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浅谈班级集体荣誉感的培养的论文
浅谈班级集体荣誉感的培养的论文
一个班集体就象一个小社会,要使她健康、有序的发展,不仅要靠各种法律法规来约束,而且还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凝聚力,也就是班级集体荣誉感。它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一种内在力量的体现,一个班级中如果没有正确舆论作导向,那么再完善的制度也遏制不住学生违纪现象的发生。集体荣誉感它无影无形,也正因如此,许多班主任才忽略了对这一灵魂的塑造,只是一味的制定各类班规班纪,没有从根本上来根治问题,结果把自己累得精疲力尽,收效却甚微。我在近几年的班级管理中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突破口,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树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将我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1.开好第一个主题的班会
一个班集体组建之初,同学之间还比较陌生,班内的财物及其他事务会出现无人关心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我便以“我爱我家,我爱班级”为主题开第一个班会。让学生意识到集体如同家,他们是这个家的一员,同学之间如同兄妹,不应该相互打闹,而应该和睦相处,集体中的一草一木都应该去关心爱护它。这就一下子拉近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2.科学制定班级集体学习目标
每学期开始,我都和学生认真分析上学期期末考试本班的各科成绩,然后由学生共同定出本学期的班级学习目标,在学校每次组织的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中,都将这一目标的完成情况作出认真分析。让学生清楚的感受到自己的成绩与班级息息相关,自己的每次后退都可能导致班级目标完不成,从而会加倍努力。这个目标一定要制定合理,不能太高,也不能不合实际,否则会失去它的效应。
3.让学生强化竞争意识
3.1 重视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广播体操比赛、篮球比赛、演讲比赛等,这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大好时机,很多时候我都和他们一起练习,共同出谋划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团结一致”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学生对自己的汗水换来的成果会倍加珍惜,从而为在这样的班集体中而自豪。
3.2 建立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自愿的原则,将全班划分为9到12个学习小组,组内再结成队子,让成绩好的同学帮助成绩差的,互帮互学,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每次都将个小组的成绩排出名次,对优胜组的全体成员共同奖励。
3.3 建立纪律小组。这个小组同时也是值日小组,由学生自愿组合,但组合的原则是必须听从组长的安排。对各小组实行量化管理:以值日干部的值日记载来监督各个小组每天的纪律、卫生、两操、考勤等情况。每周对小组的成绩量化出分数,评出红旗小组。
4.繁荣班级文化
班级内文化氛围会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在此方面我着重抓了一下几点:
4.1 班级前黑板上方写着:“精诚团结,让我们一起飞翔。”这句话,时刻提醒学生:一切从集体出发。
4.2 黑板右侧辟出“格言警句”一栏,每日一条,全班同学人人参与,轮流提供,挑选自己认为对大家最有教育意义的格言警句,用自己最认真的字书写在黑板上。
4.3 课桌上的“座右铭”。座右铭上写清楚三部分的内容:
(1)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
(2)针对自己思想弱点写一句医治这一弱点的格言或座右铭,使学生时时提醒着自己,天天想到的是杰出的伟人,从而净化了自己的心灵,升华了自己的人格。
4.4 黑板报:我班的黑板报一般分为四大块,其内容分别为:
(1)光荣榜——成绩优胜之星、进步之星、助人为乐、关心集体之星、好人好事,每周一评选。
(2)曝光台——迟到者、旷课者、违纪者、说闲话者,将有损集体形象的同学列在黑板上,给以提醒。
(3)每周一议——针对上周班内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由值日班长来写。
(4)心灵絮语——每周轮流由一名学生写出300字以内的短文,说出自己心中最想说的话,可以是建议,也可以是内心世界的疑难,对人生的感悟,对某一事件的看法等。
浓厚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给学生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学生觉得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热爱集体,关心集体,集体荣誉感便在每个同学心中油然而生。
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制约学生的行为习惯,而精神的力量更是无穷的。如果每个学生都将集体当成自己的家,事事为集体着想,人人为集体出力,那么各类班规班级的约束力量出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以上的几点做法,其实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很多班主任也都在自己的班级中实施过,但真正要让这普通的做法发挥出其意想不到的作用,关键是将其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落实到底。
第2篇: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否则不管怎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集体荣誉感,能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自觉自愿地为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能使学生感到不能为集体管理或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但是,由于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学生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严重;多数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包揽家务,或请钟点工,学生缺乏自觉做家务的意识,自然班级的事情也无人主动去做,集体荣誉感严重缺失。为此,班主任需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增强教育力量。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呢?
一、寻找对手,积极向上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样,班级工作,也要有一个竞争的氛围才会激发每一位学生拿出勇夺第一的信心和勇气。无论在学习上或其它比赛上,首先要树立目标,才能激发学生潜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二、及时批评表扬,明晰是非,加强教育。
适时的表扬和批评有助于学生明辨是非、了解道德责任和做人的尊严,最终有利于良好班级心理氛围的形成。让学生们明白集体的利益应高于一切。个人的利益应服从于集体利益,齐心协力、步调一致才是一个集体。此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表扬,树立典型,鼓励学生向那些为集体争了荣誉,为集体做了好事的同学学习,使他们能逐渐认识到了什么是热爱集体,怎样热爱集体。有了明晰的是非观,有了正确的舆论导向,良好班风也就逐渐形成了。
三、开展活动,受益无穷
组织或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如学生轮流值日,构建监督机制,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校运会,文明班的创建,组织班级篮球赛等,抓住有利时机,开好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展示自己,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他们看到自己在这个集体当中存在的价值,让他们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对每一位学生在这些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无论最后的成绩如何。
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的道德品质是个人道德品质的源泉。”学生一旦有了集体荣誉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就会想方设法为集体的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从而使班级更具有凝聚力、竞争力、创造力。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用爱心、耐心、细心做好这项工作,才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健康成长。
第3篇: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集体主义意识的具备是学生完善人格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班级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形成坚强战斗集体的必备条件。孙子在《谋攻篇》中谈“知胜之道”时写到:“上下同欲者胜”。因此,班主任必须注重通过集体教育来影响每一个人的思想,用集体的舆论、集体的作用和集体的意识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在集体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关键的环节。
集体荣誉感是指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尊严和荣耀,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珍惜集体的荣誉,并能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情感。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会促使班级进步,人人向上,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集体荣誉感培养的方法
1、思想教育为先导
思想问题解决了,才能落实到行动上。从根本上说,学生应当服从的并不是某一个个人,某一个集体,而是某一条原则,某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