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2-30 07:13: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松鼠和松果》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 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师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问: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生:小松鼠。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

2、启发谈话:

师:你们喜欢小松鼠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2、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电脑出示生字,说说你在哪见过他们?你是怎样记住的?

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生:用编儿歌的方式识记生字。(聪: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意、忽、总;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总有心。)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⑴ 电脑出示图1,问:你们看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

⑵ 想象: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你的心情又会怎样呢?

⑶ 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来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⑴ 师: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着香甜的松果,忽然,它眨眨眼睛,想起来了(电脑出示文字: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生:自由读读这个句子。

第2篇:《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曾艺

(一)、教材简析

这篇童话故事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深受孩子的喜爱。文本通过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吃松果,埋松果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文本第2、3、4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疑惑一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在朗读中悟情悟理。结尾部分的两句话表达了美好的愿望: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在教学本课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小松鼠的活泼可爱,松树林的美丽,小动物们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懂得感恩自然,回报自然的朴素情感,明白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写字、朗读。

难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聪明的小松鼠尊重自然,回馈自然,以及边摘松果边埋松果的正确做法,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教具准备:

课件、松鼠图片、松树图片、薯片一包

五、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孩子们好,发现今天在哪儿上课吗?

2、说对了,真聪明!(板书:聪明)。聪明的孩子身上都有四件宝贝,想知道吗?看,(教师边描“聪”字边描述)小耳朵专心听,小眼睛仔细看,用口说,用心记。今天,咱们就来比比谁把这四件宝贝用得最出色,谁就是今天的“聪明大王”!敢接受挑战吗?

二、复习词语。

1、这是谁?(课件分别出示松鼠松果和)对!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松鼠和松果的字宝宝和词娃娃。谁能说出词娃娃的名字,老师就请他吃薯片。

2、课件分别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读得好的奖励薯片,吃薯片。

三、品读感悟课文。

(一)“摘松果”,学习第1自然段重点品读“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1.导语:请刚才吃薯片的同学举个手,采访一下,薯片的味道怎样?

2.是啊!薯片的味道又香又可口,那么松果的味道又是如何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找出描写松果味道的句子。

(课件: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3.提问:可口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什么东西的味道是可口的?

4.指导朗读此句。

5、模仿句式练习

(1)()那么香,那么可口。

(2)()那么(),那么()。

6.指导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二)“想松果”,学习感悟第2、3自然段

1.导语:可口的薯片我们已经吃完了,小松鼠也把松果吃完了,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这里会是怎样的呢?

2.交流品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3.换词比较:这儿的“光”指的是什么?再把“只”放进句子中来读一读

4.图文并茂,创设情境,感悟理解“总有一天”。

5、导语引导想象: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森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看:原来这儿是一片茂密的松树林,可是,十年以后,松树(),二十年以后呢,松树(),那么,总有一天()。

6.出示光秃秃的图片,想象说话,理解“光秃秃”。

7.导语:如果你就是那只小松鼠,看着这光秃秃的一片,你会想些什么?

8.交流品读句子:(课件: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9.“他们”指的是谁?当他们饿了会说些什么?当他们困了会说些什么?

10.指导朗读,注意表情,用担忧的语气。

(三)“埋松果”学习感悟第4自然段。

1导语:孩子们,老师从你们的表情中,朗读的语气中中体会到了你们内心深深地担忧,害怕。但是,孩子们别担心,这只小松鼠可不是那只找不到花生的小松鼠哦!他可聪明啦!只见他眨眨眼睛,便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这个好主意是什么?

2、品读: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3、导语:当你想到好主意时,你会做什么动作?

4、请你们配上动作读一读。是啊!原来,聪明的小松鼠不但学会了摘松果,而且还学会了埋松果。(板书:埋)

5.师生配合反复引读中心句。师:小松鼠叉来摘松果了,它心里牢记着哥哥的话--

生:“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师:小小松鼠也来摘松果了,它心里牢记着爸爸的话--

生:“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师:小小小松鼠也来摘松果了,它心里牢记着爷爷的话--

生:“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四)品读感悟课文第5自然段

1导语:小松鼠的主意有用吗?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知道的?

2交流句子: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3.出示图片,理解“蒙蒙细雨”。指导读词。

4、动作演示理解“挺拔的小松树”。

4.配动作用高兴的语气演读第5自然段。

四、想象升华、复述故事

1.导入:黑板上的小松树太少了,你能帮小松鼠多种几棵吗?

2、根据黑板的小松树和课件理解“茂密”,问:这是一片怎样的松树林?

3.想象说话: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来到这片松树林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都会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呢?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4、是的,小动物们都会过上幸福美满快乐的生活,瞧,文中的小松鼠师生齐读(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的松果。)

5.练习复述:引导学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进行复述。

五、指导写字“主”和“意”并为“主意”说一句话。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多种层次的朗读中体会小松鼠的聪明活泼。课伊始,就直切主题,先让学生复习词语,吃薯片,体会薯片的味道,引出松果的味道的句子,在此基础上想象体会松鼠在美丽的森林里摘松果,吃松果的快乐。通过朗读把高兴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如学习2-4自然段时,以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一个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小松鼠为什么要吃一个埋一个的原因。当学生找到“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这句话后。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句话,并要求读正确,接着我通过出示光秃秃的图片,让学生想象小松鼠当时的心情。当学生说出担忧,着急、难过的的心情时,马上通过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使学生的情感和小松鼠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总之,本课的教学就是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和演,让学生走进文本,在读中感知,读中悟情悟理。从以上两个事例不难看出,这一点在这堂课上还是比较成功的。在本课教学后,我觉得有必要对新课的预习更重视一些,像《松鼠和松果》一课篇幅较长的,如果不提前读课文,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指导上根本达不到教学预设,特别是对我们学校所在的落后区域的孩子们来说。

第3篇:一年级《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一年级《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知道,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让我们长久生存的美好家园。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树立植树环保意识,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识字、写字,第二课时朗读感悟这则童话的活泼有趣。

教学难点:体会松鼠的情感变化。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3分钟)

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猜这个谜语:尾巴像是降落伞,整天爱往树林窜。树上走来树上跑,还在树上睡大觉。(打一动物)谁知道举手回答。

揭晓答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并练习复述这篇童话。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珍惜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松鼠的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挂图。

3.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小松鼠),师:同学们,你们看谁到我们班级来做客了?你们喜欢和小松鼠做朋友吗?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你知道哪些有关小松鼠的知识?

2.学生自由介绍。例如:小松鼠尾巴弯弯的,可以当降落伞;小松鼠喜欢吃松果……

3.你们知道吗?小松鼠还是造林的能手呢。他们冬天把松果储藏在地下,春天来了,小松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和反思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要让孩子们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学生分析:

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他们。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方法多样,朗读有层次地进行。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教学重点:识字和朗读。教学流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