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彭州动车随笔800字
彭州动车随笔800字
听说五一劳动节彭州的动车组开始运转了,一大清早,我早早的起床,迫不及待往火车车站赶。
来到车站广场,一看手机上的时间,还不到7点,但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于是跟着人群往背面的正门走去,一看门全部紧闭,天公了不作美下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人们早就排起长龙冒雨排着队等开门买票,
我看看时刻表居然最早的一班车是8点26的,人群中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说排什么时间哦8点26到成都连上班的都没办法赶上,更别说方便大家早上到成都办事了。最少也要两对车跑。上午和下午个4趟也就是说每小时一班,客流量肯定能跟上,你想彭州客运中心的汽车大约分钟一班。
人群中有各行个业的,工人,商人。农民,学生,军人等等,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最好看的是那些,失地农民的老头老太太,听他们聊起现在城市化土地占了,又买了社保,几乎无忧无虑,就拿社保的钱虽然比不上公务员和教师,但都比一般工厂在职工人的工资还高。经济好了所以想到处去耍耍。
我们终于等到开门,进去买好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啊什么的层层关卡,进入候车室候车。坐了大约半个小时,检票上车了。动车缓缓启动了。
从城中心到市郊,经过热闹和繁华,也路过冷清与迷离。路上小店的招牌也颇有特色,行走的路人来去匆匆。找个靠窗的位置看车窗外的风景,行人的来来往往和我无关,记着自己要去的地方,然后转身,看看窗外:从上班高峰拥堵烦躁的路口,到下班时刻归心似箭的`路人;飞驰单车朝气蓬勃去上学的年轻人,骑自行车接孩子回家的中年人。
奔赴饭局的高档车焦虑地摁着喇叭,迎面而来一辆载满乘客的公交车和你擦肩而过,透过车窗看见他们面无表情,我们何尝不是同样迷惘。车窗好似一块幕布,掠过的风景不过是胶片的一瞬间。
人生就像一出戏,戏里戏外,冷暖人生。公交车摇摇晃晃,颠簸的节奏泛出一座城市最草根的气息,这里每一个人的奔波与悠闲、欢乐和悲伤,交杂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的烟雨朦胧,这辆车好似一把琴弦,拨开车窗外的风景,低眉浅唱一座城市美妙的音乐。
第2篇:动车调查报告
温州动车事故调查报告(全文)目录
一、基本情况 3(一)事故线路情况 3(二)事故列车及司机情况 4(三)事故相关设备情况 5(四)事故地区气象情况 6(五)事故地段治安情况 7(六)事故相关单位情况 7(七)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上道情况 11
二、事故发生经过 13
三、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19
四、事故原因和性质 29(一)事故原因 29(二)事故性质 30(三)事故暴露出各有关方面的主要问题 30
五、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38(一)建议免于追究责任人员 38(二)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员 38(三)建议责成相关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作出深刻检查 56(四)建议对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单位依法进行整顿 56(五)建议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57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 57(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57(二)切实加强高铁技术设备制造企业研发工作的管理 58(三)切实健全完善高铁安全运行的规章制度和标准 60(四)切实强化高铁技术设备研发管理 61(五)切实严把高铁技术设备安全准入关 62(六)切实强化高铁运输安全管理和职工教育培训 63(七)切实加强铁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65(八)切实加强高铁规划布局和统筹发展工作 66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务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抢险救援工作,同时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处理等工作。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张德江副总理于7月24日上午率有关方面负责人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伤员救治、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对相关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强调一定要坚决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抢险救援工作;要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全面展开事故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7月28日,温家宝总理亲临浙江省温州市,查看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亲切慰问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对事故调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通过现场勘察、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等,得出一个实事求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7月27日和8月10日,温家宝总理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65次、第167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事故调查处理和铁路安全工作,对事故调查工作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按照科学、严谨、依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依照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并要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7月25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8月10日,根据调查工作需要,国务院第167次常务会议决定对事故调查组进行充实、加强。事故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任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监会、全国总工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各1名负责同志和3位曾担任过国家有关部门(单位)或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且熟悉铁路工作的老同志任副组长。事故调查组下设技术组、管理组、综合组。同时,聘请了12名铁路运输、电力、电气、自动化、通信、信号、安全管理、建筑等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其中有全国人大代表2名、全国政协委员1名、“两院”院士2名)。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了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通过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周密细致的现场勘察、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和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事故线路情况。
