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2015年中考作文范文:端午记忆
2015年中考作文范文:端午记忆
我不反对许多人崇尚洋节日,我却极为厌恶有些人忘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族节日。我们的端午节,据传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而形成的,南方赛龙舟,北方吃粽子,还有许许多多各有特色的文艺活动。
我的家乡是平原,当时光进入阴历五月,田野里麦浪滚滚,麦穗金黄。树林间弥漫着鸟语花香,天地间有一种清新的芬芳,人世间有一种丰收的渴望,池塘边芦苇赛过绿色的红高粱,夹杂于草丛里的艾蒿散发出特有的清香。大人总是用艾叶编织成辫子,挂在门口熏蚊子。忙于玩耍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大人已经用青绿的芦苇叶包好了散发着米香的粽子,里面还有糖汁和红枣。清晨刚刚睡醒,姥姥和母亲用爱抚的目光和慈祥的声音将我叫起来,母亲已经用上林草打好了荷包鸡蛋,每个人一碗,谁也不能少了,据说喝了这种鸡蛋汤再累再苦的力气活也不会累伤。那种汤有一种特别的气味,仿佛是浓郁的草,似乎是清芬的.药。闻一闻神清气爽,喝一口芬芳四溢,喝完后不仅浑身是劲,而且心旷神怡。我还没有喝完,母亲已经去了麦田劳动了——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了。虽然简单,却十分庄重;虽然朴实,却是其乐融融。一颗颗粽子,仿佛一股股母亲的爱心;一串串艾叶,又恰如母亲的一丝丝深情;一碗碗上林草打鸡蛋,饱含了母亲对家庭的无限关爱与温馨。
时光已经过去了近三十年了,当然今非昔比,虽然今天的节日食物琳琅满目,水果酸甜可口,在粽子种类五花八门,我却至今仍然忘不了童年时代那青葱的芦苇,金黄的麦浪,清香的艾蒿,香甜的粽子,还有那如中药一样的上林草打鸡蛋汤。后来在矿区,在古城,在异地吃了很多种粽子,但都没有我童年时的那种神秘那总庄重那种香甜。真的,再也没有那种浓郁的清香了。朋友,不知道如今的端午节,你还会像我一样想起那些浸透着殷殷亲情的童年往事吗?
第2篇:端午记忆作文
端午记忆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记忆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记忆作文1
锣鼓声声带来五月的风华,一股淡淡的艾草香溢入我的鼻腔,端一杯好茗,轻抿一口,甚为甘甜。冉冉艺术之香缭绕着屋内,透过窗纱望去,娃娃着一身虎袄,佩丝质香囊,那龙舟场上激昂浩大,又让我忆起一段往事,追溯到很远,很远……
一声水落之响,划过一伟人生命的华丽。屈原抱石往汨罗江一纵,为唤醒人们救国之心。“汨”字多一横是泪,泪这千万人名的盲目无知。屈原生命就此止步?不,他是不朽,他的骨气铮铮,他的忠心报国,永驻炎黄子孙心头。国家的多少荣辱悲观?多少兴衰成悲?终将成浴火重生的凤凰。少不了一份爱国人士的炙热胸怀。于是乎,五月五便成了端午节,几年屈老这一傲世英雄。
随着历史的变迁,端午逐渐形成了各种风俗。带着一枣香和菖蒲,蒿草的清香,端午又至。又忆起早年端午之事,我轻移步伐,打开暗红色的木门,去感受一年的端午,刚路过几家便嗅到角黍的香气。门房挂着菖蒲、艾叶、蒿草、几层密密的像人的发髻。亲和的奶奶见路过之人也邀着送几个枣粽,轻剥开掺绿的衣裳,露出白皙的身子镶着几颗蜜枣。入口便是粽叶的气息和软糯而甘甜的味道。几分钟便解决一个,令人回味无穷,久而香气犹存,口腔里溢满了幸福。吃米粽早闻家人说,是为了每年往江中扔后,鱼虾不食屈原身躯,而食米粽。
款步继续走着,娃娃们一身虎袄,配装着各物的香囊,被大人逼着喝雄黄酒而四周逃。样子甚为可爱,附近便是江河,鼓声隆隆,令人志趣激昂。不知哪家人熏着苍术,白芷,令人如醉如痴。龙舟直到夜深结束,大家才肯归家,却心中仍是汹涌澎湃。
