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关于disarmed和unarmed词语辨析
关于disarmed和unarmed词语辨析
disarmed,unarmed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 to arm的派生词,由过去分词armed加否定前缀 dis-,un-而成,可是它们的涵义并不相同。
Disarmed的'意思是被解除武装的(be taken away all ones weapons),例如: disarmed rebels、disarmed captives、disarmed regiments、disarmed bandits.例:
The police are cross-questioning the disarmed bandits.
警方正在讯问那些被缴械的匪徒。
The disamed rebels are given a reprieve.
被缴械的叛乱份子获缓刑。
有时,disarmed亦可用作譬喻意义,如:disarmed by a smile(ones charming manner or smart dress)。例:
He was disamed by her smile.
她的笑容使他失去警觉。
请注意,在此例中,disarmed用作谓语动词,不是定语。
Unarmed的意思是不带武器的、没有武装的。例:
They are unarmed plain-clothes men.
他们是不带武器的便衣警察。
All the ships are unarmed.
所有的船都是没有武装的。
有时,unarmed亦可转义,表示无防备的意味。例如:
The soldiers were shooting the unarmed crowd.
士兵们在向毫无防备(手无寸铁)的人群开枪。
第2篇:词语辨析
词语辨析
1、留恋 和 流连
“留恋”和“流连”都有“难舍难离”的意思,但在词义和用法上都有明显的区别,关键是它们舍不得离开的对象。
“留恋”的词义是“不忍舍弃或离开”,是一个常用的双音词,词义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表示对人、对事、对物的依依不舍的情感,如“留恋亲人”“留恋学校生活”“留恋故土”;
“流连”指受吸引而不愿意返回,对象仅限于自然景色、名胜佳境等可供游乐观赏的处所、环境。
2、出席 和 列席
出席: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成员(有时也泛指一般人)参加会议。举例:出席代表大会;报告出席人数,出席重要会议。
基本解释:[attend;put in an appearance] 到会;出席会议。
列席: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
基本解释
[attend a meeting as a nonvoting delegate] 作为旁观者出席,有发言权,但没有表决权。
补充:出席表示是正式的参会人员,而列席是因为工作或其他的原因作为旁观者出席,是被邀请参加的。
3、宣贯 和 宣传
宣贯,顾名思义,即宣传并贯彻实行。通常是指对政府、上级机构、母公司等的法律条令、政策、方针、活动等的宣传,以达到思想意识的一致,从而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行动,最终达到或完成目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宣贯是个常用词,不但包括上述的意思,也包括认证的一系列活动。
宣传,向人讲解说明,进行教育、传播、宣扬。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议事日程,agenda)的讯息表现手法。在西方,宣传原本的含意是「散播哲学的论点或见解」,但现在最常被放在政治脉络(环境)中使用,特别是指政府或政治团体支持的运作。同样的手法用于企业或产品上时,通常则被称为公关或广告。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
4、必须 和 必需
“必须”和“必需”两个词同音,都含有“必要”的意思,较易相混。第一,最实用的判断方法。“必需”一般是指一种物品或东西。如:这本书是上课必需的。“必须”一般是指一件事情。如:我今天必须回家;
第二、语法角度的区别。
(1)必须:副词,有强调语气,多作状语。
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如:①必须拿出勇气来。②我们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①后面带动词,②后面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如:要想进度快,必须大家齐心协力。
加强命令语气。如:①你必须一个人去处理这件事。
②他必须去医院认真检查一下。
“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2)“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如:①由于生产所必需的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也不断攀升。②空气和水是每个人所必需的。
③房间中只有一些日常生活必需用品。此外,“必需”常和“所”、“的”连用,如:这些软件是我们发展业务所必需的。
5、板块 和
版块
板块 bǎnkuài(1)板状的块体(2)板块构造理论所谓由地壳分裂而成的巨大而可移动的块体;
版块:版块(事物类):具有共性的事、物的集合。版块(概念类):具有共性的名称、或概念的集合。版块(区域类):具有区域特征的连成一片的区域。
6、标的 和 标底
标的是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它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是一切合同的必备条款。标的可以是“物”,一般的买卖合同中购买实物;也可以是“行为”(包括“不行为”)。
标底是由业主组织专门人员为准备招标的那一部分工程或设备,或工程和设备都有而计算出的一个合理的基本价格。它不等于工程(或设备)的概(预)算,也不等于合同价格。标底是招标单位的绝密资料,不能向任何无关人员泄露。我国国内大部分工程在招标评标时,均以标底上下的一个幅度为判断投标是否合格的条件。在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 标底的编制是工程招标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是评标、定标的重要依据, 且工作时间紧、保密性强, 是一项比较繁重的工作。
度过和渡过
过渡和过度
“度过”主要是带时间性的经过,如:这个五一假期在海边度过。“渡过”主要指的是由此岸到彼岸,是空间的经过,首先是涉水的空间转移,如:渡过重洋,渡过黄河;另外,也用于比喻义的通过,如:渡过艰难险阻,渡过难关。
“过度”与“过渡”。二者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过度”意为超过一定强度,如过度疲劳,过度兴奋等,而“过渡”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表示正在或将要变化的某种暂时状态,如过渡政府、过渡时期等。
8、介于 和 鉴于
介于 两者之间的事物状态,发生或处于两事之间。鉴于:
1、关于,考虑到 例如:鉴于他在那里任职
2、由于,按照,根据
例如:鉴于时事的发展,他的论点似乎颇能为人接受
9、尔后 和 而后
而后有以后、后来、然后的意思;
尔后除了有然后、从此以后的意思外,还有你的后代的意思。
“而后”是一个典型的连词,主要连接前后连续发生的事件或行为。“而后”后面所叙述的行为或事件,往往紧接着前面的行为或事件发生。例如:他翻了翻眼珠,身子晃了两晃,而后跪在了地上。“尔”本身是一个代词,指代一个特定的事件或行为,“尔后”相当于“此后”、“在这之后”。“尔后”前面所述的是某个相对独立的事件,后面的事件往往并不是紧接着发生。例如:我们是在飞机上认识的。尔后,又通过几次电话。有时,“尔后”后面叙述的是前面事件的发展、变化情况。例如: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三年前,尔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10、走进和走近
走进是走进去的意思,指进入到内部; 走近是走的靠近的意思,指靠近(在外面),未进入内部。
在具体语境中,走进的可以是一个地方,指身在其中,如走进这家书店。而走近,可以是地方,也可以是抽象的东西,强调身体距离接近,而自身可以不在其中。
11、综合征和综合症辨析
“综合症”和“综合征”应当写哪个?
