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说一说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2-31 07:12: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说一说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说一说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说一说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说一说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讲述比较的结果,获得探索的乐趣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重点:

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难点:

讲述比较的结果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体,如:铅笔、毛线、积木、宽窄卡纸等

活动过程

(1)导入,孙悟空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小朋友们知道孙悟空吗?。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孙悟空的金箍棒让它变粗可以变粗,变细可以变细,今天老师也来教你们这种本领幼儿:…………

(2)观察物体,出示毛线和铅笔,区别粗细老师:看老师手里拿的东西,我们比较一下哪个粗?哪个细?

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粗,xx比xx细)

(3)出示彩色卡纸,区别宽窄老师:宝贝们,看下老师手里拿的卡片,我们观察比较一下,哪个宽?哪个窄?

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宽,xx比xx窄)

(4)比一比,说一说A、玩游戏,请小朋友找物体,比一比,说一说,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粗的或细的?

B、再请二组小朋友比较宽窄(引导幼儿说通过比较知道的)

C、总结:我们小朋友都很棒,都学习到了像孙悟空一样的本领,知道了我们是通过比较知道粗细、宽窄,能掌握辨别粗细、宽窄的本领

活动延伸

我们小朋友以后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对物体的粗细宽窄作出对比,回到家里也可以并做好记录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说一说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3、在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纸棒、长方形纸条)若干。

2、PPT课件、操作材料打印。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难点: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请仔细听:“草儿细,萝卜粗,马路宽,小道窄。”儿歌里讲到了什么?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比较粗细。

图一,大象和小鹿的腿,谁的粗?谁的腿细?

图二,黄色的绳子和红色的绳子,哪一根粗,哪一根细?

图三,三棵树桩,哪一棵最粗?

图四,红色的铅笔、黄色的铅笔、蓝色的铅笔,哪一根最粗?

三、感知宽窄

师:生活中的物体,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有的粗一些,有的细一些。除了这些,物体还有其它的特点呢?

1、听儿歌,我们在儿歌中找一找。

教师说儿歌:“马路宽宽汽车跑,小道窄窄田间绕。”

师:你听到什么是宽宽的,什么是窄窄的。

师:宽宽的马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让小朋友用动作表示出宽宽的)

师:在宽宽的马路上,比如我们家乡南北大河的路,有很多汽车在路上都可以一起开。

师:出示小路,可是这条路呢,车一多,一挤,就要倒在旁边的田里了。

一起说一说,哪条路宽,哪条路窄。“马路宽宽,小道窄窄。”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比较宽窄。

出示图五,两部手机:哪一部手机宽,哪一部手机窄?

出示图六,两本书:哪一本书宽,哪一本书窄?

出示图七,三张椅子,哪一张最宽?

出示图八,三把尺子,哪一把尺窄?

3、巩固。听口令举纸条。

师:请小朋友从小椅子底下拿出彩色的纸条,先看看这两个纸条有什么不同?(一个宽,一个窄)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听口令举纸条。老师说,请把宽(窄)的纸条举起来。看看小朋友能不能举对!

将宽的`纸条放到宽的篓子里,将窄的纸棒放到窄的篓子里。

四、练习巩固(操作材料)

1、请1、2、3、4组的小朋友圈出每组中最粗的物体。

2、请5、6、7、8组的小朋友圈出每组中最宽的物体。

3、使用铅笔请注意安全。

幼儿分组进行习题巩固,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活动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品比较宽,比较窄,比较粗,比较细,请小朋友们到外面去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活动反思:

在本课的设计中,情境的创设、游戏的开展,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发言精彩、准确,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说一说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活动的结果。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活动准备:

1、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如:绳子、平衡板、圆柱积木等。

2、大象和长颈鹿图片各一张,幼儿画出。

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物图片,区别粗细。

1、出示大象和长颈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大象和长颈鹿比,谁的腿粗,谁的腿细?学说:大象腿粗,长颈鹿腿细。

