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班数学活动:小蜜蜂采花蜜
中班数学活动:小蜜蜂采花蜜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2、感知5的守恒,知道数量不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养成认真倾听,专注学习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感知5的守恒,知道数量不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活动难点:能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等不同的因素影响,感知5的守恒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1—5以内的数字,并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物质准备:洞洞板和棋子(每人一套);教师示范板及棋子一套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取洞洞板和棋子
(二)感官游戏“小蜂窝”
“让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来玩一次“小蜂窝”的游戏吧。”(放音乐玩游戏)
(三)导入游戏“种小花”
巩固“行”的概念,及手口一致点数
“请小朋友取出5朵红色的花,种在第1行,数字1的后面。边种花,边大声的`数出来。预备,开始!”
(四)感知5的守恒
1、感知物体摆放的疏密不影响数量。
“现在老师要把第4行的花朵,隔一个格子种下一朵。
“请问第4行上的花和第3行的花,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呢?”
“第3行的花是一个挨着一个种下的,第4行的花是隔一个格子种下一朵的。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的。”
2、感知物体摆放的形状不影响数量。
“把第4行的花种在山坡上”
“请问种在山坡上的花和第3行上种的花,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的?”
3、感知物体摆放占据空间面积的大小影响数量
“请一个小朋友帮老师把第2行的花种在我们班里不同的地方。种的时候要记住把花朵都种在了哪里。一会儿老师还要请你把花朵找回来。请其他小朋友看着他,仔细看看他都把花朵种在什么地方了?”
(五)按颜色收放棋子,并听音乐把洞洞板和棋子送回家。
“小蜜蜂看到我们种了这么多的花朵,所以就飞回来了。现在小蜜蜂想把xx颜色的花采回家,请小朋友们帮忙,采一朵,数一朵。预备,开始。”
第2篇:小蜜蜂采花蜜教案
小蜜蜂采花蜜教案
设计背景
学前班的幼儿对数学的加减法算式有了初步的认知和理解,为了让幼儿更加生动地理解加减法算式,并提高幼儿对数学是兴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2幼儿能准确、快速地书面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对算式的'反应能力。
难点:幼儿算数时的速度和准确性。
活动准备
1——10的数字和10以内加减法算式的各色卡片若干,花篮五个、小蜜蜂的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1把1——10的各色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把幼儿分成五组,每组一个花篮、算式卡片若干张,每个幼儿一个小蜜蜂头饰。
2 把写有算式题目的卡片别在花篮上(每组的题目不同),让每组扮成“小蜜蜂”的幼儿算出篮子上卡片算式的答案后,再到黑板上把与答案相应的数字卡片拿下来放到花篮里,每组“采花蜜”的时间是十分钟。
3 每组里还要有一个“检查员”(由口算能力较好的幼儿担任)。当“小蜜蜂”把数字“花蜜”采到花篮里时,“检查员”就要负责检查“小蜜蜂”采的“花蜜”是否合格了(算对算式)。如果合格了(答案正确),就换上下一张算式卡片,让下一个“小蜜蜂”接着“采花蜜”。如果不合格(答案错误),就要采到合格的“花蜜” 才能换下一个“小蜜蜂”接着“采花蜜”。
4 扮演“小蜜蜂”的幼儿在“采花蜜”的时候只能独立完成,其他“小蜜蜂”们不能出声提示或出手帮忙,如果犯规,就要罚停一分钟。
5 最后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到的“花蜜”最多。
教学反思
这次的活动幼儿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热情,每个幼儿都非常积极地参与了活动。
不足的是:由于班级人数实在是过于庞大,分组的时候每组的人数超出了预先的范围,这就造成了在进行活动的时候纪律散乱,不好控制现场,导致到最后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忘记了有“规矩“这回事。
如果让我在重新进行一次活动,我会在活动角色分配上再努力,让一部分幼儿拿着数字卡片站在教室各处扮演花朵,这样再分组进行活动时就不会因为人数问题而造成纪律混乱了,也适量地增加了活动的难度。
第3篇:小蜜蜂采花蜜作文
小蜜蜂采花蜜作文
今天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我蹦蹦跳跳地来到小院。小院里百花盛开,每朵花都争奇斗艳,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忽然,我看见一朵花的花蕊里有一只小蜜蜂。这只小蜜蜂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便开始观察它。瞧!它长得多可爱呀!圆圆的小脑袋,细细的小腰,一对小翅膀晶莹剔透,真讨人喜欢!小蜜蜂在花丛中东跑跑西转转,它在干什么呀?当我正想仔细观察它时,它却飞跑了,可过了片刻又飞来一只小蜜蜂,这只小蜜蜂是刚才那只还是另一只呢?我准备先观察观察模样再说,可我打量了它一番,和上一只没有什么两样。这时妈妈对我说:“这是刚才那只小蜜蜂的同伴,过一会儿还会有别的小蜜蜂飞来的。只要有一只蜜蜂发现了蜜源,它就会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它的同伴,它的'同伴就都会飞到这里来了。”我问妈妈:“那小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妈妈笑着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