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老年人法律援助”专项活动简报
“老年人法律援助”专项活动简报
简报一:
为倡导子女积极履行赡养义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氛围。
9月20日至10月10日期间,高坪区司法局组织基层司法助理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与法律援助志愿者共计80余人,深入辖区各街道、场镇、码头车站、村社田坎,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老年人法律援助宣传暨维权”活动。
此次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设立法律咨询台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宣讲法律援助的程序、范围、对象等规定,鼓励引导老年人积极维权。法律援助律师和法律工作者通过现场和上门走访的方式,认真解答老年人们有关赡养、再婚、继承等法律问题,并拓宽渠道积极为老年人们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2200余份,解答各类法律咨询400余人次,调解涉老赡养纠纷10余起,受理涉老法律援助案件3起,有力保护了辖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下一步,高坪区司法局将继续加强老年人维权保护,进一步优化工作模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打造老年人法律援助专业服务团队,创新老年人法律援助举措,让老年人平等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使他们安享幸福晚年。
简报二:
永康市司法局充分认识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将老年人作为法律援助重点服务对象,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加减乘除法”,切实提高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质效。截止9月份,共接待老年人法律咨询520人次,办理涉老法律援助案件21件。
一、扩大援助范围做“加法”。加强老年人法律援助力度,加密老年人服务网点。放宽经济条件审查,对70岁以上患有重大疾病的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视为符合经济困难标准,无须出具经济困难证明。扩大受案范围,将涉及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赡养纠纷、婚姻、继承、医疗、住房等领域常见法律问题列为援助事项,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法律援助需求。健全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在老龄委建立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全市16个镇(街、区)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立老年人法律服务窗口,在所有行政村及规模较大的企业建立750个老年人法律服务联系点,构建市法律援助中心具体负责,各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联络点协作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老年人法律援助格局。
二、优化服务质量做“减法”。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着力提高效率和便捷度,缩减援助时间和距离。完善无障碍通道,在援助大厅放置老花眼镜、轮椅、急救药箱和自助饮水机等便民设施。设立老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化法律援助窗口服务,严格落实服务指引、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对老年人实行优先接待、优先解答、优先受理。对符合法律援助的老年人案件,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快速指派。对行动不便、有特别困难的老年人推行电话申请、上门服务。印制《永康市法律援助联络员名册》,对于老年人咨询的问题,第一时间与所在地联络员电话沟通,全面了解情况,提供有效解决对策。
三、增加维权实效做“乘法”。加大老年人法律援助的有效供给、精准供给、多元化供给,倍增维权效果。根据老年人法律问题的复杂零碎的特点,指派有爱心、善于与老年人沟通、有丰富办案经验的'人员承办涉老案件。根据涉老维权案件中婚姻家庭矛盾占多数的特点,从既解决实际问题,又有利于老年人今后的生活出发,采用“援调对接”的非诉讼方式解决问题,今年已参与调解老年人纠纷36起。加强老年人法律维权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上报工作,做好涉老维权动态分析。通过分析法律援助来访来电咨询和援助案例,制作了《关于老年门卫猝死案例的法律分析》、《赡养纠纷时有发生值得引起重视》等多期《舆情分析》,提供涉老维权舆情的研判,并通过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送相关情况,争取从制度层面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四、强化宣传引导做“除法”。多形式宣传手段和服务活动,关注普法弱点,去除法律援助盲区。重点关注农村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重点关注孤寡、残疾、失能半失能、高龄以及空巢老人的法律援助需求。开展“法律援助进农村”“法援面对面”等专项活动,借农村搭台唱戏、集会活动等时机,组织律师、志愿者到各镇、村开展法律援助宣传,解决法律援助服务“最后一纳米”。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月、全国敬老月等节点,制作《老年人常见法律问题解答》等法律援助宣传资料,到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人集中地,开展法律援助知识讲座,面对面解答老年人法律问题。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在社区、村委会等醒目位置装挂“公共法律服务联系牌”,公布法律援助地址和12348法律咨询热线。今年已开展宣讲活动21场,发放资料4000余份,发放老年人援助卡500张,接听老年人电话咨询390起。
第2篇:老年人法律援助宣传活动简报
老年人法律援助宣传活动简报
简报一:
10月9日上午,由市司法局主办、北关区文明委协办的“携手法律援助 相伴维权之路”系列宣传活动在市政广场举行。
法律援助是我国设立的维护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此次活动采取文艺演出、图版展示、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现场为老人们讲解《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继承法》以及受赡养权、社会保障权、婚姻自由权、居住权、自由处理遗产权等相关法律知识,对老年人身边经常发生的涉法问题进行了剖析,引导他们自觉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安阳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调研员 刘文英:“我们今天搞这个宣传,让老百姓特别是这些弱势群体,包括我们的老年人,他们知道,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要维权时,他们可以获得免费的法律帮助。由国家推出的.这项政策,惠及到我们所有的弱势群体和老年人。”
安阳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调研员 刘文英:“今年还有一项重大的事件就是市委、市政府两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的实施意见。这个意见又第三次把我们的法律援助受理的经济困难标准又降低了,也就是说门槛低了,范围扩大了,更多的人都能享受到国家推出的这项福利。”
简报二:
近年来,莱城区司法局不断强化便民措施,畅通服务渠道,努力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目前,全区7个镇(街)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所有行政村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点,聘请了法律援助联络员,在区总工会、区老龄办、区残联、区民政局、区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建立了法律援助宣传联络站,在山东鲁中宏正律师事务所、莱芜凤城公证处建立了老年人维权工作站,做到对老年人维权求助信息优先处置,维权法律咨询优先解答,维权矛盾纠纷优先调处,维权案件优先办理。对因行动不便,无法到维权工作站进行法律咨询或申请法律援助的,设立“12348”法律咨询电话,指定2名工作人员及时接听解答群众来电咨询,实现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法律帮助。