2、拓展经验:知道哪些东西有粗细。如吸管有粗有细等。

二、观察积木板,区别宽窄。

以大象和长颈鹿要过桥的游戏情节,引导幼儿比较桥面的宽和窄。

三、观察班级环境中的物品,找粗细。

请幼儿举出相关的例子,如有的笔粗,有的笔细等。

四、游戏:比一比,找一找。

1、到户外场地将幼儿分成两组游戏:老师发出指令,如:“抱一抱粗树干。”一组幼儿找到粗树干抱一抱,另一组幼儿观察、评价是否找对了。游戏继续进行:找细树干,从宽宽的小桥上走过,从窄窄的小路上走过……

2、游戏几次后两组交流。

活动反思:

在本课的设计中,情境的创设、游戏的开展,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发言精彩、准确,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2篇:比一比说一说教案

比一比

说一说

长港路小学

王琴香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例

6、做一做和第45页的练习。

教材分析:

例6教学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这是实验教材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根据《课标》精神安排的例题,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建立数感很有帮助。现在修订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一些完善。如:修改情境图使之更符合实际;改变了数据,使之更利于学生判断;原来的实验教材是红金鱼与黑金鱼比、黑金鱼与花金鱼比,不利于学生的表达和判断;修订教材则都是把红球、黄球和蓝球比,更易于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与判断。最后通过小精灵的问题“红球和黄球比呢?”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判断。(学生可以直接借助直观判断,也可以借助之前的比较直接推理)给学生留出自由比较的空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会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这学期还学习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对这节课有很大帮助。但这节课表达上与前面有很大差异,特别是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语言表达要求精确,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难。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用精确、完整的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课件、豆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里 填上“>”“

除了用大于号、小于号比较数的大小外,还可以用语言来描述。揭示课题

二、深化感知。? 出示例6图

1、师:请你看一看什么颜色的球最多?什么颜色的球最少?

数一数黄球有几个?

估计一下蓝球有几个??红球有几个?怎么估的? 蓝球有(15个),红球有(58个)出示黄球有(10个)问:红球比篮球多还是少? 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不数完,先一个一个数,再十个十个数)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黄球比篮球呢?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任意选择两种颜色的球比较,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同桌说一说。?

4、小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

5、完成做一做(43页)学以致用? 举例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一说。? 生活中随处都用到这些说法,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这些词说一说。?

三、反馈应用

1、完成第45页的练习

2、游戏

老师在纸上写一个两位数,现在你们可以猜猜这个数是多少吗?你们猜,我只告诉你比这个数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直到猜到这个数为止。

四、课堂练习

1、连一连

小猫

小狗

小羊

小兔 86只

38只

11只

32只

小猫比小兔

少一些

小兔比小狗

多得多

小狗比小兔

少得多

小羊比小猫

多一些

2、根据每一题的要求填出合适的数。

(1)松树比柳树少一些。

(2)

鸭比鸡多得多。

松树

柳树

()棵

()只

84只

3、游戏

同桌学生一人在纸上写一个两位数,一人猜猜这个数是多少吗?只给对方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提示,直到猜到这个数为止。

五、课堂总结? 上了这节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第3篇:中班数学比一比说一说

中班数学:比一比 说一说

设计意图:

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都有一定的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和量打交道了,如:大小、多少、长短等,这些量基本都可以通过目测的手段来比较得出结论。新《指南》指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本次活动选择的内容是通过游戏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并让幼儿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本次活动设计了粗细、宽窄两个游戏让幼儿从游戏中区分,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进来。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3、在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活动准备:

1、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纸棒、长方形纸条)若干。

2、PPT课件。

3、《幼儿画册》第三册P32,《有趣的数学》P15。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比一比说一说的教案

比一比说一说的教案

比一比说一说的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额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活动的结果。

【活动准备】

1、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粗细、宽窄不同额物品,如:铅笔、圆柱积木、长方形积木等。

2、大象和羊图片各一张,黄色和红色积木各一块,《幼儿画册》,笔等。

【活动过程】

1、观察动物图片,区别粗细。

出示大象与羊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大象和羊的比,谁的腿粗,谁的腿细?学说:大象腿粗,羊腿细。

2、观察积木板,区别宽窄。

现在,大象和羊要过桥了,我们一起看一看,大象和羊分别要过哪座桥呢?为什么?学说黄色的桥宽,红色的桥窄。

3、拓展经验: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有粗有细、有宽有窄,老师这也准备了一些,看看都有什么呢?请你找出两样相同的东西,比一比,哪个是粗的,哪个是细的?哪个是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说一说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说一说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