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的阅读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2-31 07:12: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明史》阅读答案

《明史》阅读答案

江翰,字吉安,会稽人。父桓,邠州知州。翰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翰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翰无他肠,唯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下翰诏狱。已,刑部坐翰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翰入谏垣①未半岁也。逾年,俺答②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翰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翰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后同邑江练劾嵩,嵩疑与翰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徐阶劝,得免。迨嵩去位,翰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往臣因翰无子,为置妾潘氏。比至京师,翰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岁月积深,凄楚万状。欲归奉舅③,则夫之饘粥无资。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辗转思维,进退无策。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

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一日,鹊噪于翰前,翰谩曰:“岂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翰还其家。

翰还父已前卒翰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丧除,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京右通政。复辞疾。布衣蔬食,终老于家。翰系狱凡十八年,比出,竟无子。

(《明史》列传第九十七)

注: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②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③舅:古义指丈夫的父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时大学士严嵩擅政”中的“擅政”是“擅长政事”的意思。

B. “司业赵贞吉以请宽翰得罪”中的“得罪”应理解为“获罪”。

C. “除徽州推官”和“丧除,召为都给事中”两句中的“除”意思相同。

D.“衰病侵寻”中的“侵寻”应解释为“侵扰、折磨”。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翰还/父已前/卒翰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B. 翰还/父已前卒/翰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C.翰还/父已前卒/翰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D.翰还父/已前卒/翰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江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江练是江翰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官将他的手脚铐起来。

B. 江翰要求表彰周尚文、董旸、江瀚等这些忠臣,赐予他们爵位,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

C. 江翰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相关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意赦免江翰。

D. 江翰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终老于家。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已,刑部坐翰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5分)

(2)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5分)

参考答案

4.B。【解析】A“擅政”:专权;C第一个“除”是“任命、授职”的意思,第二个“除”是守孝期满,除去丧服的意思;D“侵寻”:渐进,渐次发展。

5.C【解析】通读上下文理解大意,再抓“父”“桓”“世宗”“穆宗”等代词断句。

6.B【解析】混为一谈,应该是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旸、江瀚。

7.(1)不久,刑部判处江翰奏事没有事实根据之罪,交钱赎还本职。特命在朝廷杖打江翰,但结果他仍然被关在诏狱里。(“坐(犯……罪)”“输(交纳)”“杖于廷”(定语后置)各1分,句意2分)

(2)皇帝非常痛恨言官,用廷杖、戍边的手段还不足以遏止他们,就长期拘囚来困住他们。(“疾(痛恨)”“遏(遏止)”“系(拘囚)”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江翰,字吉安,会稽人。父亲江桓,做邠州知州。江翰考上明嘉靖二十三年进士,被授于徽州推官。被提升为礼科给事中。

当时大学士严嵩独揽政权。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去世,江翰请求朝廷给予“恤典”(即朝廷对去世官吏给予追封、赠谥等典例),严嵩却阻挠不给予。江翰向皇帝上书说:“周尚文作为大将,以忠义自许。曹家庄那一战役,他建立了奇功,应该赐封爵位给他并延及他的子孙。其他的董旸、江瀚,努力抗击敌人,甚至为国而死。虽然已经立庙祀,但应该赐祭,来表彰为国而死的忠心。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给与或者剥夺,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疏章奏入,严嵩怀恨,故意激怒皇帝,将疏章下到吏部都察院讨论。闻渊、屠侨等人说江翰没有其他居心,只是不受拘束应当治罪。皇帝越发恼怒,夺去了闻渊、屠侨二人的俸禄,还将江翰下了诏狱。不久,刑部判处江翰奏事没有事实根据之最,交钱赎还本职。特命在朝廷杖打江翰,但结果他仍然被关在诏狱里。这时江翰做谏官不到半年。过了一年,俺答迫近都城。司业赵贞吉因请求赦免江翰而获罪,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替他说话了。

