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中语文课文必修4《窦娥冤》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4《窦娥冤》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课文必修4《窦娥冤》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分析】
1、单元分析:
本单元为戏剧单元,《窦娥冤》为第一课,所以教师应在第一课时简介戏剧常识:1戏剧的定义。2剧本构成。3戏剧冲突的重要性。
2、教材分析:《窦娥冤》属于元杂剧,有其不同于一般戏剧的特点,故也应在进入文本之前简介元杂剧的特点:本、折、宫调等。
3、文本分析:
⑴ 《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剧中著名的悲剧,有着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故教学重点之一应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本剧的悲剧性及其悲剧效果的形成,力求通过本剧的学习,使学生对悲剧作品有初步的鉴赏常识和能力。
⑵ 《窦娥冤》塑造了窦娥这一光彩的人物形象,作为剧本解读,分析她的性格应为本文学习的又一重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1、由回顾初中所学戏剧导入。
2、简介戏剧、元杂剧常识,简介关汉卿及“元曲四大家”。
3、学生(教师)复述情节,概括大意。
板书情节:
楔子(序幕):交待背景,写出窦娥的悲苦身世。
第一折(开端):赛卢医为躲债欲杀蔡婆,蔡婆为谢恩引狼入室。
第二折(发展):张驴儿为逼婚误杀亲父,窦娥在公堂屈打成招。
第三折(高潮):赴法场窦娥指斥天地,明冤屈发下三桩誓愿。
4、突破两个教学重点:
教师关键两问
⑴窦娥身上哪一点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结合文本回答。
例:反抗性、刚强、善良、孝顺等。重点引导体会其反抗性,师生可共同划出本剧的矛盾冲突示意图,看清窦娥这一弱女子对抗的对象──地痞流氓和昏官,体会窦娥在冲突中没有丝毫犹豫、退缩和畏惧。尤其是临死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更让我们类比想到了另一人物:桑迪亚歌。窦娥就像这位老人一样,她可以被消灭,但恶势力却不能将她打败。(这一解读较成功,学生对窦娥形象的光彩开始有所领悟)
⑵ 《窦娥冤》这出悲剧位列世界十大悲剧之中,你认为哪些因素造就了本剧的悲剧效果?
问题分解为:
①什么是悲剧?
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②本剧中最有价值的是什么?紧扣“美的`、有价值的”这一核心,学生联系窦娥这一人物的光彩就较易理解了。
附加提示:窦娥这一人物的不幸身世,更加重了人物的悲剧性。
5、拓展阅读、对比研讨:
对照程砚秋改编的京剧《六月雪》的剧情,进一步体会《窦娥冤》的悲剧效果的来源。
6、求异思维,培养质疑精神。
你敢挑《窦娥冤》的错吗?你认为《窦娥冤》中又没有缺憾之处?
例:第二折中桃杌审案太过仓促,既不合人物性格,有不合于常理。
7、作业:
⑴积累重点词语
⑵背诵《滚绣球》曲词。
推荐观赏:电影《黑暗中的舞者》(一部简约而又震撼人心的悲剧)
第2篇:高中语文必修4《窦娥冤》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4《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联系剧情,把握窦娥的性格,认识窦娥善良美好的灵魂。
2.认识元朝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3.感悟悲剧美,理解悲剧的教育作用。
教学重点:对“三桩誓愿”的理解
教学难点:
1.“三桩誓愿”是浪漫主义手法
2.悲剧的教育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要被毁灭呢?
二、介绍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三、介绍元杂剧: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四、女生齐读[端正好],男生思考:此曲中哪些字词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
生答,讨论,明确:“没来由”“不提防”可见窦娥是冤枉的,是蒙冤。“动地惊天”表明她冤屈之深。(板书:蒙冤)
窦娥临刑前不禁要将天地生埋怨。
五、在把握剧情的基础上揣摩试读[滚绣球],共同思考:窦娥为何埋怨天地?
女生读,男生点评。男生读,老师点评。
感情是:信赖(天地)——怀疑(天地)——控诉(天地)——悲愤。
联系剧情讨论,明确:窦娥和婆婆在生活上相依为命,年仅二十的她只想安安分分地守自己的寡,苦度青春,但做个顺民而不得,真冤啊!冤之极,怨天地。明为怨天地,实为诉说自己蒙受了冤屈。(板书:怨)
六、面对邪恶势力,窦娥敢于反抗,可为什么屈招?又怎甘心忍受这冤屈?这样做的代价可是生命啊。(板书:忍冤)
明确:屈招是怕婆婆受刑。真善良啊。
善良的性格还体现在什么样的情节安排上?
明确: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伤心
善良还体现在临刑前对婆婆的叮嘱上。一生读[叨叨令]后道白最后三行,一生读[快活三]、[鲍老儿],感受其善良,这是一个多么善良而又富于牺牲精神的有价值的女子啊!
