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赵一·赵收天下且以伐齐原文附译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10 07:12: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战国策·赵一·赵收天下且以伐齐原文附译文

战国策·赵一·赵收天下且以伐齐原文附译文

赵一·赵收天下且以伐齐

作者:刘向

赵收天下,且以伐齐。苏秦(应作厉)为齐上括说赵王曰:“臣闻古之贤君,德行非施于海内也,教顺慈爱,非布于万民也,祭祀时享,非当于鬼神也,甘露降,风雨时至,农夫登,年谷丰盈,众人喜之,而贤主恶之。今足下功力,非数痛加于秦国,而怨毒积恶,非曾深凌于韩也。臣窃外闻大臣及下吏之议。皆言主前专据,以秦为爱赵而憎韩。臣窃以事观之,秦岂得爱赵而憎韩哉?欲亡韩吞两周之地,故以韩为饵,先出声于天下,欲邻国闻而观之也。恐其事不成,故出兵以佯示赵、魏。恐天下之警觉,故微韩以贰之。恐天下疑己,故出质以为信。声德于与国,而实伐空韩。臣窃观其图之也。议秦以谋计,必出于是。且夫说士之计,皆曰韩亡三川,魏灭晋国,恃韩未穷,而祸及于赵。且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又有势同而患异者。昔者楚人久伐而中山亡。今燕尽韩之河南,距沙丘,而至钜鹿之界三百里;距于捍关,至于榆中千五百里。秦尽韩、魏之上党,则地与国都邦属而壤挈者七百里。秦以三军强弩坐羊唐之上,即地去邯郸二十里。且秦以三军攻王之上党而危其北,则句注之西,非王之有也。今鲁句注禁常山而守,三百里通于燕之唐、曲吾,此代马胡驹不东,而昆山之玉不出也。此三宝者,又非王之有也。今从于强秦国之伐齐,臣恐其祸出于是矣。昔者五国之王尝合横而谋伐赵,叁分赵国壤地,著之盘盂,属之仇柞。五国之兵有日矣,韩乃西师以禁秦国,使秦发令素服而听,反温、枳、高平于魏,反三公、什清于赵,此王之明知也。夫韩事赵宜正为上交;今乃以抵罪取伐,臣恐其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今王收天下,必以王为得。韩危社稷以事王,天下必重王。然则韩义王以天下就之,下至韩慕王以天下收之,是一世之命,制于王已。臣愿大王深与左右群臣卒计而重谋,先事成虑而熟图之也。”

文言文翻译:

赵国联合天下诸侯,准备依靠他们的力量进攻齐国。苏秦为齐国上书游说赵惠文王说:“臣下听说古代贤明的君主,他的道德品待不一定在天下施行,教育训化慈祥仁爱不一定施予万民,祭祀天地宗庙不一定面对鬼神。天上降下的甜美的露水,风雨按时来到,农夫丰收,当年的谷物非常充足,人们对此都很高兴,然而贤明的君主却因为没有给予百姓什么心神不安。如今凭足下的功力,并没有多次与泰国交战或攻伐,而且与秦国之间的怨恨、积久而成的愤怒一向不比齐国深。臣下在外面暗中听到大臣和下级官吏的议论,都说君王以前独自专断地认为秦国爱护赵国而憎恨齐国。臣下根据事实私下观察,秦国哪里能爱护赵国而憎恨齐国呀!这是秦国想要灭亡韩国吞并两周的土地,所以把齐国作为钓饵,先在天下声言憎恨齐囤,想使邻国听到并看到此事。秦国担心此事不能成功,所以假装出兵韩国给赵国、魏国看。秦国担心天下诸侯醒悟,所以稍微进攻一下韩国来消除诸侯的怀疑。秦国担心天下诸侯对自己怀有疑心,所以放出各国在秦国的人质表示信用。泰国声言对盟国友好,而实际却进攻郑国韩国。臣下暗中观察秦国的谋趔,料想秦国的计谋一定从这里表现出来。”

