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二十三糖瓜粘顺口溜
二十三糖瓜粘顺口溜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大家都接触过顺口溜吧,顺口溜源于生活,最常见的是卖货小贩使用,物品卖的好坏和顺口溜编的好不好有很大的关系。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顺口溜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十三糖瓜粘顺口溜,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旧时,北京及华北许多地方,都流行一套春节顺口溜: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对子,
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年肉,
二十七快杀鸡,二十八炸排叉,
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守一宿。
大年初一走一走。
(拜年祝贺新春吉祥,小孩可得押岁钱)
这是一种做得比较讲究的糖瓜。外层是麦芽糖,中间有饴糖心,
用来祭灶的。方法是把糖瓜打破,取出中间的饴糖抹在灶王嘴上。
为什么要给灶王爷嘴上抹糖瓜呢?因为他是玉皇大帝派驻各家的坐探,
抹了糖他向玉皇大帝汇报时就会多说好活。上天言好亊,下界保平安!
二十三糖瓜粘,是北方各省。长江以南则多半是二十四祭灶。
据说二十三灶神从北方出发,一路吃请,
要二十四才到江南,这是有据可查的。
现在糖瓜少了,人们不怕灶神打小报告,也敢对玉皇说三道四了。
再说灶糖也上不了挡次,爱吃的人越来越少了。
春节顺口溜推荐
1、新年佳节到,拜年要赶早,好运跟你跑,吉祥围你绕,财源进腰包,心想事成了,春节齐欢笑!我的祝福如此早,请你一定收到。
2、让鸟儿为你鸣叫,让礼物投怀送抱,让烦恼掉头走掉,让幸福对你格外关照,看完信息所有祝福生效!祝: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3、虽然天天见面,虽然无话不谈;虽然相隔不远,虽然问候不断。春节来临之时,我还要送出我真诚地祝愿。祝你天天快乐,幸福永远!
4、祝大家上班偷偷傻笑,下班活蹦乱跳,嘴里哼着小调,晚上唏里呼噜睡觉,醒来吓一大跳,枕边全是钞票,提前(钱)祝春节幸福快乐!
5、总想对你倾诉最真的.话语,总想为你低吟最美的歌谣,总想与你继续最纯的情意,总想给你发送最暖的问候。春节到了,愿你开心快乐。
6、春节了,想想没什么送给你的,又不打算给你太多,只有给你五千万:千万快乐!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平安!千万要知足!千万不要忘记我!
7、剪一纸窗花,剪去忧伤;贴一副对联,贴上吉祥;斟一杯美酒,斟满幸福;捧一手雪花,捧住甜美;发一条短信,传递情意。愿你春节快乐!
8、春天的钟声响,春节的脚步迈,祝春节的钟声,敲响你心中快乐的音符,幸运与平安,如春天的脚步紧紧相随!春华秋实,我永远与你同在!
9、春节送礼不送烟,春节送礼不送酒,春节就送祝福信:字字都有欢乐情,行行都是如意符,段段彰显团圆景,衷心祝愿您新春快乐,顺利吉祥!
10、新春伊始,门楣载福。策马扬鞭,把酒会春。天地同乐,万象更新。凯歌频奏,百花绽笑。抬头见喜,马到成功。春节到了,恭祝你春节快乐。
11、人生走过山山水水,脚下高高低低,经历风风雨雨,还要寻寻觅觅,生活忙忙碌碌,收获点点滴滴,祝你开开心心,来年再创佳绩!春节快乐!
12、纲举目张治矿有方,疏而不漏有章可鉴,纪律严明要求高标,紧抓安全刷新产量,年终红包人人有奖。祝福矿长身体健康,春节愉快事业飙前。
13、不管是除夕还是初一,健康身体才是;把每晚当除夕,把每天当初一;把自己当十七,生活就像阳光一般灿烂。祝你春节快乐,幸福如意!
14、春节来到,我把祝福送到:祝你快乐幸福永相随,家庭美满乐常在,身体健康笑开怀,财源滚滚满车栽,事业顺利好运来,最后祝你春节愉快。
15、365天您忙得欢,兢兢业业带头干,未雨绸缪累心肝,只为大家多赚钱,喝水不忘打井人,春节向您拜个年,祝您牛年身体健,带领我们永向前!