鲁迅四次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着的和蔼”衬出反动政府的凶残。
窦娥越善良越显有价值,显冤屈之深。
善而蒙冤又忍冤,令人悲痛。(板书:悲)
人们不由不为三岁丧母,七岁离父做童养媳,二十岁即守寡三年,遵守礼法、苦度青春的弱女子一洒同情之泪。
七、窦娥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去,于是她发下三桩誓愿。
分角色朗读,一男生扮监斩官,一女生扮对白中窦娥,一女生读三桩誓愿。其他同学思考:三桩誓愿是如何从时间、空间、地点及监斩官态度来写的。
点评朗读。
讨论,逐一填表。
内容 雪溅白练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时间 瞬间 一段时间 三年 时间越来越长
地点 法场 荒野 山阳 范围越来越广
监斩官态度 答应 不信(呵斥)怒喝 态度越来越强烈
窦娥发三桩誓愿,是在鸣冤,让世人知道她被迫蒙冤、忍冤。(板书:鸣冤)并且表达出了她的愤怒之情。(板书:愤)
窦娥还希望感动天地,惩治邪恶。被毁灭的过程,就是抗争的过程。
八、窦娥许下的三桩誓愿应验了吗?不,只应验了两桩。可现实生活中这反常的情况是不可能实现的。反常是能说明她冤,可这不是封建迷信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可否联系已学过的文章来讨论。
讨论,明确:是迷信。从艺术上看,大胆想象、夸张,属浪漫主义手法,生活中不可能的让它在艺术舞台上实现。
《孔雀东南飞》中“化鸟”,《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化蝶”,都让苦难中的人们悲苦的心理得到一丝慰藉。
屠刀砍了窦娥,但砍不倒天理;邪恶毁灭了窦娥,但战胜不了正义。
九、窦娥勤劳、善良、孝顺、安分、刚烈,这样一个有价值的女性被毁灭的原因是什么?请男生齐读[一煞]。
讨论,明确:1.官吏桃杌太守(联系剧情:给告状者下跪,“但有告状的,便是衣食父母”,昏官后居然升官);2.流氓无赖张驴儿。
在元代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官吏昏庸无能,是非不分,流氓横行霸道,谋财害命。黑暗的社会滋生了他们,并纵容他们,他们相互勾结,构成了虐民的罗网。这张网下,人的生命没有什么保障,哪怕她是有价值的。因此,窦娥的冤狱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悲剧的时代产生时代的悲剧。
十、让我们给这位善良的女性献上一副挽联
贞洁敬孝,哀怨1雪飞六月 2争抗,3动地4
斟酌并填空:1.感天 2.刚烈 3.悲愤 4.旱亢三年
十一、小结:读《窦娥冤》见到了腐败与昏庸,丑恶与无耻,但悲剧是那个时代的。如今的时代,仍有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光明与黑暗的交锋。若干年后,在正义和邪恶的斗争中你站在哪一边?如果你犹豫了,请你再读《窦娥冤》,再次感受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时的悲愤,感受悲剧给你心灵带来的震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立起来。
十二、作业
1.掌握元杂剧的相关知识。
2.完成《学习风暴》。
第3篇: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窦娥冤》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窦娥冤》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窦娥冤》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⑵把握全剧的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掌握戏剧的主题。
⑶理解剧中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
⑴实践活动,通过分角色饰演激发兴趣。
⑵品味鉴赏戏剧语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戏剧冲突的主要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窦娥对天地既斥骂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
第4篇: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结)新人教版必修4
【结】人教必修4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
一、学习探究
1.窦娥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的意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怎样认识窦娥发的三桩誓愿呢? 浪漫主义的手法的运用,窦娥发出三愿前,依次讲出三句话:“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若窦娥委实冤枉”,“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剧作家通过这多次的重复,重在说明:由于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败,才使得孤苦无告的窦娥惨遭杀戮,蒙此奇冤。所以她受刑前发的三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才能一桩桩都应验,真个是,连“皇天也肯从人愿”。可见,“冤”“怨”二字是贯穿始终的。剧作家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由于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因而观众不仅不感到荒谬怪诞,相反,倒因此更加深切同情窦娥的悲惨遭际,深切痛
第5篇: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讲)新人教版必修4
【讲】人教必修4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
教学目的:
1、联系剧情,把握窦娥的性格,认识窦娥善良美好的灵魂。
2、认识元朝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3、感悟悲剧美,理解悲剧的教育作用。教学重点:对“三桩誓愿”的理解 教学难点:
1、“三桩誓愿”是浪漫主义手法
2、悲剧的教育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知识。2. 能力目标:初步了解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和善良;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3. 情感目标: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
一、导语
“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也”这是王国维对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的评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窦娥冤》
第6篇:高中语文练案1窦娥冤4
练案1 窦娥冤(1)
本练案共2页,满分为50分,用时40分钟。
一、夯实语言基础(33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41594008(C)A.角色(jiǎo).B.枷锁(jiā).C.寒暄(xuān).D.煞尾(shà).盗跖(zhí).罪愆(yǎn).错勘(kān).埋怨(mái).
嗟怨(jiē).
衔冤(xián).
亢旱(kàng).尸骸(hái).
前合后偃(yǎn).湛湛青天(zhàn).
苌弘化碧(cháng).
杳无音信(yǎo).【解析】 A项,“角”应读“jué”;B项,“愆”应读“qiān”;D项,“煞”应读“shā”,“埋”应读“mán”。
2.下列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41594009(A)A.亲眷
甘霖
两全其美
举案齐眉 B.脉膊
绣闼
身首
第7篇: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文雨巷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文雨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教学难点、重点】
1、学习象征的用法。
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式】
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本文的意境。
2、通过细节来进一步体验感知。
〖教学步骤
一、听录音,整体感受
课文读完了,我们感觉到什么了吗?这首持美吗?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只需静思)
二、放背景音乐,共同朗读体会
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我们被这种感觉控制住了。这首诗很美。为什么让人难受的.诗也美呢?我们还能举出曾让我们难受过,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动过的人、事和作品吗?
对。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
第8篇: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计划
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计划
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下面是关于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计划的内容,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计划
使用教材:人教版必修三、四。
基本情况:所教两个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不够,底子较差,知识面窄,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解题方法,阅读、理解的能力较差。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错。
教材分析:必修三以小说、唐诗、文言文、议论文为主;必修四以戏剧、宋词、文言传记为主;写作教学重点为写议论文。
教学目标:力求合格率达百分之八十,优秀率达百分之二十,提高率达百分之九十五。努力拓宽语文知识面,扎实深化语基底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写一手较好的钢笔字;写好议论文,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措施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