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平手稿解密,还原被删改的《鲁迅回忆录》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02 07:12: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许广平手稿解密,还原被删改的《鲁迅回忆录》

许广平手稿解密,还原被删改的《鲁迅回忆录》

“过去几十年对鲁迅的描述是偏颇的、不完整的,甚至是可笑的。”近日,《鲁迅回忆录(手稿本)》首发式上,鲁迅之孙周令飞如是说。

在大陆学界,鲁迅研究是现代文学领域持久热门的课题,关于鲁迅的第一手资料历来备受关注。1961年,鲁迅夫人许广平撰写的《鲁迅回忆录》初版面世,限于当时政治环境,该书在写作、出版过程中受到极左意识形态干扰,留下了许多特殊的时代烙印,而许广平的手稿,50年来一直尘封于上海鲁迅纪念馆中,时至今日才得以本来面目公开出版。新旧两个版本的《鲁迅回忆录》对照,其中增删改动之处颇多玄机,耐人寻味。

“个人执笔,集体创作”

《鲁迅回忆录(手稿本)》主编、现年82岁高龄的鲁迅之子周海婴表示,旧版回忆录的关键之处在于“妈妈执笔,集体创作,上级拍板”,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的书籍,不可能没有违背作者原意的处理,甚至一些重要历史事实的叙述,都因此蒙上尘埃。“真正能够反映鲁迅真实生平的书,就是现在出版的‘手稿本’,这是完全按照被创作组改动前的妈妈手稿来制作出版的。”周海婴说,手稿本的'出版,既是自己和周令飞两代人的努力目标,也是母亲许广平的遗愿。“母亲和父亲生活了十几年,从学生到终身伴侣,她说过她死后,手稿可以一个字不修改地发表。”

按照许广平在手稿本前言中的记述,1959年写作《鲁迅回忆录》,一是因为当时鲁迅已逝世23年,许多朋友催促许广平写回忆文章;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是为建国10周年大庆献礼。“大跃进的精神感召了我;‘十一’献礼的汹涌热潮又鞭策着我

第2篇:鲁迅回忆录 感想

《鲁迅回忆录》读后感

本书是许广平《鲁迅回忆录》之尘封五十年手稿的完整呈现版,书中许广平完整记录了鲁迅的一生,以及鲁迅与党、与家、与文化界和友人,与黑暗势力斗争的经历。50年前本书曾经出版过,但据该书主编、鲁迅之子周海婴透露,那时的版本是“妈妈执笔,集体创作,上级拍板”的,有不少违背作者原意,被要求改动的“左”的痕迹。而真正能够反映真实的鲁迅一生的书,就是妈妈被“创作组”改动前的“手稿本”。本书正是这个手稿本的完整呈现。

近读一篇题为“对鲁迅的„误写‟和„误读‟”的文章。该文介绍了过去一些介绍鲁迅的书、文章中的“误写”,还原了鲁迅当时的真实情况。

该文写道:2009年夏天,周海婴细细辨识母亲许广平60多年前所写《鲁迅回忆录》的原始手稿,将各种删减、增补和修改之处一一拣出。于是有了15万字“《鲁迅回忆录》手稿本”(以下简称手稿本)的问世。手稿本特别与1961年5月出版的《鲁迅回忆录》做了比较,标示出所有不同,从中可明显看出许广平的本意在当年经过了怎样的“集体讨论、上级拍板”的“修正”和扭曲。

该文例举出不少误写之处,比如许广平写的“所谓兄弟”一节中,原文为:“鲁迅虽然在上海,但每每说„周作人的文章是可以读读的。‟”但在1961年版本中,鲁迅认可周作人文章的内容被悉数删去。

再如,鲁迅曾教许广平学日文,初衷是希望日后有一技之长以谋生。1961年版本中却将此事描述为“除用马列主义思想武装,保持清醒头脑和立场外,还要多读书,以便对新文化事业多做贡献”。

如此的误写,实在不少,不一一例举了。这还是在1961年的时候,后来在“*”中那就更多了。这样的误写,不少人误读,让人们了解的鲁迅并非是一个真实的鲁迅。

何以会这样呢?前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说,当时对鲁迅最大误读还不是许广平,应该是意识形态。主要歪曲在于把鲁迅放到意识形态话语里,成为包括“反右”、“*”在内的一切政治活动的宣传工具。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鲁迅被移出政治话题,回到学术。他还指出,我们这种思维方法是鲁迅最厌恶的,我们是在今人的语态下来考虑他,无法回到他那个语境。

这些说法可以说是在鲁迅研究上的一个觉醒、一个突破、一个进步。在包括鲁迅在内的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研究上,我们一直以现代标准、现代环境来附会,或为一时需要来给他们涂上政治釉彩。这样的研究法,不仅使历史真实失真,还误导了许多人,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近些年来,随着一些史料的陆续披露,使不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逐步还真。以鲁迅为例,除了在小说、杂文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外,他还是一个普通的人。他追求真正的爱情,他顾及、照料大家庭的生活,他虽与周作人不和,但还看他的书和文章……凡此都是很正常的。按照本来的面貌来介绍鲁迅,使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这样做,丝毫不损害鲁迅先生的形象,相反倒是让人感到真实感、亲近感,也更让人深切感到他在那样的环境下,坚持著文、顽强战斗的艰辛与精神。

第3篇:鲁迅和许广平的婚恋

鲁迅和许广平的婚恋

鲁迅许广平

鲁迅夫人许广平曾说过:爱情的滋生,是漠漠混混、不知不觉的,她跟鲁迅之间也是不晓得怎么一来彼此爱上了。

实际上,他们之间的爱情发展是有清楚的脉络可寻的,他们之间的爱情异于他人之处,就是从师友发展到完全的了解和爱慕,归根是鲁迅先生的光辉思想和高尚的品格吸引了一个追求光明和真理的女青年。

鲁迅曾由家庭包办同山阴朱安女士结婚,但由于出国和动荡的生活,鲁迅实际上过着独身生活,从未享受到真正的爱情。许广平曾经真正地恋爱过,她1922年考入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之后,认识了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青年李小辉,然而,他们的爱情之花没有结果。1924年1月,李小辉因猩红热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使许广平好象受到雷震痛击,直到18年后,许广平回忆起来还感很痛心,“因为它曾经摧毁了一个处女纯洁的心。”

然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鲁迅与许广平的惊世忘年恋

鲁迅与许广平的惊世忘年恋

1934年12月9日,鲁迅购得《芥子园画谱》三集,是上海有正书局的翻造本。原刻难得,翻本无胜于此者,鲁迅以此赠妻子许广平,并题诗一首,云: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再十年的1946年10月,许广平写了一篇《十周年祭》,回首当年道:

呜呼先生,十载恩情,毕生知遇,提携体贴,抚盲督注。有如慈母,或肖严父,师长丈夫,融而为一。呜呼先生,谁谓荼苦,或甘如饴,唯我寸心,先生庶知。

这一诗一文,包含着两人多少辛酸血泪,多少相爱相知,多少生死情谊!亦可看做是鲁、许《两地书》的延续!

鲁迅说:“《两地书》其实并不像所谓‘情书’,一者因为我们通信之初,实在并没有什么关于后来的预料的;二则年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许广平手稿解密,还原被删改的《鲁迅回忆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许广平手稿解密,还原被删改的《鲁迅回忆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