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原文及翻译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10 07:13: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原文及翻译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原文及翻译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少为军卒,事梁太祖。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佗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

梁、晋争天下为劲敌,独彦章心常轻晋王、谓人日:“亚次c斗鸡小儿耳,何足惧哉!”晋军攻破澶州,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问遣使者招彦章,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然晋人畏彦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

是时,晋已尽有河北,以铁锁断德胜口,筑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问,彦章虽为招讨副使,而谋不见用。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顾事急,以绳内靴中,入见末帝,泣日:“先帝X玉下,不以臣为不肖所谋无不用。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绳将自经。末帝使人止之.问所欲言。翔日:“事怠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末帝问破敌之期,彦章对日:“三日。”左右皆失笑。

彦章受命而出,驰两日至滑州,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于杨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彦章会饮,酒半,佯起更衣,引精兵数千,沿河以趋德胜。舟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浮桥断,南城遂破,盖三日矣。

是时,段凝已有异志,与赵岩、张汉杰交通,彦章素刚,愤梁日削,而嫉岩等所为,尝谓人日:“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岩等闻之惧,与凝协力倾之。其破南城也,彦章与凝各为捷书以闻,凝遣人告岩等匿彦章书而上己书,末帝初疑其事,已而使者至军,独赐劳凝而不及彦章,军士皆失色。

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日:“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于忠义,盖天性也。

(节选自<新五代史?死节传>)

注:①亚次: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小名。

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能跣足履棘行百步履:踩踏

B.间遣使者招彦章间:中间

C.沿河以趋德胜趋:奔向

D.与凝协力倾之倾:搞垮

5.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王彦章忠义正直的一组是(3分) ()

①少为军卒,事梁太祖 ②而谋不见用

③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 ④阴遣人具舟于杨村

⑤而嫉岩等所为,愤梁日削 ⑥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彦章为人骁悍勇猛有力,手持一杆铁枪,骑马奔驰冲杀,迅猛如飞。

B.梁、晋争夺天下,彼此成为劲敌,惟独王彦章心里常常轻视晋王。他奉命出征时对末帝说:不过三日,便可击破晋军。

C.晋军攻破澶州,俘获王彦章的妻子儿女带回太原,赐给他们住宅,供给的东西很齐备,是因为晋人想要招降他。

D.攻破南城时,王彦章和段凝分别撰写捷报奏闻,赵岩等人隐瞒王彦章的捷报而上报段凝的,梁末帝立即派使者赏赐段凝。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帝取天下,不以臣为不肖,所谋无不用。(5分)

(2)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5分)

参考答案

4.(3分)B,秘密;

5.(3分)C,①②④与忠义正直无关。

6.(3分)D,末帝初疑其事,并非“立即”。

7.(1)(5分)先帝夺取天下,不认为我不贤,我的谋略无不被采用。(“以”、“不肖”、“所”、“用”各1分,句意1分。)

(2)(5分)等到我攻破贼军回来,将诛杀奸臣来告知天下。(“俟”、“诛”、“以”、“谢”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年轻时当兵,侍奉梁太祖。王彦章为人骁悍勇猛有力,能赤脚踩在荆棘上走一百步。手持一杆铁枪,骑马奔驰冲杀,迅猛如飞,而没有别的人能举起他的铁枪,军中称他为王铁枪。

梁、晋争夺天下,彼此成为劲敌,惟独王彦章心里常常轻视晋王,对人说:“亚次不过是斗鸡小儿罢了,哪里值得畏惧呢!”晋军攻破渲州,俘获王彦章的妻子儿女带回太原,赐给他们住宅,供给的东西很齐备,秘密派使臣招降王彦章,王彦章斩杀使臣自绝后路。但晋人害怕王彦章在梁,一定要招降他,对他的.妻子儿女更好了。

这时,晋已完全占据黄河以北,用铁锁截断德胜口,在黄河南、北两岸修筑两座城寨,号称“夹寨”。而梁末帝昏庸荒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专权,大臣老将多遭受谗言离间,王彦章虽任招讨副使,而谋略不被采用。龙德三年夏,晋攻占郓州,梁人十分恐惧,宰相敬翔眼看事情危急,把绳子藏在靴中,进宫见梁末帝,哭泣着说:“先帝夺取天下,不认为我不贤,我的谋略无不被采用。如今强敌还没有消灭,陛下忽视我的意见,我不受重用,不如去死!”于是拿出绳子准备自缢。梁末帝让人制止他,问他想说什么。敬翔说:“事情危急了,非王彦章不行!”梁末帝一是召王彦章任摺讨使,任命段凝为副使。梁末帝询问破敌的期限,王彦章同答说:“三天。”左右的人都忍不住笑了。

