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5年级关于三月三作文
5年级关于三月三作文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壮乡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月三征文,欢迎大家阅读!
【三月三作文1】
我出生在广西,每逢三月三都能吃到外婆亲手制作的五色糯米饭。大家一听到五色糯米饭,而且还是五种颜色的糯米饭,想必大家一定会有很大的食欲吧!五色糯米饭是由黑、红、白、紫、黄五种颜色的糯米饭构成的。黑色象征土地肥沃,红色象征子孙发达昌盛,黄色象征五谷丰登,紫色象征富裕殷实,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这五色糯米饭组成了生活中人们渴望的追求。听了我的介绍你的知识是否又在增长了呢?
早上来到外婆家,只见外婆在忙忙碌碌准备制作五色糯米饭,我终于可以亲眼目睹整个制作过程了!外婆告诉我,黑色的是用枫叶;黄色的是用黄栀子;而红色糯米饭和紫色糯米饭是用同一种但叶状不同的红蓝草制作的,这红蓝草可真稀奇,竟可以做出两种糯米饭的颜料。接着洗糯米,泡糯米,把各色糯米饭揉成饭团,准备上锅咯。坐在一旁的我就如木头人一般,目不转睛地看着。外婆将锅盖给盖上时,我心里已经感觉到天地将恩赐于我美味的五色糯米饭。
外婆刚宣布出锅,站在一旁等候许久的我立即扑上去。打开锅盖,一股香喷喷的气味钻进我的鼻子,馋得我无话可说了。看五色糯米饭的色泽是鲜艳的,是五彩缤纷的,是晶莹透亮的。吃上一口,那味道柔软而鲜美,想吃又不舍得吃,而且吃完第一口还想再吃第二口,吃起来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啧啧赞叹。
是啊!望着那色彩斑斓,晶莹剔透,香味扑鼻,色香味俱全的糯米饭,你怎能无动于衷呢?
【三月三作文2】
今年的4月16日是农历三月初三,温州市首届瓯越“三月三”畲族风情节在泰顺县司前畲族镇隆重举行。因为舅公的邀请我家3人有幸参加这届畲族风情节。
早上7点,太阳还刚钻出地平线。我们就坐上舅公的`车出发了,经过3个钟头的路程我们到达了泰顺的畲里乡。彩旗飘飘,山歌回荡,到处洋溢着欢快喜悦的节日气氛。首先欣赏畲族舞蹈.山歌对唱和竹竿舞。竹竿舞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舞蹈,集娱乐运动为一体。大姐姐大哥哥们的表演真精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大姐姐的带领下,也学会了竹竿舞。接着我们观看畲族人民非常有特色的婚嫁习俗表演,让我见识到了不同民族的风情习俗和悠久历史。
中午11点,太阳爬到了头顶上。畲族家家户户蒸煮“乌米饭”,在门前屋后摆起来百家宴席,庆祝畲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乌饭节。我们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和畲族人民围坐在一起,吃着当地的传统菜。他们的饮食和我们可有点不一样,每张桌面都空的,等客人们一到齐,就连着上16道热菜,有面条.青团.春笋.豆干...乌米饭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是畲族最最有名的16碗。
今天,我们和广大畲民共同欢庆这一美好的节日,祝愿畲族人民生活幸福,祝愿我们的中国繁荣富强。
【三月三作文3】
布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在黔西南州主要分布在南北盘江两岸。我老家是布依族,居住在贞丰县平街乡的北盘江岸边。布依族有许多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节日是布依族三月三。
我们布依族村子每年由五家人轮流做东,牵头组织做每年的节日活动。三月三的节日由东家开会决定收钱的多少,然后分头告诉各户,大家按照规定的时间把钱交上,东家在节日的前一天把东西准备好。
节日当天,小孩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新服装,欢快的跳舞,尽情的歌唱;年轻的哥哥姐姐在做古歌比赛;阿姨们上午在家里打糍粑,下午去藏山;叔叔们杀猪祭山祭祖。
神秘的仪式在寨中的古树下进行,只有大男人才能参加,做一些神秘的活动,我们不知道。仪式开始前,由东家和先生在村边路上的树枝上挂稻草绳作为标记,有专人看守着。东家大喊:“各家各户藏山喽!
