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鸟课件美术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2-08 07:12: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快乐的小鸟课件美术

快乐的小鸟课件美术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人际间的关怀和温暖”为取向,引导同学在此情感基调上学习“点、线、色”等美术语言。小鸟是小朋友们熟悉又感到亲切的动物,鸟儿们在大自然中会做着什么快乐的事情呢?它们身上又衣着怎样的花衣服呢?让我们化身小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感受小鸟们的快乐吧!

教学对象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依然对学校生活感到新鲜而陌生,需要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我们班的同学,天真、善良、乐于表达自身,自身就是一群“快乐的小鸟”,希望他们在这节课中可以快乐感受、快乐表达、快乐交流。他们上学期曾经接触过“点、线、色”的概念,但还没得到具体的深入强化,这节课将对这一表示技能作进一步的深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了解小鸟的形态、结构、花纹以和色彩。

2、懂得用点、线、色来表示小鸟。

3、知道一些生态环境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比较中了解小鸟,培养审美能力。

2、合作探究小鸟的表示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同学喜欢小鸟、懂得保护小鸟。

2、喜欢小鸟的形态和色彩。

3、能与同伴分享发明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围绕小鸟的结构、外形、色彩、花纹等进行绘画练习。

2、启发创意,运用点、线、色画出不同形态和花纹的小鸟。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一、参盛宴。

1、出示南沙湿地图片,听鸟声,结合课本图片,想象情景,学鸟叫。

2、由课本图片引导同学观鸟舞,学鸟跳,感受小鸟的快乐。创设 “快乐小鸟化装舞会”,揭示学习任务。

3、看课件图片,感受小鸟各种动态,为表示小鸟的快乐动态作铺垫。

【设计理念:课标提到教师要积极为同学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课堂导入环节在这里所起的作用显得十分直接与重要。本课导入结合同学年龄特点与教学需要,通过听、看、想、演等方式,运用“角色体验”的方法,让同学化身小鸟,迁移自身的情感,感受小鸟的快乐。既创设了一个同学喜欢的学习情景又进行了人文性的渗透,还为下一步解决小鸟动态的问题作铺垫。】

二、齐玩乐。

1、猜一猜:师示范如何在两个圆的基础上添画,变出一只小鸟。

2、说一说:生说说小鸟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是最快乐的。

3、想一想:师激励同学看图说出小鸟的基本结构。

4、画一画:生运用小鸟的基本结构,选择添画出快乐小鸟不同的动态。

【设计理念:要表示小鸟,首先要认识小鸟的基本结构,解决动态问题。我舍弃了课本上以个别同学上台接力画小鸟的方式,取而代之以“带问题观察,总结规律”,与“教师示范,同学拓展”相结合。更细化、更有效地去解决问题。】

三、变外形。

1、小组合作,观察图片,然后对小鸟外形特征进行探究。

2、师引导生对小鸟外形变化规律加以总结。

3、生对小鸟进行外形变化想象。

4、师生合作示范改画。

【设计理念: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低年级学习方法的积累也是极其重要的,但由于低年级的小朋友自学能力还较单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扶到放,使同学在课堂中学到知识,也学到方法。很多小鸟在身体各部位都有不同的'特征,内容较繁杂,我结合难度需要,把问题分散到各小组,同时解决。让同学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发表自身见解也学习与人共处,一起探究问题。并在观察后引导同学总结规律,积累学习方法。】

四、穿花衣。

1、通过课件看图,对比观察,感受小鸟身上的点、线、色,如何搭配才美。

2、生说说自身所想的创意。

【设计意图:低年级儿童不善于带问题去观察,教师在这里第三次引导同学带着观察任务去观察,再总结规律,是学习方法的一种不时巩固。】

五、绘所想。

1、同学选择自身喜欢的练习要求,表示自身心中的快乐小鸟,参与“化装舞会”。

【设计意图:本次练习要求,分了三个层次,并且把要求作了一定程度的细化,这样设计,同学可以根据自身能力或心理需要去选择自身喜欢的作业方式。细化作业要求,主要是结合课本要求,并针对我班同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的改进意见,亦让评价有点可评。】

六、品快乐。

1、感受合作效果,相互评价,相互促进。

2、师作课堂总结,升华情感教育。

【设计理念:在一片欢乐声中,同学感受合作的效果,说说自身的感受,评评他人的作品,相互促进。教师适时地在这一步总结升华情感,既自然,效果亦事半功倍。】

第2篇:美术课件小鸟的家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色纸表现小鸟和鸟窝的形象,提高学生立体造型的能力。2. 培养学生对保护鸟类的意识。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重难点:

小鸟、鸟窝的造型和制作。(有变化、有创意)

课前准备:

准备学生使用的橡皮泥、色纸和有关于教材的图片、光盘等。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a、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小鸟家里作客去”播放鸟类活动的光盘进入教学,引导学生欣赏、问答。

b、请同学们说说小鸟的模样和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

c、小组讨论并揭示课题。

(2)发展阶段

a、引导学生运用捏、搓、按、折、撕等方法试着塑造成圆形、椭圆形、立方体或长方形然后设计小鸟和它们的家。

b、让学生在大胆尝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并描述、解释各自的想法、意图并欣赏书本中的范例自由讨论“看其他同学跟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们好在哪里?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c、引导学生搓成不同的线,捏或用纸折成各种点、圆和立方体、长方体形象进行组合。如制作鸟窝时,可制作圆形、方形或椭圆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张其长短和粗细,还可以装饰小花纹使制作的鸟窝更有新意。

d、在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并鼓励学生多动脑设计出更加新颖的小鸟和它们的家。

(3)收拾与整理并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还要提倡同学们要保护鸟类不能去伤害它。

