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小雨》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02 07:12: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大雨小雨教案

大雨小雨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雨小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力摇和轻摇沙筒的方法,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2.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沙筒的不同演奏方法。

3.在教师的眼神和动作的帮助下,不演奏时能控制住沙筒,使其不发出声音。

活动准备:

1.每人两个自制沙筒。

2.节奏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有关下雨的经验。

1.教师:你们见过下雨吗?大雨的声音听起来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下大雨的声音是大大的,并用动作来表现。)(哗啦——哗——啦——)2.教师:小雨又是怎样的呢?它和大雨的声音一样吗?(引导幼儿用声音和手部动作来表现。)(滴——滴——嗒——嗒——滴——滴——嗒——嗒)

(二)幼儿欣赏教师演唱《大雨小雨》。

1.教师用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引起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2.教师:大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小雨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

3.教师带领幼儿练习演唱大雨、小雨的声音,并请幼儿用动作表现。

4.教师再次清唱歌曲,幼儿用动作表现下大雨、小雨的节奏。

(三)教师出示沙筒,让幼儿回忆并模仿其音色。

1.教师: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沙筒,全体幼儿讲述名称。

2.教师:怎样演奏它?发出的声音像下大雨呢?怎样演奏它?发出的声音像小雨呢?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空手练习摇动沙筒。

3.教师交代要求:开始四个小节和最后两小节是不演奏的,只有在“哗啦哗啦”时才演奏。

4.教师演唱带领幼儿练习在“哗啦哗啦”处演奏沙筒。

5.同样方法学习小雨的演奏。

教师交代要求:开始四个小节和最后两个小节不演奏,只有在“滴滴嗒嗒,滴滴嗒嗒”处轻摇沙筒。

(四)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唱歌曲边用乐器演奏。

(五)分组演奏。

将幼儿分成大雨组和小雨组。在教师动作的暗示下,幼儿学习准确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

活动延伸:

1.将沙筒等放在音乐角里,并提供音乐磁带,满足幼儿听音乐演奏的需要。

2.开展语言活动或戏剧表演,讲述《大雨小雨》的故事,并用动作表演这个故事。

第2篇:教案:大雨小雨

活动名称:音乐《大雨小雨》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感受歌曲大雨、小雨时的不同强弱力度。

2、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活动准备:

课件《大雨和小雨》。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教师:你们看过下雨吗?

2、教师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下大雨和下小雨的不同声音。

教师:小朋友,下大雨的时候是什么声音呢?下小雨的时候是什么声音呢?

二、学唱歌曲

1、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倾听其中的雨声,感受大雨声和小雨声的不同。

2、幼儿在教师引导下跟随课件哼唱歌曲,突出大雨、小雨的强弱变化。

3、歌曲学习①发声练习2 3 4 5|5 4 3 2 1 小 朋 友 们 好 赵 老 师 您 好 ②歌曲学唱

1、教师带幼儿分段学习歌词并演唱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下大雨和下小雨时候的状态,如挥舞双臂、双脚跳跃等表示大雨,手指轻微摆动表示下小雨。

三、表演游戏:

1、教师使用一些提示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让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雨的状态。(如“我是大雨”、“我是小雨”、“一会儿下大雨,一会儿下小雨”等等)。

2、教师将幼儿分组表演大雨和小雨,当唱到大雨时第一组大声唱并配动作,唱小雨时第二组小声唱并加上动作。

四、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幼儿表现,鼓励并表扬表现好的幼儿。活动延伸:幼儿回到家后向家长演唱本次所学歌曲。

第3篇:音乐大雨小雨教案

小班音乐

大雨和小雨

王崇崇

2014-3-31

小沥幼儿园

设计思路:

《大雨和小雨》是一节比较有趣的音乐课,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兴趣。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先组织幼儿倾听雨的声音,让他们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然后通过我的小结让幼儿熟悉歌词,为学唱歌曲做基础。最后在游戏版块,通过手巾的辅助,让幼儿更加理解歌词,熟悉歌曲的旋律,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

活动目标:

1、倾听雨的声音,感受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2、熟悉歌曲的旋律,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

3、鼓励幼儿大胆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手巾

活动过程 :

一、带入声音,使幼儿产生兴趣

1、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音乐入场。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打雷和雨的声音)

3、你觉得刚才下的是什么雨呢?(出示大雨图片)

二、初步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1、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音乐大雨小雨教案

小班音乐活动《大雨和小雨》

设计思路:

《大雨和小雨》是一节比较活泼的音乐课,引起幼儿的兴趣。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先组织幼儿倾听雨的声音,感受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然后通过总结让幼儿了解歌词,通过多次范唱,让幼儿更加的熟悉。活动目标:

1、倾听雨的声音,感受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2、学会《大雨和小雨》,能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示大雨和小雨。

3、大胆放声唱歌,享受唱歌所带来的愉悦。重难点:

重点会分辨大雨和小雨,学会歌曲的旋律。

难点跟着音乐的旋律来做动作。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

一、用大雨的音频来引入,使幼儿产生兴趣

1、教师播放大雨的音频。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打雷和雨的声音)

3、你觉得刚才下的是什么雨呢?(出示大雨图片)

二、初步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1、下大雨的声音怎么样的呀?(哗啦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大雨和小雨教案

大雨和小雨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雨和小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雨和小雨教案1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目标就是想以动作、游戏等形式进行活动,让幼儿通过听、唱、做、演等形式感知和体验音乐中音的强弱变化,运用恰当的力度演唱歌曲。在活动中激发孩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敢于表现。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倾听音乐,听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响效果,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时不与他人相撞,并喜欢向别人学习。

活动准备:太阳牌,乌云牌,雨滴牌。

活动重难点:能听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效,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

活动过程:

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热身运动

热身活动《小雨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大雨和小雨》教案

四年级音乐《大雨和小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力度记号“ff”“f”“mf”“p”“mp”“pp”,用轻松欢快的声音演唱《大雨和小雨》,并按乐谱上的力度记号唱出强弱变化。

2.在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学习的乐趣。

3.通过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用有力度对比的声音演唱《大雨和小雨》 教学难点:力度强弱的控制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课件、大雨小雨的声音资料、力度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歌: 1.导入:

师生交流各种雨的声音,并用动作表示,引出歌曲。2.学唱歌词:

学生听范唱,读歌词,体会歌曲速度、情绪,说说听后的感受。听琴轻声学唱歌曲,并用不同的力度模仿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大雨小雨》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雨小雨》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