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七年级地理上册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综合测试题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A.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3.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4.实际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A.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B.0°和18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C.西经20°和东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D.东经20°和西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5.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20°N、20°E)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则B点的经度是[]
A.160°WB.20°WC.160°ED.20°E
6.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A.23.5°N,180°B.66.5°N,180°
C.66.5°S,20°WD.66.5°S,160°E
7.下图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8.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9.某地位于东经170°,南纬20°,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东半球
B.该地处于北半球
C.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10.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B.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C.南极有极昼现象
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11.下列节日中,当地昼夜悬殊最大的是[]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12.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
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
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
D.1/50000的比例尺比的比例尺小
13.在1∶10000000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62厘米,那么长江在地面上的长度为[]
A.62000千米B.620千米
C.620000千米D.6200千米
14.一幅残破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A.1∶10000B.1/100000
C.110000opD.1/1000000
第2篇:七年级上册地理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测试题
七年级的地理知识是最基础的知识部分,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测试题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七年级上册地理测试题一
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0W、890S
B.800E、400N
C.100E、10S
D.1800W、710N
2、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A.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北京大于上海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上海
3、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A.23026
B.300
C.600
D.66034
4、北半球夏至日
A.是12月22日 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D.太阳直射点在23026/N
5.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6.东经1610比东经1600的地方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地方时晚 D.一定先看到日出
7.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是
A.悉尼(1500E附近) B.上海(1200E附近)
C.洛杉矶(1200W附近) D.阿拉克(00经线附近)
8.位于赤道和1800经线上的某舰艇,向正北方发射炮弹,炮弹应落在
A.1800经线上 B.1800经线以东 C.1800经线以西 D.东半球
9.晨昏线上
A.时刻相同 B.日期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
10.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每天都重合 B.每天都不可能重合
C.只有在春秋分某一时刻重合 D.只有在冬至日夏至日某一时刻重合
11.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小部分是陆地。据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________,而陆地面积仅占________。
1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紧密相连,合称________大陆。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________河和________山脉一线作为欧、亚两洲大陆的分界线;以________运河作为亚、非两洲陆上分界线。
1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是________,最小的洲是________;四大洋中,________洋面积最大,它几乎占了全球海洋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洋面积最小。
14.下列大洲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5.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有[ ]
①亚洲 ②欧洲 ③非洲 ④北美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6.下面大洋中,被五个大洲环抱的大洋组合是[ ]
A.太平洋和印度洋 B.太平洋和大西洋
C.大西洋和北冰洋 D.大西洋和印度洋
17.下列地理事物属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是[ ]
A.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黑海(土耳其)海峡、红海
18.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黑海(土耳其)海峡 D.地中海
七年级上册地理测试题二
11.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A.日出的时刻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季节变化相同
12.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昼夜现象 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北京的地方时比乌鲁木齐早
13.在西行的轮船上,人们看到的昼夜更替的周期
A.24小时 B.长于24小时 C.短于24小时 D.无昼夜更替
14.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叙述正确的是
A.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026/S向北移至23026/N
B.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
C.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D.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15.太阳直射的地方一定是: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气温最高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16.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17.极昼现象从南极点扩大到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到夏至 B.秋分到冬至 C.夏至到秋分 D.冬至到秋分
18.当东半球全部为黑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短夜长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适值我国的夏季 D.适逢我国的秋(春)分
19.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20.在地球上,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南的是
A.北回归线与北回归圈之间 B.北回归线以北
C.南北回归线之间 D.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21.按气候统计标准划分的四季,北半球的春季指
A.2、3、4三个月 B.3、4、5三个月
C.4、5、6三个月 D.5、6、7三个月三个月
22.下列日照图中,表示6月22日昼夜状况的是
23.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不同 B.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034/
C.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 D.太阳既是地球自转的中心又是地球公转的中心
24.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303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北极圈的范围增大,南极圈的范围缩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C.七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增加
D.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25.假如黄赤交角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昼夜变化 B.水平运动物体无偏向
C.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无四季更替现象
26.当地球上极昼或极夜范围最大时,则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地轴的关系是
A.与赤道面垂直 B.与地轴交角最大
C.与赤道面重合 D.与地轴交角最小
27.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地方是
A.南极和北极 B.南北极圈 C.南、北回归线 D.赤道上
28.下列四个城市,6月22日当地正午人影朝南并且略长的是
A.上海 B.福州 C.海口 D.南昌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29~31题: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
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
29.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0.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第3篇: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测试题
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D)
①农业生产方面②水利建设方面③城市建设方面④海、陆、空交通和工程建筑方面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我国能够大量引进国外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并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区,是因为(D)
A.国土广大B.平原面积辽阔C.地形复杂多样D.气候复杂多样
3.我国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得益于那里的气候(B)
A.终年降水丰沛B.雨热同季C.年温差过大D.夏季时间短
4.《晏子使楚》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古代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因素是(D)
A地形B土壤C水源D气候
o5.“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C,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
第4篇:七年级上册地理生物测试题
1.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从左到右表示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苔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右图是我国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回答6~8题。
2.下列对该地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②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③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大
④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对该地气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严寒,夏季高温
B.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C.终年高温
D.终年温和 4.根据该地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可以推断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A.东北地区
B.西北
第5篇:七年级生物上册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的答题框中(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A.蜻蜓点水B.种子萌发C.森林着火D.人的呼吸
2.下列哪个区域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A.大气圈的上部B.大气圈的底部C.整个水圈D.岩石圈的上层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B.生物圈C.陆地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4.在下列影响兔子生存的环境因素中,哪种不属于非生物因素()
A.阳光B.温度C.狼D.水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描述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A.捕食B.竞争C.合作D.追逐
6.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哈维C.林奈D.沃森和克里克
7.现代生物学研
第6篇: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东西半球图”,回答1~2题。
1.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大洲是()
A.亚洲、大洋洲 B.欧洲、非洲
C.南、北美洲 D.大洋洲、南极洲
2.图中代号①所在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有关右图四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大洲面积最大,且与B大洲陆上相邻
B.B大洲位于西半球,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C.C大洲与D大洲位于同一板块
D.D大洲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湿润
4.全球分为七大洲,其中完全处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A.欧洲、北美洲B.欧洲、亚洲C.非洲、大洋洲D.北美洲、南美洲
5.下列哪个地理事物不是大洲的分界线:()
A.苏伊士运河B.乌拉尔河C.巴拿马运河D.马六甲海峡
6.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北美洲C.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