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逸周书·卷五·皇门解原文和翻译
逸周书·卷五·皇门解原文和翻译
逸周书·卷五·皇门解原文及翻译
维正月庚午,周公格左闳门,会群门。曰:“呜呼!下邑小国,克有耇老,据屏位,建沈人,罔不用明刑。维其开告于予嘉德之说,命无辟王,小至于大。我闻在昔,有国誓王之不绥于恤。乃维其有大门宗子,势臣,罔不茂扬肃德,讫亦有孚,以助厥辟,勤王国王家。乃方求论择元圣武夫,羞于王所。其善臣,以至于有分私子,苟克有常,罔不允通,咸献言,在于王所。人斯是助,王恭明祀,敷明刑。王用有监明宪,朕命用克,和有成,用能承天嘏命。百姓兆民,用罔不茂在王庭。先用有劝,永有□于上下。人斯既助,厥勤劳王家。先人神祗,报职用休,俾嗣在厥家。王国用宁,选用格,□能稼穑,咸饲天神,戎兵克慎,军用克多。王用奄有四邻远士,丕承万子孙用末,被先王之灵光。至于厥后嗣,弗见先王之明刑,维时及胥学于非夷,一以家相厥室,弗恤王国王家,维德是用。以昏求臣,作威不详,不屑惠听无辜之乱辞,是羞于王。王阜良乃惟不顺之言,于是人斯乃非维直以应,维作诬以对,俾无依无助。譬如畋犬骄,用逐禽,其犹不克有获。是人斯乃谗贼媢嫉,以不利于厥家国。譬若匹夫之有婚妻曰:予独服在寝,以自露厥家。媚夫有迩无远,乃食,盖善夫,俾莫通在于王所。乃维有奉,狂夫是阳是绳,以为上是授司事于正长。命用迷乱,狱用无成,小民率穑。保用无用,寿亡以嗣,天用弗保。媚夫先受殄罚,国亦不宁。呜呼,敬哉!监于兹!朕维其及,朕荩臣夫,明尔德,以助予一人忧。无维乃身之暴,皆恤尔,假予德宪,资告予元。譬若众畋,常抚予险,乃而予于济。汝无作。
文言文翻译:
正月庚午日,周公到左闳门会见群臣。周公说:啊呀!我们这个下邑小国能有前辈处于屏藩之位,又起用下层民众,并非不用明法,是他们将美尚德行的道理告诉了我,使我君王不断成长。我听说以前有国的哲王不以忧虑为安,那是因为有大族嫡子、重臣,无不勤勉奋发,肃敬道德,全都诚信可靠。以帮助他们的君王勤于国事、家事:更广求广选大智大圣以及武夫,推荐给朝廷。从那些忠良之臣以至于有职事的庶子,如果能有常德,无不诚实通达,都能向朝庭进言。人人都这样帮助君王恭敬明祀,宣扬明刑,君王因此有了借鉴。明法王令,因此能和谐有成,能承担上命大命。百姓兆民,因此而无不为朝庭用力,能够有所勤勉,永远取信于上天下地。
人若都帮助君王,勤劳王事,先王的神灵以美好报答他他继承家业。国家因此安宁,小民因此来归。农民能够耕种,都会敬祀天神。军事能够慎重,征战因此有战功。君王因此包有四邻,远方也会臣服,万千子孙因此永远蒙受先王的灵光。
到了他的后辈,看不到先王的`明刑,为此就相学于非常之事,只顾家室,不虑及国家的用德。因为乱臣仗势作威,行不善,不肯听从好言语,就以不顺理的话上告君王。君王广求善言,这些人不用正直的话应对,编造谎言来回答,使君王无依无助。譬如打猎,猎犬骄纵,用来追逐禽兽,还不能有所猎获呢。这些人谗言伤人,相互嫉妒,以不利于国家。比如男子有个蠢妇,说“我独自在家服侍他。”以自败其家。谄媚之徒得到亲近不被疏远,就掩盖良善之士,使他们不能通达朝庭。君王就只有任用狂妄之徒,提拔他们、赞扬他们,冈此官居高位,授给他们正长之职以主事。这一来,政令迷乱,狱讼不能有成。百姓彼此悲哀,安民之法不能施用。狂妄之辈老少相继,上天不保佑他们。焰媚之徒即使先受到惩处并被灭绝,国家也不会安宁。
啊呀,注意啊!有鉴于此,我将反其道而行。我进用的大臣们:要充分发挥你们的才能,以帮助我一人忧天下,不要只忧虑你们自身的疾苦。你们要助我制定法规,用以告知我的百姓。譬如大家去打猎,经常在我遇险时扶持我,才能使我渡过危险。你们不要欺骗我啊。
第2篇:逸周书·卷五逸周书·卷五·五权解原文及翻译
逸周书·卷五逸周书·卷五·五权解原文及翻译
逸周书·卷五·五权解原文及翻译
卷五·五权解
作者:佚名
维王不豫,于五日召周公旦,曰:“呜呼,敬之哉!昔天初降命于周,维在文考,克致天之命。汝维敬哉!先后小子,勤在维政之失。政有三机、五权,汝敬之哉。克中无苗,以保小子于位。
“三机:一疑家,二疑德,三质士。疑家无授众,疑德无举士,直士无远齐。吁,敬之哉!天命无常,敬在三机。五权:一曰地,地以权民;二曰物,物以权官;三曰鄙,鄙以权庶;四曰刑,刑以权常;五曰食,食以权爵。不承括食不宣,不宣授臣。极赏则,得不食。极刑则仇,仇至乃别,鄙庶则奴,奴乃不灭。国大则骄,骄乃不给,官庶则荷,荷至乃辛。物庶则爵,乃不和。地庶则荒,荒则聂。人庶则匮,匮乃匿。呜呼,敬之哉!汝慎和,称五权,维中是以,以长小子于位,实维永宁。”