甬温线北起浙江省宁波市,南至温州市,全长282.38公里,为双线电气化铁路(由沿海铁路浙江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委托上海铁路局运营管理)。2005年3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甬温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200公里/小时;2005年8月,浙江省和铁道部批复初步设计,其中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为200公里/小时,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2008年11月,铁道部鉴定中心印发了《关于甬温、温福等运行时速250km/h铁路的客车到发线和无缝线路等问题的复函》,将开通运行速度提升为250公里/小时。该条铁路于2006年2月28日开工建设,2009年9月28日投入使用,较批准工期提前4个月。事故发生地点位于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下行线583公里831米处(瓯江特大桥上)。该区段5.8‰下坡,曲线半径4500米,超高110毫米,跨区间无缝线路,60千克/米钢轨,ⅲ型混凝土轨枕。桥面距地面高度为17.4米。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地段前后的线路检查测量结果合格。
(二)事故列车及司机情况。1.d3115次列车及司机。d3115次列车型号为crh1-046b,编组16辆,总长426.3米;配属上海铁路局上海动车客车段,自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列车定员1299人,事故发生时乘坐旅客1072人。7月22日23时4分至23日1时30分在杭州动车运用所进行库内检修作业,各项技术参数及车辆状况均正常。d3115次列车司机何枥,南昌铁路局福州机务段职工,承担d3115次宁波东站至福州南站的值乘任务。2010年2月25日经铁道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动车驾驶证。上车前按规定进行了待乘休息,出勤手续办理合格,酒精检测合格。经调查认定,司机在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的作业符合相关作业标准。2.d301次列车及司机。d301次列车型号为crh2-139e,编组16辆,总长401.4米;配属北京铁路局北京动车客车段,自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列车定员810人,事故发生时乘坐旅客558人。7月23日0时20分至2时10分在北京南动车运用所进行库内检修作业,各项技术参数及车辆状况均正常。d301次列车司机潘一恒,南昌铁路局福州机务段职工,承担d301次宁波东站至福州站的值乘任务,已在事故中殉职。2009年6月23日经铁道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动车驾驶证。上车前按规定进行了待乘休息,出勤手续办理合格,酒精检测合格。经调查认定,司机在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的作业符合相关作业标准。(三)事故相关设备情况。1.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车站列控中心、轨道电路、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等构成了ctcs。ctcs根据功能要求和配置应用等级分为0~4级(其中ctcs-2级应用于200~250公里/小时提速干线和高速铁路上,甬温线即采用该级系统)。ctcs-2级分两个子系统,即地面子系统和车载子系统。地面子系统由车站列控中心、轨道电路等设备组成。车载子系统由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等设备组成。2.温州南站列控中心设备。温州南站采用的列控中心设备产品型号为lkd2-t1,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发设计,上海铁路通信有限公司生产,具有轨道电路编码、区间信号机点灯控制、确定行车许可等功能。3.甬温线轨道电路。甬温线采用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及完整性检查,并连续向列车传送行车许可等信息。事故发生在标号为5829g的轨道上,轨道全长1500米,5829g轨道电路分为5829ag和5829bg两段。事故调查组检验测定,因雷击致使温州南站轨道电路4个发送盒(5829ag备、5808ag主、5808ag备、s1lqbg备)、2个接收盒(5845ag、s1lqg)、1个衰耗器(s1lqg)损坏,造成轨道电路与列控中心信号传输的can总线阻抗下降,导致5829ag轨道电路发送器与列控中心通信故障。4.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d3115次、d301次列车均安装有atp。atp根据地面设备提供的信号信息控制列车运行。当因轨道电路故障等原因,atp接收不到信号或接收到非正常的检测信号时,atp将采取自动制动措施控制列车停车。列车停车后如需继续前行,需要等待2分钟后将atp从完全监控模式转为目视行车模式,以低于2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目视行车模式期间,如接收到正常信号,atp将自动转为完全监控模式。5.列车通信设备。列车司机与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之间的呼叫使用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简称gsm-r),其终端设备包括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和手持终端,两种设备使用同一频段。
(四)事故地区气象情况。
根据事故调查组委托国家电网公司雷电监测与防护实验室利用中国电网雷电监测网对事故所在区域雷击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7月23日19时27分至19时34分温州南站信号设备相继出现故障时,温州南站至永嘉站、温州南站至瓯海站铁路沿线走廊内的雷电活动异常强烈,雷击地闪次数超过340次,每次雷击包含多次回击过程,雷电流幅值超过100千安的雷击共出现11次。8月29日至9月2日,事故调查组又委托中国气象局组成气象专家组,依据中国气象局雷电监测系统确认了上述温州南站雷电活动及雷击设备情况。(五)事故地段治安情况。
经过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和调查,事故现场未发现人为破坏铁路线路、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等设备设施的痕迹;温州南站行车室、通信信号机械室等行车要害部门治安未见异常;事故发生前动车组列车车厢内治安秩序良好。因此,排除了人为破坏和线路治安因素。(六)事故相关单位情况。
