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禅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2-25 07:13: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夜色如禅散文

夜色如禅散文

我来周庄,是为了寻找禅的感觉。夜色,掩护着我这个算不上隐私的心愿。我迷离着眼和心,徜徉在周庄的夜景里。

曾经,有过许多迷离的梦,寻找一处地方,如桃花源般的舒适,似瓦尔登湖般的恬静,安顿下这颗日渐烦躁的心灵。

还好,这个夏天,我置身于周庄。

傍晚时分,我在全福寺。在夕阳余辉中,寺院飘渺如仙境,这吻合了我的隐逸情怀。一只乌篷船由远及近,一位农家女摇着橹,橹搅动河面,绸缎般的水似被人抖动,层层散去,渐渐合拢。我知道,周庄的夜色在向我逼近。

一个深呼吸,夜幕就被我召唤而至。红灯笼,黄藤酒,流水细语叩小楼,仿佛禅里的故事。

夜色在店家们的打烊声中降临了。白昼的喧嚣,让一座水乡承载了太多的烦躁。显然,这不是禅的境界,也不是我所期待的水乡,而特色的降临也许能使我遂愿。放下一切,得大自在。周庄于是褪去喧闹的外衣,和天色一同沉静下来,渐渐呈现出宁静和安谧的禅意。有声音在呼唤,低一声、高一声,在凉爽的晚风中,悠然飘过河面。时光叩响门扉。伙计们抱出一摞摞旧木门板,依次放在门槛中的木槽里。身着白底蓝花的船姑们哼着吴歌小调,在楼阁帘招,桥重水复中轻盈地摇过,为穆静的晚景涂抹着温柔。那摇橹的声音,不紧不慢,由远而近。周庄的夜晚,从这个时刻开始了。

好个灯笼!它们是周庄的明眸,将黑夜里的古楼印到了水墨画里,将古镇的安静气息蔓延开来。灯笼的光闪闪烁烁,幽雅极了。那红墨水一样的光色渍到暗的夜里,像一个个潮湿的旧梦。红红的灯笼映在河道里,仿若紫铜色的晚霞打在周庄质朴的额眉上。给古镇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安祥,令我除了享受,不愿再想任何事情。

喜欢夜色中的灯笼,温暖,悠远,宛若小女子的笑靥,指引我打开禅的境界。迷即众生,悟即是佛。我的心迷离着,那灯笼却是极清醒,一个个,一对对,一串串,悠闲地吊在各家各户的门前。错错落落的高墙矮门,竖起钩檐翘角的耳朵,静听夜色的呢喃。倾耳静听,似乎有闲适的棋子敲响,抑或柔细温香的吴侬软语。想起古诗里的某个句子,西窗剪烛,衔一根长箫呜咽,吹得灯花飘零。在灯笼的红晕里,我期待着青石板上走来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桥头一盏破了窟窿的黄竹灯,描着“周庄”、“古镇”的红字,似乎在招呼着夜归的人。也有檐下的一串灯笼无字,自在地随风晃动。我便明白,它是禅意。无字,是大境界。河边临水的三两石阶,散落着淡淡的灯光,柔和如月色,映照着我拾级而上的脚步。巷口茶楼的宫灯,光线似水一样泻过木窗格,把粉墙黛瓦的玲珑曲线倒映在水里。听说周庄人晚上是不行船的,可在我的眼里,乌篷船却在夜雾灯影中穿行,一个女子的吴语小调里,夹杂着凄婉动听的笛声,在我的想象里,那或许是一对情侣,用打破常规的方式点缀着江南水乡的夜色……

一根细长的竹竿斜挑着一面斗大的“茶”旗插在桥孔。在我的注目下,它在飘动——那是风的灵性。乌篷船静静地泊在旗帜下,聆听着它的声音。谁都明白,这里便是茶馆了。与西方人崇尚物质、印度人向往宗教不同,周庄人追求的是精神的闲适。茶房传出呢哝的苏州评弹声,我忍不住走进去。茶香扑鼻,屋里坐满了白发茶客,一边闲适地品茗,一边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或许是我的进入惊动了他们,几位老者回头观望,于是赶紧退了出来。我是外人,不便去打扰他们的这份夜色里的雅兴。

