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2-25 07:03: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诺贝尔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

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

⑵注意字型。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1、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简要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2、默读,思考: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设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来纪念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敬佩。) 

3、朗读第1-2小节。

五、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过渡:诺贝尔为何能受到人们如此的敬重呢?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齐读第3小节。

师:诺贝尔一生有许多的发明,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出示思考题)

2、自由读课文第4-9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作批注。

3、学生讨论交流。

(1)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诺贝尔最初发明炸药的动因是什么?)(他看到工人们徒手劈山开路十分艰苦,就想发明一种东西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说明诺贝尔发明动机来自于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2)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读有关句子,学生谈体会。)

(3)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强度。)

(4)朗读第第4--7小节。

师:尽管诺贝尔发明炸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对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创造发明是无止境的。

4、指名读课文第8--9小节。

①这一段具体详尽地描述了一次试验性的大爆炸,当时人们是怎么说的?而诺贝尔又是如何表现的?从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一个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不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②生自由练读第8--9小节。

③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思考:(1)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2)诺贝尔死后,大量的炸药也用于战争,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如果诺贝尔泉下有知,他会有何感想?

2、学生交流。

(诺贝尔也许遇见到炸药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设立了和平奖,以激励人们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3、齐读第三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说说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

五、拓展练习。

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板书设计:

发明炸药热爱科学

诺贝尔热爱人类

设立诺贝尔奖无私奉献

第2篇:诺贝尔教学设计

《诺贝尔》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榆社县太星小学

常俊飞

教学目标:

1、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经过。

2、练习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能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感受诺贝尔身上的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不畏艰难、不断探索、造福人类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方法:

1、突出重点,精读感悟,合作探究。注重读、说、写结合。

2、体会诺贝尔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立足工具,弘扬人文”需要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品味语言、咀嚼文字、体验情感。本节课旨在捕捉课文的关键句段及灵动字词,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品味,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以语言训练为基础,将“工具”落实到位,让“人文”润物无声。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感受形象: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第1、2、10自然段,知道了诺贝尔奖以及颁奖的时间、地点。今天我们就进一步走近诺贝尔,去触摸,去感知这一个伟大的生命。

二、抓住中心句,品读课文,走入生命的殿堂

1、出示: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句中心句展开学习,来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和感受他是如何将整个生命投入到发明炸药之中的。

2、请几个同学读一下这句话。

你能说说“整个生命”你是怎样理解的吗?

(人的一辈子,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精力,所有的财富,所有的一切)

过渡: 对,一个人用他一生所有的一切去投入的,一定会是他最挚爱的事物。而诺贝尔用他生命的全部去投入的,就是发明——炸药。

齐读句子。

3、请同学们捧起书,认真地默读课文3——9小节。不放过一个词,一句话。去用心地感受诺贝尔是怎样把他的整个生命投入到发明炸药的事业中去的?要前后联系起来看,重点字词可以圈圈点点,还可以在带给你感受的句子边简单地写上自己的感悟。好,开始默读吧!

(4分钟,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

4.师生交流。

第3小节:(诺贝尔最突出的发明就是炸药。)

第4小节:(他从小就树立了发明炸药这一远大的志向。当看到工人们徒手劈山开路是那样艰苦,就想发明一种东西,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还说明诺贝尔的发明动机来自于对人民大众的关心和同情。小小年纪,就懂得关心劳动者,令人感动、敬佩。)

指名读。

第5小节:(诺贝尔发明了液体炸弹。

有了志向,诺贝尔更把它化为行动,与父亲、哥哥一起投入了艰辛的发明工作中。)

补充:这项艰辛的工作,诺贝尔年仅14岁就开始了,真不简单。

第6小节:(液体炸弹极易爆炸,把诺贝尔的实验室都炸成废墟了。

当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重伤,面对这样惨痛的场面,诺贝尔毫不气馁。他毅然继续实验,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1)出示句子: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补充1:实验之所以如此危险,是因为炸药的成分主要是硝化甘油,它的爆炸力极强,但性质不稳定,极易爆炸。所以,对硝化甘油进行研究,其实就意味着什么?

(高度的危险,乃至牺牲、死亡。)

补充2:现在,实验室被炸得无影无踪,5名助手牺牲了,其中还包括自己的弟弟埃米尔,父亲也成了残废,而且老人经受不住这件事的沉重打击,没过多久也去世了。不仅如此,邻居们呢还把诺贝尔称为“科学疯子”,出于恐惧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这样政府就不准许他在市里进行实验了。

真是重重的困难,层层的阻力,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们的耳旁仿佛又响起了人们怎样的话语呢?