江翰被拘囚了很久,衣食多次断绝,只有天天读《周易》自为疏导缓解。后来他的同乡江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江练是江翰的同族,为同族进行报复,下令狱卒官将他的手脚铐起来。因徐阶的`劝阻,才得以免去。等到严嵩被解除职位时,江翰在狱中已经被关了十六年,他的妻子张氏向皇帝上书说:“我的夫家有年老的父亲,年纪八十九岁,衰弱抱病不断相侵,已朝不保夕。过去我因为江翰没有儿子,给他纳妾潘氏。等到达京师,江翰已经被拘囚下狱,坚守志向不改嫁他人。于是,我与她一起寄居在旅舍,靠织布来供江翰的衣食。这种日子过了很长时间,非常凄苦。想回家侍奉公公,那么丈夫的粥就无法供给。想留下来供养丈夫,但是公公又将不久于人世。翻来覆去地考虑,觉得进退无策。我愿代替丈夫被拘囚入狱,让丈夫能够为父亲养老送终,之后再回来被拘囚,这实在是陛下莫大的恩德。”法司也为江翰请求,皇帝还是不许。

皇帝非常痛恨言官,用廷杖、戍边的手段还不足以遏止他们,就长期拘囚来困住他们。但天天让狱卒上奏他们的语言吃食休息等情况,这叫做监帖。有时无所得,即使是戏言也要向皇上报告。一天,一只喜鹊在江翰的面前鼓噪,江翰谩骂地说:“难道有喜事降临到我这个罪人身上吗?”狱卒将这向皇帝奏报,皇帝心有所动。正巧户部司务何以尚正上疏营救(也被关在诏狱里的)主事海瑞,皇帝大怒,用杖责打,并将何以尚禁锢在诏狱中,而把江翰释放回家。

江翰回到家,父亲已经去世了。江翰枕土块饮水,假装癫狂自我颓废。刚刚两个月,世宗死,穆宗继位。起用江翰为原官职,江翰不到任。服孝期满,被召为都给事中。不久又提升为南京右通政。又以病辞官。穿粗布衣服吃粗食,终老在家。江翰被囚入狱共十八年,等到他出狱,最终也没有子嗣。

第2篇:《明史》的阅读答案

《明史》的阅读答案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韩观,字彦宾,虹人,高阳忠壮侯成子也。以舍人宿卫,忠谨为太祖所知,授桂林右卫指挥佥事。

以征南左副将军从都督杨文讨龙州土官赵宗寿,宗寿伏罪。观生长兵间,有勇略。性鸷悍,诛罚无所假。下令如山,人莫敢犯。初,群蛮所在蜂起,剽郡县,杀守吏,势甚炽。将士畏观法,争死斗。观得贼必处以极刑。间纵一二,使归告诸蛮,诸蛮胆落。由是境内得安。

二十九年召还,进都督同知。明年复从杨文讨平吉州及五开叛苗,与顾成讨平水西诸蛮堡,还理左府事。建文元年练兵德州,御燕师无功。成祖即位,委任如故。命往江西练军城守,兼节制广东、福建、湖广三都司。

庐陵民啸聚山泽,帝不欲用兵,遣行人许子谟齎敕招谕,命观临抚之。观至,众皆复业,赐玺书褒劳。命佩征南将军印,镇广西,节制两广官军。帝知观嗜杀,赐玺书戒之日:“蛮民易叛难服,杀愈多愈不治。卿往镇,务绥怀之,毋专杀戮。”会群蛮复叛,帝遣员外郎李宗辅敕齎招之。观大陈兵示将发状,而遣使与宗辅俱。桂林蛮复业者六千家,惟思恩蛮未附。而庆远、柳、浔诸蛮方杀掠吏民,乃上章请讨。

永乐元年与指挥葛森等击斩理定诸县山贼千一百八十有奇,擒其酋五十余人,斩以徇。还所掠男女于民。荔波瑶震恐,乞为编户。帝属观抚之,八十余洞皆归附。明年,浔、桂、柳三府蛮作乱,已抚复叛,遣朱辉以偏师破之。蛮大惧。

