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四年级科学《植物怎样生存》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植物怎样生存》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植物怎样生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有相同之处,都有生长的能力,都自己制造养料,需要空气、水、土壤中的养分和阳光。
2.通过回顾“植物”、“植物的一生”的有关内容,了解植物的生存方法。
3.阅读和讨论海尔蒙实验,了解植物制造养料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海尔蒙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教学准备:
植物光合作用的挂图。
绿色植物的叶、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知道植物依靠什么生存?动物要吃食物,植物的养料是什么?植物的养料从哪里来?”
二、探究内容:
1. 讨论:作出种种猜测。
师:“上学期我们种凤仙花时知道植物离不开水,如果缺水,植物会干涸而死,那么水是植物的养料吗?植物的根长在土壤里获得养料吗?动物用嘴吃食物,根是植物的嘴吗?” 让学生进行猜测。
“在三百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所做的实验,请同学们阅读书上P6的资料。”
2. 了解海尔蒙的实验。
“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
“海尔蒙的实验是怎样做的?”
“海尔蒙的实验证明了什么?”(由于海尔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最终证
明小树增加的82千克物质并不全是从土壤里获得的。)
“海尔蒙怎样作进一步的猜测?”
“我们怎样看海尔蒙的实验和猜测?”
3. 了解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1)阅读课文P7。
(2)交流逼供内明确以下问题。
“植物利用什么能量在体内制造食物?”
“植物主要用什么器官制造食物?”
“植物主要用什么原料制造食物?”
“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从哪里来?”
“现在明白植物为什么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了吗?”
三、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植物利用阳光、空气、水制造养料,并制造其他生物生存需要的氧气,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其他生物。植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环境影响植物,植物也影响环境,环境和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我们需要保护植物。)
四、课后拓展。
了解植物与环境、植物与我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收集各种各样的植物(例如蔬菜中的木耳、蘑菇)以及有关植物的资料。
第2篇:小学植物是怎样生存的科学课件
小学植物是怎样生存的科学课件
小学植物是怎样生存的科学课件怎么设计?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 知道植物有相同之处,都有生长的能力,都自己制造养料,需要空气、水、土壤中的养分和阳光。
2. 通过回顾“植物”、“植物的一生”的有关内容,了解植物的生存方法。
3. 阅读和讨论海尔蒙实验,了解植物制造养料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海尔蒙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教学准备:
植物光合作用的挂图。
绿色植物的叶、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知道植物依靠什么生存?动物要吃食物,植物的养料是什么?植物的养料从哪里来?”
二、探究内容:
1. 讨论:作出种种猜测。
师:“上学期我们种凤仙花时知道植物离不开水,如果缺水,植物会xx,那么水是植物的'养料吗?植物的根长在土壤里获得养料吗?动物用嘴吃食物,根是植物的嘴吗?” 让学生进行猜测。
“在三百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所做的实验,请同学们阅读书上P6的资料。”
2. 了解海尔蒙的实验。
“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
“海尔蒙的实验是怎样做的?”
“海尔蒙的实验证明了什么?”(由于海尔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最终证
明小树增加的82千克物质并不全是从土壤里获得的。)
“海尔蒙怎样作进一步的猜测?”
“我们怎样看海尔蒙的实验和猜测?”
3. 了解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1)阅读课文P7。
(2)交流逼供内明确以下问题。
“植物利用什么能量在体内制造食物?”
“植物主要用什么器官制造食物?”
“植物主要用什么原料制造食物?”
“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从哪里来?”
“现在明白植物为什么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了吗?”
三、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植物利用阳光、空气、水制造养料,并制造其他生物生存需要的氧气,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其他生物。植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环境影响植物,植物也影响环境,环境和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我们需要保护植物。)
四、课后拓展。
了解植物与环境、植物与我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收集各种各样的植物(例如蔬菜中的木耳、蘑菇)以及有关植物的资料。
第3篇:四年级科学《植物的根》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植物的根》教学设计
《植物的根》教学设计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植物的根,设计并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善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直根、须根、变态根+图片);
“根的吸分作用”实验材料:带根的植物、集气瓶、橡皮泥、皮筋或彩笔
学生:
一、每人带一棵植物,青菜或草都可以,要求:
1、要知道植物名称。
2、把根冲洗干净。
3、根要完整。
4、方便携带,不要太大。
二、每组带:1盒橡皮泥、1支水彩、2根皮筋。
三、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
课前:推荐名人名言,交流感受。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伽利略
一、直接导入
大多数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里,我
第4篇:四年级科学《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学设计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及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方法。
2、能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设想。
3、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动脑筋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方法。
2、能够与其他小组交流假设和实验方法,并找出最好的办法。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
2、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等)作用的结果。
能力目标
1、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更多的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各种小球、气筒、扇子、细线、挡板、磁铁、大头针等
重点:引导学生设计更多种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
难点:找出物体的运动是由哪
第5篇:四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教学设计《听听声音》
编写:周文露 年级:四年级 学生
一、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让学生以关注的态度在充分感知声音的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适当地了解。
3、通过对声音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热爱生活、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能够区分、鉴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并加以归类。
2、难点:对声音的高低能加以区分和鉴别。
三、材料准备:
水、每组烧杯3个、筷子、铃铛、玻璃瓶、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游戏“猜猜我是谁?”
1、师生互动:
导言: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些老师?今天我就给同学们一个和老师交流的机会,请一位同学走到你想交流的教师的面
第6篇: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
发布者: 尹茂蓉 发布时间: 2012-3-14 15:15:16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物质存在的三种主要形态;
2.简述物体状态的主要特征。
◆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知道某种物质形态的特点;
2.比较区别物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不同。
◆情感目标
理解世界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采取灵活的方式。同时,还要尝试比较的方法,通过对固体、液体和气体性质的比较体验比较等一些科学研究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
固体和液体的主要性质。
三、教学难点
固体、液体与气体之间的性质比较。
四、教学用具
飞鸟、游鱼的图片;水、奶、醋、蜂蜜等液体;黄豆、绿豆、沙、石头等身边的固体;以及一些测量工具,如量筒、天平、尺子等。
五、教学方法
让学生认识固体和液体的性质,先对这两种相对直
第7篇:四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
史振昌 四年级 科学
教学目标: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4、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 解释。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释静电现象。难点:认识正负电荷。课前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 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教师演示:用梳子梳 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