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苏教版一上第5课《家》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一上第5课《家》第二课时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一上第5课《家》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11个生字,学习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下的3个生字。
3、能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编写小诗。
课时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编写小诗。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美丽的小诗,一起读题——5、家
2、这些词语朋友你们还认识吗?
(1)出示:
蓝天树林小河泥土祖国
白云小鸟鱼儿种子我们
(2)开火车读(注意检查“鱼儿”“种子”“我们”要读轻声,“祖国”的“祖”是平舌音。)
(3)这一次我们开火车竖着读,每个小朋友读一组。你发现了什么?
(每组词语都是一一对应的。上排的都是一个地方,是小诗里写到的家;下排是每个“家”里对应住着的谁。)
(4)男女生上下配合着读。
3、让我们把词语宝宝送回课文中来读一读。请小朋友们轻轻把书翻到83页,自由、大声地读读这首小诗,你喜欢谁的家,就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发现上下两排词语是对应的内容,在复习词语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一句
1、小朋友,你喜欢谁的家啊?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一)蓝天是白云的家
学生交流:我喜欢白云的家。(板贴“白云”图)
(1)我们来看,白云的家在哪里?(板贴“蓝天”图)你觉得蓝天怎么样?
(2)白云在这蓝蓝的天上会做些什么?(生自由想象:飘来飘去、散步……)
(3)如果你是白云,你会有怎样的感觉?(我感觉很快乐,自由自在的。)
(4)(出示句子)哪朵小白云来读好这句话?(老师听出这朵小白云是很快乐的,它正自由自在地飘来飘去。)哪朵小白云也想来读?(老师听出这朵小白云无拘无束,十分悠闲。)
(5)谁还能配上自己的动作来读一读?(你表演得真棒!)
(4)喜欢这个家的小朋友可以站起来,带着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读一读。
(二)树林是小鸟的家
生交流:我喜欢小鸟的家。(板贴“小鸟”图)
(1)小朋友,小鸟的家在哪里呀?(树林)这里的树怎么样?(高大、绿油油、郁郁葱葱)
(2)看,我们把很多树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就叫做——树林。(板贴“树林”图)
(3)想想鸟儿会在树林里干什么?(飞来飞去、捉虫子、做游戏……)
(4)播放鸟叫声音:听,小鸟的叫声怎么样?(好听、清脆、唧唧喳喳……)
(5)白天,小鸟可以在树林里唱歌、飞来飞去、捉虫子;晚上,小鸟还会在树林里——(睡觉)
(6)(走到学生中间)小鸟小鸟,住在这样的家里,你有什么感觉?(我感觉很舒服。|我感觉很安全。|我感觉很快乐……)
(7)那你喜欢树林这个家吗?你能把这份快乐读出来吗?
(8)带着动作读出小鸟对家的喜爱之情,谁来试一试?
(9)这样舒适的树林除了是小鸟的家还是谁的家?(松鼠、兔子、狐狸、猫头鹰……)
练习说话:“树林是( )的家。”
(10)树林是这么多小动物的家,我们一定要爱护树木,保护树林呀!
(三)小河是鱼儿的.家
生交流:我喜欢鱼儿的家。(板贴“鱼儿”图)
(1)(出示小河图片)看,我们来到了鱼儿的家,大家看到了什么?(河水清清的、很干净,很美……)(板贴“小河”图)
(2)(出示句子)谁来把鱼儿的家介绍给大家?(指名读)小鱼小鱼,你会在这么美丽的家里做什么呀?(游来游去、做游戏、捉迷藏、在水草里钻来钻去……)
(3)你们在这个可爱、温暖的家里多开心啊,老师看到每条小鱼的脸上都带着甜甜的笑,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4)出示生字:儿。“鱼儿”的“儿”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一个生字,它是这样写的(师述笔顺)。谁来说说,要把这个字在田字格中写漂亮,要注意什么?(指名说)老师板书,学生书空,再在书上描红。
(四)泥土是种子的家
生交流:我喜欢种子的家。(板贴“种子”图)
(1)春天来了,春姑娘唤醒了大地,瞧,睡在泥土里的小种子也醒了,它踢踢腿,伸伸臂,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慢慢地长大了……小种子为什么会长那么快?(泥土提供给种子生长需要的营养)(板贴“泥土”图)
(2)是呀,小种子会对泥土说些什么呀?(想象说话,表达对泥土的感激)
(3)你能读好这一行吗?