16、春风春花春来到,天地万物都欢笑。爆竹声声热情高,驱散忧愁和烦恼。窗花点点最姣俏,迎来幸福身旁绕。祝福绵绵润心潮,愿友春节乐淘陶。
17、幸福应该像是加法,越加越多,忧愁应该像是减法,越减越少,友情应该像是乘法每年翻番,祝福应该就是除法,正好等于你的快乐。春节快乐。
18、我发短信来拜年,年年都如汤圆甜。汤圆甜到真心处,合合美美好团圆。团圆美酒频举杯,举杯欢乐笑开颜。眉开眼笑财运到,明年祝你赚大钱。
19、春节到了,请做好准备,尽情享受:祝福如春雷,盈满你双耳;欢乐如春风,拂过你脸颊;愉快如春雨,润泽你的心;幸福如春意,溢满你全身!
20、敲锣打鼓又新年,张灯结彩合家欢。庭前悠悠黄鹂舞,院落龙珠狮子衔。爆竹声声辞旧岁,男女老少皆笑颜。人间真情需常乐,自得乾坤别样天。
第2篇: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冬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可是这里“过小年”的意思和“冬至”当成小年过的意思完全不一样的。古人把“冬至”看作小年是从头起始的意思,那时候把“冬至”农历上的月份比作正月的。腊月二十三是快要接近大年夜了,准备开始过除夕的“过小年”意思。区分与“冬至”的小年,人们普遍把腊月二十三定为“祀灶日”的。
过去农村都用砖砌大灶的,房顶上有烟囱。祭奠灶神,那就是灶王爷了。只要家里开伙仓的,大灶头家家户户少不了,贴在锅灶墙上有灶神的像,两旁都有对联的,上头还有横批一条,一般都把灶王爷比做家中主人的意思。想想倒也是的,民以食为天,要吃吧,就有烧和煮的,都靠大灶头,灶神显然位置显赫。正因为灶王爷重要,大家在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就要进行“祀灶”活动。
供品中的甜食赢得了小孩子的欢喜,准备的充足,剩下的就到了孩子们嘴巴里。普遍点的糖瓜都有的,想必是经过糖啧腌的冬瓜条子,装上盆子即可以祭奠了;也有些是用非冬瓜做的小糖瓜的;枣子、柿饼少不了;还用黍米粉糕枣糕等,都带黏性的。为什么要弄一些味甜的粘的东西来孝敬灶王爷呢?这是据说灶神上天是汇报去的,要让他带一张甜嘴巴去,这样说的就都是好话,粘粘的也可以封住灶王说坏话的嘴,总之是为灶王爷涂涂口吧。有的人家会真的在灶神的嘴边或者锅灶台里粘上一点块糖;另外有人到灶门这边里涂上点酒糟或者老酒,这就叫“醉司命”了。灶王爷醉意朦胧,可不敢乱讲话了。
【二十三糖瓜粘的介绍】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旧时,每当腊月二十日过后,孩子们就唱起了上面的歌谣,并且盼望着大人们快些买回糖瓜来。“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但在屋子里遇热后就变成了又粘又硬的糖疙瘩。这种粘性很大的麦芽糖,在晋代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当时称为“胶牙饧” (音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也写道:“岁盏后推兰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由此可见,在唐朝它已与美酒一样,成了春节期间必备的佳品。到了明清时代,麦芽糖又被派上了新用场,成了祭祀灶王爷时,粘糊其口的武器。
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看着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坏事都详细记录下来,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就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间,根据玉帝的旨意惩恶扬善。
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儿童们则把这一天当作春节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儿,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声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盘,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点上蜡烛和线香,祈祷行礼后,把灶王像从墙上揭下来烧掉,再把茶水泼在纸灰上,糖瓜则由孩子们抢着分而食之。
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形式热闹隆重而又风趣幽默,所以把这一天称为“过小年”。
陈楼糖瓜,始于清朝同治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制作糖瓜先从制作黄米饴开始,然后精加工而成。陈楼饴糖是用黄米(黍子米,也叫大黄米;粘谷米,也叫小黄米。)和大麦芽,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制作而成。这种饴糖又经“巧人绘春”加工成许多花色品种,形似瓜样的叫糖瓜(大的有五六斤重),而且在表面粘有一层薄薄的`芝麻,吃在嘴里既粘又甜,香气四溢。过去每年古历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都买上几个糖瓜来辞灶(灶王爷),意在用糖瓜粘住“灶王爷”的觜,叫他“上天言好事”,以便“下界保平安”。而今,陈楼糖瓜已成为人们营养、保健、馈赠亲友的美食佳品。
