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游绍兴鲁迅故里
游绍兴鲁迅故里
2012-07-04 14:33:48上报单位:保俶支行
到了绍兴,鲁迅故里是一定要去参观的。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他的作品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自从被选入教科书后,已经陪伴和影响了几代人。
鲁迅故里景区主要由鲁迅祖居、三味书屋、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等组成。鲁迅的祖上是名门望族,至今豪宅尚存。鲁迅的爷爷是清朝的七品官员,翰林出身,曾任知县,在北京担任过内阁中书。出身于这样的官员人家、书香门第,鲁迅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家道衰落,经济状况渐入困顿,饱受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鲁迅少年时家道的变故和故乡人民的悲惨遭遇,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曾读过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今位于鲁迅故居后面的百草园,主要部分仍旧保留了昔日的原貌。鲁迅笔下诸多童年景象:“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等都和从前一样。
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他常来此地玩耍嬉戏。园子中间有几块整齐的菜地,在这个季节种满了玉米、黄瓜、南瓜、韭菜等农作物。西面是一条爬满藤蔓植物的半人高泥墙。菜地的南面,有一口用栅栏围起来的古井。院子四周还有皂荚树、桑树„„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少年鲁迅在园子里爬树、采桑葚、捉蟋蟀,玩得不亦乐乎。
建于晚清时期的三味书屋,至今保存完好。这间私塾在当时的绍兴不算最大最高级,但却是最严厉最著名的。先生很博学,鲁迅12岁至17岁时曾在此求学。书屋为何取名三味?据说是: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时的三味书屋小而简陋,一共只有11个学生座位,屋内光线暗淡,空气潮湿。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小园子,鲁迅读书期间曾在那个小园子里爬上花坛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在鲁迅纪念馆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通过大量实物、照片、手稿、书信、图表等展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一生的光辉业绩。鲁迅用犀利的笔去挑开旧世界的黑幕,发表大量文章来唤醒浑浑噩噩的国人,以此改变国民的精神。鲁迅在他的众多作品中,都是用普通的题材来描述很深的含义。他创作的小说,基本上以绍兴他的故乡为题材,以小人物、小背景来阐述深刻的思想含义。鲁迅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虽然鲁迅的文章已经逐渐地从教科书里减少、消失了,鲁迅作为历史文化名人已经渐行渐远。但鲁迅故里的人和受到鲁迅影响的人,永远会记住鲁迅
第2篇:游绍兴鲁迅故里
游绍兴鲁迅故里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妹妹兴高采烈地跟爸爸妈妈去绍兴鲁迅故里玩。
路上虽然有个大火球一直跟着我们可我们一点也不感到热。妹妹眉飞色舞地唱起了歌虽然五音不全但歌声中跳跃着快乐的音符。我被她感染了也跟着唱起了歌打起了拍子。车子欢快地飞驰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路两旁一排排高大的“士兵”来不及跟我们打招呼就擦肩而过了。远远望去重重叠叠的大山连绵起伏。山顶上一朵朵洁白的云像小兔、像毛毛虫……
不知不觉我们已来到了鲁迅故里。
听爸爸说鲁迅故里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是绍兴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已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古城文化的历史街区,成为了绍兴的“镇城之宝”。
我们来到了鲁迅爷爷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私塾,鲁迅爷爷小时候就一直在那里读书。在鲁迅的那张旧书桌上,刻着一个“早”字。说起这个“早”字,还有一段来历呢!听导游阿姨说那年,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边上学,一边帮着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老师寿镜吾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勤奋好学的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鲁迅也总把这个“早”字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由此可见,鲁迅爷爷小时侯是多么的热爱学习呀,我们一定要学习他的这种好品质!
我们又去了鲁迅爷爷的故居和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先生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地方。当我们刚踏进百草园,一股野草、泥土的清香就扑鼻而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清新、朴实的韵味。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说的:碧绿的菜畦、高大的肥荚树、光滑的石井栏、紫红的桑树长着何首乌的泥墙……一切都没变化。我们坐在石凳上认真地听讲解员阿姨讲鲁迅小时候的故事。我们一个个都听得入了迷。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鲁迅纪念馆。一进正门,就可以看见一座高大的青铜鲁迅坐像,壁上还刻着鲁迅爷爷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伏首甘为孺子牛”。纪念馆陈列着许多鲁迅爷爷生前的作品:《阿Q正传》、《祝福》、《药》、……鲁迅爷爷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他可真是我国的一代文豪啊!