渐渐思绪飘回,我轻拿一片粽叶放在手心,轻嗅它的芳香,甚为清新。端午的民风民俗记我心中,中华的传统文化似罡风不朽,在华夏儿女脑海中波澜。一艾叶,一米粽,一白芷,一雄黄染着端午的芳华。我缓缓站起,轻移莲步,打开暗红色木门,又去感受又一年的端午……
端午记忆作文2
5月30日,我国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已隆重登场了,说起这端午,大家肯定先想起了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可是以古传承至今的重要习俗!那池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是包粽子的主要材料之一。粽子的传统形状是三角形的,在粽子白泠泠的糯米中可以包许多种馅、豆、肉、枣——样样俱全,包好的一个个墨绿色的粽子,一个叠一个地放在餐盘里,那欲滴的绿,清爽的白,绿白中间隐约有馅儿冒出,那憨态可掬的.样子——好不可爱!把粽子吃在嘴里,它的馅儿像个调皮的孩儿,一个儿劲儿地往肚里溜,墨绿色的芦苇叶不仅美观,还很好地裹住了粽子实时的香,打开粽叶后,那四溢的香气不禁让人垂涎三尺!
耳边隐约响起了打水的啪啪声,手里操一个粽子。走近方知——赛龙舟。
这赛龙舟的习俗相传是古时楚国人因不舍得当国贤者屈原救河自尽而死去,许多人便赶紧划船追赶,拯救其。之后,后人便有了比赛龙舟的民族特色。
相传,屈原投河自尽之后,人们为了不让水里的蛟龙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于是,便做了一些包着肉菜等馅儿的糯米团,把它们扔下河去想让蛟龙吃饱后便放弃吃屈原的念头,由于用糯米包制食物这一方法味道鲜美、香浓,便流传下来了端午当天包粽子的习惯,而粽子也如此由来。
在古时,人们以为将雄黄酒抹涂在脸就可以免受虫蛇伤害。
因此,便流传下来了端午节传统习俗活动之一——薰苍术,薰苍术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可以散发出清香,而且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便是我记忆中的端午节,温馨的端午节。
端午记忆作文3
自打我有记忆开始,端午总是飘着淡淡的艾香的。
端午节前,妈妈和奶奶总会带一束艾叶回家,先是捧着在我身边转几圈,再是把成束的艾叶散成一枝一枝的,插在门上、窗边。在端午节的晚上,它们会把艾叶摘下,熬水,给我洗发,沐浴,让我整个人散发着艾香;奶奶说,艾叶可以祛寒祛湿,驱妖避邪,对身体有好处。
金盘送
长大一些后,端午味道中,多了一股香咸味儿。
端午节前一个月,爸爸总会带一带鸭蛋回家,将鸭蛋们和着盐密封腌制在已经清空洗净的小鱼缸中。端午节前夕,他会将咸鸭蛋们洗净捞出,放置在阳台上晾置一晚,第二天就有流油的咸鸭蛋吃了。我们这些小孩子最是爱吃,通常吃得满嘴流油;大人们也是在一旁笑呵呵地让孩子们小心地吃,不要吃到衣服上。
年少争旗鼓
再后来,端午节在我记忆中就是热闹的,洋溢着鼓声和呐喊声、笑声与汗水的。
端午节那天,我就临近的大学开放,附近的人们都会带着老人和孩子不约而同地前往大学里的人工湖畔,观看大学生们的划龙舟比赛。大学生们分队坐上蓝、红两艘龙舟,只待裁判一声令下,立刻起船出发。“咚咚咚咚锵……”鼓声响起了,只见两艘龙舟迅速开始行进,岸边的人们瞬时间沸腾起来!小孩子们哄笑着追赶着前进的龙舟;互相不认识的大人们激动地与身边的人进行着争辩;老人们悠闲地扇着扇子,聊着家中的琐事……
五色新丝缠角粽
现在,端午有了香甜的粽子味,也有了家人们的欢声笑语。
端午节前,我们一家三口回乡下的外婆家。小姨和大姨会提前买好包粽子的材料,有粽叶,糯米,花生,黄豆,猪肉,蜜枣……,并带上孩子们来外婆家住下。第二天,大家开始忙碌:外公外婆准备做其他菜肴的食材,并清洗包粽子的材料;大人们则铺好桌子,摆好材料包粽子;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呢,也有样学样地学起了包粽子。“学成后”,调皮的我们又怎么会安分地包粽子呢?于是就有了“飞碟”、“小狗”、“皮球”等各式各样的“粽子”……
