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外派华文教师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外派华文教师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派华文教师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派华文教师心得体会1
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根据学校安排,我有幸聆听了几两堂知名教师示范课,他们用自己的授课方式为我们讲解、示范、指导,使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并时刻鞭策着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通过这次培训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得到了升华,对于教育工作有了更多的感悟。
一、更新了教育观念
我深深地感觉到,作为教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师,只有与时俱进,恪守师德,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尊重学生,具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做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
二、学习了先进的经验和方法
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对于我以后的课堂教学将大有裨益。
三、名师工作风范润泽了我的心灵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 更应该引起足够的认识,一定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带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来,努力学习探索,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利用课堂这块宝贵阵地,将自己的教学推向一个更高层次。
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投身教育工作的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再提高。
外派华文教师心得体会2
近期,通过外出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令我豁然开朗。从精彩的讲座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的到更新。下面就通过我的学习获得的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通过听课,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的交往状态,思维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的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的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应当创设情景,巧妙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知识冲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的到发展。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再见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展开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课堂,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的被关注。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总之,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外派华文教师心得体会3
四月七号,我有幸参加了市优质课评比,同时也对其他课进行了观摩学习,受益匪浅。
首先,这些课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每节课都有闪光点,教师在这个舞台上展示了个人魅力,诠释了对这门课的理解。
《遇到危险怎么办》课前老师伴着音乐,老师做着动作,学生整齐划一的走进课堂。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立刻吸引了听课者的眼球。课的最后她发挥了自己是一个哑语老师的特长,用师生演绎的手语《祝你平安》结束课,送给听课老师:你我平安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临沂二小的纪老师,上了一节探究课。课的开放性及老师那种霸气是最耀眼的地方。
纪老师干练的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深度的的评价将每个活动提升的淋漓尽致。老师大胆、完全放开是我追求的的。课堂上用实物小金鱼、小乌龟、树叶、桔子分组进行一一探究,学生思维活跃,从课堂走向课外,由植物到动物在带无穷的大自然,一节课学生不知有多少发现,每一层发现有一层发现的目标。层次不同但又非常清晰。最后在师生共同歌唱的音乐的伴随下,将探究方法:如用电脑、实地记录等方法以幻灯片的形式一一出示,非常巧妙、灵活。
《国旗国旗真美丽》以国旗的样子、在哪儿见过、如何爱护国旗以及表达对国旗的爱思路来展开活动的。教师激情的语言一次又一次的将课堂气氛渲染。为了引入我们如何爱护国旗时,教师声情并茂的讲了一个护旗手临终前给孩子的遗愿:要爱护国旗,把学生感动的几乎落泪。在老师的情景的引导下学生亲自练习敬礼;在国旗升起时纠正不正确的做法;举行一次真正的升旗仪式;喊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口号。老师用自己的专长美声演绎一首爱国旗的歌曲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以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唱歌、朗诵、送国旗)表达对国旗的爱。最后学生在歌声伴随下举着小国旗缓缓走下课堂。