(4)这么温馨的家,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齐读)
(5)出示生字:土、子。“泥土”的“土”和“种子”的“子”也是本课的生字。
①“土”是这样写的(师述笔顺)。认真观察观察,谁来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上横短,下横长,一竖写在竖中线上。)老师板书,学生书空,再书上描红。
②“子”是这样写的(师述笔顺)。写“子”的时候又要注意什么呢?(横撇短,竖钩长,竖钩稍微弯一点,一横写在竖钩上部,横要写长。)老师板书,学生书空,再书上描红。
2、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诗的第一句,认识了白云、小鸟、鱼儿和种子的家,让我们把第一句连起来读一读。(齐读第一句诗)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声音、做动作朗读、想象说话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感受世界的和谐,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读出美感。
三、学习第二句
1、师述:我们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家,这个温暖的家是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现在,我们都是善耕实验学校一(8)班的小学生,那么善耕实验学校就是我们的家,一(8)班就是我们的家。(板贴:“小朋友”图)
2、小朋友们知道吗?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家,就是我们的——祖国。(板贴中国地图)
(1)小朋友,什么叫祖国?(自己的国家)
(2)我们祖国的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3)我们的祖国可大了,它像一只大公鸡神采飞扬,而且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有连绵起伏的万里长城,有一望无际的沙漠,有辽阔的草原,有巍峨的高山、气势磅礴的瀑布,有蔚蓝的海洋,还有世界珍稀动物——大熊猫,以及无数值得我们骄傲的风光和物产。
(4)小朋友,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怎么样?(我们的祖国很伟大,很美丽……)你能读好“祖国”这个词语吗?(读出自豪、骄傲语气)
(5)在这么美丽的祖国,我们小朋友是怎样生活的呢?(出示学生生活、活动的图片)
(6)是啊,在祖国的怀抱里,我们幸福地生活着,健康地成长着,就像是——美丽的花朵。所以小诗里写道——“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7)指名读,齐读。
四、总结课文
1、小朋友们,课文学完了,我们知道了蓝天是白云的家,白云爱蓝天……我们都爱我们的家。
2、让我们把这首小诗连起来读一读。
3、今天大家学得特别认真,很多小朋友已经把这些动人诗句记在心里,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边诵读,一边做动作。
4、拓展:
你也想学着书上的样子也来做一回小诗人吗?谁来试一试?
(1)出示四幅图,让学生观察,模仿诗句:( )是( )的家。(2)出示填空,尝试连起来模仿课文编一首小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理解蓝天是白云的家,白云爱蓝天,树林是小鸟的家,小鸟爱树林……让学生懂得祖国是我们的家,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仿写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五、练写生字
1、提醒写字姿势,强调三个“一”。
2、在《习字册》上书写“儿”“土”“子”。
3、投影反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5、家
蓝天白云
树林小鸟
小河鱼儿
泥土种子
祖国我们
作业设计:
1、完成《补充》。
2、把自己编写的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丝毫没有生硬灌输、机械训练的迹象。教师自始至终都能先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练习、展示读书成果,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得到有效的尊重,学生学习状态积极,氛围浓厚。总的说来,这节课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我感觉到,在对课堂生成性知识的引导上做的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深入思考。自己还需要在探索听读识字的有效性、课堂学课文与识字与写字的合理安排上下功夫。
第2篇:家第二课时教案
家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重点理解“祖国是我们的家”,感受到祖国就是我们温暖可爱的家,我们都爱自己的家,更爱伟大的祖国,家(第二课时)。
2.理解“祖国”一词,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书写;鱼、山、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卡片认读基本笔画。
2.卡片认读生字。
3.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继续学习(齐读课题“家”)。
二、指导朗读一、二、三行。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
师:白云的家生:是蓝天,
鱼儿的家是大海,
大树的家是青山。
2.我们怎么来读好这三行呢?先听老师读第一行。(范读第一行)老师读得好不好?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读的呢?