寻从大兵发凭祥,抵坡垒关,以所部营关下,伐木治桥梁,给军食。

五年,观旋师抵柳州。贼望风遁匿。观请俟秋凉深入,且请济师。十月,诸军皆集,分道进剿。斩首万余级,擒万三千余人,群蛮复定。捷闻,帝嘉劳之。

九年拜征夷副将军。明年复命转粟给张辅军。辅再出师定交阯,观皆主馈运,不为将,故功不著。

观在广西久,威震南中,蛮人惴惴奉命。继之者,自山云外,皆不能及。十二年九月卒,无子。

(选自《明史》,有删改)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命观临抚之 临:前往,去 B.观大陈兵示将发状 陈:列阵

C.一百八十有奇 奇:零数 D.寻从大兵发凭祥 寻:寻找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舍人宿卫,忠谨为太祖所知 B.乃上章请讨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C.还所掠男女于民 D.帝嘉劳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观原本只是一个在宫禁中值宿的警卫,太祖听说他忠诚敬慎就提拔他做了桂林右卫指挥佥事。

B. 韩观生性凶悍嗜杀,管理军队法令严明,任桂林右卫指挥佥事期间,平定蛮贼,境内得以太平。

C.韩观在广西做了很久的官,当地的蛮人都很害怕他,不敢违命,接替他镇守广西的人没有谁能比得上他。

D.韩观侍奉过太祖、成祖两位皇帝,战功卓著,曾经和指挥葛森等在理定等地斩杀山贼一千一百八十多人。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观得贼必处以极刑。间纵一二,使归告诸蛮,诸蛮胆落。(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蛮民易叛难服,杀愈多愈不治,卿往镇,务绥怀之,毋专杀戮。(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三、(9分,每小题3分)

8.D(寻:不久)

9.D ( A.“为……所……”表被动;B.连词,于是;C.介词,引出对象;

D.代词,他∕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0.C(原文是“自山云外,皆不能及”。)

11.(1)韩观俘获贼人后,定将贼人处死。间或放回一两个,让他们回去告诉其他蛮贼,其他蛮贼无不闻而丧胆。(得分点:得、极刑、问、纵、胆落) (5分)

(2)蛮人极容易反叛,难以征服,杀得越多越难治理。爱卿前往镇守,一定要好好安抚关怀他们,不要一味地杀戮。(得分点:不治、镇、绥怀、毋、专) (5分)

【参考译文】

韩观,字彦宾,虹县人,是高阳忠壮侯韩成的儿子。韩观以舍人的身份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韩观忠诚敬慎的名声被太祖知道,太祖封他为桂林右卫指挥佥事。

韩观以征南左副将军的身份跟随都督杨文征讨龙州土官赵宗寿,宗寿低头认罪。韩观长期生活在军营之中,既勇敢又有谋略。他凶猛强悍,诛杀处罚从来没有虚假的。他下的军令如山,没有人敢违反。当初,蛮贼到处闹事,抢夺郡县,杀害官吏,气焰十分嚣张。韩观手下的将士们都害怕韩观的法令,争相和敌人展开殊死战斗。韩观俘获贼人后,定将贼人处死。间或放回一两个,让他们回去告诉其他蛮贼,其他蛮贼无不闻而丧胆。从此境内太平。

二十九年韩观被召回京城,晋升为都督同知。第二年,又跟从杨文征讨平定吉州及五开叛乱的蛮苗,与顾成一起征讨平定水西各蛮贼的寨子,还朝后管理左府诸事。建文元年,韩观在德州练兵,抵御燕国的进攻时没有立功。成祖即位后,依然像从前那样重用韩观。朝廷命令韩观前往江西练军守城,并统领广东、福建、湖广三都司。

庐陵的百姓聚众造反,皇帝不想派兵镇压,就派遣使者许子谟带着皇帝的命令去招安,命令韩观前往安抚。韩观到达,民众都恢复了本业,皇帝赐玺书褒奖慰问。又命令韩观携带征南将军印,镇守广西,统辖两广的官军。皇帝知道韩观喜欢杀戮,特意赐玺书告诫他说:“蛮人极容易反叛,难以征服,杀的越多越难治理。爱卿前往镇守,一定要好好安抚关怀他们,不要一味地杀戮。”适逢各地蛮人再次发生叛乱,皇帝派遣员外郎李宗辅带着皇帝的命令来招安。韩观大规模地调兵遣将,做出将要出征的样子,同时派遣使者和李宗辅一起前往。桂林恢复本业的.蛮人多达六千家,只剩下恩恩的蛮人没有归顺朝廷。而庆远、柳、浔等地的蛮人正在大肆杀戮掳掠官吏百姓。于是韩观上书奏请朝廷征讨。

