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01 07:13:3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语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语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让学生能够亲临其境的感受诗歌中对祖国满腔的热爱与赞美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3.通过课文里的景物描写,使得学生对祖国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为身为中华少年而感到骄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句中的所有描写都与祖国息息相关,进一步使他们懂得我们也是和祖国紧紧相连在一起的。

难点: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课前准备:让同学们各自回家通过各种途径(报纸书籍、电视电脑或让父母讲述),了解我们的祖国,并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讲你所知道的。

教学程序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收集资料啦!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个比赛,看谁最能把流利地把你所知道的表达出来。讲得好的同学,大家将会给他最热烈的掌声!

生自由谈

2、从大家的谈话当中我们都了解,祖国正在飞速的发展,而我们可以自豪的对世界说:“我们是中华少年!”引出课题。

(二)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就是引导同学们体会诗中中华少年的那种爱国情感和自豪感,所以教学也沿着这条线索而展开。

1、在朗读全文之前先快速找出不懂的生字词。让同学们对其读音和意义都有一定的了解。

如: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莽莽:形容辽阔,无边无际。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强悍:勇猛无所顾忌。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文指更美好。

雪莲: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花深红色,花瓣薄而狭长。生长在新疆、青海、西藏、云南等高山中,花可入药。

山丹丹: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红色,鳞茎可以吃。多在黄土高原的阴坡上与杂草伴生。因其花色鲜红、生命力极强受到人们的喜爱。

女娲: 是中国神话中一位古老的神。她的主要功绩:一是炼石补天,二是创造人类。

大禹: 大禹姓姒(念sì),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是夏代第一个君主。

2、读略读提示,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1.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读,然后让同学们说说,他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实际上学习这首诗的重点在读和交流体会。

(三)分配任务,学生自读诗文

1、先分小组朗读,进行小组之间的竞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再让学生自主搭挡,分角色朗读,注意引导他们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2、生分组活动。

(四)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读诗文。

2、老师也读一次给学生听,让他们比较一下到底是老师读得好,还是同学们读得好,好在哪里。

3、词句解析。

① 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 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请同学们根据这句话谈谈自己的理解。

这是本节的小结,也是对2、3、4小节的一个概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朗诵时应充满感激、自豪之情。

②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这两句巧妙过渡。“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一句承上,是对2、3、4小节的总结,“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是启下,领起本小节诗句的内容。后面选择的两个典型事例写出了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告诉我们落后就会被挨打。朗诵后三行要低沉缓慢。

③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这是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4、生交流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介绍我们祖国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崭新的发展和我们中华少年的志向,表达了中华少年对祖国的爱与祖国对我们的期待,他们都表现出一种要谱写祖国更璀璨的诗篇的志气。)

(五)播放一首《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激昂的歌声中对同学们说:“中华少年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们能为祖国谱写璀璨的诗篇!”从而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使这节课的内容和精神都得到升华!

板书:见课件。

课后作业:把这首诗朗读给家人听。

第2篇:语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收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祖国风光。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2.板书课题:8*中华少年

二、导读提示,明确目标

1.读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2.指名回答。

三、展示资料,交流汇报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2.学生交流汇报。

四、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五、读文感悟,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每一节诗分别讲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说。)

3.朗读课文,体会自豪之情。

(1)读第1节,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2)默读第2.3.4节,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锦绣山川,悠久历史、灿烂文化)。适当地展开对诗句中人物或事件的交流。

(3)读第7节,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节,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六、表演朗诵,升华情感

1.分角色练习朗诵。

指导朗诵:第一段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从高原走来要读得有气概,因为是“巍峨峻拔的高原”;从宝岛走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2.分角色表演朗诵,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3.评一评,谁读得好。

(要朗诵好一首诗,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七、课外延伸

收集朗诵诗歌,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

八、板书设计

8* 中华少年

历史

未来

锦绣山川 崭新画卷

灿烂文化 璀璨诗篇

第3篇:小学语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语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课前准备

学生: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

读通,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

1.自由朗读课文,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划出自己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

2.同桌之间读一读课文,指出对方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承担“甲、乙、丙、丁”四个角色,一齐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纠正、指导。

读懂,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自己最喜欢读哪一个段落。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

第1自然段:我们都是中华少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让学生能够亲临其境的感受诗歌中对祖国满腔的热爱与赞美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3.通过课文里的景物描写,使得学生对祖国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为身为中华少年而感到骄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句中的所有描写都与祖国息息相关,进一步使他们懂得我们也是和祖国紧紧相连在一起的。

难点: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课前准备:让同学们各自回家通过各种途径(报纸书籍、电视电脑或让父母讲述),了解我们的祖国,并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讲你所知道的。

教学程序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收集资料啦!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个比赛,看谁最能把流利地把你所知道的表达出来。讲得好的同学,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华少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课前准备: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板书:中华少年。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自己最喜欢读哪一个段落。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

第1自然段: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中华少年一等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从结构上来说是先分后总,“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末句小结中华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中华少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祖国的坚强决心。这是一首诗,适合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引起共鸣,从而达到预期目标。课后,结合综合性学习,让学自主查阅爱国主义方面的歌曲、诗歌、故事、散文等,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汇报,谈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深化情感,从而积淀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分析:

这是一群六年级的小学生,各个方面都累积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字词学习的能力,可以放手自学,在课堂上不必集中学习字词,可以在配套作业的完成中落实这一环节。在朗读方面,大部分同学都不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小学语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