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服务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开题报告
服务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开题报告
服务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开题报告
选题意义、价值和目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和人民收入的逐渐增加,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理财观念也逐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近几年,理财产品的销售出现的个人理财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新热点。各家银行纷纷积极推出了各种个人理财产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暴局面,但伴随着其快速发展,一些关于理财产品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伴随着金融市场对于个人理财产品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金融产品结构的日益复杂。与此同时,理财产品的创新落后于市场需求,缺乏特色产品及个性化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多未跑赢cpi,同时存在长短期产品收益率倒挂现象;金融监管制度缺失、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及理财专业化人才培养等问题普遍存在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实现人民资产的保值增值,降低金融理财产品的.运作风险,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特征和类型进行了叙述和分析,并对其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
基于以上现实和理论背景,本文拟在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总结梳理的基础上,用swot分析方法及pest分析方法,从政策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四个方面对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机遇和挑战进行研究。并根据wind数据统计对理财产品在我国执行效果进行实证检验,探析我国理财产品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提出对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措施,以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健康发展。
课题研究方案: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时间安排: 2012年12月01日-2012年12月11日 收集相关资料并确定选题
2012年12月12日-2012年12月25日 完成开题报告
2012年12月26日-2013年03月0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本文只分析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实际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是需要经过实证检验的,由于数据的限制本文未能对这些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受制于月度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在实证研究中对变量进行了替代,但这种数据处理可能会影响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写作提纲:
一、引言
(一)研究的主题和意义
(二)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三)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二、文献回顾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风险
(三)述评
三、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swot分析
(一)对国内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swot分析
(二)与我国其他理财产品就行对比后的swot分析
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实证研究
(一)检验模型与检验方法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及风险的实证研究
(四)小结
五、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理财产品的创新落后于市场需求
(二)收益率大多未跑赢cpi
(三)金融监管制度缺失、监管不到位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 黄志云.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2012,5
[2] 吴泽群.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未来的思考[a].东莞理工学校,2012,6
[3] 吕雪.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2,6
[4] 李晶.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几点思考[j].安徽大学,2012
[5] 任玎.浅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与发展[a].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10年 第6期
[6] 张岱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新金融.2002.8:31—32
[7] 李瑞红.商业银行个人理财: 产品创新、风险表现及建议[a].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3 :26 (1)
[8] 李冠青.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战略[j].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10,0
[9] 安 伟.王忠钦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关系与分类监管探究[a].成都银行,2011年第10期
[10]金储一秀,袁亚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与防范[a].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1.11
第2篇:服务贸易发展影响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和影响
演讲稿
一、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末)
二战以后,日本于1951年开始恢复对外直接投资。
日本金融保险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从50年代初期开始的。1953年年2月, 日本生命保险、第一生命保险和明治生命保险分别出资2.2%、2.4%和6.2% , 参加了东京银行在美国金融业的直接投资。
但到60年代末, 由于金融保险公司的资金力量非常有限, 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发展缓慢。
二、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七十年代初, 尽管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有了较快的增长。在保险业上,主要保险公司中除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协荣生命保险和明治生命保险外, 其它保险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仍没有明显增长。这种情况在七十年代后期也没有多大改变。
到1979年末, 日本十大保险公司在国外直接投资的当地法人企业只有39家, 而且, 主要是由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和协荣生命保险建立的。其中, 东京海上火灾保险的子公司虽多达19家, 接近总数的一半, 但不论是独资经营, 还是合资经营, 投资的规模都很小。
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然而, 进入八十年代后, 特别是1984年后, 日本金融保险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却出现了异常的发展。例如,十大保险公司同时开始或加强了对外直接投资, 在短短几年内就建立起了53家当地法人企业, 超过了以往的总和。
这一时期, 日本金融保险不仅对外直接投资的件数增多, 投资规模也普遍增大,也在国外进行了相当数量的直接投资, 并独资经营了资本金超过3000万美元的较大企业。由于保险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件数不断增加, 规模也不断增大, 其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也迅速上升。
金融保险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的结果, 不仅使其成为日本金融、保险业对外直接 投资的主要部门, 而且, 使日本对国外金融、保险业的投资也迅速增加。
1984年度, 日本对国外金融、保险业的投资额由1983年度的11.67亿美元猛增到20.85亿美元, 占当年度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0.5%, 首次成为日本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业者。1985年和1986年度, 又连续猛增加82.7% , 分别高达38.1和了72.25亿美元, 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也分别高达31.2%和32.4%。到1987年3月末, 日本对国外金融、保险业的直接投资余额达180.8亿美元, 一举超过了商业部门的145.3亿美元, 矿业的124.3亿美元, 在对外直接投资行业中跃居第一位。
在四大非制造业投资中,商业投资是日本最先开始的对外直接投资,而金融保险业投资是在8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尤其是80年代后期,金融保险业投资不仅是最主要的非制造业投资,而且还牵引了整个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达到顶点的1989年度,金融保险业投资为20424亿日元,占非制造业投资总额的30.2%,同年度,金融保险业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2.6%。