近日,家住莱城区高庄街道坡草洼村的亓大爷拿到莱城区人民法院要求被告吴某承担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并赔偿给亓大爷各项损失31915元的判决书后,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得逢人就说,“还是法律援助好,帮我快速解决了人身损害赔偿问题,法律援助工作者真是咱老年人的贴心人啊。”莱城区以“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为主题,以完善“爱老敬老助老”措施为着力点,努力做好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营造了关爱老年人、奉献老年人的浓厚社会氛围。近3年以来,全区共受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257件,发放办案补贴21万余元,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接待老年人来访和12348电话咨询1600余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真正实现了一个电话就能申请法律援助,搭起老年人维权绿色通道。
法律宣传精准到位,老年人法律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区司法局充分利用普法宣传优势,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列入“六五”普法宣传的重要内容,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九九老人节”等节日,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广泛深入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情暖夕阳红”法律援助宣传等活动,围绕老年人最关心的老年婚姻、遗产继承、赡养纠纷、分家析产、征地拆迁等领域的法律问题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解答交流,并向群众详细介绍法律援助政策及流程,为有维权需求的老年人现场办理法律援助申请,帮助协调联系有关涉法涉诉事宜,发放《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手册》5000份,设计制作《法律援助绿卡》5万余张,同时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受援案件的宣传,让老年人切身感受法律的正义,增强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观念。
确保办案经费到位,为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物质保障。莱城区一直把加强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作为法律援助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法律援助办案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办案补贴实现逐年递增,连续5年成为中央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办理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农民工这五类人群的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办案补贴大幅提高,既有效地解决了我区法律援助办案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又大大提高了法律援助承办人员的积极性,项目实施5年来,全区共上报老年人彩票公益金项目案件37件,为承办人员发放办案补贴近10万元。如今,为老年人维权已经成为全体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强化案件质量监督,让每个老人享受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为保证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区司法局加强对承办人员的监督,对老年人的案件指派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热爱老年人事业的律师办理,并对办案情况实行“全程跟踪”,采取电话或上门回访的方式,征询受援人对办理情况、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设,并将回访结果纳入案卷等级评定和办案补贴发放的依据,保证让老年人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第3篇:法律援助简报
法律援助点燃希望之火
某某区法律援助处为工伤民工成功索赔
农民工是某某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某某区的发展,凝聚了无数外来农民工的智慧和汗水。在某某区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工兄弟的眼界开阔了,观念更新了,自身价值也提升了,他们理应得到公共政策的阳光普照,感受到都市的脉脉温情。我处一向高度重视农民工伤问题,使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又缓解劳资矛盾冲突,为打造和谐某某奠定基础。xx年4月3日,通过我处的不懈努力,使一起民工工伤事件通过调解,使受伤的农民工获赔2.5余万元,为其以后生活点燃希望之火
xxxx年2月6日,我处接到在某某镇工作的雷州市杨家镇民工陈某龙亲属的法律援助申请,在法律援助处接待室陈某龙的父亲陈某海泣不成声,讲述其子陈某龙在某某镇洪某手下工作,xxxx年1月20日,陈
第4篇:社区老年人活动简报
社区老年人活动简报
社区老年人活动简报篇一
上节手工坊的课程涉及到是针线活,结果我们的学员说因为平时没固定地方随意放,家里一下都找不到针线,为了帮助老人解决这个问题,12月19日的手工坊做起来针线包。
当老师拿着一个可爱的“西红柿”让学员猜这是什么时,大家都不知道是干嘛的,老师说这是针线包平时可以把针线插在上面,就不用担心找不到了。老人们不禁说道“这太可爱了吧!”
打版、裁剪、缝线正式开始了针线包的制作,大家一步步有条不紊、像模像样。把红色的“果肉”部分缝好,留一部分反转过来,塞进棉花再缝好,最后把叶子缝上去,一个可爱的“西红柿”就成型了。
动手练脑,引发老人的扩散思维,她们说家里有些旧被单,可以把好的剪下来做一个大的,当靠垫和抱枕,生活创意无限、乐趣无穷。
社区老年人活动简报篇二
XXXX年10月19日上
第5篇:简报——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
2015年3月26日
县政协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营造广大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3月24日,县政协机关组织开展了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
当天上午,县政协组织机关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在小冀镇青龙路口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援助咨询活动,向过往群众发放法制宣传资料,为前来咨询的市民现场解答法律援助问题。
“什么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提交哪些证件和证明材料?……”面对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法律援助志愿者面带微笑,耐心、细致地为市民释疑解惑,通过宣讲法律知识,增强市民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理性、合法、正当地进行维权诉求,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各种普法宣传活动,为符合条件的群众提供法律援助,通过发放各类法律宣传资料
第6篇:泰州法律援助简报
泰州法律援助简报
第一期
泰州市法律援助中心2007年3月30日
【目录】
● 发刊寄语
● 工作动态
◇泰州市委书记朱龙生视察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 ◇市政协对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提案予以立案 ●一线快报
◇靖江市法援中心获“靖江市妇女儿童先进集体”称号 ◇泰兴市成立党员义工法律援助工作站 ◇高港区将法律援助工作列入乡镇百分赛考核 ◇泰州弘泰律师事务所成立法律援助委员会
【发刊寄语】
把法律援助工作作为改善
民生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落实好
《泰州法律援助简报》终于发刊了。
法律援助工作事关社会弱势群体,事关民生大计。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省委、省政府将法
律援助列为实现困难群体切身利益的“五个确保”之一,市
委、市政府将法律援助工作列入改善民生十大工程,可以预
见,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法律援助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