端午记忆作文4
六一节度过后,端午就款步而归了。她从花明柳岸入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走来,从我深深的期盼中走来。
我的故乡在河南,村庄都是群山,山上风景都是那么的美丽,一条清澈的小溪丛巍峨的山间溢出。
端午,是勤劳纯朴的村民们的小憩的日子。这天,全村男女老少早早的吃完饭,在晒谷上围城方阵。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尽情的跳舞、对歌,给平静安宁的村庄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晚上,乡亲们会在晒谷坪上燃起篝火,在火的旁边围成一个圆圈。火光照亮了村庄,点缀着夜空。乡亲们各自从家里拿来粽子,鸡蛋,煮蒜互相品尝、赠送。那热闹的场面,那淳朴的风情风俗令我至今忘怀。当送出最后一个粽子时,自己的身边已堆了一大堆。这种古朴纯正的民风一直保留在遥远的村庄甜了一代的山民。
记忆最深的是我8岁那年的端午节,那年,不知怎的,我全身长满了又大又紫的脓包,疼的我不的安宁。这时,爷爷说:“望博,你等着,我去弄些狗栆叶和老鼠刺回来”直到下午,他才回来。我听人家说,这玩意放在水里沸腾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过了几天真的不疼了。第三日就好了。
事后我问爷爷。他说“你小子走运,逢上端午节,要不,够你受的!”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节日!
其实我最喜欢吃粽子了,有甜有软,每一次过端午节,我就要求爷爷给我买粽子。
哎,现在长大了,不怎么吃粽子,总觉得小时候是那样地幼稚。我是多么想回到小时候,回到童年记忆中的端午节。
端午记忆作文5
落叶无声,风过留痕。在永恒的时光里,日子如流水一般飘浮在风里,我重拾记忆的碎片,拼接成美丽的云锦,编织成端午的彩线,晕染爱的光影!远远地海平线上升起一线微光,太阳红韵的面庞仿佛一个孩子最初面对世界的娇羞。清凉的海风无声的润了窗帘,清晨的雨雾还未散尽,母亲就在这个端午的早上轻踱到我的床边。
晨光熹微,倾洒在妈妈的身上,她轻轻地执起我的手,放在她软软的腿上。又从桌上拿起早已准备好的五彩绳,手指灵活的穿梭于那各色的细绳之间,仿佛蝴蝶在花丛中翩跹。红光蓝绿紫,五色彩绳拧成一流动的光影,细上缀着一颗灰褐色桃核,隐隐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妈妈一边抬起我的手,一边将拧好的五彩绳绕过我的手腕,在上面轻轻地打个结。她用中指挑着绳子,用食指和拇指捏着线头,往两边一使劲,绳结就更结实了!我眯缝着睡眼,发现母亲曾经光洁的额头如岁月小径,斫痕依稀。时光与辛劳在她眼角织上了细密的皱纹。
母亲将桃核移到我的手腕中间,端详着,一抹微笑就像清泉的波纹,从她嘴角的小漩涡里溢出,漾开……五彩绳绕过我粗粗的手腕那是母亲用爱圈起的藩篱。从蹒跚学步到走进校园而今的我早已高过母亲一头,我从顽劣的孩童长成了大小伙子,但母亲的慈爱不曾被岁月消磨,也没有被艰辛的生活蚕食,每年的端午,五彩线都会在黎明之际绕上我的手腕,不曾迟到,不曾缺席。
荏苒抹不掉尘封的记忆,断断续续;诗歌道不尽仲夏的美丽,章章节节。母亲是那挺立在风雨中的荷叶,用爱擎起我成长的空间。五彩线,缠绕手臂,萦绕心间,将爱绵延……
端午记忆作文6
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孩提时的那一份宁静美。早晨起床,揉开睡意朦胧的双眼,趁着缕缕的朝霞,邀上三五伙伴,去村旁的小河里尽情地洗浴嬉戏,一时间笑声,打闹声,搅乱了村庄的宁静。正所谓:晨起洗浴奔走忙,霞光璀璨碎河床,欢声笑语九霄外,端午洗浴人无恙。
如今,那些童年的趣事,早已悄悄地流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端午节的含义,让我思索了很多很多……
