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原文及赏析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06 07:12: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原文及赏析

原文: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译文

汴水依旧如隋时的样子,年年东流。秋日的短亭传来一首《水调》的歌声。明月仿佛也是旧时的,静静地照耀着扬州城。

想隋朝的时候这里曾是何等繁华侈靡,如今河岸杨柳像人一般清瘦多愁,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还是靠近了歌舞之楼。

注释

红桥:桥名。在江苏扬州市。明崇祯时期建造,为扬州游览胜地之一。

无恙:安好。

汴水:古河名,原河在今河南荥阳附近受黄河之水,流经开封,东至江苏徐州转入泗水。隋炀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今水已湮废,仅泗县尚有汴水断渠。

水调:曲调名,传为隋场帝时,开汴渠成,遂作此。

短亭:旧时城外大道旁,五里设短亭,十里设长亭,为行人休憩或送行饯别之所。

长堤,指隋堤。

玉钩斜: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

近:靠近。

迷楼:楼名。故址在今扬州西北。

赏析:

纳兰此篇则明示之“怀古”,“怀古”之作是诗人咏怀的一种手法,无非是借用古人古事以抒情达意而已,可以说举凡诗词中的怀古之作都是诗人的咏怀之作。该篇亦是如此,作者借咏隋炀帝穷奢极欲,腐败昏聩之故实,抒写了自己的.不胜今昔之慨。

其一为王世禛首倡,描摹红桥风物。谓其坐落于绿杨城郭,登桥四望,徘徊感叹,亦当自迷。容若和之,曰为怀古。除了“旧时明月”,其所怀者,应当还包括长堤锦缆。前者乃自然物象,指明月照耀下的扬州;后者社会事相,指隋炀帝至汴京,锦帆过处,香闻十里场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汴水年年,水调声声。眼前物景似乎并无变化。上片布景,以“无恙”二字,说明一切。那么,当年经过汴水,巡幸江都的帝御龙舟及萧妃凤舸,至今又如何呢?

长堤上,清瘦绿杨,不是曾为牵系过锦帆的彩缆吗?眼下所能见到的,尽为愁思笼罩。隋帝建造迷楼,已与宫女的玉钩,一起埋葬。下片说情,以长堤锦缆与清瘦杨柳对举,说明江上景物依旧,眼下人事全非,并以玉钩、迷楼,对于当年的人和事,表示哀悼,为寄吊古之情。词章因红桥之名,哀乐交乘,与原作之徘徊感叹,同一怀抱,可谓合作。

第2篇: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

纳兰性德〔清代〕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译文

汴水依旧如隋时的样子,年年东流。秋日的短亭传来一首《水调》的歌声。明月仿佛也是旧时的,静静地照耀着扬州城。想隋朝的时候这里曾是何等繁华侈靡,如今河岸杨柳像人一般清瘦多愁,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还是靠近了歌舞之楼。

注释

红桥:桥名。在江苏扬州市。明崇祯时期建造,为扬州游览胜地之一。无恙:安好。汴水:古河名,原河在今河南荥阳附近受黄河之水,流经开封,东至江苏徐州转入泗水。隋炀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今水已湮废,仅泗县尚有汴水断渠。水调:曲调名,传为隋场帝时,开汴渠成,遂作此。短亭:旧时城外大道旁,五里设短亭,十里设长亭,为行人休憩或送行饯别之所。长堤,指隋堤。玉钩斜: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近:靠近。迷楼:楼名。故址在今扬州西北。

赏析

纳兰此篇则明示之“怀古”,“怀古”之作是诗人咏怀的一种手法,无非是借用古人古事以抒情达意而已,可以说举凡诗词中的怀古之作都是诗人的咏怀之作。该篇亦是如此,作者借咏隋炀帝穷奢极欲,腐败昏聩之故实,抒写了自己的不胜今昔之慨。

其一为王世禛首倡,描摹红桥风物。谓其坐落于绿杨城郭,登桥四望,徘徊感叹,亦当自迷。容若和之,曰为怀古。除了“旧时明月”,其所怀者,应当还包括长堤锦缆。前者乃自然物象,指明月照耀下的扬州;后者社会事相,指隋炀帝至汴京,锦帆过处,香闻十里场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汴水年年,水调声声。眼前物景似乎并无变化。上片布景,以“无恙”二字,说明一切。那么,当年经过汴水,巡幸江都的帝御龙舟及萧妃凤舸,至今又如何呢?