1.列控中心设备研发、生产单位情况。篇2:7.23动车事故调查报告 7.23动车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下载)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情况汇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随即成立了事故调查组,此后又根据工作需要对事故调查组进行了充实加强,调整了人员结构,完善了调查制度。国务院对事故调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调整充实后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由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的负责人组成,聘请了铁路运输、电力、电气、自动化、通信、信号、安全管理、建筑等领域专家,邀请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几个月来,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开展现场勘查、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
经调查认定,“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所属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中管理混乱,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作为甬温线通信信号集成总承包商履行职责不力,致使为甬温线温州南站提供的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和重大安全隐患。铁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致使其上道使用。雷击导致列控中心设备和轨道电路发生故障,错误地控制信号显示,使行车处于不安全状态。上海铁路局相关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在设备故障发生后,未认真正确地履行职责,故障处置工作不得力,未能起到可能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损失的作用。在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铁道部和上海铁路局存在处置不当、信息发布不及时、对社会关切回应不准确等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会议同意事故调查组给予铁道部、通信信号集团公司、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上海铁路局等单位54名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的处理意见。其中,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原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另案一并处理;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总经理、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骋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鉴于已因病去世,不再追究责任。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记过处分;给予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记过处分;给予铁道部运输局原副局长兼客运专线技术部主任、现任科技司司长、党总支书记季学胜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铁道部运输局原副局长兼基础部主任、现任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啸明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铁道部科技司原司长、现任安全总监兼副总工程师耿志修降级、党
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通信信号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缪伟忠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张海丰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上海铁路局原局长、党委副书记龙京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上海铁路局原党委书记李嘉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对其他责任人员,根据其应承担的责任给予相应党纪政纪处分。
对于相关责任人员是否涉嫌犯罪问题,司法机关正在依法独立开展调查。
会议决定,责成铁道部和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分别向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
会议决定,责成国务院国资委对通信信号集团公司、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依法进行整顿,重新组建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列控所。会议要求,铁道部、相关铁路运输企业和设备研发生产企业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按照调查组针对事故暴露问题提出的整改意见,结合前一段铁路安全大检查的情况,进一步做好整改工作,切实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全面提高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运营安全管理水平。“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目 录
一、基本情况(一)事故线路情况(二)事故列车及司机情况(三)事故相关设备情况(四)事故地区气象情况(五)事故地段治安情况(六)事故相关单位情况(七)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上道情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
三、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四、事故原因和性质(一)事故原因(二)事故性质(三)事故暴露出各有关方面的主要问题
