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
[唐]杜甫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
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
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
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
崔侯初筵色,已畏空尊愁。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否。
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
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
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洲。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
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作品赏析:
【卢注】此诗诸家编入乾元元年春,公方在谏垣,此时两京复,禄山亡,诗中不得作长鲸吞、地轴翻等语,范氏编至德二载春,此时身陷贼中,岂能为令节之饮?且朝官降贼,岂得以公侯目之?断是天宝十五载,与《苏端薛复筵》为一时作。是年正月,禄山遣其将寇潼关。【鹤注】唐以正月晦日为令节,至德宗贞元五年正月,敕自今以后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代晦日。
朝光入瓮牖①,尸寝惊敝裘②。起行视天宇③,春气渐和柔④。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⑤。出门无所待⑥,徒步觉自由⑦。
(首叙晦日出游。)
①何逊诗:“窗户映朝光。”《记·儒行》:“荜门圭窦,蓬户瓮牖。”②尸寝,反用《论语》“寝不尸”。惊敝裘,朝光入而惊起也。③陶潜诗:“昭昭天宇阔。”④阮籍诗:“春气感我心。”王羲之《兰亭集诗》:“欣兹莫春,和气载柔。”⑤秘康书:“性复疏懒,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远注】兴来二句反用此语。庾信诗:“梳头百遍撩。”⑥陆机诗:“出门无通路。”梦弼曰:无所待,谓不待车从也。”⑦《淮南子》:“布衣徒步之人。”《焦仲卿诗》:“汝岂得自由。”
杖藜复恣意①,免值公与侯。晚定崔李交②,会心真罕俦③。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喜结仁里欢④,况因令节求⑤。此往寻崔李二家。公侯皆非知己,故有免值之叹。
①《庄子》:“原宪华冠而縰履,杖藜而应门。”魏文帝乐府:“何不恣意遨游,从君所喜。”②《易传》:“定其交而后求。”③《世说》:简文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④《思玄赋》:“匪仁里其焉宅。”⑤令节求,因晦日而邀留也。
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①。引客看扫除②。随时成献酬③。崔侯初筵色④,已畏空樽愁⑤。未知天下士⑥,至性有此不⑦?
此见两人好客之谊。
①庾信诗:“旧竹侵行径。”汉古诗:“树木何修修。”②《后汉·陈蕃传》:同郡薛勤曰:“何不洒扫以待宾客?”③《诗》:“献酬交错。”④又:“宾之初筵。”⑤张璠《汉记》:孔融拜大中大夫,每叹曰:“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⑥《史记》:新垣衍谓鲁仲连曰:“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⑦嵇康书:“阮嗣宗至性过人。”崔本为客,却畏酒空,略形迹而见真性矣。
草芽既青出①,蜂声亦暖游②。思见农器陈③,何当甲兵休④?上古葛天民⑤,不贻黄屋忧⑥。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⑦。
此对春而慨时事。【朱注】上古之世,黄屋无忧。今何时乎?而阮籍之流,止沉饮以谋身。叹己与崔李辈,无能为天子分忧也。①沈约诗:“塞草发青芽。”②《杜臆》:蜂以暖游,带声字更趣。③《家语》:铸剑戟以为农器。④《国策》:张仪说楚曰:“秦下甲兵据宜阳。”⑤《帝王世纪》:大庭氏至葛天氏,皆号炎帝。陶潜《五柳先生传》:“葛天氏之民与?”⑥《汉书》李斐音义:“黄屋,车上盖,天子之仪,以黄缯为里。”黄希曰:汉制,副车黄屋作左纛,亦如金根之制,行则从后。⑦《阮籍传》:“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罪,以酣醉获免。”虞世南诗:“非是为身谋。”
威风高其翔①,长鲸吞九州②。地轴为之翻③,百川皆乱流④。当歌欲一放⑤,泪下恐莫收。浊醪有妙理⑥,庶用慰沉浮⑦。
此伤乱而借酒遣忧也。威凤高翔,以致长鲸吞噬,盖贤人去而盗贼炽,如张九龄之罢相是也。地翻川乱,应上甲兵。浊醪用慰,应上熟醉。《杜臆》:末段纡回吞吐,有无穷之悲。此章五段,段各八句。①《汉·孝景纪》:“南郡获白虎威风为宝。”晋灼曰:“凤之有威仪者也。”②梁湘东王书:“淮海长鲸,虽云授首;襄阳短狐,未全革面。”③《海赋》:“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④《诗》:“百川沸腾。”⑤曹操诗:“对酒当歌。”⑥嵇康书:“浊醪一杯。”江淹诗:“精灵归妙理。”⑦《游侠传》:“放意自恣,浮沉俗间。”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2
[唐]杜甫
清秋望不极,迢递起曾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沈。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评析
全诗由望字着笔,因野望而生愁,国破家亡,天涯漂泊;近望吐蕃在川西猖獗;远望安史在河北纵横,加之迟暮多病,报国无门,感慨无限。结句点题并与首句呼应。语言凝练,感情深沉。
------------------------------------------
【鹤注】诗云远水孤城,当是乾元二年在秦州作。阴铿诗:“王城野望通。”
清秋望不极①,迢递起层阴②。远水兼天净③,孤城隐雾深④。叶稀风更落⑤,山迥日初沉。独鹤归何晚⑥,昏鸦已满林⑦。
(此边秋野望而作也。通首俱望中所见者。水空天净,一望清旷;城隐雾中,再望迷离;枝枯叶脱,三望萧疏;山高日落,四望沉冥。又见此时日暮鸟还,昏鸦满树,而鹤归何晚耶?孤飞寡侣,良可叹矣。望不极,不能极远也,紧照下句说,非一望无极之谓。诗以迢递层阴作眼,中四皆层阴中所望者。顾注作一明一晦说,甚确。但末二不当仍分明晦,盖日落鸟归而致慨乃羇栖自况之意。【赵汸注】远水孤城,先远后近,叶稀山迥,先近后远。唐汝询曰:杜公下字,善于用虚,如《晚出左掖》篇融湿、去低,此篇兼净、隐深,俱沉细可想。)