《努力才会有收获》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的学钢琴一波三折的故事引入话题:怕不怕困难,努力才会有收获;然后让学生尝试做广播操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经历。做其他事情呢?小组内交流后汇报:唱歌、跳绳、写字成功的经历。最后将《千手观音》用课件展示他们特殊的训练过程及成功的一幕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对他们说什么?你有什么计划?在师生交流中将道德认知一次又一次的提升。本课教师提升语言是一个亮点:语言提升到位,造诣深刻,将课上的深不可测。如:“是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有句话说的好,失败是成功之母”又如“克服困难的勇气,……的恒心………..总之,一句话努力就会有收获!”“不要放弃”“打败胆小鬼”“在他们眼里无声并不可怕,只要努力就会有奇迹”“心动不如行动”之类的话。
总之,这次外出收获不小,开阔的眼界,长了见识,收益无穷………
第2篇:国务院侨办华文外派支教工作 总结
2017-2018“外派支教”工作总结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 缅甸曼德勒 新世纪国际高级学校
宋兴昌
尊敬的各位领导:
本人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有幸参与了国家侨办(国务院侨办、重庆市侨办和秀山县侨办)“一带一路”华文外派支教项目,目前已顺利完成外派支教工作。现将一年的外派工作总结如下:
一.外派国家及学校 概况
1、缅甸是一个东南亚国家,位于中南半岛西部,东北与中国接壤,与中国国境线全长2000多公里;西北邻印度和孟加拉,东南接泰国与老挝,为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其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是东南亚第二大国;人口5000多万,首都为内比都。
缅甸现在是一个总统制国家,总统任期五年。其国土森林覆盖率达50%,产硬木和柚木;工业有碾米、木材、石油开采、小型机械制造、矿产等;矿产有锡、钨、锌、铝、石油、钢玉及玉石。官方语言为缅甸语,缅甸境内各个少数民族都使用自身的语言;汉语除了在缅甸华人内部外,在缅甸北部少数民族地区也较为通用;缅甸社会上层人士懂英语,西部边境地区少数人通用孟加拉语;虽然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由于教育设施落后,缅甸不通行英语。
2、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也是第二大经济城市。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也被称为瓦城;为缅甸华人主要聚居地,所以也称作华城。曼德勒是缅甸主要的商业、教育和卫生中心。
曼德勒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古迹很多。伊洛瓦底江从城市西边流过,城市街道横平竖直,以数字作为街道名称。海拔76米,人口约53万,1月平均气温20℃,最热月4月平均气温33.9℃,绝对最高气温达45.6℃,年降水量863毫米,集中在5~10月。
3、曼德勒华文教育已有接近百年历史,现已形成孔教、云华、新世纪、昌华、福庆、明德、瓦城福建同乡会、果文等数所汉语学校。其中孔教学校由中国台湾地区创于1965年2月,已有50多年的历史,目前有北区、东区、南区、新城四所分校,全校学生共七千余人,教职员工一百三十多位,分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在曼德勒华校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 云华师范学校是由中国云南省侨办对口支援,曼德勒云南同乡会全力承办,因“有教无类”而影响最大。其他几所学校均由当地侨领和热心公益的会馆组织、社会力量出资兴办。
其中,尤以云华师范学院和孔教学校凭借招生范围和办学力度,影响深远;新世纪学校则凭借宣传、董事长张旺后先生的推广以及生源质量的优势,近几年突飞猛进。
4、新世纪国际高级学校,是一所中缅双语私立学校,位于曼德勒市区56条街37-38条中间,由当地华人侨领张旺后投资兴建,已有10年办学历史,涵盖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中文学校使用“人教版”教材,开设有语文、数学、科学、物理、化学、音乐、美术、计算机、书法等课程;现有学生1400余名(绝大多数为缅甸华人,只有极个别的缅族和印度裔学生);中国教师51名,其中外派教师5人,云南籍15人,川渝籍29人(潼南籍多达16人)。
二.我的工作
本人先后承担初中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小学三四五年级诗歌鉴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七年级数学实践以及高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等科目和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
在缅甸工作的这一年,是艰苦的一年:蚊虫肆虐,高温酷暑,登革热等疫病横行,缅甸北部战事不断,缅甸国内政治局势一度不明朗。但是在侨办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尤其是钟永红处长和秀山县刘刚部长的亲切关怀下,最终挺了过来。
这一年里,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模式的巨大区别,一度感到极为不适应,几度萌生退意。但在侨办领导和我的家人以及国内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鼓舞之下,我先后教授了近700名学生,横跨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涵盖文理数门学科;在《金凤凰报》发表文章数篇,指导新教师两名并且在校内教师基本功大赛取得好成绩,承担公开课和送课下乡多节;承担班主任工作和值班工作,周课时数多达21节。
三.感悟和思考
1、缅甸人对中国人评价并不够高
近十余年来,中国人在缅甸主要从事玉石矿物和缅甸红木贸易,大部分商人只顾商业利益而不惜欺诈和破坏环境,再加之西方国家从中挑拨离间,缅甸人对中国的初步印象很不好。
目前,正在好转。自十八大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尤其是在若开邦“罗兴亚人”事件中中缅友谊经受住了考验,在商城、出租车和各类酒会上,能够明显感觉到这种转变。
2、华文外派支教项目很重要——文化比刺刀有力量
缅甸先后被英国和日本殖民统治,这种统治已经结束70多年了。可是缅甸民间对英语和英语文化的推崇,文化教材里面对当年日本殖民统治的美化,还是根深蒂固的——这就是文化的作用——满大街的英文学校和满大街的日本车辆和机械,就是明证。上学期的每个周末,我都会徘徊在曼德勒的大街小巷,用脚步丈量这座朴实的城市——能看到大量的学校,比如佛教(和尚庙)学校、英文学校、缅文学校以及中文学校,中文学校最少。
