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写》写作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2-28 07:12: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写作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消息的基本特点、要素和结构。

2、理解新闻的相关常识,贯穿于新闻写作中。

3、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消息写作。过程与方法

1、阅读法和点拨法

2、示例法和讨论法

3、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展示材料,营造良好的视觉气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写作文的成功与快乐,感悟到生活即作文的大语文观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消息的特点、要素和结构。【教学难点】

按照指定的参考题目,完成消息写作。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有关消息的文章了。我相信大家对消息有关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把知识学到手,用到手,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学习写消息”,一起浏览“学习写消息”的相关知识。(学生看书后,回忆、对照、讨论、交流、复述新闻消息的有关知识)消息,就是新闻。它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地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的一种文体。

二、如何写作新闻消息

(一)制作醒目的标题

消息的标题是全文的眼睛,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它主要有四种形式:

1、主题式。如:

重庆市一建筑工人下河勇救落水儿童 主题式标题直接揭示文章的核心。

2、主题加引题式。如:

A、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引题)西藏打击乱捕滥猎不法分子的活动(主题)B、两校携手谋发展(引题)涪陵中学对口帮扶石宝中学(主题)肩题也称引题、眉题,在主题的上面,从一个侧面对主题作引导、说明。

3、主题加副题式。如:

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主题)——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群众联欢活动(副题)副题也称子题、辅题,他在主题下边,对主题其补充、注释的作用。

4、完全式(主题加引题、副题)。

如: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引题)澳门今回祖国怀抱(主题)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副题)

从这个标题可以看出,主题是实的,引题是虚的,副题是实的。

(二)提炼精彩的导语

导语是消息的写作重心,是消息的头一句或第一段话,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导语有以下四种:

1、叙述式:是用摘要或综合的方法,对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作扼要的叙述。

2、描写式:是对消息中的主要事实或某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作间接的描写。

3、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作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

4、提问式:是把主要事实用提问的方式写出来,使报道的问题更为尖锐,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三)展开丰实的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其结构形式有两种:

1、先后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

2、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并列、主次、点面等关系)安排层次

(四)介绍背景和结语

消息的背景和结语是一篇消息中可有可无的内容。

1、背景是指消息所报道事实的历史情况和环境条件。消息使用的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1)对比性的(2)说明性的(3)注释性的 2.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有后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有的消息已经把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语了。

常见的结语有下面三种方式:A、概括小节式。B、预测趋势式C、提出问题式。

三、讲解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1、材料 刘胡兰慷慨就义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3月广播)在山西文水县一个叫云周西村的村子里,上个月12日,有一个17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被阎锡山的军队杀害了。

在当众审讯的时候,阎军问她:“是不是共产党员?”她说:“是!”阎军又问她:“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她回答:“共产党为老百姓做事。”阎军又问:“今后你还共产党办事?”她说:“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这时候阎军抬出了铡刀,在她面前铡死了七十多岁的老人杨桂子等几个人,又威胁她说:“只要今后不给八路军办事,就不杀你。”这位青年女英雄坚决地回答:“那是办不到的事!”阎军又问:“你真的愿意死?”英勇坚强的刘胡兰,从容地躺到铡刀下面,大声地说:“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我再活17岁,也是这个样。”这位17岁的女英雄就慷慨就义了。

全村的父老,都记下这血海深仇,他们决定立一块碑,来永远纪念这位人民的女儿。

2、分组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这则消息的六要素是什么?请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明确:这则消息的六要素是:时间

1947年2月12日

地点

山西文水县云周村

人物

刘胡兰

事件的起因

阎军审讯刘胡兰

事件的经过

宁死不屈

事件的结果

慷慨就义

这则消息的导语是文章开头的第一段)(2)这则消息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则消息它没有引标,也没有副标,只有主标“刘胡兰慷慨就义”,这个主标概括了这则新闻的主要事实)

(3)本消息的主体部分是以什么方式报道的?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消息的主体部分主有是通过任务的对话来报道事实的,这样写更能体现事件的真实性)

(4)这则消息的来源是哪里?

(明确;这则消息的来源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课堂小结 利用材料,结合学生的讨论,概括消息的结构。

一般来说,消息的结构可分为五个部分,那就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在这五部分中,其中的“标题、导语和主体”是消息中必不可少的。

一般文章只有一个标题,而消息的除了主标以外,还有副标和引标。主标所揭示的是消息的主要内容。在主标上方的小字就是引标,在主标下方的小字就叫副标。引标和副标都是点明或是介绍与主标有关的内容和情况的。在有的时候引标和副标可以不用。

如:

(1)我国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主标)胡锦涛到现场观看并发表重要讲话

黄菊吴官正一同观看

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罗干等在北京观看发射实况(副标)《人民日报》(2003.10.16)(明确:此标题有主标和副标)