课后拓展:

课后请同学利用剩余的橡皮泥、色纸再设计制作一些小鸟、鸟窝。

《我喜欢的鸟》教案设计

作者:庄洪 时间:2012-04-27 09:02:15

《我喜欢的鸟》教案设计 二年级美术下册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在回忆、观察、分析与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3)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中的欣赏过程,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2)在合作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鸟的美感及不同种类鸟的外形特点。难点:如何表现鸟的外形特点

三、学习材料

有关鸟的录像、课件、图片等,绘画工具或纸造型工具。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欣赏和鸟类有关的音乐,稳定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课件)

师:“同学们,这么美妙的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我仿佛看到了很多鸟”;“我仿佛听到了鸟叫”;“我好象进了一片大森林,里面有很多的鸟。”

师:“大家喜欢鸟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喜欢的鸟》。”

(二)新课:

1、欣赏鸟类:(课件)

问题式进入:“你最喜欢什么鸟呢?”(生答)“同学们喜欢鸟是因为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老师接下来带同学们去参观百鸟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些鸟为什么让人感受美呢?(出示课件)

(1)颜色美。有的鸟类具有漂亮的颜色,这些颜色让人赏心悦目。(图片)

(2)外形美。有的鸟类具有美丽的外形,它们在用身体向人们展示自己是最美的。(图片)

(3)动态美。鸟的动态让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视频)

这三种美的结合,才是鸟最美的体现。鸟的身体结构: 鸟用它们的身体向我们展现了不同的美,但要画出它们的美,还要对鸟进行具体的观察和了解,下面就请同学们观察鸟,并小组汇报鸟的身体结构。

生答:鸟的身体结构:头、颈、翅膀、腿、足……

3、不同的鸟具有不同的身体特征:

下面老师用大家说的身体结构完成一只我喜欢的鸟。(师画鹰)。

不同的鸟具有不同的主要特征,比如老师画的鹰,它的特点就是具有宽大的翅膀,勾状的嘴和锋利的爪子。还有一些动物有自己独有的特殊,下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出示课件,生找最主要特点)。

1)锋鸟 2)火烈鸟 3)犀鸟 4)鹦鹉 5)巨嘴鸟

还有很多鸟,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生列举自己喜欢的鸟,并说出主要特征。如麻雀身体较小,孔雀羽毛漂亮……)只有抓住鸟类最明显的特征,才能很准确的表现出它们的样子。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鸟。(课件)

1)、摄影作品,2)、木雕,3)、剪纸,4)、画像砖,5)、国画作品

通过不同的艺术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5、鸟的表现形式:

1)、画,2)、粘贴再画,3)、手工制作 教师出示相应作品,或者现场制作,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制作欲望。

(三)作业:装饰百鸟园。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表现作品,如绘画、粘贴等。

(四)作业展评:

让学生在自评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树立起自信;在互评中学会欣赏别人,并很客观的分析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能力。

(五)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作品,我看到了大家对鸟的喜欢,鸟是人类的朋友,它除了有观赏作用外,对人类还有哪些好处呢?有的益鸟可以帮人类捉虫子,保持生态平衡。但大家看一看人类是怎样对待我们的朋友的呢?(课件)看了这段视频,你想说点什么呢?

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鸟类的思想品质。

(六)板书设计:

我喜欢的鸟

颜色美 外形美 动态美

鸟的结构:头、颈、躯干、腿、脚……

(七)《我喜欢的鸟》教学反思 本堂课通过对鸟的回忆、观察、分析和表现,使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并培养学生热爱鸟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目的明确。回忆并观察鸟的外形特征,并能根据本课题的内容进行想象、设计。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搜集了关于鸟的精彩画面、图片资料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控制学习活动,作画时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根据内容大胆创作,使课堂活跃起来,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并抓住重点问题,引导教学全过程。

我采用了开门见山的形式引入新课。播放关于鸟的音乐,然后问学生“你们喜欢鸟吗?”他们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意见,答案多是肯定的,我知道学生的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了。之后我通过大量图片的展示告诉同学们,鸟的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鸟类,热爱自然的情怀。再让学生观察实物,说出自己喜欢什么鸟,至此学生的设计方案已基本成熟,我适时加以引导。最后,学生的作品形式多样,有平面绘画也有立体造型;图案或简洁粗犷,或者优美细腻;色彩有的鲜艳、热烈,有的柔和、宁静。很显然,学生的设计构思和制作材料都较以前有了很突破。通过这节课,我运用学到的课程改革理念,努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在以后的每一堂课上,有更大的进步,以适应小学美术教育的需要,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优秀者。

第3篇:大班美术小鸟天堂课件

大班美术小鸟天堂课件

大班美术小鸟天堂教案

活动目标:

1、会通过多种形式(语言、动作、想象、观察)来欣赏画作,充分感受画作清新和欢快的意境。

2、学习词语,巩固淡浓墨技法的创作,学习用点、洒、流等技能创作。

3、体验活动和绘画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寂静山林、天堂之歌)、课件。

活动过程:

一、结合课件,散文导入:《小鸟天堂》

在天马河中,有一个小岛。……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T:故事好听吗?你觉得小鸟的天堂是哪里?为什么?

这株榕树长得怎么样?

二、欣赏吴冠中的《小鸟天堂》。

介绍画家

欣赏画作《小鸟天堂》

你看到了什么?

听音乐分角色表演。(部分扮小鸟、部分扮大树。)

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并用动作表现画面中的小鸟,树的不同造型,感受热闹、欢快的气氛。

……谁会用动作来表现这群快乐的'小鸟?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快乐的小鸟课件美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快乐的小鸟课件美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