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的故乡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2-31 07:13: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老去的故乡散文

老去的故乡散文

春节对于每个孩子都是永远的诱惑,有好吃的,有新衣穿,有压岁钱,不用上课,可以放鞭炮,想去哪玩就去哪玩……而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却是愈来愈乏味,难免就会羡慕起孩子或想起以前的事来。

自1994年离开,已整整十个年头没在故乡过春节了,近几年,虽然全家基本都在厦门,但回家过年的念头却始终在心头,每年都有那么蠢蠢欲动的几天,策划着要弟弟、妹妹一起回老家,过一个儿时的“年”。但每每临到年底,不是因为你有事,就是因为他脱不开身,而至多年了一直没能成行。今年终于约好要回老家过春节了,那个瞬间,心里无法形容的激动,我无法设想阔别十年后重返故园,我们将激动成什么样子。

腊月二十九日,天气晴好,当我们乘坐的汽车驶进村子的时候,太阳刚刚偏西,这时正是冬日午后老人晒暖的时候,放假的孩子们该满大街跑了吧,我想。而2003年腊月二十九日的下午,故乡村庄的大街上却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大哥说,这几年年轻人去外面打工都走空了,很多人几年都没回来,孩子们也带出去了。我觉得万分地沮丧。

当天晚上,儿时的伙伴听说我回来过节了,纷纷拖儿带女的上门看望。在这群玩伴中,我是上学最久的一个,在我大学毕业离开故乡的时候,他们都已结婚,孩子都满地跑了,而今再见到时,孩子们已如当年小学毕业的我们了。幼时的伙伴坐在一起,除了感叹时光流失,还是感叹时光的流失了。

年三十早上,随母亲去走亲戚,去小时候年轻的叔叔家,见他已白发满头;去父亲的朋友家,有几人已如父亲辞世多年了;下午回来从村子里走过,发现当年的少年如今成了父亲,当年的壮年而今已成了爷爷,当年的父亲现在成了老人,而当年的老人很多已经不见了。心里未免失意难当。

不单单是人,就连我认为万年不变的土地,短短的十余年时间,也已面目全非。

小的时候,家门口有一块半亩大的荒地,因为是同村李家坟地,故少有人去,说是坟地,其实只埋着一个坟头,白白的'占了半亩多田,怪可惜的,且在我们家门口,父亲就带领我们将它整理出来,用槐树枝和葛针围了起来,在坟的四周种了菊花,在离坟远些的地方种上了瓜果蔬菜。那是我生命中永远的故园,园子里种了葫芦、丝瓜、豆角、茄子、辣椒、番茄、灰灰菜、芝麻苓等夏令蔬菜,还有茴香、食香、紫苏等调味品,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这是我们村里最早的菜园,也是最大的一个菜园,夏天是蔬菜旺收的季节,我们一家人吃不完,又不指望它们换钱,所以每到中午或晚上做饭的时候,总有女人或小孩跑来,央求母亲给他们摘些青菜、豆角什么的。假使摘的是食香,那么当他们做好饭端出来时,满条街都是香的。菜园子在我们家门口存在了很多年,以至成了幼年的一个符号,永远地留在了记忆里。是什么时候,菜园子里又埋进了几个新坟;又是哪一年,瓜果飘香的菜园子被种上了森森柏树;如今柏树都鸡蛋那么粗了,那个旧日花开的地方,如今阴森一片。

村子东边的山坡上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是果园,有苹果,也有桃树。1984年,我们家承包了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果树深耕、施肥,喷药、剪枝,还在果园里打了围堰,在四周种了花椒、紫藤,十多年来,那里一片郁郁葱葱。1994年秋天,父亲病重,无法照看果园,我专门从郑州回到老家,帮二哥收了苹果才离开的。我走的时候那里一片蓊青葳蕤,而今却是光秃秃荒山一座,再没了往日的生气。大哥说,1999年以后,树老了,苹果也不值钱了,更重要的是村里人缺地种,就陆续地将树伐了,分给每一家当粮田了。那一片本是山地,极易水土流失,种果树的时候我们筑了很多围堰,倒是好些,而现在,树伐了,围堰大都拆了,山冈圆浑了许多,低矮了许多,倒是山下的泻水渠,以前因为宽、深,都要绕着走,而今,差不多都成平坦地了,细细的一丝水流线一样爬过大地的皮肤,抬腿便跨了过去。

大年初一早上,我走出家门,沿着村东的小路,越过旧时的果园,坐在光秃秃的山冈上来写这些文字时,发现果园里不知何时埋上了新坟,忽然就想起哪一个暑假里,在面前的这片土地上,父亲给我讲的故事。

