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收麦时抒情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13 07:13: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又到一年收麦时抒情散文

又到一年收麦时抒情散文

小满已过,马上就到芒种。农谚有云:忙中忙,三两场。一个丰收的“三夏”大忙时节就要到来。高阳下,站在涡河的大堤上,望着两岸金黄的麦浪,澎湃的心里几多喜悦,也含几分苦涩。

我的家太康县,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属黄淮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也随地势向东南流去,入颖奔淮济海。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春季很短。正常年景降雨量低于800毫米。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冬小麦种植最为广泛,是全国著名的产麦大县。

冬小麦在每年的秋天播种,农谚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是老方子了,现在好像不顶用。这些年我记得都是在10月20号以前播种。往后推迟了一两个节气。

“麦收八十三场雨”。就是农历八月该小麦播种的时候下一场透雨,利于小麦播种,到了10月,小麦出苗后下一场透雨压一下麦根,小麦就可顺利过冬,再到次年三月来一场透雨,小麦基本就可以丰收。

“谷雨麦炸肚,立夏麦穗齐”。到了5月初,麦子由深绿到浅绿,由浅绿到淡黄,由淡黄到金黄,渐渐地麦穗里有了内容,麦穗慢慢地变沉,籽粒开始饱满,随手掐一颗麦穗用力一搓,把麦糠吹跑,就剩下嫩嫩的肥大的麦粒,放到嘴里一嚼,真好吃。“吃到新买,能活一百”,多好的心愿哪。要是多掐点,把麦穗捆成一把,在火上一烤,搓下来更好吃。

“麦稍黄,女瞧娘”。到了这个时节,我们这里出嫁了的姑娘要回娘家看望父母。有一年,妻携子省亲,儿子吃到了经过火烤的尚未成熟的麦子,感觉很好,没吃过瘾,嚷着还要,可已经没有了,他外婆安慰道“晚一天,姥姥多整点,让你姥爷给你送去”。没几天,岳父来,一下带了40斤,整整一塑料袋,想想这么多麦粒,他们二老要费多少时间、精力、心血取得的呀。我们吃不了,妻子就用水给煮一下,放在阳台上凉干,在煮稀饭时放点,味道真的不错。只是岳母离开我们有三年多了。有时夜半,妻醒来哭泣,我一问才知是想她母亲了,我们一起听钟表的滴答声,一起要遥望天上的星星,一起怀念她老人家----一个真爱我们的亲人。

小时候,每到这个季节,在我是大喜的日子。也许是感觉麦子丰收已成定局,老妈便不再节省,放手做几天白面馒头,让我解解馋。那时,有人问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天天吃白面馒头”。说起来是个笑话,回味起来还真让人心酸。这几天,劳动强度大,老妈怕老爸吃不消,把平常不舍得吃的鸡蛋煮上几个,我也可以粘光吃些,这是只有过生日才有的待遇,又怎么不让我笑逐颜开,记忆犹新呢。

那时,还没用上化肥,全是靠天吃饭,水利设施基本没有,产量很低,一般亩产200多斤左右左右。遇到旱天,种一葫芦收两瓢是常事。“大河没水小河干”,分到村民手中,一般只是人均70斤左右,不够吃,只有多栽红薯。

八十年代初,集体解散,我家分到20亩责任田。那时割麦主要是用镰刀,耕地用牛。化肥逐步推广,水泵也慢慢得到运用,小麦产量上去了,幼时的愿望也满足了,可我那时最怕到收麦这个季节,怕得要死,遇见鬼也没这样怕过。不为别的,就是太累。

收麦还没开始,先要做准备工作。在麦地头,先用手拔掉半亩麦子,用架车拉些水,把地泼湿,凉一下,套上一头牛,拉着一个石碾子,把地碾平,再清扫干净,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场地,这就是“造场”。

那时割麦主要是镰刀,割麦的头天晚上,老爸自己在昏暗的煤油等下磨好镰刀,第二天天不亮就出发,老妈做好饭唤醒我,这时,老爸已经割掉好长的`麦子。割麦最累腰,干活不到两个小时,我已经直不起腰来。爸妈心疼我,让我休息一下,趁休息的功夫,老爸又在磨镰刀,这叫“磨镰不误割麦功”。

麦子割掉后,就用架车,两个轮子的一力车,拉到场上,用插把麦杆均匀的摊在场里,这叫“摊场”。经过太阳晒,麦秆已经很干燥,人站在场中间,手里绳牵着牛,牛拉着石碾子,绕着场转圈,这叫“碾场”。上面的碾的差不多啦,下面的还没碾到,还要把下面的翻到上面来,这叫“翻场”。碾好后,要把麦节另外放到一个地方,把下面的麦粒拢在一起,这叫“起场”。起完场,还要把麦糠清除掉,用木掀一产,迎风一扬,麦糠与麦粒分离,这叫“扬场”。每个环节都是全靠人力,人的体力透支达到极限。现在想起来还后怕。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年。

弟弟长大后,我们劳力多,又买了拖拉机,脱麦机,收麦不再那样可怕。

再后来,弟弟们相继成家,外出打工,家里又剩下老妈老爸两人,不过,还好,收麦已经是全自动收割机,累死人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早些日子,我听说有些地方赶农民上楼,还听说要把责任田全部收回,让有钱的人承包,让农民给他们打工。要真是这样,没有土地的农民该怎么活下去呢。一个人一亩地,种麦子可以一年有粮食吃,秋里种点经济作物,卖了有点零花钱。地头种点菜,一年基本有菜吃,植物秸秆做燃料用。地要是给他们收走了,一年仅仅给他们那可怜的一点租金,够吃菜的吗?够他们买煤的吗?隐隐中一丝惆怅上心头。