①殷仲文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梁武帝诗:“长洲望不极。”②谢瞻诗:“迢递封畿外。”注:“远貌。”《水经注》:“迢递相望。”陆仲诗:“层峦起层阴。”③薛道衡诗:“远水舟如叶。”④杨素诗:“孤城绝四邻。”⑤庾成师诗:“已见秋叶稀。”⑥何逊诗:“独鹤凌空逝。”班婕好《捣素赋》:“哀离鹤之归晚。”⑦何逊诗:“昏鸦接翅飞。”旧以鹤喻君子,鸦喻小人,于诗意不合。
-----------仇兆鳌《杜诗详注》-----------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3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注释:
作品赏析:
【鹤注】此是广德元年十一月公在阆州作。阆居巴子之国,故曰巴山。
巴山遇中使,云自陕城来①。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②。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③。
(此章,在巴山而慨朝事也。上四忧在君上,下四责及人臣。盗贼二句,述中使之言。【顾注】甘棠树、望仙台,俱属陕州近境,时天子在陕,故有天寒地阔之感。吐蕃入寇,征兵不应,官吏奔散。曰群臣安在,讥文官不能扈从,武将不能御敌也。
①《唐书》:陕州陕县有陕城宫。《水经》:河水又西径陕县故城南。注: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括地志》:邵伯庙在洛州寿安县西北五里,有棠在九曲城东阜上。《九域志》:邵伯甘棠树在陕州府署西南隅。②《三辅黄图》:望仙台,汉武帝所建,在华州华阴县。《长安志》:望仙台,在鄠县西三十里。狼狈,注见前。③阮籍诗:“梁王安在哉。”
第2篇:月(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月(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月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唐]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作品赏析:
此当是至德二载七月作,故云“秋期近”。是时官军尚在扶风,至闰八月二十三日,始命郭子仪收长安。国西营,指扶风军士。扶风,在长安西北也。
天上秋期近①,人间月影清②。入河赡不没③,捣药兔长生④。只益丹心苦⑤,能添自发明⑥。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⑦。
(上四月中之景,下四月下之怀。蟾兔,承月影来,紧注下半截意,言月色常明如此,恐照已照人,各惹愁恨耳。三四借蟾兔点染,不必另生议论。)
①高昂诗:“天上人间无可比。”《诗》:“秋以为期。”②梁简文帝诗:“月影出迟迟。”③庾肩吾《望月》诗:“渡河光不没。”④张衡《灵宪序》:”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说文》:“蟾蜍,虾蟆也。”傅玄《拟夭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⑤又诗:“丹心为寸伤。”⑥吴质笺:“白发生鬓,所虑日深。”⑦戴暠诗:“西园偏照人。黄生曰:此诗咏月,全首作嗔怪之词,实与《一百五夜对月》同一奇恣,特此首精深浑雅,故读者不见其奇耳。
王嗣奭曰:杜诗凡单咏一物,必有所比,此诗为肃宗而作。天运初回,新君登极,将有太平之望,秋期近而月影清也。然嬖幸已为荧惑,贵妃方败,复有良梯,入河而蟾不没也。国忠既亡,又有辅国,捣药之兔长生也。所以心愈苦,而发增白耳。
张綖曰:蟾兔以比近习小人。入河不没,不离君侧也。捣药长生,潜窃国柄也。丹心益苦,无路以告也。自发添明,忧思致老也。故结言休照军营,恐愈触其忧耳。当时寇势侵逼如此,而近习犹然用事,何时得见清平耶。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第3篇:杜甫全文注释及原著
杜甫全文注释及原著
杜甫全文注释及原著1
[唐]杜甫
熊罴哮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
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驱车石龛下,仲冬见虹霓。
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
苦云直簳尽,无以充提携。奈何渔阳骑,飒飒惊烝黎。
注释:
龛,苦含切,石塔也。《阿育王传》:山龛石室。沈佺期诗:“危峰石作龛。”
熊署咆我东,虎豹号我西①。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②。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③。驱车石龛下④,仲冬见虹霓⑤。
(【綖注】上叹行路之艰,是伤已。俯视物类,仰观天气,备写凄惨阴森之象。魏武帝《苦寒行》:“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此句意所本。刘琨《扶风歌》:“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此句法所本。《楚辞·九思》:“将升兮高山,上有兮猿猴;将入兮深谷,下有兮虺蛇。左见兮鸣鵙,右睹兮呼枭。”此东
第4篇:枯棕唐.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枯棕唐.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枯棕唐.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唐]杜甫
蜀门多棕榈,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徒布如云叶,青黄岁寒后。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
有同枯棕木,使我沈叹久。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黄雀啅,侧见寒蓬走。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
注释:
鹤曰:上元二年,蜀有段子璋之变,故诗云“伤时苦军乏。”《广志》:棕一名栟榈,状如蒲葵,有叶无枝。陈藏器《本草》:其皮作绳,入水千年不烂。
蜀门多棕榈①,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②,虽众亦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