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低年级识字《口耳目》教学心得
低年级识字《口耳目》教学心得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
一、联想形象识字
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口耳目》一课的生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鼠”字,“鼠”它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的是小老鼠的牙齿。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三、表演动作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四、游戏巩固识字
学生学过的字很快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喜欢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
学习了合体字后,设计了一个游戏“摘苹果,找朋友”。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五、结合生活识字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创设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表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还可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同时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会变的很容易。
第2篇:(识字教案)口耳目
《口耳目》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理解字意,认清字形。
2、认识2种笔画“撇、捺”,会写“木、禾”。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
2、认识2种笔画“撇、捺”,会写“木、禾”
教学难点:
分清“木”和“目”
三、教具准备:
把文中的12幅图画做成12个头饰;把12个象形字做成一张“龟甲”,贴在小黑板上。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激情 1、配乐讲故事
老师指着“龟甲”上的文字说:“有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龟甲”,上面刻着许多奇怪的图案,(出示一个大大的“龟甲”刻着12个甲骨文)考古学家说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你们猜猜,会是怎样的故事呢?(先给出让学生猜的时间,然后教师再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人们。有勇敢的爸爸,勤劳的妈妈,还有可爱的孩子们。一天清晨,一轮红日从竹林里升起(贴出“红日”图),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爸爸们出去打猎。这一天,收获可真大。他们捉到了一只兔子和一头羊(贴出“兔”和“羊”)。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妈妈们在田地里辛勤地培育禾苗(贴出结着穗儿的禾苗图)。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竹林里游戏。一阵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出示“竹子”图)林子里的鸟儿一边喳喳的欢唱,(出示“鸟”图)一边扑楞楞地欢舞。鸟儿们可喜欢那群孩子们了!因为孩子们不但有一张乖巧的嘴巴,(出示“嘴巴”图)还有一双机灵的耳朵和水汪汪的大眼睛(出示“耳朵”和“眼睛”)。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日子可过得真快!夜悄悄地来临了。你看!月儿弯弯挂蓝天(出示“月儿”),今晚的月色可真好。懂事的孩子们决定用他们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为劳动了一天的爸爸妈妈们拂去疲劳。于是他们用木头燃起了火把(出示“木头”和“火把”)。熊熊的火把映着他们美丽的笑脸。他们唱啊,跳啊,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
小朋友,和你们猜得一样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么美丽的故事,考古学家是怎么知道的呀?(让学生初步了解:龟甲上刻的是古时候的文字,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2、让学生猜一猜龟甲上刻的是什么字? 出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把“图画──甲骨文──简化字”一一对应起来。
3、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知道吗?你们刚才所认出的这12个汉字(指龟甲上的文字)是我们的祖先在四千多年前所使用的。它们的形状跟动物的图形非常象。这种古老的文字我们叫它“甲骨文”。
(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引入新课,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自主学习,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46页,请大家看看图画,拼拼音节,读读生字,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不会读的请教老师、同学。看哪个小朋友在最短的时间里和这12个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
2、借助图画,借助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并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从而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
(三)互助学习,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A、仔细观察汉字的(图画——甲骨文——简化字)演变过程,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B、四人小组互助学习,每人选择其中的两个生字宝宝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四)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学习生字,其中重点学习“火、竹”和“羊、兔、鸟”。