各家各户藏山喽!
……”家家户户纷纷关门上山,就开始藏山。仪式开始了,外面的人不能进村,也不能路过村子,否则将受到惩罚。仪式结束后,东家又大喊:“各家各户回家喽!
各家各户回家喽!
……”大家回家做饭祭祖。
在山上的活动有古歌比赛、吹木叶比赛、斗牛比赛、放风筝比赛等等。
古歌比赛在树林里进行,男女分为两派,一边问一边答,场面非常热烈。答对的大家热烈鼓掌,答错的大家嘲笑他们。比赛一直持续到傍晚,大人叫回家时才收场,大家依依不舍地分手了。
参加布依族过三月三,你会觉得非常有趣!
第2篇:家乡的三月5年级作文
家乡的三月5年级作文
家乡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我们对家乡有着特殊的情感。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家乡的三月5年级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乡的三月5年级作文1
大家都知道,三月三是我们景宁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今年三月三的主题是:“浪漫畲乡,诗画景宁 ”。节目可多可热闹了,有“诗画畲山”摄影展;有广场文艺表演和畲族服装表演;有畲族婚嫁表演;还有木偶戏等民间艺术表演。
虽然这几天天气时不时地下起倾盆大雨和阴冷,但还是阻挡不了人们去参与和观看的热情。
星期六上午,我和爸爸去看“诗画畲山”摄影展。靠在右手边的是畲乡的山水风景照片和畲族婚嫁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那么地美丽,那么地神奇,我们景宁真不愧为华东的香格里拉。左手边的是移民搬迁照片和滩坑库区风景照。移民满脸笑容,库区风景秀丽,我想他们移到新的地方肯定会幸福,库区的风景将来会更美丽。
今天中午,在景宁宾馆旁边看到了一些穿着畲族服饰的大妈用杉木枝条挡住前进的道路。一打听才知道今天要在这条街上举行畲族婚嫁表演。婚嫁表演的内容是这样的:新娘的婆家人让新郎对山歌,对不出来就罚酒。一会儿,就听到吹吹打打的锣鼓声,从建行那个方向传来。啊!迎亲的队伍真的来了,那场面真壮观啊!队伍前面是一头披着红绸布的大公牛,接下来是锣鼓乐队,最后是大红花轿。我数了数,总共有12对新郎新娘。爸爸向旅行社经理打听,原来这些新郎新娘都是“货真价实”的,不是假扮表演的。除了一对是本地的新郎新娘,其他都是从杭州等外地赶来参加这种有纪念意义的'婚礼的,他们真幸福啊!
以前,我对三月三没什么印象,现在才知道三月三这么有意义,景宁是这么神奇美丽,真是:“浪漫畲乡,诗画景宁。”
家乡的三月5年级作文2
当罥烟般的青色拨开隆冬缭绕的寒气,当和煦的阳光取代晶莹的冰雪洒满大地,当喧闹的鸟鸣打破如夜的寂静,当一渠叮咚的泉水惬意的叩响新旧的交替……我深深地感知到,故乡的三月已来临。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三月,是醉人的一季,那天幕深邃的眸子,依稀记得宝石般的诱惑蓝直指向你脆弱的心,我们想要亲近又彳亍着不敢靠近,你小心翼翼,伸出稚嫩的手,好似将整个天空都揽在怀里,紧紧地,紧紧地,你心灵的防线都挣扎着瘫痪了,啊,这迷人的天空!她不寂寞,因为有着碎花似的云朵儿陪伴在她身边,然而又寂寞,因为每一朵云的一生都不长久,她叹息,宛若西施掩心口的妩媚,娇滴如花,泪斑点点,与世相绝,醉人足矣。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三月,是旺盛的一季。