文言文翻译:
武王生病,于初五日告诉周公旦说:;啊呀,要重视它啊!从前上天开始降命给周,是在先父文王之时,文王能得到上天之命。你要认真辅助太子诵,勤察为政的失误。为政有三机、五权,你要认真研究它啊。要能持中不偏,无务细微末节,以确保太子在位。
三机是:一,与家族背离;二,不合道德;三,不学无术。
背离家族者不让他管理众人,违背道德者不举荐他任事,不学无术者不委以重任。唉,重视它啊!天命没有定准,要认真审察三机。
五权:一是土地,土地用以调控人口;二是事务,事务用以调控官员;三是都邑,都邑用以调控城镇居民;四是刑法,刑法用以调控赏赐;五是俸禄,俸禄用以调控爵位。
不遵守法令,就不发俸禄。过度赏赐则财用屈竭;财用屈竭就不得食用。过度施刑就会结仇,结仇过深会反叛。都邑之外人作为奴婢,奴婢才不会灭绝。封国太多就会自满,自满就不会奉上。官多了就事物繁多,多得过分就烦碎了。事情多就杂乱,杂乱了就不和谐。土地多就会荒芜,荒芜了就令人担心。人多了就会溃散,溃散就会逃亡。唉,重视它啊。你要认真协调衡量五权,用得适中,以抚养太子在位,实际上就有永久的安宁。”
第3篇:逸周书·卷九·太子晋解原文和翻译
逸周书·卷九·太子晋解原文和翻译
晋平公使叔誉于周,见太子晋而与之言。五称而三穷,逡巡而退,其言不遂。归告公曰:“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臣弗能与言。君请归,声就复与田,若不反,及有天下,将以为诛。”平公将归之,师旷不可曰:“请使瞑臣往与之言,若能幪予,反而复之。”
师旷见太子,称曰:“吾闻王子之语,高于泰山,夜寝不寐,昼居不安,不远长道,而求一言。”
王子应之曰:“吾闻太师将来,甚喜。热又惧吾年臣少,见子而慎,尽忘吾其度。”
师旷曰:“吾闻王子,古之君子,甚成不骄,自晋始如周,行不知劳。”
王子应之曰:“声之君子,其行至慎,委积施关,道路无限,百姓悦之,相将而远,远人来欢,视道如咫。”
师旷告善,又称曰:“古之君子,其行可则,由舜而下,其孰有广德?”
王子应之曰:“如舜者天,舜居其所以利天下,奉翼远人,皆得己仁
第4篇:《逸周书·卷六·明堂解》原文及翻译
《逸周书·卷六·明堂解》原文及翻译
卷六·明堂解
作者:佚名
大维商纣暴虐,脯鬼侯以享诸侯,天下患之,四海兆民欣戴文武,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纣,夷定天下,既克纣六年,而武王崩,成王嗣,幼弱,未能践天子之位。
周公摄政君天下,弭乱六年,而天下大治,乃会方国诸侯于宗周,大朝诸侯明堂之位。天子之位,负斧依,南面立。率公卿士,侍于左右。三公之位,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位。门内之东,北面东上,诸男之位。门内之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难免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难免东上,四塞九采之国。世告至者,应门之外,北而东上,宗周明堂之位也。
明堂,明诸侯之尊卑也,故周公建焉,而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第5篇:《逸周书·卷三·文传解》原文及翻译
《逸周书·卷三·文传解》原文及翻译
卷三·文传解
作者:佚名
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在鄗召太子发曰:“呜呼!我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我所守,传之子孙。吾厚德而广惠,忠信而志爱,人君之行。不为骄侈,不为泰靡,不淫于美,括柱茅茨,为民爱费。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鹿弭不卵,以成鸟兽之长,畋渔以时,童不夭胎,马不驰骛,土不失宜。土可犯材,可蓄润湿,不谷树之竹苇莞蒲,砾石不可谷,树之葛木,以为絺绤,以为材用。
“故凡土地之间者,胜任裁之,并为民利。是鱼鳖归其泉,鸟归其林,孤寡辛苦,咸赖其生,以遂其材。工匠以为其器,百物以平其利,商贾以通其货。工不失其务,农不失其时,是谓和德。土多民少,非其土也。土少人多,非其人也。是故土多发政,以漕四方,四方流之。土少安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