(2)“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引标)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主标)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副标)《人民日报》(2003.10.17)

(明确:此标题引标、主标和副标都有)(3)世界第一高桥冠名权卖了619万元 《云南日报》(2003.10.15)

(明确:此标题无副标和引标,只有主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是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有价值、最能体现中心内容的一部分。如材料中的第一段。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与补充。它主要介绍要报道的事实。一般来说消息的六要素就包括在里面。如材料中的第二段。背景,是指消息所报道事实的历史情况和环境条件。它通过对比、说明和阐释,使报道更加具体和深入。背景材料一般暗放在主体中,也可放在导语和结尾部分。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话。有时候对全篇做小结,为了加深读者的印象;有时候写出发展趋势,引起读者注意。

还有附加部分电头,就是放在导语前面的,或是用括号的形式介绍发稿的通讯社、发稿的时间以及发稿的记者等情况的文字。

课后习题

1、前面,我们已经讨论学习了“消息”的写法,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所出示的内容,写一则消息。

(1)参加班上或学校最近开展的某项活动,写一则消息。(2)观察学校、村寨以及附近企业的生活,写一篇消息。明确:

①所写内容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体现消息及时性。②所报道的人或事必须是真实的,要体现消息的真实性。③所写的篇幅要短小精干,要适合消息简洁性。

④要注意列好消息的提纲,严格按照消息的要求和格式进行规范写作。

如果同学们做到了以上几点,再加上你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经常写作,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成为一名很了不起的记者,祝大家成功!

板书

板书设计

(一)制作醒目的标题:标题--眼睛--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四种形式:

1、主题式--揭示核心。

2、主题加引题(肩题、眉题)式--(侧面)对主题作引导、说明。

3、主题加副题(子题、辅题)式。对主题其补充、注释的作用。

4、完全式(主题加引题、副题)。

(二)提炼精彩的导语:导语--重心--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四种:

1、叙述式:(摘要或综合)--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扼要。

2、描写式:间接的描写。

3、评论式:评论--揭示性质。

4、提问式:提问的方式--更为尖锐--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三)展开丰实的主体:主体--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两种:

1、先后顺序。

2、逻辑顺序。(如因果、并列、主次、点面等关系)

(四)介绍背景和结语:

1、背景--历史情况和环境条件。三类:

(1)对比性的(2)说明性的(3)注释性的 2.结语。

三种方式:A、概括小节式。B、预测趋势式C、提出问题式

第2篇:写作教学设计

抓住细节,让文章更有情境画面感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情境“画面感”

2、总结归纳增强文章情境画面感的几种方法

3、学习运用所总结的方法,增强文章的情境画面感 重点:总结归纳增强情境画面感的几种写法

难点:学习运用所总结的方法,增强文章的情境画面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虽说是写作指导课,但上课前我们先插播一则广告,台湾三菱汽车的广告宣传片,毕竟人家大公司给我赞助费了嘛!(目的:让学生放松)播放宣传片

同学们,这则宣传片起到宣传效果了吗?给你留下深刻影响的画面是什么?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呢?同学们各抒己见

大家说的很好!导演借助音乐,色彩,近远镜头切换等手段,通过一帧帧画面让我们为之动情。大家从画面中品味除了亲情的珍贵,品味出了长情的陪伴。导演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那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文章中,可以通过什么手段给读者描绘画面,让读者为之动容,为之动情呢?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抓住细节,让文章更有情境画面感,(师板书题目),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情境画面感

2、总结归纳增强文章情境画面感的几种写法

3、学习运用所总结的方法,增强文章的情境画面感 重

点:总结归纳增强情境画面感的几种写法

点:学习运用所总结的方法,增强文章的情境画面感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概念:

要让文章增强情境画面感,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才是“画面感”?出示投影:画面感:就是形容由某种事物带来的联想,能够使人身临其境的一种感觉。

师具体阐释:就是读文章的同时,你脑海中就会产生作者给你表述的意境,从而就可以与作者心灵相通的感同身受了!这就叫画面感,有了画面感,就有了和读者共鸣的基础了!一旦共鸣,文章的情的质感也就有了,文章的境的深度也就加强了,有质感和深度的文章,才能够有让人品读的价值!

(二)示例分析,总结归纳

1、同学们,我们看这个句子:出示:海浪从很远的地方向堤岸冲过来。你从中提炼到了什么信息?

再看第二个句子:海浪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摆好姿势,弓起脊背,像一头西班牙斗牛,拼死向堤岸冲过来。

有什么感觉?