屋前屋后,所有的小生命都渐渐的活跃起来了,一点点,又一点点……逐步汇成了一大拨,在三月里,爆炸般争先恐后地出来了,如一股巨流,席卷了整个大地。柔软的草芽儿冲破坚硬的泥土,成就一片柔柔的坪,支撑起三月的旺盛;光秃秃的漆糙的枝干上冒出了星星点点的叶,由鹅黄变得青葱,由青葱变得苍翠,到最后,已为三月披上了素雅的袄;江南屋瓦,檐走轻逸,在灿灿的日光下显得格外涵养,藤蔓也爬上这敦厚的家伙身上,他依旧默默地,默默地,为家庭筛去了雨珠和烦恼,不自意间,托起了三月的天庭。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三月,同样是繁忙的一季。他们,卷起裤腿,甩开膀子,咚咚咚地走出家门,走到田里,认真的开始了新的辛苦繁忙而又充满希望的工作,也许永远都没有人会记得,曾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用血肉托起了一个中国,他们用一生衔接了华夏千年的文明,也是他们,用汗水和咸涩的欢笑造出三月的繁忙和乡韵。
故乡三月天,即使你不在我身边,仍然被记挂着,可我这久离的游子,你还记得吗?嗯,你一定记得,一定。
第3篇:三月三
“三月三”第二届民俗文化节
为延续“三月三”凤阜传统庙会,今年和去年一样举办第二届“凤阜民俗文化节”,不再设立摊位。为此我城管中队参照2012年的工作方案,精心准备了预案并提前做了相关宣传。首先将印发的通告通过别处市场(二月十九陆区节场,二月二十八杨市节场)去发放,通知摊主玉祁“三月三”的举办情况,其次4月6日开始把“三月三凤阜民俗文化节”通告摆放在街道5个重要道口,让群众能相互转告,让大家都知道三月三的举办情况。从4月10日开始我中队就安排队员进行24小时值班巡查,并在街道各个道口都派队员轮值。三月三民俗文化节当天,我们玉祁城管中队出动了30人,行政执法6人,玉祁派出所4人,交巡警24人,交管所6人,并从前洲借调来了10人以及城管大队10人,共出动人员90人次,执法车13辆,保证了凤阜首届民俗
第4篇:三月三习俗作文
三月三习俗作文
壮乡的“三月三”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小编收集了三月三习俗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三月三习俗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蒸糯米饭、煮彩蛋。
三月三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已经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饭倒进大圆盆里,热腾腾地活像一个鲜花竞艳的花盘。我吃了几口糯米饭,就来到妈妈身边,帮她选蛋煮蛋。妈妈说:“煮蛋的时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锅里开裂。等水开后,你在一旁用筷子将蛋上下翻一翻,好让它们受到均匀的热度,蛋在锅里就安然无恙了。”妈妈说完就忙别的去了。我照着妈妈说的煮好蛋,并把这些蛋涂上七彩颜色,码在竹篮里就像一篮五颜六色的贝壳。
你可知道,碰蛋比赛是三月三孩子们的最大乐趣。我和妹妹拣了几个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伙伴们展开
第5篇:小学生作文三月三
小学生作文三月三
我国农历三月三是一个奇怪的日子,它像是过节,但是又没有节日的名字,下面是关于小学生作文三月三的内容,欢迎阅读!