(参考答案:父亲成了残废后,整天唉声叹气,他用微弱的声音劝告诺贝尔说:“孩子,看来我们的实验的确太冒险了。算了,弟弟已经去世了,不能让你再牺牲了!不要再实验了!„„”;而人们万分恐惧地看着实验室的废墟,惊慌失措地说:“天哪!诺贝尔在这儿实验,我们迟早也会被炸死的!”有的气愤地说:“这样真是胡闹!诺贝尔简直就是疯子!不行,我们要向政府控告他。”„„)

同学们,你们看,对炸药进行研究,不仅意味着高度的危险,还将承受着什么?(人们的指责,内心的孤独、伤心、委屈、不理解。)

但诺贝尔退缩了吗?一起答。(没有!)此时此刻他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弟弟已为科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父亲也去世了,我更要继承他们未尽的事业,完成他们的心愿。我应当化悲痛为力量,更好地研制出安全炸药。)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诺贝尔遇到困难真是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他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对科学是如此的痴迷与执着。)

过渡: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发明创造是永无止境的。

出示: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指名读,再齐读。

第7小节:(他发明了固体炸药和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

—雷管。

政府不让在市内搞实验,诺贝尔就在偏远的湖上搞实验。以前的失败没有使诺贝尔丧失意志。)

出示句子: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一年365天,四年就是一千四百多天,放弃假日、没日没夜地实验,实验,再实验。透过这两个数字你有什么感受?(虽然面临失败,但他没有气馁,没有退缩,他把每一次的失败都看成是下一次成功的起点,坚持不懈,终于获得了成功。)

指名读,再齐读。

第8、9小节:(已经成功发明了固体炸药以及雷管,但他没有满足,连续不断地实验,为了减少伤亡,还要继续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说明他热爱人类,醉心于科学事业。)

(为了验证炸药是否具有更大的爆炸力,他是那样地专注和忘我,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出示句子):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a、诺贝尔的哪些举动令你敬佩:亲自、双眼紧紧盯着、仍然盯着

b、两次写到诺贝尔“紧盯”,什么叫紧盯?他在盯着什么? 他双眼紧盯着火星,火星怎样了?

从诺贝尔的“紧盯”中,你体会到什么?(学生读句子)c、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老师范读)这句话用了三个感叹号,你读懂了吗?

——火星接近炸药意味着(危险更近),所以他的心(怦怦直跳)——火星接近炸药也意味着(成功更近)所以他的心(怦怦直跳)d、怦怦直跳的心是为即将到来的危险而紧张,更是为可能到来的成功而激动,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话。

e、轰!巨大的爆炸声——(教师引读,感受当时的危险)是啊,巨大的爆炸声、滚滚的浓烟让人们慌乱起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人们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我们就是当地的人,请你演示一下人们当时的样子。(学生演示)你从人们的惊呼中体会到什么?(惋惜、难过、伤心)人们可能还会怎么议论?

3.过渡:就在人们看到实验室火光冲天的时候,就在人们听到大地传来那巨大的爆炸声的时候,就在人们看到滚滚的浓烟涌出来的时候,就在人们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的时候,突然„„

出示句子:(让学生齐读)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再重复一遍,激发学生感情。读了两遍,你体会到了什么?

(就在人们为诺贝尔当心、难过的时候,诺贝尔却是兴奋异常,因为他的实验成功了。)

再读这句话,你还体会到什么?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师可以启发:是啊,诺贝尔就是这样,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来研究炸药的。

出示句子: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此刻,你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就把你的情感融入到你的声音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

三、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是的,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他还为了什么,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诺贝尔一生有355项发明 出示:为了(),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2、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1百字的小传(主要写明人物的生卒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绩和贡献。

3、最后,让我们以这句诺贝尔的名言来结束这节课。

(出示):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诺贝尔

齐读后,请全体起立,再深情地读一遍。

孩子们,记住这句话,并用你的生命去努力实践这句话吧!这是向诺贝尔表达的最崇高敬礼!

板书设计:

诺贝尔

百折不挠

持之以恒

无私奉献

舍生忘死

第3篇:诺贝尔教学设计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岳庄小学 张平平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3、学习抓住重点词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情感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是一次世界性的盛会。地点定在诺贝尔的诞生地,时间为诺贝尔去世的日子。

2、那你知道为什么奖的颁奖地点和时间的设置如此特殊?

3、师述:是啊,后人用诺贝尔出生的地点作为颁奖地点,用诺贝尔逝世的时间作为颁奖仪式的时间,可见,诺贝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崇高!这节课,就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诺贝尔》教学设计

《诺贝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听写课后词语。

2、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语言材料了解诺贝尔的成就,感悟诺贝尔的精神。

4、运用本课提供材料,撰写小传。

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听写课后词语。

2、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语言材料了解诺贝尔的成就,感悟诺贝尔的精神。

三、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情感

1、今天我们学习《诺贝尔》

2、提到诺贝尔,我们就会想到一个举世闻名的奖项——诺贝尔奖。课文一开始就介绍了诺贝尔奖。读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世界性盛会)

3、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诺贝尔颁奖仪式又将在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想不想预先领略一下典礼盛况?

颁奖典礼是一次盛大的晚会,参加的众多嘉宾中有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瑞典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诺贝尔 教学设计

《诺贝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

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

⑵注意字型。指导写“机械”的“械”,“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诺贝尔》教学设计

《诺贝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诺贝尔》一课作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第六单元第三篇课文,它紧紧扣住“坚持不懈、不屈不挠”这个主题。课文主要介绍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学情分析:

学生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在升入高段后,已经有了一年多凭借语言文字去深入体会文本内容的基础,所以多数学生基本具备了能够独立品读文字,大胆联想相关画面,发表自己的读后感受等能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课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诺贝尔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诺贝尔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