五、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一)建议免于追究责任人员(二)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员(三)建议责成相关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作出深刻检查(四)建议对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单位依法进行整顿(五)建议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二)切实加强高铁技术设备制造企业研发工作的管理(三)切实健全完善高铁安全运行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四)切实强化高铁技术设备研发管理(五)切实严把高铁技术设备安全准入关(六)切实强化高铁运输安全管理和职工教育培训(七)切实加强铁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八)切实加强高铁规划布局和统筹发展工作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造成 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务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抢险救援工作,同时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处理等工作。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张德江副总理于7月24日上午率有关方面负责人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伤员救治、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对相关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强调一定要坚决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抢险救援工作;要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全面展开事故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7月28日,温家宝总理亲临浙江省温州市,查看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亲切慰问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对事故调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通过现场勘察、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等,得出一个实事求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7月27日和8月10日,温家宝总理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65次、第167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事故调查处理和铁路安全工作,对事故调查工作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按照科学、严谨、依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依照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并要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7月25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8月10日,根据调查工作需要,国务院第167次常务会议决定对事故调查组进行充实、加强。事故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任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监会、全国总工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各1名负责同志和3位曾担任过国家有关部门(单位)或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且熟悉铁路工作的老同志任副组长。事故调查组下设技术组、管理组、综合组。同时,聘请了12名铁路运输、电力、电气、自动化、通信、信号、安全管理、建筑等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其中有全国人大代表2名、全国政协委员1名、“两院”院士2名)。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 参加了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通过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周密细致的现场勘察、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
理建议和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事故线路情况。
甬温线北起浙江省宁波市,南至温州市,全长282.38公里,为双线电气化铁路(由沿海铁路浙江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委托上海铁路局运营管理)。2005年3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甬温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200公里/小时;2005年8月,浙江省和铁道部批复初步设计,其中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为200公里/小时,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2008年11月,铁道部鉴定中心印发了《关于甬温、温福等运行时速250km/h 铁路的客车到发线和无缝线路等问题的复函》,将开通运行速度提升为250公里/小时。该条铁路于2006年2月28日开工建设,2009年9月28日投入使用,较批准工期提前4个月。
事故发生地点位于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下行线583公里831米处(瓯江特大桥上)。该区段5.8‰下坡,曲线半径4500米,超高110毫米,跨区间无缝线路,60千克/米钢轨,ⅲ型混凝土轨枕。桥面距地面高度为17.4米。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地段前后的线路检查测量结果合格。(二)事故列车及司机情况。1.d3115次列车及司机。d3115次列车型号为crh1-046b,编组16辆,总长426.3米;配属上海铁路局上海动车客车段,自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列车定员1299人,事故发生时乘坐旅客1072人。7月22日23时4分至23日1时30分在杭州动车运用所进行库内检修作业,各项技术参数及车辆状况均正常。d3115次列车司机何枥,南昌铁路局福州机务段职工,承担d3115次宁波东站至福州南站的值乘任务。2010年2月25日经铁道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动车驾驶证。上车前按规定进行了待乘休息,出勤手续办理合格,酒精检测合格。经调查认定,司机在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的作业符合相关作业标准。2.d301次列车及司机。d301次列车型号为crh2-139e,编组16辆,总长401.4米;配属北京铁路局北京动车客车段,自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列车定员810人,事故发生时乘坐旅客558人。7月23日0时20分至2时10分在北京南动车运用所进行库内检修作业,各项技术参数及车辆状况均正常。d301次列车司机潘一恒,南昌铁路局福州机务段职工,承担d301次宁波东站至福州站的值乘任务,已在事故中殉职。2009年6月23日经铁道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动车驾驶证。上车前按规定进行了待乘休息,出勤手续办理合格,酒精检测合格。经调查认定,司机在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的作业符合相关作业标准。(三)事故相关设备情况。1.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车站列控中心、轨道电路、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等构成了ctcs。ctcs根据功能要求和配置应用等级分为0~4级(其中ctcs-2级应用于200~250公里/小时提速干线和高速铁路上,甬温线即采用该级系统)。ctcs-2级分两个子系统,即地面子系统和车载子系统。地面子系统由车站列控中心、轨道电路等设备组成。车载子系统由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等设备组成。篇3:浮动车法调查报告