晃晃悠悠,踏上了窄窄灰灰、呈井字形托着的水路。我没有目的,走到哪儿是哪儿。悠然闲适是禅,我在享受它的真谛。走累了,坐在双桥的石板上,想着一个画家的名字:陈逸飞。1984年春天,他坐着小船来到周庄,看到了双桥,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于是以双桥为背景创作了一幅名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周庄的出名,是一个人和一幅画的缘故,这很有趣。双桥是有名字的:世德、永安。它的`样子很像古代的钥匙,别样地载了水流,宛如启开水门的钥匙,凝成周庄的象征

双桥连接着历史、人文,还有故事。这便是禅意了。

坐在永安桥上遥望苍穹,并非碧澄透明。这是一个多云的夜晚,一处亮,一处暗,这明暗相间的天宇是周庄这个夜晚的背景,让河水影影绰绰,让建筑物迷迷离离,这是另一种禅意:万物无常。无常,凝注着沧桑之美,充满着诡异的意境。

桥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河边柳丝依依,宛若周庄的睫毛在多情的眨动。坐在桥上,凝视着小船在水里打盹。黑黝黝的,仿佛周庄的鞋子,一只只,一双双,一片片,安静地置放在淡蓝的水面上。油漆斑驳的乌篷船,用墨绿苔藓雕刻下舟楫的沧桑,和那些溢彩流光的画舫与小巧玲珑的灯船默默对峙,伴着主人的鼾声入梦。

白天的周庄那摩肩接踵的拥挤太过嘈杂,那琳琅满目的店铺太过张扬,那满街闪烁的“万三蹄髈”酱色也太浓烈。唯有这夜色,才恢复了千百年来周庄的本色:淳朴、宁静。如大虚空,如大圆镜,浑然到了禅的境界。

忽然几丝细雨落在头顶。抬头,月亮躲进了一片云层。此刻我正在一个弄堂里。喜欢下雨的时候身处一处角落,孤寂的心圈在一个窄狭的空间。其实,正像帕斯卡尔说得那样:“天气与我的情绪没有任何关系。我的内心有阴天,也有晴天。”人的心灵,如果能包容自然界的一切,那就不会有失意、烦躁、厌世这些影响生命长度的词语。我只是想在下雨的时候感受弄堂的情调,何况又是在夜色中。是微雨,窄弄里几乎淋不到雨星,在其中躲雨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潮湿的空气,弥漫开来,滋润着我的思绪。

左右两侧成梯级状的马头墙泛着看不见却能感受到的潮意,印证着一个好听的词组:绿苔绿蚀。两侧的花格漏窗,灯影里,传出一丝丝孩童的笑声,恍惚还有《摇到外婆桥》的童谣声:“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回忆的翅膀诱导我飞回自己的童年时代。多年后,阅读王安忆的《长恨歌》,常常沉浸在主人公王琦瑶在邬桥生活的段落。外婆、乌船、阿二、水里的月亮……是和周庄相似的夜景,也许会有相似的故事。这是我曾经梦幻的细节。一瞬间,所有尘世的烦恼,喧嚣,在此得以净化。

一阵绕身的凉风,从弄堂的一端走进。不经意间,我感受到时光的轮回。恍如,走进了一册尘封已久的历史线装书里。

零星的雨点不见了,月亮又钻出云层,打量着我的行踪。走出弄堂,穿过小桥,在风声里静听着水的摇动。河边的棒槌声、叫卖的招徕声、儿童的嬉闹声、远处的笛声、吱哑的木门、琴房的试音……白日里那些杂乱的生活销声匿迹了。时光隧道被夜色截断,凡尘俗事了无踪迹。正如禅语所云:一切尘网消失,喧声无碍。在这禅意的夜色里,我的心是沉静的。这沉静正是周庄的夜色所带来的。倘若不在此处,我也许会想着生活,想着创作。这时什么都不用想,只是感受如蝉的夜色,沐浴着如禅的风声。我想着傍晚见过的一位老人,临河的廊棚下,他躺在竹椅中,竹椅旁的矮桌上搁着一个旧式的茶壶,躺一阵,他端起茶壶悠悠地喝。一只猫,躺在他的脚旁。老人端起茶壶给矮桌下的碟里倒一点,那猫就直起腰舔干净。