长堤上,清瘦绿杨,不是曾为牵系过锦帆的彩缆吗?眼下所能见到的,尽为愁思笼罩。隋帝建造迷楼,已与宫女的玉钩,一起埋葬。下片说情,以长堤锦缆与清瘦杨柳对举,说明江上景物依旧,眼下人事全非,并以玉钩、迷楼,对于当年的`人和事,表示哀悼,为寄吊古之情。词章因红桥之名,哀乐交乘,与原作之徘徊感叹,同一怀抱,可谓合作。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第3篇: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_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_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清代 纳兰性德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译文

汴水依旧如隋时的样子,年年东流。秋日的短亭传来一首《水调》的歌声。明月仿佛也是旧时的,静静地照耀着扬州城。

想隋朝的时候这里曾是何等繁华侈靡,如今河岸杨柳像人一般清瘦多愁,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还是靠近了歌舞之楼。

注释

红桥:桥名。在江苏扬州市。明崇祯时期建造,为扬州游览胜地之一。

无恙:安好。

汴水:古河名,原河在今河南荥阳附近受黄河之水,流经开封,东至江苏徐州转入泗水。隋炀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今水已湮废,仅泗县尚有汴水断渠。

水调:曲调名,传为隋场帝时,开汴渠成,遂作此。

短亭:旧时城外大道旁,五里设短亭,十里设长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纳兰性德《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全词翻译赏析

纳兰性德《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全词翻译赏析

浣溪沙·红桥①怀古和王阮亭韵

纳兰性德

无恙②年年汴水③流。一声水调④短亭⑤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⑥,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⑦路近⑧迷楼⑨。

注释

①红桥:桥名。在江苏扬州市。明崇祯时期建造,为扬州游览胜地之一。

②无恙:安好。

③汴水:古河名,原河在今河南荥阳附近受黄河之水,流经开封,东至江苏徐州转入泗水。隋炀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今水已湮废,仅泗县尚有汴水断渠。

④水调:曲调名,传为隋场帝时,开汴渠成,遂作此。杜牧《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此曲为商调曲,唐曲凡十一叠。

⑤短亭:旧时城外大道旁,五里设短亭,十里设长亭,为行人休憩或送行饯别之所。

⑥曾是句:长堤,指隋堤。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水、洛水入黄河;自板渚引黄河入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王又旦《浣溪沙红桥怀古次王阮亭韵》阅读答案

王又旦《浣溪沙红桥怀古次王阮亭韵》阅读答案

浣溪沙红桥怀古次王阮亭韵

王又旦

几簇渔航映碧流,数星萤火野塘秋。繁华犹说是扬州。

山外寒烟凝旧恨,亭前暮雨滴新愁。何人吹笛酒家楼。

【注】(1)王又旦(1636-1687),字幼华,号黄湄,文采风流,官声诗名并重,明末清初著名诗人。

8.上阕前两句中白天到夜晚的画面有怎样的变化,请分别概括画面特点并简要分析。(6分)

9.请简析下阕中“滴”字的妙处。(5分)

参考答案

8.白天之景:明丽、优美。(1分)红桥江边,渔船聚集,江水碧透,风和日丽。(2分)夜晚之景:清净、深邃。(1分)远处渔火,星星点点,野塘夜色,空寂凝重。(2分)(如答星光点点,萤火虫飞舞也可给分)

9.“滴”滴落之意。(1分)日暮时分,细雨滴落,新愁无限(1分),一个“滴”字化无形的'愁绪为有形的雨滴,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原文及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原文及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