永乐元年,韩观与指挥葛森等攻打斩获理定各县山贼共计一千一百八十余人,擒获他们的首领五十余人,斩杀并示众。韩观将贼人所抢夺的人口发还给百姓。荔波的瑶民惊恐万分,请求将自己编入朝廷的户籍。皇帝嘱咐韩观安抚他们,瑶民八十余洞全部归顺。第二年,浔、桂、柳三府的蛮人作乱,被安抚之后又叛乱,韩观派遣朱辉前去平定,朱辉凭借主力军以外的部分军队就取得了胜利,蛮人非常恐惧。

不久,韩观跟从大兵从凭祥出发,抵达坡垒关,他让自己的部队在关下安营扎寨,砍木架桥,运输粮食。

永乐五年,韩观凯旋抵达柳州,贼人闻风而逃,销声匿迹。韩观请求等到秋凉时节再深入贼人腹地,并且向朝廷请求支援。该年十月,各路军马集合完毕后,韩观下令分数路进兵剿贼,斩获敌人首级一万多个,擒获敌人一万三千余人,群蛮又被平定了。捷报传到京城,皇帝嘉奖犒劳韩观。

永乐九年,韩观被封为征夷副将军。第二年,又被命令运输粮食供给张辅的军队。张辅两次出兵平定交阯,韩观都是主持运输物资,没有担任将领,所以功劳不显著。

韩观长期镇守广西,威震南中,蛮人小心翼翼地遵守朝廷法令不敢违抗。后来的将领,除了山云外,都赶不上韩观。(韩观于)永乐十二年九月辞世,没有儿子。

第3篇:《明史》的阅读答案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韩观,字彦宾,虹人,高阳忠壮侯成子也。以舍人宿卫,忠谨为太祖所知,授桂林右卫指挥佥事。

以征南左副将军从都督杨文讨龙州土官赵宗寿,宗寿伏罪。观生长兵间,有勇略。性鸷悍,诛罚无所假。下令如山,人莫敢犯。初,群蛮所在蜂起,剽郡县,杀守吏,势甚炽。将士畏观法,争死斗。观得贼必处以极刑。间纵一二,使归告诸蛮,诸蛮胆落。由是境内得安。

二十九年召还,进都督同知。明年复从杨文讨平吉州及五开叛苗,与顾成讨平水西诸蛮堡,还理左府事。建文元年练兵德州,御燕师无功。成祖即位,委任如故。命往江西练军城守,兼节制广东、福建、湖广三都司。

庐陵民啸聚山泽,帝不欲用兵,遣行人许子谟齎敕招谕,命观临抚之。观至,众皆复业,赐玺书褒劳。命佩征南将军印,镇广西,节制两广官军。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明史》阅读答案翻译

《明史》阅读答案翻译

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八岁能诗古文,弘治十一年举于乡,年方十五,宗籓贵人争遗人负视,所至聚观若堵。十五年第进士,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辈倡诗古文,梦阳最雄骏,景明稍后出,相与颉颃。

正德改元,刘瑾窃柄。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其秉政毋挠,语极激烈。已,遂谢病归。逾年,瑾尽免诸在告者官,景明坐罢。瑾诛,用李东阳荐,起故秩,直内阁制敕房。李梦阳下狱,众莫敢为直,景明上书吏部尚书杨一清救之。九年,乾清宫灾,疏言义子不当畜,边军不当留,番僧不当宠,宦官不当任。留中。久之,进吏部员外郎,直制敕如故。钱宁欲交欢,以古画索题,景明曰:“此名笔,毋污人手。”留经年,终掷还之。寻擢陕西提学副使。廖鹏弟太监銮镇关中,横甚,诸参随遇三司不下马,景明执挞之。其教诸生,专以经术世务。遴秀者于正学书院,亲为说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明史》的阅读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明史》的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