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新课标《穷人》的教学设计
新课标《穷人》的教学设计
新课标《穷人》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具有经典意义的小说,讲的是一位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他两个孩子的事,表现了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反映了沙俄时代人民的苦难生活。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十个生字和出现的新词;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抄写词句,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从文章的具体内容想开去,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体会桑娜的心理活动了解课文。
2、抓住重点句子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在呼啸的海边,一个小渔屋里 上演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渔夫和桑娜一家在自己仅能勉强度日的情况下,收养了病死的邻居西蒙家的两个幼小的孤儿。这两个穷人美好善良的心使每个读者为之感染……这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小说《穷人》。(板书:20 穷人)。
首先,我们来听写词语,请大家准备好笔和本。书写时一定要注意姿势。我找一位同学上讲台来听写一下。(放光盘 )好,请大家打开书认真检查,看一下这位同学有错字吗?同学们也把自己的错字纠正一下。好,请大家收好本子。
二、朗读感悟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桑娜家为什么穷却温暖尔舒适,也知道了她想都没想就把孩子抱回家,可是当桑娜静静地坐在家里时,却为什么又忐忑不安起来了呢?(板书:桑娜 忐忑不安)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读课文的那几个自然段呢?大家看看书,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好!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9、10、11自然段。(教师快进光盘至21:29)
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等等来描写,这几个自然段是通过哪个方面来描写人物的?那你通过刚才的读,你读懂了什么?哪位同学愿意谈谈你的看法?要敢于表现自己,只要你说出来你的看法了,你就是在向成功迈进!好,你真勇敢,你来说一说。
大家都谈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来和光盘中的同学一块来学习、交流一下,需要读的地方我们来一起练习一下。(放光盘)
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能谈谈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吗?大家真会学习!那我们能不能像这些同学一样,再来理解这几段呢?大家可以顺着他们的思路说,也可以谈自己的看法。
桑娜的忐忑不安中包含了哪些担忧?那你能不能带着这些担忧读一读?谁愿意和这位同学比一比,读的更好些。(我们来齐读一下)
这几段对桑娜的心理描写展现了桑娜怎样的性格品质?
是的,桑娜担忧以后的生活怎样过,自己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仅能和五个孩子勉强填饱肚子,再加上两个孩子,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她是个慈祥的母亲,不愿任何一个孩子受苦;而自己的丈夫担负一家人的重担,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仍冒着生命危险去打渔,可见家庭负担之重。桑娜是一个好妻子,她心痛自己的丈夫,不愿意给自己的丈夫增加负担。但这一切和两个孤苦无依的两个孩子相比,桑娜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做法。(板书:坚定)一个贫穷而善良的桑娜真实的站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了她自己宁可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三、读悟渔夫和桑娜的对话
桑娜的心情是怎样的忐忑不安,渔夫回来后又会怎样呢?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的最后几个自然段,大家先来读一读。(快进光盘至35:00)
渔夫回来后,桑娜的神情怎样?(板书:不敢抬起眼睛,脸色苍白)你是怎样理解她的这种神情的?那你带着这个感受来读一读桑娜的这三句对话。谁还愿意读?
大家注意到了吗?接下来写了桑娜的两次沉默,这两次沉默桑娜都在向什么?那你能不能带着同情读一读桑娜第二次沉默前说的话?谁还愿意读?我们女生一起来读一下。
是啊,桑娜多么希望丈夫能和自己有同样的想法,桑娜表面的沉默,却止不住内心的思绪翻滚,当憨厚善良的渔夫听说西蒙死了,留下的两个孩子孤苦无依时,渔夫又是怎样的神情?(板书:渔夫 皱起眉 严肃 忧虑)你是怎样理解他这种神情的?那你能不能带着这种神情读一读,再加动作更好!谁还来读一读?从渔夫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坚定)我们再来用坚定的语气齐读一下。
渔夫的想法和桑娜的想法不谋而合,虽然自己的生活很贫困,自己的负担这么重,可渔夫还是坚定了收养这两个孩子的`想法。大家能通过我们刚才的理解和练习读好他们的对话吗?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光盘中同学们的朗读。(放光盘)怎么样?觉的自己能读好吗?其实只要在读的过程中把人物的感情表达出来,再加上一定的练习,一定行!大家练习读一读,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四、留下悬念,拓展练习
文章至此嘎然而止,渔夫和桑娜两颗纯朴而善良的心息息相通,渔夫和桑娜的纯朴善良使我们油然而生敬意。(板书:善良纯朴)生活的贫困,处境的艰难,没有给渔夫和桑娜的心灵蒙上灰尘,他们在生活的逆境中勇敢的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在邻居遭受灭顶之灾时,伸出了温暖的手。没有什么原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本能使然,良心使然,也就是这样才给我们一个巨大的震撼!读了这个故事,结合我们现在所学的八荣八耻,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些什么呢?