回顾世界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我们就不难发现,西方文化随着教会和教会学校先于他们的物产和军队到达他们想要到达的地方。而我们对地缘政治的参与,对文化圈和文化格局的塑造才刚刚开始。这就需要我们有大局意识,要能看得更远——我们的祖国需要经营自己在缅甸的利益。
仅以抗战时期的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现在的“仰光-曼德勒-昆明-贵阳-重庆”油气管道、“皎漂港”项目就可以看出与缅甸的地缘政治将来一定会成为中国的核心利益,因为它直接关系着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更关系着“马六甲困局”的破解——更何况,缅甸之于中国的重要性远不止这些:2000多公里的陆地国境线,是中国西南屏障;东南亚第二大国,“一带一路”战略上的关键节点,未来还可能是泛亚铁路的桥头堡;是中国“供给侧改革”过剩产能纾解的重要口岸,比如水泥、玻璃、机械,尤其是道路、水库、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缅甸物产丰富,锡、钨等各类稀有矿产可以作为中国的有效补充,包括缅甸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也可以纾解我们的老龄化加快到来的困难。
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民间先行、文化先行,需要好的项目去示范,去引领,去实现——华文外派支教项目就是最好的途径和选择。
3、侨务部门和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应该整合相关措施
目前,国家大量地资金物力(冬令营、夏令营、大学奖学金)绝大多数都运用于缅甸华人——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正确的,毕竟同根同祖同文化,我们吸引他们来祖籍国投资兴业,毕竟当时我们最缺的就是外汇、资金和技术——而现在我们最需要的不再是这些了,我们需要的是政治上的大力支持。而缅甸华人(甚至是整个东南亚各个国家的华人)在缅甸国内的政治地位和政治话语权很是不足,他们不再能给我们提供最有力的支持了,所以我们要及时改变我们的政策和策略;更重要的是,多数华人经济实力强大,不是很需要国家在经济上的倾斜支持。所以我们应该做如下整合:
首先,外派的老师应该更倾向于缅族学校,或者协助他们的缅文学校开设汉语,这样提供更多的机会给缅族人——毕竟,缅族人才是缅甸社会的主体。
其次,外派教师的选择,应该更多倾向于语文教师,尤其是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师,培养庞大的亲华群体,音乐、美术、书法和舞蹈老师也应该是外派选派的重点;大学阶段,可以提供留学名额和奖助学金。选择外派学校和留学生的时候,应该把更多的机会提供给缅族人(目前,外派教师大多派向了华人子弟学校,留学生的情况也是如此)。
第三,以民间交流的形式,和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取得联系,并能达成合作协议,将对汉语的推广和亲华力量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毕竟,我们的台湾同胞由于历史的缘故,在缅甸根基深厚,后裔也多——更为重要的是,受历史原因的限制,部分台湾籍居民拥有“中国”和“缅甸”双重国籍,适龄期儿童更是如此。如果两岸能加以合作,不仅对汉语推广有利,还能培养亲中派,也更能削弱“台独”势力,对扩大和增强统战工作也有极大的益处。
第四,国内教育部门支援的教材教辅和读物,希望能加盖“赠阅交流”“免费阅读与使用”之类的印章(类似于 商品销售中的“非卖品”印章)。国内支援的许多教材都被接受学校向受教育对象收费使用了。行善举,也应该让别人知道,这能有效扩大我们的影响力。
第五,大力推介高职院校到缅甸招生和办学,一来可以为缅甸培养大量的技术工人,增进中缅友谊,二来促进中缅政治经济良性发展,还可以弥补国内劳动力不足的缺口,最后还能促进中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和进步。
位卑未敢忘忧国。
虽仅仅是一介书生,但是,有多大的光就发多少热,为祖国能做一点是一点。我知道,我所写的、所想的,可能早有先贤已经进言给了各个部门。但是,万一有所遗漏呢,但愿我这愚者之考虑,能有丁点之补缺。
再次感谢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和涂志勤校长,感谢秀山县教委,感谢秀山县侨办、统战部和刘刚部长,感谢重庆市侨办和钟永红处长,感谢我的夫人和孩子——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我不可能完成“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外派支教工作。感谢伟大的祖国和这个伟大的时代,没有“一带一路”的战略决策和“文化自信”的笃定,我也没有这样的机会能如此近距离地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来。
外派教师(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宋兴昌
2018年7月18日
第3篇:教师外派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走出去,总会有收获”
学校:
培训心得体会
——“走出去,总会有收获”
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学习、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专家们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专家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
在短短的几天观摩学习里,观摩了6节课,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
他们设计的内容难
第4篇:华文教师培训
华文教师讲话稿
马建平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就如何帮助一年级学生学好语文谈谈我的一些看法。祖国语言文字离不开拼音和生字的学习。一年级正是打好拼音学习和培养识字能力的大好时机,只要打好这两个基础相信学生能学好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
首先,谈谈我在识字教学方面的一些想法: 我们提倡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
一、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现在,在识字教学方面充分体现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