端午节我想到了缅怀。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各地都会以不同的习俗来缅怀屈原。其内容主要有:插艾草,佩香囊,绑五线绳,赛龙舟,荡秋千,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爱国诗人屈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却时时激励着我们。此正是:“淡然如菊,浩气冲霄撼乾坤,山河破,乱世风云渡经纶,汨水拍岸泪四溅,江河叹英魂……”
端午节我想到了爱国。“爱国”之情自古有之。在我国特别是汉唐以后,爱国成了民众情感世界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就说屈原吧,“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屈原“瑾瑜比洁,日月争光”的极高评价。他的爱国情怀,个人气节,历久弥新,为国人所景仰和热爱。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言,激励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勇于探索真理。
端午节我想到了感恩。儿时的端午节,母亲是最操劳的,不仅要为我们准备好吃的东西,还要给我们制作香囊,绑上五线绳祈福。她的操劳,让我逐渐明白了事理,晓得了感恩。所以,我觉得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纪念屈原,还有必要利用这个假期,回家看看辛苦一生的父母,陪他们吃个团圆饭,拉
第3篇:端午的记忆作文
端午的记忆作文
端午的记忆作文1
小的时候,我对端午节的记忆,是从吃粽子和黏米饭开始的。
说起粽子和黏米饭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那是大约我3岁的时候,那一年的端午节,幼儿园的小朋友‘‘鹏鹏’’神神秘秘的对我说;我会包粽子了,我和妈妈一起包的。我说;那有啥呀!下学后我也和妈妈包粽子。晚上我迫不及待的把想包粽子想法说给了妈妈,妈妈真就买了。江米。小枣。苇叶。马莲等等包粽子的东西。恰巧姥姥去太姥姥家了。我们倍感无助。
多亏 妈妈还算懂行,先把米用水泡好,把苇叶。马莲。小枣煮了。我们就开始包了,心想这有啥呀,不就是把米和小枣往里包吗,由于妈妈也没包过粽子,就出了洋相,妈妈不是把苇叶弄坏了就是捆不住米和小枣。我就更别提了用挺大的苇叶就捆了一小点米,连小枣都没放进去。就这样我们两个人包了半天都没弄成,妈妈说咱们这
第4篇:端午记忆作文3篇
端午记忆作文3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记忆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记忆作文1
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据说,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因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于这一天投江而死,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这一天当做节日。在南方,每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人们便划龙舟竞渡,初始的时候据说是为了追赶和拯救投江的屈原大夫,后来是为了驱散鱼儿,以免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还向江中投放糯米饭和粽子,喂饱了鱼儿,屈原大夫的尸体就会保存完整,久而久之,吃粽子、赛龙舟就演变为一种端午节的习俗。而在我的东北老家,端午节却是另有一番情趣。