王彦章接受任命出征,飞驰两天赶到滑州,摆酒大宴,暗中派人在杨村准备战船。命令六百身穿铠甲的士兵都手持大斧,载上锻铁的工匠。带上鼓风器和柴炭,顺水而下。王彦章聚集众人饮酒,酒喝到一半,假装起身更衣,率领几千精兵,沿河奔赴德胜口,船中的士兵挑起铁锁把它烧断,趁势用大斧砍断浮桥,而王彦章率兵猛攻南城,浮桥已断,南城于是被攻破,大概是三天吧。

这时,段凝已有二心,和赵岩、张汉杰相勾结,王彦章素来刚烈,气愤梁一天天削弱,而痛恨赵岩等人的所作所为,曾对人说:“等到我攻破贼军回来,将诛杀奸臣来告知天下。”赵岩等人听说后很害怕,和段凝协力想搞垮他。攻破南城时,王彦章和段凝分别撰写捷报奏闻,段凝派人告诉赵岩等人隐瞒王彦章的捷报而上报自己的,梁末帝开初还怀疑这事,不久使臣到军中,只是赏赐慰劳段凝而不赏赐王彦章,士兵们都大惊失色。

王彦章是个武臣,没有读过书,常用俗语对人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他对于忠义,大概是出自天性。

第2篇: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县人也阅读题答案及翻译

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县人也阅读题答案及翻译

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县人也。……龙德三年四月晦,晋师陷郓州,中外大恐。五月,以彦章代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拜命之日,促装以赴滑台。遂自杨村寨浮河而下,水陆俱进,断晋人德胜之浮梁,攻南城,拔之,晋人遂弃北城,并军保杨刘。彦章以舟师沿流而下,晋人尽弃北城,析屋木编筏,置步军于其上,与彦章各行一岸,每遇转滩水汇,即中流交斗,流矢雨集,或舟筏覆没,比及杨刘,凡百余战。彦章急攻杨刘,昼夜不息,晋人极力固守,垂陷者数四。六月,晋王亲援其城,彦章之军重壕复垒,晋人不能入。晋王乃于博州东岸筑垒,以应郓州。彦章闻之,驰军而至,急攻其栅,自旦及午,其城将拔。会晋王以大兵来援,彦章乃退。七月,晋王至杨刘,彦章军不利。遂罢彦章兵权,诏令归阙,以段凝为招讨使。

先是,赵、张二族挠乱朝政,彦章深恶之,性复刚直,不能缄忍。及授招讨之命,因谓所亲曰:“待我立功之后,回军之日,当尽诛奸臣,以谢天下。”赵、张闻之,私相谓曰:“我辈宁死于沙陀之手,不当为彦章所杀。”因协力以倾之。时段凝以贿赂交结,自求兵柄,素与彦章不协,潜害其功,阴行逗挠,遂至王师不利,竟退彦章而用段凝,未及十旬,国以之亡矣。

[注]德胜:即德胜渡,当时黄河上一处重要渡口。

杨刘:即杨刘镇,在今山东东阿东北古黄河南岸。

晋王:即李存勖,其父李克用被唐封为晋王,李存勖袭封。

11、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促装以赴滑台 促装:催促收拾行李

B.析屋木编筏 析:拆毁

C.垂陷者数四 垂:接近、快要

D.彦章之军重壕复垒 重:读chóng,重叠,一层层

12、比较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以彦章代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 ③诏令归阙,以段凝为招讨使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④举所佩玉决玦以示之者三

A.两个“为”不同,两个“以”相同 B.两个“为”相同,两个“以”不同

C.两个“为”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D.两个“为”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1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每遇转滩水汇,即中流交斗 B.赵、张二族挠乱朝政,彦章深恶之

C.因协力以倾之 D.晋师陷郓州,中外大恐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彦章闻之,驰军而至,急攻其栅,自旦及午,其城将拔——王彦章听说后,急奔晋王大军而来,猛攻晋军营寨,从清晨到中午,快要把城攻下来