“浮动车法调查交通量”实验报告
专 业 交 通 工 程 班 级 07级2班 姓 名 裴 永 明 学 号 070240221 指导教师 赵 鹏 燕 2010年5月5日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交通量和区间车速的概念和浮动车法观测路段车流量的原理等专业内容的理解。
2.通过实验,掌握浮动车路段车流量观测的方法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调查方法:
浮动车法(floating car method),这种方法是英国道路研究试验所的 wardrop 和 charlesworth 于 1954年提出的。它可以同时获得某一路段的交通量、行驶时间和行驶车速等数据,是一种综合调查技术。调查时需要一辆测试车,应尽量避免使用警车等有特殊标志的车辆。调查时,一名调查人员(除驾驶员外)记录对向开来的车辆数量 ,另一名调查员记录与测试车同向行驶的车辆中,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和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另外一人报告和记录时间以及停始时间。行驶距离应可以从里程表读取。调查过程中,测试车一般需要沿调查路线往返行驶12~16次。本次调查性质属认识调查,往返次数定为6次。调查数据计算: 调查数据计算
1.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 qc : qc=(xa+yc)/(ta+tc)(辆/min)式中: qc---路段待测方向上的交通量(单向),辆/min;xa---测试车逆测定方向行驶时,朝测试车对向行驶(顺测试方向)的来车数,辆; yc---测试车在待定方向行驶时,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相对测试车顺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辆; ta---测试车与测定车流方向反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tc---测试车顺待测定车流方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2.平均行程时间 tc : tc=tc-(yc/qc)(min)式中:tc---测定路段的平均行程时间,min。3.平均车速 vc : vc=(l/tc)×60(km/h)式中:vc---观测路段的平均车速(单向),km/h;l---观测路段的长度,km。利用以上公式进行计算时,式中所用各数值(xa,yc,ta,tc等)一般都取用其算术平均值来进行计算。
浮动车法调查计算表(表2)
(1)向东行情况计算 q东=(x西+y东)/(t西+t东)=(45.0+1.33)/(2.45+2.38)=9.59(辆/min)=575(辆/h)t东=t东-(y东/q东)=2.45-(1.33/9.59)=2.31(min)v东=(l/t东)×60=(1.8/2.31)×60=46.7(km/h)(2)向西行情况计算 q西=(x东+y西)/(t东+t西)=(45.0+0.66)/(2.45+2.38)=9.45(辆/min)=567(辆/h)t西=t西-(y西/q西)=2.38-(0.66/9.45)=2.31(min)v西=(l/t西)×60=(1.8/2.31)×60=46.7(km/h)注意事项: 1.行程时间,在记录时以分、秒计,在公式计算中,秒应以分的百分数计,便于直接计算。
2.浮动车法调查延续的时间较长,为真实反映情况,应注意路段和行程时间不能太长,尽可能分段在较短时间内完成。3.浮动车法观测到(经计算获得)的交通量是一个平均值(以平均值计算时),是表明在整个观测时段内的平均值,而由每一次观测所的数据计算的交通量才是该时段的佳通量。篇4:浮动车法调查报告
“浮动车法调查交通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交通量和区间车速的概念和浮动车法观测路段车流量的原理等专业内容的理解。2.通过实验,掌握浮动车路段车流量观测的方法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调查方法:
浮动车法(floating car method),这种方法是英国道路研究试验所的 wardrop 和 charlesworth 于 1954年提出的。它可以同时获得某一路段的交通量、行驶时间和行驶车速等数据,是一种综合调查技术。调查时需要一辆测试车,应尽量避免使用警车等有特殊标志的车辆。调查时,一名调查人员(除驾驶员外)记录对向开来的车辆数量 ,一名调查员记录与测试车同向行驶的车辆中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一名调查员记录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另外一人报告和记录时间以及停始时间。行驶距离应可以从里程表读取。
本次调查性质属认识调查,往返次数定为 1 次。本次调查距离为6公里来回。
浮动车法调查记录表
地点:南环 天气:晴朗 日期: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下午
调查数据计算
1.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 qc : qc=(xa+yc)/(ta+tc)(辆/min)式中: qc---路段待测方向上的交通量(单向),辆/min;xa---测试车沿测定方向行驶时,朝测试车对向行驶(顺测试方向)的来车数,辆; yc---测试车在待定方向行驶时,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相对测试车顺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辆; ta---测试车与测定车流方向反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tc---测试车顺待测定车流方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2.平均行程时间 tc : tc=tc-(yc/qc)(min)式中:tc---测定路段的平均行程时间,min。3.平均车速 vc : vc=(l/tc)×60(km/h)式中:vc---观测路段的平均车速(单向),km/h;l---观测路段的长度,km。利用以上公式进行计算时,式中所用各数值(xa,yc,ta,tc等)一般都取用其算术平均值来进行计算。
注意事项: 1.行程时间,在记录时以分、秒计,在公式计算中,秒应以分的百分数计,便于直接计算。
2.浮动车法调查延续的时间较长,为真实反映情况,应注意路段和行程时间不能太长,尽可能分段在较短时间内完成。3.浮动车法观测到(经计算获得)的交通量是一个平均值(以平均值计算时),是表明在整个观测时段内的平均值,而由每一次观测所的数据计算的交通量才是该时段的佳通量。
第3篇:动车实名制
动车实名制:23种证件都能用 身份证最方便
2011年05月13日 09:46:29来源: 扬子晚报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1、实行动车实名制的范围包括哪些?