文章也给我们留下一个悬念:当渔夫看到床上的两个孩子,会对桑娜说些什么呢?桑娜对丈夫又会说些什么呢?他们以后可能还会发生很多的故事,老师希望大家课下能够展开联想续写这个故事。要注意人物的品质性格不能改变,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第2篇:六上人教新课标穷人教学设计
六上人教新课标穷人教学设计
六上人教新课标穷人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认识作者
同学们,俄国有一位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出身贵族,但非常同情穷苦人民,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他写的反映穷苦人民的苦难和美好心灵的文章。
板书:《穷人》。
谁来向我们介绍一下列夫·托尔斯泰?
他的代表作《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等,大家都可以找来看看。
二、检查生词,读准字音
开火车带读生字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先读课文,再同桌说一说,最后指名说。
四、再读课文,体会描写
通过刚才的读文,我们知道了课文中的“穷人”具体指的是谁?
渔夫和桑娜
课文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他们的“穷”呢?
默读课文:先找到相关的句子划记下来,把自己的想法批注在旁边。然后小组内交流,再指名汇报。
学生自由汇报,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刚才,同学们从各个方面体会到了“穷”。
1、从屋内装饰体会到穷,学生读句子:古老的钟发哑地……
2、从吃穿看出穷。
3、从渔夫和桑娜的'忙碌体会到他们的穷苦。
4、从环境的描写中也能体会到他们的穷。
五、小组合作,明辨“穷”、“富”
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渔夫和桑娜的生活是如此悲惨,他们真就这么穷吗?
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富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小组商量讨论,去文中找答案。
1、勤劳能干,屋内收拾得干净,舒适。
2、照顾别人,善良。
3、收养孤儿,美好心灵。
六、桑娜家的生活已经是非常艰难了,她为什么还要抱回西蒙的两个孤儿呢?
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原因?(3--7)
小组内读,联系课文内容,完成说话练习。
桑娜如果不抱回两个孤儿,----------
桑娜如果抱回两个孤儿,----------
桑娜想,与其-----,不如-----,宁可-----,也要-----。
现在,谁能说说桑娜是个什么样的人?
七、小结归纳,铺垫下文
桑娜宁可自己吃再多的苦,也要抱回两个孤儿,虽然在物质生活上,她是一个穷人,可在精神世界里,她是一个最富有的人。课文的后半部分引用了大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这些跟体现桑娜和渔夫的品质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把这个问题留待课后思考,下节课再来探讨。
八、课堂积累
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家庭作业课文的后半部分引用了大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这些跟体现桑娜和渔夫的品质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把这个问题留待课后思考,下节课再来探讨。
板书设计 9 、穷人
穷 富
生活悲惨 心灵美好
第3篇:穷人教学设计
穷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之间相互关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人物的特点。
三、认识本课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理解本课生字词:心惊肉跳、勉强、倾听、探望、张罗、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教学重点:
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是学习的重点。教学难点:
其中理解桑娜的复杂心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之间相互关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人物的特点。
三、学习课文,弄清人物关系,理清文章段落层次,试读课文,讲读
第4篇:教学设计穷人
教学设计
名称 《穷人》第 2 课时
基本信息
执教者 林娜 课时 1 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6 课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文中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教材分析
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皇专制制度下人民的悲惨生活,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德。六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小说体裁的文章,但对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学情分析 活”这一特点却并不一定知晓。因此,在教学中,仍然需要教师设置
一定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体会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1.正确认读 7 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 11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
第5篇:《穷人》教学设计
《穷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穷人》是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课文,学习本组课文,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的情感。《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生活的悲惨,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设计理念】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本课的设计从“读、悟、写”三个板块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抓住本课心理活动的训练点,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并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