三月三1
我国的有一个特别的节日——三月三。三月三吃鸡蛋,是很久以前我听我奶奶说的。因为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传说,想听吗?来听我讲一讲吧。
是这样的传说: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于是善良的王母娘娘就命观音娘娘去降神水,这个神水可以为人们消灾解难。这个神水就被一种叫荠菜的植物吸收了,就这样每年的三月三我们都要吃荠菜煮鸡蛋,我们中国还有这样两句谚语“农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菜赛仙丹”。
就这样每年的三月三都要吃荠菜煮鸡蛋,那是很补身子的。
三月三2
我国农历三月三是一个奇怪的日子,它像是过节,但是又没有节日的名字,这一天还要吃鸡蛋,所以我帮它起了个名字叫——吃
第6篇:三月三活动作文
三月三活动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月三活动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月三活动作文1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为了庆祝这一个节日,我校决定举行“三月三”美食文化进校园活动。
活动当天,热闹非凡。一走进校园,便见到同学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
我提着准备好的水果,顾不上吃早餐,就径直走向教室。一进教室,我惊呆了,天哪!这哪是教室呢!简直就是水果市场,课桌上已经摆满了同学们带来的各种水果,有西瓜、火龙果、葡萄……
看到同学们有的已经动手做水果拼盘,我立刻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我来到我们之前组合好的小组,分好工,洗水果、切水果、拼盘。不一会,我们组就拼好了一盘水果,西瓜当
第7篇:三月三游玩作文
三月三游玩作文
三月是一个游玩出行的月份,接下来小编搜集了 三月三游玩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 三月三游玩作文
提到三月三大家一定会想起特别美好的游玩经历吧!如:听名人对山歌去郊游去吃好吃的。。这次的三月三更是让我恋恋不舍。
经过大家的再三考虑决定去楼顶自助烧烤。早早的就准备好了烧烤工具的我们,只需等叔叔一家人来就可以烧烤了这时饥饿的我看到了那香喷喷的鸡腿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只盼他们快快到来。果然不出我所料,叔叔他们一两分钟就赶来了,我连忙拿起那妈妈提前烤好的鸡腿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当然我不是只顾吃的,我拿起一个鸡翅在烧烤工具上,左滚滚右滚滚,看见它差不多熟了便吃了起来,刚咬一口才发现我什么都没有放就吃了,难怪那么难吃,因为太熟了,不能放油了,我只能加上孜然粉和酸甜酱,才困难的把它吃
第8篇:作文三月三600字
作文三月三600字
导读: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传统歌节,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三月三的作文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月三(一)
今天我特别激动,因为我期待已久的三月三终于到了。
在早上和平常一样,起床以后,洗完脸,吃完早餐,又看了一下电视。中午,爸爸带我去大街上,大街上可热闹了,有很多东西:大龙虾、大葱饼、草鞋我还买了一个蹦蹦,还开了一次车。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妈妈还有表姐一起去看晚会了。我们在路上看到有些没有票的人,他们有的在山上看,有的爬到树上看,还有的把木头墙拆了一个大洞,爬进去看。
到了广场,我们把票交给警察叔叔,进了广场后,我们看见有免费的银光拍拍手拿,我们就拿了几个:我拿了三个,爸爸拿了一个,妈妈也拿了一个,表姐拿了两个,我拿得最多。
第9篇:三月三作文500字
三月三作文500字(精选24篇)由网友 “一小点儿” 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三月三作文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篇1:三月三作文500字
农历三月三,也叫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为让更多的人解和参与三月三活动,广西首次在三月三节日放假两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细雨绵绵,我来到壮乡。这壮乡隐藏在群山怀抱之间,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脚楼,满地都是嫩绿的野草,一副多么美丽的田园诗画啊。朴实的壮族人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进屋里歇息,避雨。我进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热情地给我沏上一杯热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谈起来,对三月三民俗有更多的解: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人们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
雨住,人们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热起来
第10篇:三月三作文600字
三月三作文600字
导语:“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三月的春风吹绿了柳枝,吹红了桃花,也吹起了满天的风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月三作文,欢迎参考阅读!
【三月三作文1】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三月的春风吹绿了柳枝,吹红了桃花,也吹起了满天的风筝。
今天,阳天明媚,春风轻拂,正是放风筝的好日子。我兴冲冲地拿来我的风筝,和外婆一起到公园去放。
公园上空,早就摇曳着各色的风筝。我拿着我最心爱的蝙蝠风筝也加入了风筝的队伍。我先测了一下风的方向,然后叫外婆举着风风筝,听我指挥。一阵大风吹来,我向前奔跑,外婆把风筝往天上一抛,风筝立马飞了起来,在天空中飘荡着。我边跑边放线,想:放风筝原来就这么简单。怎能难得到我呢?结果,我因跑得太快,风筝在天空打了几个转儿,接着,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窜,不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