B. 当尽诛奸臣,以谢天下——将把奸臣全部杀掉,来告谢天下

C. 时段凝以贿赂交结,自求兵柄——当时段凝用贿赂结交权要,为自己谋取兵权

D. 素与彦章不协,潜害其功,阴行逗挠,遂至王师不利——(段凝)一向与彦章关系不和睦,暗地里妒忌他成功,私下逗留观望,致使朝廷的军队不能获胜

15.下面最能表现彦章善于作战的一项是( )

A.水陆俱进,断晋人德胜之浮梁 B.每遇转滩水汇,即中流交斗,流矢雨集

C.彦章之军重壕复垒,晋人不能入 D.驰军而至,急攻其栅

16.下面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彦章受命于危难之中,凭着自己的作战才能,挽狂澜于既倒,一下子扭转了颓势。

B.彦章能征惯战、骁勇忠烈,但遇上了晋王,终于不敌,也因此被罢了兵权。

C.彦章生性刚烈耿直,曾对亲近的人表示要杀尽败坏朝政的奸臣。

D.段凝谋取兵权成功,当了招讨使。可不到一百天,国家就灭亡了。

参考答案

11. A(促:急忙)

12. C(“为”分别为动词、介词,“以”分别为介词、连词)

13. D(中外:朝廷内外)

14. A(驰军:率领军队疾奔) 15. A 16. B

翻译

王彦章,字叫贤明,是郓州寿张县人。龙德三年四月的最后一天,晋军攻占郓州,朝廷内外一片恐慌。五月,叫王彦章取代戴思远做北面招讨使。拜任的当天,急忙收拾行装赶往滑台。于是从杨村寨乘船沿黄河而下,水陆一齐进发,截断了晋军在德胜的浮桥,进攻南城,南城被攻克。晋军于是放弃北城,合并兵力守住杨刘。王彦章带领水军顺流而下,晋军全部撤出北城,拆毁房屋用木料编成木筏,让步军乘坐在上面,与王彦章的军队各自靠着一边河岸行进,每当遇到转弯浅滩水流交汇的地方,就在河中交战,飞箭密集如雨,有的舟筏沉没,等行进到杨刘时,共打了一百多仗。王彦章猛攻杨刘,昼夜不息,晋军竭尽全力坚守,多次几乎陷落。六月,晋王亲自率兵增援杨刘,王彦章的军队构筑了层层壕沟壁垒,晋军不能攻入。晋王于是在博州附近的黄河东岸筑起城垒,以便救应郓州。王彦章听说后,率军疾奔赶到,猛攻晋军营寨,从清晨到中午,快要把城打下来。这时晋王率领大军赶来救援,王彦章只好退兵。七月,晋王抵达杨刘,王彦章的军队作战失利。于是罢免了王彦章的兵权,下诏命令他返回朝廷,叫段凝做招讨使。

此前,赵岩、张汉鼎两家败坏朝政,王彦章对他们深恶痛绝,性情又刚烈正直,不能闭口忍耐。到接受招讨使的任命,就对身边的亲信说:“等我立功之后,回兵之日,要全部杀掉奸臣,来告谢天下。”赵、张等人听说后,私下互相说:“我辈宁可死在沙陀人的手里,也不要被王彦章所杀。”因此合力来排挤他。当时段凝用贿赂来结交权要,为自己谋取兵权,一向与王彦章关系不和睦,暗地里妒忌他成功,私下逗留观望,致使朝廷的军队不能获胜,终于斥退王彦章而进用段凝,不到一百天,国家就灭亡了。

第3篇:郓州寿张人也阅读带答案

郓州寿张人也阅读带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少为军卒,事梁太祖。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佗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

梁、晋争天下为劲敌,独彦章心常轻晋王、谓人曰:亚次①斗鸡小儿耳,何足惧哉!晋军攻破澶州,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然晋人畏彦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

是时,晋已尽有河北,以铁锁断德胜口,筑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问,彦章虽为招讨副使,而谋不见用。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顾事急,以绳内靴中,入见末帝,泣曰:先帝取天下,不以臣为不肖,所谋无不用。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王彦章画像记》的原文及翻译

《王彦章画像记》的原文及翻译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彦章画像记》原文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公既死而梁亦亡矣。悲夫!

五代终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国而八姓。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原文及翻译

导语: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公既死而梁亦亡矣。悲夫!

五代终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国而八姓。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 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予于《五代书》,窃有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原文及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原文及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