农历五月初五,大田的禾苗刚刚破土而出,农民们开始为之
第5篇:优秀作文:端午记忆
优秀作文:端午记忆
端午记忆
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所里过的,端午节这天正好要值班,所以一大清早便从新化坐车赶到所里。
在新化等车的时候,看到一老奶奶担着一些丝瓜之类的蔬菜在卖,蔬菜上面却有两个篮子,里面装的是鲜红的杨梅,刚看到就口水直咽了,也不问价钱就称了一斤。回到所里,拿一只脸盆来洗了,急不可耐的拈起一个,刚入口,就一股酸味出来,搞得我口水直冒,但是细细品尝,却又透着一股甜,酸甜一直爽到心口,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嚼着杨梅,不知不觉果肉已被吃尽,只剩下杨梅核,可还是要含在嘴里,慢慢的嚼着,嚼着,只是思绪却像脱桨的小舟,随波飘荡……
工作这十几年,似乎我的端午节都没在家过过,对于自己都如何过的端午节也没有丝毫的记忆了,感觉端午节对我个人而言也没有丝毫的意义,奇怪着国家为什么要放这天的假……然而在我的心底,
第6篇:精选作文:端午记忆
精选作文:端午记忆
端午期间,在上海待着,并不怎么热。一回到温州,倒像进了火盆,天天三十五六度的烤着,稍一挪动,便汗如雨下。整天待在室内,一步也不想挪动。就盼着赶紧下场雨,好洗一洗这暑热。为此,特地关注了下天气,失望地发现未来一周都是高温。继续熬吧,总有下雨的日子。
晴天的时候盼雨,雨天的时候盼太阳,总是这么矛盾。在上海那几天,就被雨困了一天,门也没出。一家人窝在家里玩牌,消磨时间。一年之中,也就是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玩玩,所以,那牌技根本是没有。除了父亲和大哥,我们都是凑数的。他俩牌技好点,尤其是大哥,能掐会算,料敌先机。无奈,遇着我们这群不会打的,每次说的嘴干舌燥,结果我们还是一样,毫无进步。因着牌技差,我也就不敢随便发言了。每每打牌,任由他们说,总不争辩,不去给他们添堵。
说到添堵,大概跟父亲逛
第7篇:记忆中考作文
记忆中考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忆中考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忆中考作文1
朗朗月夜下,独自走在小路上。孤寂油然而生。我时刻想着,念着那温暖的记忆如你的微笑。
为了学业,我别了亲人,别了故乡,别了我最亲爱的朋友,远走他乡。
曾经手牵手,走在太阳的前面,你说:朋友一生一起走。我们在前面笑的灿烂,身后阳光撒满一地。
曾经背靠背,用手呈接来自天际的问候,互相诉说着以后没有彼此的日子会不会就会忘了孤单滋味。未来的理想会不会一起实现,一起实践。
白墙黑板依旧,只是物是人非。记忆却不会随风而散。
寂香几度瘦,莺愁蝶倦,最是离人恨,既已分,忆难分。
我依然记得我们的故事,我们曾经。
曾经捧着语
第8篇:端午记忆日记
端午记忆日记
快到端午节了,家里领导(我对妻子的尊称)买了几斤粽子。说过节了,买几个尝尝鲜儿。作为北方人,我不喜欢吃粽子。但过端午节了,赶赶时髦吧!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连吃喝都能与时俱进了。想想小时候,那时候生活困难,食物单调。一年四季都是玉米面、高粱米。大米白面只有过年过节或者来客人了,才能吃上一顿。但是,就是这样的粗茶淡饭,不知怎么的,那时候吃饭特别香甜。现在看着满桌的鱼肉,一点儿胃口也没有。人啊,真是奇怪的动物!
提起过五月节,也就是端午节,我们这里主要是吃煮鸡蛋。小时候,村子里家家都养鸡。一来平时家里来客人,鸡蛋能做一个菜。二来鸡蛋也能卖点零用钱,补贴一下家用。但是,过节的'鸡蛋必须得准备够的。那时,每家都三四个孩子,多的五六个。鸡蛋少了不够吃。
每个孩子都提前好几天,把洋黄历(日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