在医学上,“症”“征”并列时,“症”是“症状”,如头痛、视物模糊、呕吐等,是病人能感知的不适;“征”是“体征”,特指医生检查发现的异常变化,如眼底出血、心脏杂音、病理反射等。单用“症”字还有多种含义,如“疾病”(急症、并发症),“症候”(热症、虚症),中医学还把腹中结块的病叫“症”(症zhēng),而“征”字则用来表示“征象”“征候”“特征”等,可见,“症”字不能充分反映“综合征”的内涵,而且歧义较多,容易被误解为某种独立的疾病。
“综合征”的“征”除了有“现象、迹象”的意思外,还有“特征”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备了“一群”或“一系列”的“特征性表现”,才能把不同的“症候群”区分开来。
相反,凡是病因相对清楚,症状、体征又多相对集中于单一系统的疾病,一般便不宜再冠以“综合”字样,也不宜称之为“征”,而应直接命名为某某“症”。
现在很多媒体上出现的“综合症”是一种错误的写法,规范的名称应为“综合征”。请看语用实例:
(1)两个月的暑假已经过去一半,中考,高考成绩也已陆续发榜,一些“考后综合征”现在也开始逐渐显露。(上海《文汇报》2002年8月5日)
(2)部份妇女在此时期(更年期)出现或轻或重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产生的症状为主的症候群,称为更年期综合徵。(台湾健康生活家网,“徵”是繁体字, 简体为“征”。)(3)中文大学医科学者估计全港有七千名腕管综合症患者,多数是职业女性、待产妇女和计算机键盘操作员。(香港《大公报》2002年7月6日)
(4)黄玉贤博士领导的研究发现,由于大部分的冷气机都只能再循环卧房内的空气,因此如果冷气机一整晚开着,会导致房内的二氧化碳量高出可接受量,令人患上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2002年8月5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新闻?新加坡)
(5)“经济客舱综合症”这个讲法可能要改一改了,因为最近一名乘搭头等客舱的女乘客由美国返回英国的家1天后死亡,死亡原因是深层静脉栓塞,也即是我们通称的“经济客舱综合症”。(2002年3月22日,吉隆坡《南洋商报》)上海和台北用“征”,香港、新加坡和吉隆坡用“症”。实际上,这五个例子未必有代表性,例(1)、(2)用“征”,并不表示上海和台北都用“征”; 例(3)、(4)、(5)用“症”,也不表示香港、新加坡和吉隆坡都用“症”。常见的情形是“征”和“症”混用。
Syndrome,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的释义是:①综合征、征群、综合症状;②(标明行为、看法、情绪等的)一组表现(或特征),同时发生(或存在)的一组事物(如情绪、举动等)。林连祥主编的《新世纪英汉大辞典》(台北远东版)释义的第一个义项就是“[医]征侯群,综合症状”。“征”有“预兆、征兆或(将要发生某种情况而预显的)迹象”的意思,因此有若干预显的迹象,照理应叫做“××综合征”,如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等。
但是,“××综合征”也是一种疾病,因此常写成“××综合症”,混用的情况严重得连医学书籍出版社的编辑都拿不准。因此有人建议:①症:用于症状、并发症;②征:用于综合征、征象、体征、指征(郭有声:《“症”、“证”、“征”的用法应当规范》,《科技术语研究》2002年第2期第35页)。12 修订和修定
修订:修改订正(书籍、计划等); 修定:修改确定。
修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但不是最终的结果,应该说修订到修定是有好几轮的反复。
修定是指修正确定,但是没有什么不可能,修定的东西还可能再修订!13 透漏和透露
透漏:tòu lòu 1.透露泄漏。
2.谓因疏忽导致人或物潜入或潜出。
透露:tòu lù 1.显露。
2.显豁;明显。
3.私下通报或走漏。
示例:
1、大校向美方特务透漏了我方“确山演习”的具体计划;
2、透露了一下此次我系入党人员名单。
第3篇:词语:辨析human和humane
词语:辨析human和humane
human,humane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由于拼法相近,故易混淆。
Human/hju: m+n/的意思是人的、人类的(of man or belonging to man),它是个中性词,能用于褒义场合,如human virtues;human achievement,也能用于贬义场合,如human follies;human vices.例:
This is what we call human touch or human nature.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人情味或人性。
The cruelty of the enemies suggests that they are less thanhuman.
敌人的残暴行为暴露了他们的豺狼本性。
Humane/hju: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