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你有一只怎样的碗的哲理故事
你有一只怎样的碗的哲理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就连老板捧出的自认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摇着头失望地放回去了。
老板很是纳闷,问他老是拿手中的这只碗去碰别的碗是什么意思?
他得意地告诉老板,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当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一定是只好碗。
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递给他,笑着说:“小伙子,你拿这只碗去试试,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仪的碗。”
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奇怪!他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都在轻轻地碰撞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惊问其详。
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你刚才拿来试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试碗那声音必然浑浊,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
就像一只碗与另一只碗的碰撞一样,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需要付出真诚才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自己带着猜忌、怀疑甚至戒备之心与人相处,就难免得到别人的猜忌与怀疑。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前提是你应该与人为善。你付出了真诚就会得到相应的信任,你献出了爱心就会得到尊重。反之,你对别人虚伪、猜忌,别人给你的也只能是一堵厚厚的墙和一颗冷漠的心。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只碗,盛着善良、信任、宽容、真诚,也盛着虚伪、狭隘、猜忌、自私……
请剔除碗里的杂质,然后微笑着迎接另一只碗的碰撞,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撞出最好的别人。
第2篇:半边碗和一只杯的哲理故事
半边碗和一只杯的哲理故事
在我们南方卧虎山崎岖的山路上,往往能看到一眼眼清澈的山泉。路人走过山泉,便停下蹲在泉眼边喝水解渴。在泉边往往有一只破碗或半边碗用来让过路人在泉眼里舀水喝的。过去,泉边连半边碗也没有,人们就用手捧水喝,或用阔树叶折叠成碗状舀水喝,山泉边有些树木和花草,景色宜人,这眼路边山泉是人们流连忘返的地方。至于那个半边碗,当时人们感觉不出它的美和丑,脑海里也留不下什么印象。
只是有一天,由于一只漂亮的塑料杯的出现和丢失,才让人们对半边碗产生了许多的.联想和感慨。不知是什么时候,一只漂亮的塑料杯不声不响地在山泉边留下了,代替了那个半边瓷碗。
然而,让人们想不到的是,没过几天,那只漂亮的塑料杯不翼而飞。好杯子丢失了,半边碗又被扔掉,人们又只好用树叶或用手捧水喝,相当不习惯。所以,又有人买来一只好塑料杯,放到泉水边。可时间不长,它再次丢失。
可见塑料杯子虽好,但在无人看守、无人经过的山路边,它却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好,它轻便,它可以放到别的地方用,所以,最终,它会丢失。
这时候,人们才想起来,半边碗除了在崎岖路上的山泉边,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用处的,而漂亮的塑料杯,它放在哪里都能产生价值和作用。人们对塑料杯的丢失也不再大惊小怪。那就只好再去弄半边碗,用泉水洗刷干净,让它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人们都清楚了,再买好杯子放在泉边,已经没有必要,它的好只会给路人带来更大的不便。而那重新弄来的半边碗,却一直沿用到最后,给口渴的路人带来很大的方便。
其实,常在山区行走的人会发现,不仅在这条山路上会发现半边碗,而且在不少的山泉边都能发现用来舀饮山泉的半边碗,这一现象既习以为常,又合情合理。只不过人们熟视无睹,缺乏对此的哲学思考。
可见,人生在世,好的东西不一定是合适的,而合适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好的。世界上没有无用的东西,只有放错位置的东西。破碗在常人眼中是废物,废物并非一无是处,只不过它没放在合适的地方,它放在崎岖山路的泉边,它便是很有用的东西,而漂亮的塑料杯在此却不合适了,这便是半边碗和一只杯的哲学。
第3篇:一只桶哲理故事
一只桶哲理故事
一只桶哲理故事1
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著两只水桶去河边汲水。
两只水桶中有一只有一道裂缝,因此每次到家时这只水桶总是会漏得只剩下半桶水,而另一只桶却总是满满的。就这样,两年以来,日复一日,农夫天天只能从河里担回家一桶半水。
完整无缺的桶很为自己的完美无缺得意非凡,而有裂缝的桶自然为自己的缺陷和不能胜任工作而羞愧。经过两年的失败之后,一天在河边,有裂缝的桶终于鼓起勇气向主人开了口:「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这边有裂缝,一路上漏水,只能担半桶水到家。」
农夫回答它说:「你注意到了吗?在你那一侧的路沿上开满了花,而另外的一侧却没有花?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你有漏,于是在你的那一侧的路沿撒了花籽。我们每天担水回家的路上,你就给它们浇水。两年了,我经常从这路边采摘鲜花来装扮我的餐桌。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