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细节。忽然问了老人一句:您晚上几点休息?他温和地看了我一眼,说道:猫儿睡了,我也睡了。就这一句,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老人和猫在夜色里温情脉脉的情景。这是童年里我的祖母启发给我的想象。祖母和猫睡觉时达到了一个契约:猫的一只爪子被祖母握在手心,温情脉脉地缠绵着,无论冬夏。那是祖母生命中最柔软、最鲜活、最感性的细节。而此刻,那个老人和他的猫是在屋里相约着打着呼噜呢,还是相互逗着玩呢?这样美好的夜晚,一个老人和一只猫,一定也会守护着禅意般的细节。

夜色里,脚步错落在古旧的石板街上,身后是月光投射的影子。用石板铺成的小街,弯弯曲曲,忽左忽右,仿佛在指引着什么。抬头仰望,天上是一条玉带,和小街一样狭窄,一样曲折。夜露濡湿着青石板街面,石板一块接一块,年代久了,走的人多了,石板就显得很光滑了。这石板仿佛古时的竹笺,长长的,一卷卷展开,上面写满了小镇的古老故事。每一卷都是历史的沉淀。

老街沉睡,一片静谧。偶有几声话语,柔细得似身边的水,一入耳便化了。我孤独徘徊的身影和这样的静夜已经疏离太久了。屏神凝息,万簌俱寂之外我听到了河水走珠的声音,鱼儿吞吐泡沫的声音,弱柳拂风的声音……这声音的盛宴,是周庄午夜梦回的幽叹音节。对面阁楼里的窗纱上有人影掠过,与我一起聆听着周庄的禅声,我会心一笑,蓦地想起一首叫作《断章》的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弯月牙高悬。清冷,孤寂,尼龙纱似的笼罩着古镇,也抚慰着我已经安静已久的心。苍穹之下,一片淡淡的月色勾勒出古镇街楼鳞次栉比的轮廊。水巷、楼阁、廊棚、小桥、流水……一切的景色,一切的画面,沉沉的,隐隐的,深深的,朦朦的,似是凝定的,又似是延伸的,穿越着无尽的禅的梦幻。

夜色如禅,逍遥愉悦。临河一扇雕花木栅窗前,坐在一个抽着水烟的老太太。我正在惊疑这深夜她的孤坐,她却流露出会心的微笑。透过月光,我依稀看见她额头的皱纹,仿佛经过雕刻似的,细密如丝绸的皱褶。我在臆想,她会不会是戴望舒《雨巷》里的那个女孩?幸福的抑或是忧郁的回忆,在漫长的时光里散发着悠悠的香味。她的记忆,也该是丝丝缕缕的细节吧?有少女时代爱和恨的枝枝节节,有某个晚上梦境的闪闪烁烁。如郑愁予《错误》中的句子:“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窗帏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知道,夜色里的老太太是幸福的,她的精神已经融入了清洁的境界。身心没有污染,就是禅的意义。

夜半,沿河人家窗户里闪烁的点点亮光一一熄灭,夜色正在走向纵深。古老的石栏斜靠在河边上,盈盈碧水摇晃着夜泊的渔船。串串灯笼的光越发红亮,倒影随水波起伏,拉长成一片片碎柳、一条条细月。灯光映入河面,水就温暖起来,在幽暗的水面上晃动着斑斑驳驳的波纹,把一座座千年古桥的倒影齐刷刷地映在河面上。“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句子,却在千年之后的周庄古镇重现了。

