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名言名句及译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2-07 07:12: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中庸》名言名句及译文

《中庸》名言名句及译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译文:“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译文:孔子说,我知道人们为什么不按客观规律做事。聪明的人易过头,愚笨的人则做不好。我知道为什么中庸的道理懂的人少。聪明的人不以为然,愚笨的人则理解不了。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第2篇:弟子规名言名句及译文

弟子规名言名句及译文

国学热是现在早期教育的一个现状,很多家长以及开始意识到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弟子规》的名言名句吧。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弟子规》

【译文】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其他有益的学问。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弟子规》

【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弟子规》

【译文】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弟子规》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弟子规》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 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弟子规》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弟子规》

【译文】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

见人善

即思齐纵去远

以渐跻

《弟子规》

【译文】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眦

《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三字经是非常不错的适用于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材料,希望家长朋友能够充分对其进行利用哦。三字经教会了大家很多关于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

第3篇:《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下面是关于《中庸》全文及译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中庸》名言名句及译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庸》名言名句及译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