再说游说之士的计谋都说:‘韩国灭亡了三川之地,魏国灭亡了晋国的绛邑之地,早市没有停止赵国已经遭受灾祸。再说事情本来有形势不同而祸患相同的,又有形势相同而祸患不同的。从前楚国人连年被诸国进攻,而赵国乘机灭亡了中山。如今燕国全部占领了齐国北部的土地,从沙丘到鉅鹿的边界三百里,从北部边境到扦关,直到榆中一千五百里。秦国全部占镊了韩国、魏国的上党,那么秦国的土地就和赵国的都城及所管辖的地方有七百里边境接壤。秦国用三军中的驽箭手据守在羊肠险要的地方,那么此地距离邯郸只有一百二十里。况且秦国率领三军进攻君王的上党地区并危害它的北部,那么句注以西的土地就不是君王的了。如令越过句注、关闭常山禁止通行,此地到达燕国的唐地、曲逆有三百里,这样代地、胡地的马匹就不能向东来,昆山的`宝玉也不能运出,这三样宝物,也不是君王所有的了。如今顺从强大的秦国长时间的进攻齐国,臣下害怕祸患就从这里产生。从前,五国的君主曾经采用连横之策谋划进攻赵国,把赵国的土地分成三份,盟约刻在盘盂一类的青铜器上,互相联合起来就在主客敬酒之间。正当五国即将出兵的日子里,齐国却向西出兵制止秦国,使秦国废除称帝之令,穷上白色的凶服谢罪听令,把温地、枳地、高平归还给魏国,把三公、什清归还给赵国,这是君王清楚知道的。齐国事奉赵国,应该说是向上交往,如今却把这种交往抵偿罪责对它进攻,臣下害怕这以后事奉君王的人一定不敢与您交往了。如今君王联合齐国,天下诸侯一定认为君王仁义。齐国就会拿整个国家来事奉君王,天下诸侯一定尊重君王。这样、一来,那么齐国就会认为赵国仁义,君王凭借天下诸侯的拥护屈就齐国,处在下位的齐国一旦凶暴,君王就率领天下诸侯制止它,这就是一个时代的命运控制在君王手里了。距下希望大玉和左右群臣一起深入详细地按我说的话谋划一下,在事情成功之前深繇熟虑一下是否有道理。”

第2篇:战国策·韩三·赵魏攻华阳原文附译文

战国策·韩三·赵魏攻华阳原文附译文

韩三·赵魏攻华阳

作者:刘向

赵、魏攻华阳,韩谒急于秦。冠盖相望,秦不救。韩相国谓田苓曰:“事急,愿公虽疾,为一宿之行。”田苓见穰侯,穰侯曰:“韩急乎?何故使公来?”田苓对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何以为公之王使乎?冠盖相望,告弊邑甚急,公曰未急,何也?”田苓曰:“彼韩急,则将变矣。”穰侯曰:“公无见王矣,臣请令发兵救韩。”八日中,大败赵、魏于华阳之下。

文言文翻译:

赵、魏两国攻打华阳,韩国向秦国告急,使者车辆上的冠盖彼此都望得见,秦国就是不援救。韩国相国对田苓说:“事情紧急,您虽然不舒服,也希望您能赶一宿的路程。”田苓拜见穰侯,穰侯说:;韩国危急了吗?为什么派您来?”田芩回答说:“韩国并没有危急。”穰侯大怒说:“由此看来,为什么让您做韩王的使者呢?使者连续不断,告诉弊国说你们情况很紧急,您却说没有危急,为什么?”田苓说,“韩国如果危急,就会背叛秦国了。”穰侯说:“您不要见大王了,我马上请求发兵援救韩国。”八天之内:泰国军队在华阳城下把赵、魏两国军队打得大败

第3篇:赵且伐燕阅读参考答案

赵且伐燕阅读参考答案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日:“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日:“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 ②箝(qián):夹住。 ③喙(huì):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赵且伐燕( ) (2)以敝大众(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

参考答案:

1、(1)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赵且伐燕》阅读答案

《赵且伐燕》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赵且伐燕》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赵且伐燕》阅读答案1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

1.选出下面几项中“雨”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 ]

A.天雨,墙坏

B.会天大雨

C.夜阑卧听风吹雨

D.明日不雨

2.选出句中含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战国策·赵一·赵收天下且以伐齐原文附译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战国策·赵一·赵收天下且以伐齐原文附译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