小河中安装着傍水灯,把小桥点缀得如梦如幻。石拱桥白天是半圆拱,月夜拱增倍,变成了一个大团圆。夜的石桥映衬着桥边的几点灯光和疏疏朗朗的枝桠。桥上藤蔓在水巷里随波摇拽,静静的河水轻拍桥岸,缓缓流去。白天在河道里穿梭的小船,此刻静静地泊在岸边,在潺潺水声灯影中徜徉着禅意。

月光与水影相映,灯光与人影生辉,这便是周庄的夜景。如此的景象是我生命里久久渴望的。我曾千万次寻觅着自己心灵的家园,然而五十个岁月过去,我仍一无所获。在周庄的这个夜晚,我不经意间获得了。这是属于我的幸福,我会珍藏它的每一个细节。

依恋着水的背景、船的背景。我行走在水乡的夜色里,就像走进了几个朝代前的某个清幽的夜,依稀中,几个江南女子在树阴里对弈、在月光下绣花,在天井里谈笑,数着星星说着牛郎织女的故事。这是我的臆想,是周庄的夜色给予我的感觉。恍恍惚惚,仿佛置身于这水道中,忘了来处,也不知去处。又恍惚几世几辈之间,自己便在这古旧的楼榭上,在这古旧的石桥上,那旧时光的灯火同样地映着我的心。钩沉往事,冷月孤心,悠悠然心神交会,不知今夕是何夕。

累了,选一处平坦的石梁躺下来,闻着古树散发的清香,静观天上的星光,心静如水。我融入了周庄的独特境界。是的,我已融入周庄,是那老藤上的叶,那老井中的水,那老屋上的瓦,那地上的一块石板,灯笼里的一抹红晕……物我一体。这是至高的境界。

周庄的夏夜静谧、温馨。朦胧中,想起两句来:处处现禅心,时时用禅意。这两句,便是经典的句子。

有微微的风荡来,我打了个哈欠,该回到下榻的地方睡觉了。不经意中走进一片断壁残垣,四面空空荡荡,唯见星空灿烂,但觉人间天堂相连,人心与禅意衔接。那一夜,我睡得很沉。

第2篇:冬雪如禅的散文

冬雪如禅的散文

初冬,净白的世界,适宜置身于千里之外,赏雪,咏梅,独自清欢。

选择这样的日子,把你的名字,以及你的笑意捉进叫做记忆的瓶子里,

塞上盖子,贴上封口,默念走好,从此俩不相欠……

这些年,一直游离在清冷和孤寂之间,煮着清幽的小字,在淡薄的世界中深情的活着。

一个人的痛只可在一纸的人生中一字一句的记下惨烈,而我还在一如既往的深信,

这个世界原本是有爱的`,只是我陷在痴迷中所以没有找到叩拜的真身……

燃一支流泪的蜡烛,灯芯挑出千朵如豆的光亮,我只想在每一朵光亮中揉进善良的本性。

任凭菩提的种子兀自发芽,长成清净的功德林。

如果有来世,我只愿做拨灯人,一盏一盏的拨亮那些孤苦人的心。

那时你若还和跟我有缘,我会把你捻成灯芯,一节一节的看着你燃尽尘封中的最后一滴清泪,

不再轮转在这个须臾的,烦恼的,娑婆世界,也不在病障,业障,罪障中层层剥离,

直至修成正果……

我会念你的好,在每一个飘雪的日子,你是干干净净的走的,没有带走我的云彩。

而我选择以这样的方式爱你,也是今生最圣洁的礼遇……

人间最大的美好莫过于两情相悦且不离不弃,爱选择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原谅我如此表达歉意,纵世事千般变幻,你都将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一次遇见,

