但是学生通过这样的探究性学习,掌握的知识远远大于我们传统的那种教与授的学习方式。通过培养兴趣,在自己的兴趣驱使下收集资料、探索比较,他们获得的知识显而易见更加牢固,而且个性也更加张扬。当你看到他们初中一年级的作业时,你一定会感叹,这个在中国大学里的美术作业,竟然让这么小的学生去完成。真是难以理解。
从作者的具体描述中可以充分感受美国中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过程。书中大量的素质教育过程描述对于开拓学习视野、培育自己交流合作与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应对综合素质考试都大有启发。
我们作为同时代的老师,通过这本书中大量介绍的问题互动合作性教学案例,可启发教改思路,丰富我们自己的课堂组织形式,对于探索新标要求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培养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需求方向的高分高能学生也有借鉴作用。
第3篇:《我在美国上中学》读后感750字
《我在美国上中学》读后感750字
读完巩昂的《我在美国上中学》高中卷一书,感觉非常好。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一直很想知道别人是如何学习,其他国家的学生是怎样的学习状态,为什么有些学生学习的那么辛苦,但是学习成绩却很一般,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在一些方面却发展得非常成功。这本书的作者巩昂,就深刻形象的告诉了我他的.学习生活。作者2岁就随父母移居美国,他在那里成长,在那里接受了中学教育,他的文字带我们走进一个美国中学生的生活。他以亲身经历生动展现了充满时代气息的美国素质教育实例,叙述了美国中学生在自主的构建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培育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
这本书从细节和过程上让我们了解了美国学生是怎样学习的,不仅适合中学生读,对我们教师来讲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现在国内正在推行新的课程改
第4篇:《我在美国上中学》读后感范文
《我在美国上中学》读后感范文
读完巩昂的《我在美国上中学》高中卷一书,感觉非常好。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一直很想知道别人是如何学习,其他国家的学生是怎样的学习状态,为什么有些学生学习的那么辛苦,但是学习成绩却很一般,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在一些方面却发展得非常成功。这本书的作者巩昂,就深刻形象的告诉了我他的学习生活。作者2岁就随父母移居美国,他在那里成长,在那里接受了中学教育,他的文字带我们走进一个美国中学生的生活。他以亲身经历生动展现了充满时代气息的美国素质教育实例,叙述了美国中学生在自主的构建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培育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
这本书从细节和过程上让我们了解了美国学生是怎样学习的,不仅适合中学生读,对我们教师来讲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现在国内正在推行新的课程改革,课
第5篇:我在美国
我在美国
——暑期参加SUMMER W/T 项目感想
今年假期我同很多国内与国际学生一起参加了summer w/t at usa 这个项目。回忆一年前在台下听学长介绍项目时的情形,感慨颇多。下面容我慢慢与各位道来,希望能引发大家一些思考与感触。
弗吉尼亚——工作与生活
飞机从上海浦东起飞,经底特律转机,于16小时候降落在有总统故乡之称的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机场。我们暂停对国际航班“空爷”、“空奶”老当益壮的感叹,开始寻觅中介安排的住所。找到后才发现价格高得离谱,他们似乎也很有接待国际学生的经验,马上向我们推荐附近的一个motel(相当于私人旅馆)
由于旅途的疲惫和怕麻烦的心理,我们与其他几个中国学生一起草率地签了租房合约,这也为之后的纠纷埋下了伏笔。可以说这第一个房东给了我们当头一棒,使我们对美国人友善好客
第6篇:我在美国上英语课的作文
我在美国上英语课的作文
今年2月下旬,我以一名学生的身份,随学校的访问团在美国参观交流了两个星期。在此期间,我领略了美国的繁华,参加了不少有意义的活动,并有幸同美国学生一起度过了数天愉快的学校生活。其中,有这么一堂外语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那是在美国Lakeside School所上的第一堂课,它无疑是一堂地道的英语课,但同时也是一堂奇特的'英语课。
教室的模样很特别,乍一看,实在不像个教室,反而像一个小会议厅。十多个学生围坐在圆桌旁,各做各的一份儿事,有聊天的,有看书的,还有吃“早点”的。不时地看一下教室上方的大挂钟,还有两分钟就要上课了。趁着这段时间,我环视了教室的四壁,上边贴满了彩图。自己画的吧!不太漂亮,,大都是抽象的。这样的情景似乎十几年前在幼儿园中见到过,这个教室确实使我感到自由、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