要求学生结合图画,展开想象,说说“火、竹”和“羊、兔、鸟”的字形;然后在给“火、竹”找朋友。尤其是“火”,用“()火”和“火()”的形式了解字义。
(五)、拓展练习
1、找朋友
口 耳
目
日
月
火
羊
鸟
兔
木
禾
竹
er ri kou mu yang yue huo mu niao zhu he tu2、选字组词
木
目
节()
()光
树()
()头
3、看拼音写汉字
Mu ma
he miao
tu di
yi tian
er yue
()马
()苗
()地()天
()月
4、加一笔组成新字
口---()----()
木----()
(一堂课中穿插多种形式的识字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实现真正的自主实践,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六)、学习写字
1、认识撇捺,撇从右上到右下,起笔重,越来越轻,收笔时比较快(板书),捺 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越往下越重,收笔时更重,稍稍顿一下轻轻收起。
书空(生分别练习二种笔画,注意书写姿势)
师:现在我们又认识了二种笔画,加上上一节认识的横竖。一共是四种,如果四种笔画在一起,我们应该先写谁,后写谁?现在老师说两条笔顺规则,看谁听得准,记得牢。“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2、学写 “木” 字,我们先书空它的笔顺。(师生书空)“木” 字一横写在上半格里,竖写在竖中线上,一撇一捺起笔在一横一竖的相交处,收笔要比竖高一些,竖不是带针尖的。
(生练习写“木”)
最后练习写“禾”,一撇写在上半格里,是横撇,要短而平,下面与“木” 写法相同。
(生练习写“禾” 字)
3、欣赏学生的字。
4、看拼音写汉字。
(写字指导到位。教师采用了讲解、书空、范写等方式,具体指导了学生写好每一个字,特别注意了笔画在四字格中的位置,如何起笔收笔及笔顺规则等。为学生写好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2个象形字,回到家里收集一下今天学习的生字。(商标、电视、广告、网络……)
四、板书设计:
图片
甲骨文
日 兔 羊 禾 竹 鸟 口 耳 目 月 木 火
木
禾
第3篇:识字3 口耳目
识字3 口耳目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口、耳、目、手、足、站、坐”等七个生字。
2.学写“口、耳、目、手”等四个生字,并学会3种笔画:横折、撇、竖钩。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教学重点:
认识七个生字,学写四个生字。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二、初步感知,认识生字
1.认识象形字:课件
第4篇:识字(一)2、口耳目
识字(一)
2、口耳目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
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1个偏旁“角字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学习重点
识记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学习难点
会写“
十、禾、木”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1个偏旁“角字头”。“木”和“目”的区分。
预
习作
业
1、借助拼音拼读课文五遍。
2、找出蓝色通道里的生字,拼读两遍。
3、给田字格里的生字各组一个词。
学习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学情调查
1、复习。
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可不少啦!还叫得出这几位老朋友的名字吗?
出示学过的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鱼
飞
雨
风
土
马
牛
山
水
下
大
田
2、导入新课。
现在,识字王国里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正焦急地等着跟小朋友们见面呢!瞧,它们来了。(出示生字)
3、分组出示
第5篇:识字1 手足口耳目
识字1 手足口耳目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手、足、口、耳、目、人、天、不”8个生字,会写“人、八、口、目”4个字。
2.学习“撇”“捺”“横折”三种笔画。指导学生书写时正确占格,写好汉字。3.辅导学生会背儿歌《手足口耳目》,并理解儿歌内容。
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识字的重要性,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
教学难点: 领悟画与字的关系,学习象形字的识字方法。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手、足、口、耳、目、人”6个生字,会写“目”字。2.学习新笔画“横折”。指导学生书写时正确占格,写好汉字。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识字的重要性,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重点是识
第6篇:《识字1手足口耳目》教学设计
《识字1手足口耳目》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属看图读拼音识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表现“人、手、足、口、耳、目”的四幅图和儿歌“手足口耳目,人的五件宝。学习和劳动,天天离不了”。这部分内容先出现描绘实物的图画,再出现描摹实物形状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和小篆,接着出现与其相应的楷书。每一部分都是由图画到象形文字再到楷书,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呈现了出来,不仅体现了汉字文化,还极大地增强了识字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课文中的一首儿歌,讲了人的手、足、口、耳、目五件宝的重要,“宝”是珍贵的东西,人们最珍贵的手、足、口、耳、目,是“学习和劳动”离不开的宝贝。儿歌语句排列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课后列出的会认字表和会写字的书写教材。出示了“撇”“捺”“横折”三种新笔画。
学情分析:对于入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