朔风吹开了一朵莲,也闭合了一朵缘。不管缘生缘灭都是随顺大爱无疆的修行……

如果安住的眼神,只可示意一种觉受。那么回向给你的词语一定会是喜乐平安的祝福,

坐在光阴的穿梭中,念念相续,甘露已流降在我们的顶轮,心间,受用处

思维,禅定。禅定,思维。反复观想的都是般若的真谛……

这些年,你一直幽居在我的心中,我越过了千山万水却始终越不过你的六字真言,

心中的玛尼干戈已挂满了承重的经幡,我怕一念迟疑,掉进红尘,解脱就再也无有出期……

念一段修行的日子,袈裟辉映着智慧与方便。

结一指八供的手印,翻转的双手如莲花一样净妙。

持起金刚铃杵,铃鼓法器和鸣,斩断一切苦厄,

跳起金刚道舞,舞姿勇猛且柔曼,惟愿牵手共登空行刹土……

所有的日子都只会与修行有关,

放下执念令身语意清净,放下嗔恨还情怀一个自在……

第3篇:夜色,清浅禅诗歌

夜色,清浅禅诗歌

倚夜

也只有一缕暮色,在黛青的淡妆中斜倚。

夜,是一个深沉的男子,在清冬的风中,燃着一支烟,

那些陈年的情事,在一吞一吐的烟圈中时隐时现,夜色中的天空有几朵闲云

在夜的怀抱中,慢悠悠的来回缠绕。

那个故事该从哪个方向说起,夜色给了许多的迷茫,清冷从来都是男人内敛的面孔

倚入梦境的梅,正以雪花的装点画烛斜影。

斜倚,妙曼,是梅的身段。

夜,醉在一杯茶盏里,独品妩媚。

问夜

写下一个名字,用青瓷般的心,谁的碰触,让瓷碎了一地?

风居住的街道,清风就动了月的弦,轻弹,轻温,不敢吵醒那些往事。

没有雪花的夜,清冷了一枝梅的袖

我的问,被黑夜渐渐吞没,忧伤,正以风的速度,爬上窗棂。

岁月,把记忆慢慢堆积,就像墙角的叶子,凉凉的,凌乱的,更像某一段爱情。

我以冬的清素垂钓——

湖水皱了

夜,更是一位老人了,睿智的老人,他敞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光阴如禅,你如茶散文

光阴如禅,你如茶散文

安静的人,大概都是爱茶的,故而眸生菩提,心生禅意。

我亦如是,准确地说,是痴茶,恋茶。

身边无论有多忙,总有一盏暖心的茶,默默地陪伴着。这样的光阴,是走在心上的,是丝丝缕缕的静好与熨贴。

茶,是一味菩提,如你,静静地幽居在心底。

你若用心去品,似促膝长谈的闺蜜,又如远近相安的知己,你可以与之倾诉,或者聆听,纵然是独处,亦能如坐草木之间,感受到天地之悠远。

于是,将心润在片片叶瓣的起伏里,便可以为人生积淀一份心性,给生活沉淀出一份清澄。

佛说,茶是包容的。

有茶,便是好时光。世事万象,均在其中,无须刻意参透,便会将尘世所有,在这一抹清幽中慢慢收拢。

有茶相伴,你不用担心,唇齿生津的芬芬会被岁月风干,只因静好光阴,味染了一抹淡淡的.禅。

冬,日渐深了。

寒流来袭,凉意入沁,然而一颗日渐素静的心,似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花开花落,心静如禅经典散文

静坐时光深处,一卷诗文,半盏茶香,光阴如故,细品如春。红尘之中,一份静处遗忘陈年旧事,只把那闲云聚在一处,拢着时光的葱茏,将过往的清浅修得一世安然。

尘世浮华,弹指便是一生。俯首世事,仰望蓝天,一朵花开的瞬间,就是一个轮回。梦里梦外,遗落的岁月,花已成尘。

世间行走,繁华过后只喜一味禅香,守一份安宁,浅喜,浅爱,素心,素暖;心中无物,无喜,无忧,无累,无扰,心中自是清净。

人生就是一场历练的修行。修的是心,磨练的是意志。不管前世的因,能否看到来世的归途,修行的缘,终是一路因果的轮回。

繁华就是烦恼,净念即得安宁。时光的彼岸,谁还在痴痴等待?唯有放下才是尘世的安稳。天涯陌路,不管前世宿怨,还是今生结下的爱恨情仇,一季苍凉,一世无言。

花开见佛,明心见性,总是了悟之后才明白,过去的永远不会再回来,而剩下的光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夜色如禅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夜色如禅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