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

总结:巧用修辞可以增强文章的情境画面感

2、我们再看这两个句子:

A: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也开始有些想家了。

B: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看夕阳。

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活化人物的心理,增强情境画面感。同学们,你们试着写两句?小组讨论,交流

3、让我们继续探讨:

我们继续共同分析这两个句子:

A.夕阳的余晖下,小草和着微风,门口的那只大白兔卧在草丛里,望着那片天空。

B.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口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着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大家看看,这两个句子,哪个更具有画面感? 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呢?妙用修饰语

4、我们学习了三种增强文章情境画面感的方法了,再看一下这两个句子: A.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他从睡梦中惊醒。

B.嘭,嘭,嘭!哐,哐,哐!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他从睡梦中惊醒。这两个句子也是显而易见,哪个更能让你心动?B句

为什么?加了拟声词,可见,拟声词的使用,也可以为我们创造情境加分!

5、学习了四种方法了,还想不想学?

A.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大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是什么描写?景物描写。给人物活动创造一定的活动场景,细细描摹,犹如画画的背景一样,更有整体的情境画面感。

总结:我们学习了几种增强情境文章画面感的写法?

1、巧用修辞

2、活化动作

3、妙用修饰语

4、拟声造境

5、辅以景物

(三)学以致用:我们来写写:

下面该我们班的文学作家们大展身手了!我们看一下这一段话: 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散文作品:《目送》中的一段,请一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诵一下: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驶出巷口……

要求:请揣摩作者的情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增强文章情境画面感。

学生完成后交流写作成果,师生点评

出示原文,分析巩固领会本节课学习的写作技巧与方法

四、布置作业:

作文:那一股暖流……

要求:精心构思,叙事完整,细细打磨,增强文章的情境画面感

不少于600字。

第3篇:写作教学设计

写作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写作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写作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明确想象与联想的重要作用。

2、提升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文题展示

请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以“假如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写作导航

联想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由现在联想到过去,按现代生活的模式构思故事情节。

2、由现在联想到未来,把假设的内容写成真实的情节。

3、由甲联想到乙,让成语典故俚言俗语等为我们旧瓶装新酒。将成语典故或者俚言俗语加以适当的改编扩充,让其成为作文中的故事情节,或者把目前的热门话题灵活地转移到文中人物身上来,以取得异曲同工的效果。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写作教学设计

写作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写作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针对学生面对稿纸,苦思冥想,抓耳挠腮,作文天空是灰色的现状,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既生动有趣又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写作文水平的作文活动。让作文课充满绿色的生机,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训练学生观察感悟及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4分钟)

从《点点虫》、《微观世界》入手这是一部礼赞小昆虫与大自然之美的法国记录法,昆虫、草叶、水滴、无不纤毫毕现,这些壮丽的奇观,生活素材恰是学生日常生活经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写作训练 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部分写作训练

【考试目标】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写日常应用文,做到格式正确。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扩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写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写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想象和联想;

2. 认识想象与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3. 能够在写作中正确运用想象与联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明确想象与联想的含义,能够在写作中进行恰当的想象与联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封面)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想象与联想①

课前导入:

想象与联想是人类的两种主要的思维能力,尤其在写作中学会正确地进

行想象与联想,会使我们的思路开阔,文章含蓄隽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进行想象和联想。

一.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小练习:

1.根据屏幕上杜甫的诗句描绘心中的画面请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图画并简述自己的构思设计(大约五个学生:孟群霍梦珍乔爽郭建郭倩颖)

2.展示扫描画面②

师:以上几个同学的画面,以及屏幕上的画面都是根据同一首诗作的,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七年级写作《有感而发》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写作《有感而发》教案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写作《有感而发》教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感而发,是写作的根本原则;

(2)理解关注、体悟、思考生活,是我们心灵感动、真情流露、灵魂净化、创写佳作的源泉。

(3)掌握“有感而发”的基本写作要求及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有感而发”的基本写作要求及方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说起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来,往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闭上眼睛,不假思索即会脱口而出,如数家珍。相反地,对于陌生的人和事,说起来往往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规范性议论文写作 教案教学设计

规范性议论文写作

规范议论文是与议论性散文、杂文、随笔、评论等文体相对而言的考场文体,是指以论点、论据、论证构成清晰的论证结构的议论文。这种类型的写法,其比例尽管在满分卷中历年呈下降趋势,但在全体考生作文答卷中,仍是比例最高的文体。它的主要特点,一是论说三要素完备;二是论证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合乎规范模式;三是语言合乎议论语体,注重清晰、严谨、准确。其中,论证结构规范是写好这一类型议论文的关键。

学生写议论文最严重、最普遍的问题,是缺乏“论证结构”意识,不知道“论说”如不以“系统结构”的方式来组合,往往是疏漏松垮、缺乏论证力度的。阅卷中大量的议论文中档卷,基本上属于“观点+例子材料+联系现实”类型。

论证结构有多种类型,在中学课本中讲授过的方法,有例证、理证、喻证、反证、对比、归谬、引证等,这种种方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听-写》写作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写》写作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