今天我不但领略了江南水乡独特的美,而且更加了解了鲁迅先生,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第3篇:游绍兴鲁迅故里
游绍兴鲁迅故里
深冬,萧瑟的天气。走在喧嚣的大街上,身上却微微冒着点热气。也许是因为激动,或许是别的什么,脚步总因此而显出一种轻盈与活力。景区入口,人群麋集,大家都闹哄哄地往里去。正四下吵嚷着,我突然感觉有那么一瞬间,人群倏地便静下来,宛如那湉湉的湖面,静静地没有一丝涟漪。
顺着大家的视线,我抬起头,眼前一幅巨大的画像,那绘在景区入口广场一侧墙壁上的半身人像,似乎带一点深沉地朝我凝视。那面容是每一个步履匆匆的游人都需仰了头,深深膜拜的。只听一个小孩子兴奋地叫喊着:“快看!那画在墙上的可是鲁迅啊!”
那可不就是鲁迅么。我站在他面前,仰头去看他的眼睛。世界于是安静了。街面的喧嚣,车铃的尖锐,游人的吵闹,似乎都听不见,寻不着了。我眼前那双眼,那双深沉的带着些许悲悯的眼睛,怅然地遥望着远方。我不明白,那流露
第4篇:游绍兴鲁迅故里作文
游绍兴鲁迅故里作文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文学家,一生写过许多的作品,并且这些作品富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连外国学者也来朝圣!
我也非常仰慕,读过他的不少作品,其中记忆最深刻的是《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这些趣事使我对鲁迅的故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游玩了绍兴——鲁迅故里。
一进古街,就看到一座青年时代的鲁迅塑像正抽着烟,一脸的严肃,眼睛炯炯有神,好像在沉思。走在古街上,踏着脚下凹凸不平的方砖,望着周围的房子,一股浓郁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自己也是当年绍兴城的孩子。很自然地想起了鲁迅那年代,劳动人民的辛苦和贫穷。往前走古街一旁有一扇红漆大门,我们踏过门坎来到了正堂,只见正堂上写着“林翰”两个大字。爸爸更正说:“这是以前写的.,要反着读翰林”!指从明清两
第5篇:游鲁迅的故里绍兴作文
游鲁迅的故里绍兴作文
绍兴之游,让我了解了鲁迅,也让我领略了江南水乡独特的美,小编收集了鲁迅的故里绍兴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游鲁迅的故里绍兴
鲁迅,是一位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政治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他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故居分为三部分,分别为鲁迅故里、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我们先来说说这鲁迅故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白碑,上刻有黑色的“鲁迅故里”四字,在它的下方,是一幅黑色的图画,描绘的是小桥流水及乌蓬船。而字的右方,是鲁迅先生手夹香烟的雕刻。在整块碑的前方,有三尊塑像,一站两坐,形态逼真。在碑前方的视角来看,在右方独自一人坐的便是鲁迅。
走进故居,便可见当年鲁迅家的“客厅”里的一些家具及牌匾。从“客厅”往左走,便是小姐的“闺房”。闺房中有
第6篇:绍兴游:沈园鲁迅故里东湖
绍兴游:沈园·鲁迅故里·东湖
东南吴越,历代崇尚书香,轻视武风,虽然走出了天下的大多数状元和进士,却也因此向来被人认为是文弱之乡。然而远在春秋时代,吴越都是著名的好斗强国,曾凭勇悍的武力迫使中原诸国承认它们的霸主地位。当时,吴甲仅三万,却杀得兵力更多的北方诸侯们望风披靡,而那个曾称雄一时、屡屡逐鹿中原的强大楚国,更被吴军蹂躏得几乎倾覆灭亡!越人之比吴人更胜一筹,是因为它的国王勾践发明并实践了艰难卓绝的卧薪尝胆之计,成功灭了诸侯闻之色变的吴国。
2500年前扬名四海的越王城今天还在,它就在绍兴的府山东麓。
绍兴古称会稽,历来是英豪辈出之地。据说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大禹,他的故乡就在会稽山下。庄严肃穆的大禹陵,是炎黄子孙的公共祭祀处之一。绍兴人在古代,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勾践、王羲之、陆游、徐文长;在近代,先
第7篇:游鲁迅故里—绍兴_游记作文500字_游记作文
游鲁迅故里—绍兴_游记作文500字_游记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鲁迅故里—绍兴_游记作文500字_游记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鲁迅故里—绍兴_游记作文500字_游记作文1
游绍兴沈园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20xx年xx月xx日,虽然天气不给力,天空灰蒙蒙的,但是我的心情却是格外的阳光灿烂,因为今天我们少年宫通讯社的学员们要去绍兴采风一天。
我们上了大巴,一路上我和好朋友们一起聊天,吃东西,很快车子就到了绍兴,我们参观了鲁迅故里三味书屋等地,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沈园。
沈园,一个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