说几十年前,他们小的时候,山那边姓解家的女人,傍晚的时候抱着六七岁的儿子在门前乘凉,打了个瞌睡,怀里的孩子被狼抢了去,赶紧叫人四处寻找,天亮的时候,在我面前的这滩洼地里找到了孩子的尸骨。父亲说,当时这片洼地还是一片洪荒,齐腰深的茅草,被压倒了一大片,一圈一圈的淌满了血迹,据说是狼用一只爪子按着孩子的背部,来啃吃孩子身上的肉,孩子还活着,疼,又站不起来,就在地上一圈一圈挣扎着爬。听到这个故事的当时,心里想到的是那孩子在被啃噬过程中内心是怎样地恐惧。现在坐在阳光下再来回想那个故事,心里不免充满了忧伤,故事里的人,讲故事的人,甚至故事里那令人憎恶的吃人的狼,都早已化作了尘土,融入了大地,就连故事里的茅草滩、讲故事时的桃树园,现在也成了光秃秃的农田,且埋上了新坟。

一切都改变了,一切都过去了,故事和讲故事的人都成了故事,故事的主角都离开了舞台。谁还站在那里?谁还依如从前?不是我,是时间,只有它还像过去一样,漫不经心地拂过来者和去者的面颊。时间不正是那噬人的狼吗,人自打生下来那一刻就沦在了它的爪下,遭遇它的啃噬,一直到它将你啃噬干净,一直到你爬不动了为止。它啃噬了我爷爷88年,啃噬了我父亲59岁,我目前正沦在它的爪下,估计已啃噬近半了。这一突生的想法竖时令我觉得背上无比地沉重,内心无比地恐惧。赶紧站起身来,匆匆地离开。

这就是故乡,我的故乡,我日里夜里牵绊的故乡,在我的梦里青春、在现实中渐渐老去的我的故乡。

人不是,物亦非,我行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我成了故乡的局外人。

第2篇:老去的故乡抒情散文

回到家的那日已是深夜,推门扑面即是久无人居的霉味,抬眼四望,天花板上结了几处蜘蛛丝,地板上覆了一层薄薄的灰,家具都落了灰,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片黯然之色。那一刻整颗心都被失落感所填满,冲散了一路风尘仆仆的疲惫和归家的喜悦。

心里被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缠绕,一宿难以安眠。

住了几日终于习惯了小城的步调。

城里城外可供开发的土地都被日益增多的房地产占据,可它仍是记忆里熟悉的模样。城依旧被那条终日不停流淌的河分割开来,河岸两旁青山层叠伸向远方。

狭窄的主街因为忽然增多的人流而拥挤不堪,几乎不用花上太多时间,就可以在街头来回走上好几遍。城西自来水营业厅旁的那家小笼包店每天人满为患,而松针叶蒸出的小笼包依旧散发着独有的熟悉的清香。肉馅儿也带着家乡的味道,油腻时佐以大骨熬制的海带汤,口齿留香。城东的夜市夜幕初降就开始了忙碌,油锅炸过的牙签牛肉配上本土辣椒,香辣厚重有嚼劲,再点上一个火锅,便可透过袅袅蒸腾的热气看到小城的活色生香。吃过了牙签肉,尝过了小笼包,小城的猪脚粉也不得不提。小城的日常,就是日复一日的在这一碗肉香四溢的猪脚粉里拉开帷幕。

这是我所眷恋的小城,人潮拥挤的街头,熟悉的乡音,还有四处弥漫的烟火气。日子也变得短暂起来,好像才吃了米粉,又走过两条街,再买一点过年的必需品,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小城也不总是好的。民风淳朴却也彪悍,解放之前匪患猖獗,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早就习以为常。

一日在路边等人,一位妆容姣好身材匀称的美女被超市门口堆放的杂物绊倒,起身尚未拍尽身上尘土,就对着店里大声责骂起来,言语粗鄙,口吐脏字,不忍细听。骂了几句见无人搭理,美女骂咧着拍拍尘土继续前行,而我惊呆在原地。

又想起日前坐车去乡镇,年底车上人满为患,大包小包的东西堆放在后排走廊中间。到了下车站点,站在外边的老人已下车,后排里坐的小男孩几次三番才从座位里出来,这时却听到车外传来那位老人的呼喊,你快点啊,挨死啊。男孩在车里高声回道,出来了啊,你催死啊催。从前从不觉得这样的对话有何问题,如今却庆幸与小城这样的距离,而自己的内心亦少了些戾气,多了些柔和。

腊月二十八是二祖父生日,回乡为他庆生,然后去后山祭祖。少有人走的山路荒草丛生,小叔拿着村里人的柴刀在前方清理杂草。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反之亦然。

一路艰难来到山上,远远的就看到了一片丛林之间高高挺立的柏树,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之色与周遭一片枯黄格格不入。幼时觉得很高的山很远的路,如今走来却如此之短。每当远远看到那两棵柏树树顶,便知道前面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树下埋葬着辞世多年的祖父,而今父亲也已成了祖父。