【二十三糖瓜粘的来历】
二十三,糖瓜粘,今天是农历马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王爷的日子。
小时候这一天家里会买一些关东糖,也就是麦芽糖给我们吃。一直不知道麦芽糖为什么叫作关东糖,大概是东北地区传过来了吧。幼年岁月,关东糖作为祭灶的主要物品,只在小年前后售卖,能痛快的吃上几条关东糖是孩子们对过年的种种期盼中的一种。咬一口微黄酥脆的关东糖,伴着甜甜的、香香的、黏黏的感觉,年就越来越近了。
这一天还是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得日子,为了让灶王爷说点好的,因此要祭灶王爷,让他吃点好的,上天的时候为人间说点好话,来年的日子风调雨顺,别让老百姓的日子过的太苦。给灶王爷吃点好的还是不能让人放心,关东糖得作用就是利用自己的甜蜜把灶王爷的嘴黏上,不让灶王爷在天上说不好的事情。民谚中“上天言好事,落地保平安”说的就是这件事。
老百姓过得好不好和天还真是有关系,只是这个消息不是灶王爷能够带上去的。指望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只是一种善良但却非常功利的愿望。人间生活的好坏,大致是和人间的人、事联系在一起的。当然作为农业社会的中国,天的作用从来都是举足轻重的。现在逐步进入到工业化社会,天的作业虽然明显,但是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强大了。但是这样的“天”说的气候的变化,而不是天道。一个社会要是想和谐发展的话,顺应天道是前提。可是这个天道在这里的解释却是和人们心里的期望有着相当的差距。
好吃的东西在人间是“味”,上了天变成了“道”,老百姓这里的吃食,经过祭拜上了天,往往就有了规律的意义。要让天上的神仙闻到好的味道,所以在祭拜的时候就会用一些好东西,这样才会有好的味道。不过这些味道还是人间的味道,是人们喜欢的味道,在人们的想象中,这些味道延伸到上天,神仙也会喜欢的。中国老百姓对神仙的看法是世俗化的,中国的祭拜,很难说是一种信仰,更像是一个游戏,一种带有强烈世俗色彩的功利行为。总是想在某一个时候,用一些好的东西忽悠、糊弄、贿赂天上的神仙,为的是让他们保佑自己在人间的生活。一年拜一次,一次保一年。这和宗教不同,宗教的信仰是求的心理的平和、平静,认为一切事情的发生有其必然性,该来的就是该受的,苦难可以用信仰来解脱。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寄托而不是现实中的庇护。对比一下基督教的礼拜和我们的祭灶,其中的差别是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的。
祭灶是传统,很多年了。在我看来,这种民俗流转到现在,不过是一种好玩的游戏了。要过年了嘛,慢慢造势,为春节酝酿气氛。在没有什么外部力量可以信任、可以寄托的现在,玩一种游戏消遣一下,顺带可以寄托一些希望,也是一种不错的游戏了。
第3篇:小年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小年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小年到啦!惊觉新春序幕开,鞭炮声声入窗来。迎接小年意味着春节的即将到来,小年至,团圆近在眼前。腊月二十三糖瓜粘是什么意思?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过小年的习俗 | 北方小年夜吃什么 |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小年 - 传统民俗节日
小年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中国民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它是中国整个农历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第4篇:2015年过小年:“二十三”糖瓜粘
2015年过小年:“二十三”糖瓜粘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老北京的习俗要吃“糖瓜”。很多MM想吃又怕发胖怎么办?不要紧,小编教大家吃甜食也不胖的秘诀。
1、慢慢吃、专心吃
点心零食吃得越快,血糖上升得就越快,热量就越无法消耗,就会停留在体内转变成脂肪。因此,慢慢享受甜点可有助于热量的消耗,而且对稳定情绪有帮助。
2、配合活动量
活动少的时候,点心也要少吃。放假在家时,因为心情放松,一不小心就会吃太多。当然,如果去爬了五六个小时的山,就可以放心地慰劳自己一下!
3、搭配喝大量的水
吃甜食一边喝大量的水,可以帮助增加饱足感,进而防止暴食。其中以无糖的.气泡水效果最佳。另外也可选择有苦味的咖啡、红茶或绿茶。这些饮料的苦味,可以彰显甜食的甜味,进而提升吃了甜食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