从我一家人收麦的变化,从我一个人对收麦感情的转变,可以看到我们中国农村这些年的沧桑巨变,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靠手工人力,到全面机械化,从种地交公粮,到种地政府发补贴,才短短30年。

什么时候,到这个丰收的季节,望着这丰收的麦田,我心里除了高兴还是高兴呢。我日日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第2篇:又到下雪时抒情散文

又到下雪时抒情散文

二零一零年的冬季,十二月的中间,第一场雪,纷纷扬扬漫天飞舞。

吃完晚饭后走出室外,有人用一种略带期待、略带惊喜的声音轻声说道下雪了啊,借着路旁店铺里漏出的不太明亮的灯光,隐隐的有一些洁白的雪花落下,极其细微,仿佛从某个角落里被风吹散开来的一些白色的尘埃,以至于不仔细分辨就不能察觉。于是我们就在不经意间开始了一场与雪的约会,一场期待已久的有如与情人间缠绵的约会,雪就这样悄悄地不带一丝声响的来了,像一个调皮的少女,带着娇羞不惊动任何人的来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记得年少时,每到冬季都是这样的期盼着一场大雪,盼望着在一夜之间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尽管很多人不喜欢冬天里呼啸的北风,张扬的打着响亮的呼哨一路狂奔,将树上残留的片片黄叶卷得漫天飞舞,搅得一路萧杀。不喜欢冬天的寒冷,寒冷让厚重的棉袄遮挡了爱美女性曼妙的身姿,却将美丽的小鸟带着欢快的鸣叫避到了南方,尽管不喜欢冬天,但都喜欢一场雪。孩子喜欢在雪地里奔跑嬉戏,堆雪人、打雪仗,少年男女借寒冷依偎着看纷飞的雪花,呢喃着爱的悄悄话,老农念叨着瑞雪兆丰年,这竟是我脑子里年少时每个冬季都有的场景,世界变成黑白两色。

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掀开窗帘偷偷的`向外张望,看看世界是否变成了象征纯洁的白色,树木、房顶都有一层不太厚也不算太薄的雪,洁白、纯净。虽然有些失望,但看见雪花还在飘落,心里想着也许还有期待。

期许给人以想象,想象的空间里可以只有美好,可以不要黑暗,但现实里人们对物质的最求又是真的让我们失去了太多,不独现在没有了那样的洁白的世界,也失去了往昔的心境。当然,岁月给人的不光是对世事的练达、财富的增加、美好的回忆,也磨砺了青春,让人生命的年轮一圈圈清晰的印在脸上。

第3篇:又到一年中秋时

又到一年中秋时

又到了深秋的季节,泛起了不少思乡念人的情感涟漪,中秋月圆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大街上开始满铺月饼的广告了,各大品牌也开始借机会推出新产品来博眼球,放眼看去,行人匆匆,奔波在各大商场,左提右挎的情形,不禁打乱了我的千思万绪,久久不能平静,心里默念,又到一年中秋时。

印象最深的中秋是小时候过中秋,早早就会翻看日历,是哪天哪个星期,当大人们在谈中秋的时候,竖起耳朵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关于中秋细节的消息,期待那时节的月饼,期待那时候走亲访友热闹的场面„或许那时候并不明白中秋时节的意义,只知道热闹,有好多好吃的,慢慢的长大后,发现自己3/4的时光在学校度过,都和那些同龄人在一起,对中秋也没那么强烈的愿望。

尤其在上大学,中秋一般是暑假开学不久,那时候学校会放假三天,同学和室友们都会纷纷拎包回家过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又到一年总结时

又到一年总结时

不知从何时起,不论单位大小,事务众寡,写总结,开总结表彰大会总是免不了的。于是,写总结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工作,或者妙笔生花,或者下笔千言,或者笔走龙蛇,当然,也有坐困愁城的时候。

这写总结,写的是单位,说的是众人,但总是由那少数人,或者一倆个人“下马立就”的。一个单位,功劳大小,成绩有无,进步与否,是再接再厉还是要继续艰苦奋斗,是屡战屡败还是屡败屡战,这笔墨之间皆是风云、尽是春秋,故而这笔墨功劳是不可小觑的!故此,写总结是很有讲究的活儿。

这写总结的历史大致已不可考究,但写总结的本意总归还是不变的。总结成绩,得出经验是其一;总结不足,找出差距是其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是其三。至于通过总结发现真理,或者探得成功奥秘,属于伟人行列,凡人是难望其项背的。

虽然写总结的目的不外乎总结过去,展望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又到一年年终总结时

又到一年总结时

总结,自然是想想一年来的得失,想想下一年的计划。写完总结报告,发现写的无非是一年来参加了哪些检查、写了多少报告之类,外加一年中一些工作上的遗憾,而对自己今后计划提得不多。

对计划,有些人可谓是雄心满怀:几年后挣到多少钱,几年内当上公司的主任或经理等等。我不仅想起了台湾妇女作家陈欣频的话:“有很多人设立的目标是几年之内要升到主任,几年之后要当上主管,然后是老板??这些都是可以随时被取代的身份。只要别人比你强,关系比你好,或是公司结构调整,位子就会瞬间消失。”

这时,我不禁问自己:那我设立的目标是什么?职员,副总经理,总经理,副行长?如此的发展轨迹,令人期待,但是否真的符合内心。职位只是这个社会价值下的某种标记,不可能常存,那除此之外,我究竟想成为怎样的人?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我总会发现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又到一年收麦时抒情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又到一年收麦时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