母亲和伯母在坟前焚烧纸钱,我在树下望尽远山,良田早已荒芜,只能通过田埂的轮廓分辨出田与山的差别。那时与祖母一同走过的长路,在山间采摘的藤蔓野花,还有可以用来灭蚊的自带异响的树枝,都成了久远的记忆。祖母也已辞世多年,可是只要回到这两棵树下,她曾说过的话又在耳边响起,加油走呀,看到那两棵树没,我们就要到了。我努力望去,矮矮的树尖错落在丛林之中,本来已疲惫不堪的我又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坟地就在不远处,已经无路可走。《寻梦环游记》里说,活人的世界再无人记得,他就会从异世界消失,那就是终极死亡。魂归大地,被这个世界遗忘,是我们都无法避免的最后旅程吧。

终于懂得了时间的残忍。

村里喜欢打牌的老人去年走了,那个小时候总喜欢逗你的阿婆也化作一抔黄土。熟悉的人和熟悉的景色一样,渐渐远去了。这是记忆里熟悉的样子,却也不是。

许多人在城里买了房,甚至搬至更远的地方。村里的人越来越少,阡陌交通,却不再鸡犬相闻。房前屋后的柚子树和橘子树上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无人采摘。那些熟透了的果子不堪风吹雨淋,跌落在尘土里,化作了春泥滋养着这一方厚土。有人跟父亲打招呼,你看过去,记忆里似曾相似的面孔,却不敢贸然相认。那些看着你长大的人呐,他们都老了。

河水翠碧,清可见底,再没有每天下午四点多的哒哒声从河上传来,也没有过往的船只搅乱河面的平静。

乡亲老了,河流老了,故乡,也老了。

毛不易在《消愁》里这样唱:“一杯敬故乡 一杯敬远方/守着我的善良 催着我成长/所以南北的路从此不再漫长/灵魂不再无处安放”

远方犹在,而故乡,却再也无处安放,无处安放那些无数次午夜梦回处魂牵梦绕的乡愁。

我有一壶酒,何以敬故乡。

第3篇:老去的故乡的作文

老去的故乡的作文

曾经,带着七彩的梦想,远离了故乡,这一别,竟是二十年有余,期间,也曾回去过几次,只因匆忙,思想未留下太深的痕迹。这一次,是在离别故乡五年后,又踏上了故乡那又熟悉却又有几分陌生的小路,今天的故乡,在我的眼中已是萧条凄凉,千苍百孔,面目全非了。车子在小路上越走越颠,越走越显示出道路的拥挤和不畅,昔日宽阔的路面已经看不到了,村口已非昔日的村口,儿时偌大的水塘也干沽了,里面是零乱的堆积,杂七杂八的感觉,池塘旁的水渠里也倒满了这样那样的垃圾,儿时像带子一样绕村的水渠不见了,村口显得格外的陌生和狭小,随处有短墙残垣的痕迹,一点也感觉不到村庄的活力与发展,随着车子的继续前行,我的内心越来越沉,越来越重。

几个村民远远地凑在一起,低调而稀疏的谈话给人以寂寥和无味。时光苍老了故乡,故乡却剥去了村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老去的故乡抒情散文

老去的故乡抒情散文

回到家的那日已是深夜,推门扑面即是久无人居的霉味,抬眼四望,天花板上结了几处蜘蛛丝,地板上覆了一层薄薄的灰,家具都落了灰,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片黯然之色。那一刻整颗心都被失落感所填满,冲散了一路风尘仆仆的疲惫和归家的喜悦。

心里被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缠绕,一宿难以安眠。

住了几日终于习惯了小城的步调。

城里城外可供开发的土地都被日益增多的房地产占据,可它仍是记忆里熟悉的模样。城依旧被那条终日不停流淌的河分割开来,河岸两旁青山层叠伸向远方。

狭窄的主街因为忽然增多的人流而拥挤不堪,几乎不用花上太多时间,就可以在街头来回走上好几遍。城西自来水营业厅旁的那家小笼包店每天人满为患,而松针叶蒸出的小笼包依旧散发着独有的熟悉的清香。肉馅儿也带着家乡的味道,油腻时佐以大骨熬制的海带汤,口齿留香。城东的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老去的故乡的作文

老去的故乡的作文(整理27篇)由网友 “直矮宅” 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老去的故乡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老去的故乡的作文

老去的故乡的作文

曾经,带着七彩的梦想,远离了故乡,这一别,竟是二十年有余,期间,也曾回去过几次,只因匆忙,思想未留下太深的痕迹。这一次,是在离别故乡五年后,又踏上了故乡那又熟悉却又有几分陌生的小路,今天的故乡,在我的眼中已是萧条凄凉,千苍百孔,面目全非了。车子在小路上越走越颠,越走越显示出道路的拥挤和不畅,昔日宽阔的路面已经看不到了,村口已非昔日的村口,儿时偌大的水塘也干沽了,里面是零乱的堆积,杂七杂八的感觉,池塘旁的水渠里也倒满了这样那样的垃圾,儿时像带子一样绕村的水渠不见了,村口显得格外的陌生和狭小,随处有短墙残垣的痕迹,一点也感觉不到村庄的活力与发展,随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老去的故乡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去的故乡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