四、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
进入19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与社会领域发生了自二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经
济泡沫带给日本国内持续的经济紧缩和衰退,促使日本加快对外投资步伐,大量产业包括金融保险业移向海外。90年代以来,金融保险业投资陷入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在1998年度恢复到20964亿日元,稍稍超过1989年度的水平。
金融保险业出于信息收集的目的较强,1994年达到对外直接投资25.7%的比重。值得指出的是,日本金融保险业在经历1980年代后半期的经济泡沫后,暴露出诸多管理、信用和风险问题,使得1990年代以来日本金融保险业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发生了较大变化,除了收集信息的目的增强外,强化地域系统统筹管理的功能叶明显加强,由1994年的1.5%增至2002年的3.5%,而处于资金调剂及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有所减弱,由1994年的28.4%降至2002年得21.1%。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给日本保险市场带来巨大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市场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兼并重组成为方向,其中既有财产保险公司内部的重组、寿险公司内部的重组,也有寿险公司与财产险公司之间的重组,整合过程持续了5-6年时间。
五、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相比之下,2003年后金融保险业投资却又有了一定的发展。例如,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方面,2001~2004年,商业投资为721亿日元,金融保险业投资为535亿日元,分别占对华投资的39.1%和29.0%。2005年,金融保险业投资为597亿日元,商业投资为534亿日元,分别占对华非制造业投资总额的36.6%和32.8%。2004年,保险市场并购重组基本完成,市场结构趋于稳定。在监管机构为市场主体创造较为健全的制度环境下,允许其按市场化原则竞争、重组,有利于保险市场健康发展,实现保险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日本对海外服务贸易业,特别是对金融及保险业的投资始终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日本又以欧洲为重点投资地区。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对欧洲“按行业分对外直接投资”统计,2001-2004年间,日本对欧洲的贸易和金融及保险业的年投资比重均超过当年对欧洲投资总量的50%,分别达到50.21%,57.37%,54.08%和53.14%。其中,金融及保险业的比重分别达到41.77%,43.94%,34.10%和48.30%。因此,长期以来日本对欧洲投资的重点放在非制造业的贸易,金融和保险业及服务业,这使该地区非制造业的投资比重一直处于很高的水平。
PPT:
一、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末)
日本金融保险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从50年代初期开始的。
60年代末,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发展缓慢。
二、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七十年代初, 尽管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是直接投资的规模都相对较小。
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进入八十年代后, 特别是1984年后, 日本金融保险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却出现了异常的发展。
这一时期, 日本金融保险不仅对外直接投资的件数增多, 投资规模也普遍增大,也在国外进行了相当数量的直接投资
金融保险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的结果, 不仅使其成为日本金融、保险业对外直接 投资的主要部门, 而且, 使日本对国外金融、保险业的投资也迅速增加。
四、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
进入1990年代以来,日本加快对外投资步伐,大量产业包括金融保险业移向海外。由于泡沫经济的影响,金融保险业投资陷入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在整顿中逐渐恢复,在1998年度恢复到20964亿日元。
五、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相比之下,2003年后金融保险业投资却又有了一定的发展。保险市场并购重组基本完成,市场结构趋于稳定。在监管机构为市场主体创造较为健全的制度环境下,允许其按市场化原则竞争、重组,有利于保险市场健康发展,实现保险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日本对海外服务贸易业,特别是对金融及保险业的投资始终占有很大的比重。长期以来日本对欧洲投资的重点放在非制造业的贸易,金融和保险业及服务业,这使被日本金融保险直接投资地区非制造业的投资比重一直处于很高的水平。
第3篇: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18
经济理论研究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 张令倩 马小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院,山东青岛266555)摘要:本文介绍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和分类,在综合考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基础上,对我国
国际服务贸易进行了新的理论分析,从而从高等生产要素、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企业组织战略以及政府作用方面总结
出如何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的指导理论,逐步构筑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经济地位至关重要。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从货物贸易 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 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
第4篇: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落后,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中国第三产业规模和比重较小,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部门、种类和设施尚不健全。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稳步推进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比重。培育生产者服务 市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加大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力度,完善 交通、文教、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推动技术和服务创新,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2、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 保险、国际运输、
第5篇: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提纲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提纲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领域及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特征。在综合考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基础上,分析我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经济地位至关重要。
关键字: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特征问题 对策
一、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特征
(一)服务贸易的涉及的领域日趋扩大化
(二)世界服务贸易的地理分布不平衡
(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二、我国服务贸易出现的问题
(一)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
(二)相关产业支持不力
(三)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欠合理
(四)政府的辅助作用比较弱化
三、促进中国服务贸
第6篇: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来文正 周娜 李明智 陈猛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中国货物贸易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城市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中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进出口结构不断调整,对外开放度日益提高等因素,服务贸易呈现出强劲发展的态势,服务贸易总量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但是,目前我国服务贫易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内部结构不合理, 自由化程度较低, 管理滞后等问题。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服务贸易目前的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而试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发展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