老师读到“蓝天”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蓝蓝的天空无边无际,好美呀:读到“白云”的时候,又好像看到了千朵朵白云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飘来飘去,真快乐呀!就这样,老师一边读一边想,想想又读读,“蓝天是白云的家。
哪位小朋友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小朋友能不能学着第一行的样子,一边读一边想,读好第二行?自由准备,同桌对读互说,指名读,并说说你在读这一行的时候好像看到了什么,最后齐读。
4.自由准备第三行,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5.三行连起来读一遍。
三、理解、朗读”祖国是我们的家”。
1.白云、鱼儿、大树在各自的家里那么自由,那么快乐,我们小朋友和它们一样,都有幸福的小家庭,许许多多个小家就组成了一个大家,这个大家庭就是我们的(祖国)。
所以,课文中说(指黑板,齐读)“祖国是我们的家”。
2.(贴祖国地图)看!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祖国是我们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生长生活的地方。
3.哪位小朋友知道我们的祖国叫什么?
所以,“祖国是我们的家”也可以这样说:
中国是我们的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的家。
4.(出示投影片)看!我们的祖国有什么?(万里长城、北京天安门)
5.它正像我们在一首儿歌里所念到的,《祖国美》,还记得吗?(全体起立,表演儿歌)
6.我们祖国真是美啊,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幸福地生活着,你们看(出示课文配套挂图)人们在干什么?
那我们小朋友在祖国的`怀抱里干些什么?觉得怎么样呢吁指名说。
7.①是呀,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从一个不懂事的娃娃,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所以我要自豪地说:
“祖国是我的家。”
②你想说吗?指名说。
③我们一起该这样说(指黑板);“祖国是我们的家。”指名读,并说说,读这一行时,你看到了什么?
自由准备,指名读,齐读。
④这里的”我们”不仅指在座的小朋友,实际上就是指我们所有的中国人,让我们代表全中国的人自豪地说一声(指黑板齐读);“祖国是我们的家。”
四、朗读全文。
1.我们来听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连起来是怎么读的?
(听课文录音)
2.谁敢和录音机里的小朋友比一比,谁读得好?
指名读,齐读。
3.小朋友读得真好,老师真想和大家一起读读课文,好吗?师生齐读课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家(第二课时)》。
五、巩固生字。
1.卡片认读:鱼、山、儿。
2.怎么记住它们呢?看(卡片出示,老师简单解说):
③一部分一部分带写。
④学生自己写
2.山:①卡片出示笔顺;学生说笔顺,范写,书空。
②观察;中间高,两边低,左低右稍高。
③一笔一笔带写。
④学生自己写。
3.儿:①学生说笔顺。
②范写,说说注意点,左低右高,底要平。
③学生自己写。
第3篇:《家》第二课时教案
家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学会“白、云”两个字。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采用多种形式读,让学生读中悟情,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
3.指导学生练习说话,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这一句所包含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1.屏示“家”,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字吗?指名读,齐读。
2.小朋友,你们看,这个家的上面的(课件点红“宝盖头”)像什么?是呀,它多么像屋顶呀,能为我们遮风挡雨,(边说边点红)家下面有这么多撇呀,就像是我们的家人,在家里,每个人都相互关心,相互依靠,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
3.家是一个多么温暖、多么快乐的地方
第4篇:家(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1.重点理解“祖国是我们的家”,感受到祖国就是我们温暖可爱的家,我们都爱自己的家,更爱伟大的祖国。
2.理解“祖国”一词,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书写;鱼、山、儿。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卡片认读基本笔画。
2.卡片认读生字。
3.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继续学习(齐读课题“家”)。
二、指导朗读一、二、三行。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
师:白云的家生:是蓝天,鱼儿的家是大海,大树的家是青山。
2.我们怎么来读好这三行呢?先听老师读第一行。(范读第一行)老师读得好不好?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读的呢?
老师读到“蓝天”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蓝蓝的天空无边无际,好美呀:读到“白云”的时候,又好像看到了千朵朵白云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飘来飘去,真快乐呀!就这样,老师一边读一边想,想想又读读,“蓝天是白
第5篇:《家》阅读教案第二课时
阅读课《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导读让学生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进而自觉地阅读名著。
2、让学生通过《家》的学习了解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了解当时青年人的处境,从而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时代。
3、让学生懂得青春的美好,热爱青春,做自己的主人。教学重点:
1、欣赏小说的方法。
2、《家》中人物及情节的把握:通过人物描写及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家》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教学难点:
《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家》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