答:动车实名制的范围包括车次以“D”、“G”、“C”打头的所有动车组列车。自6月1日起,凡乘坐动车组列车的旅客须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购买车票并进站、乘车,但免费乘车的儿童及持儿童票的儿童除外。
2、动车实名制购票的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哪些?
答:动车实名制购票的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保障卡、军官证、武警警官证、士兵证、军队学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军队离退休干部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来往港澳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外国人居留证、外国人出
第4篇:动车感谢信
动车感谢信(推荐9篇)由网友 “北极羚羊”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动车感谢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动车标语精选
1、遵守铁路法律法规,共同维护铁路安全。
2、上道作业要安全,专人防护是关键。
3、“三品”查堵一宣、二看、三嗅、四整、五问。
4、操作砂轮带手套,准备医院去报到。
5、监视列车运行好,安全避车莫忘了。
6、车在轨上行是幸福路,人在轨上走是危险路。
7、分分秒秒遵章守纪,列列辆辆安全畅通。
8、事故隐患猛似虎,安全生产大如天。
9、门边门缝像剪刀,一不小心剪一刀。
10、简化作业省一时,贪小失大苦一世。
11、爱护铁路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12、手握闸把重千斤,安全责任记在心。
13、劳保用品穿戴好,遇险可把生命保。
14、小小烟头隐患大,疏忽大意酿成灾。
15、安全红线不能碰,违章违纪不留情
第5篇:思想汇报动车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2011年7月23日绝对是是中国铁路史上一个悲惨的日子,在甬温线上发生了严重的动车追尾事故。造成了重大的旅客和人员伤亡。让人不经感慨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有些人止于终点,而有些人却止于途中!
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温州市消防支队立马进去了抢救工作,截至凌晨1时,跌落桥下的车体已经完成第一轮搜救。但是两节挤压在一起的车体里可能还有乘客,因此消防官员不顾生命危险,携带生命探测仪,用绳子吊着进入垂直吊挂着的车体中进行检测,但未发现生命迹象。
在灾难面前,人们总是显得如此的渺小!有人说这次动车追尾事件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悲剧,像汶川地震一样,同属国难,很多人听说后都表示很悲愤!因为事件的背后,伴随的是那么多鲜活的生命,那么多的妻离子散,那么多的家破人亡!很多人都在寻求真相,虽然做了赔偿,但是
第6篇:温州动车事故
温州动车事故
解飞李彪王体伟
一. 背景
2011年7月23日19时30分左右,雷击温州南站沿线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或附近大地,通过大地在信号电缆上产生浪涌电压,在多次雷击浪涌电压和直流电流共同作用下,LKD2-T1型的保险管F2熔断。熔断前温州南站列控中心管辖区间的轨道无车占用,因温州南站列控中心设备的严重缺陷,导致后续时段实际有车占用时,列控中心设备仍按照熔断前无车占用状态进行控制输出,致使温州南站列控中心设备控制的区间信号机错误升级保持绿灯状态。
雷击还造成5829AG轨道电路与列控中心的通信出现故障,造成5829AG轨道电路发码异常,在无码、检测码、绿黄码间无规律变化,在温州南站计算机联锁终端显示永嘉站至温州南站下行线三接近(以下简称下行三接近,即5829AG区段)‚红光带‛。
19时39分,温州
第7篇:动车追尾特大事故
动车追尾特大事故
有几天,电视上都在播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看到了这消息,我大吃一惊:连动车都发生追尾事故,那么还有什么不会发生事故的呢?这次事故造成40余人遇难,许多人受伤。还有大家最关心的小伊伊,她的爸爸妈妈在这次事故中死亡。小伊伊可爱的小脚被压得时间太长,小脚可能保不住。不过今天传来了好消息,小伊伊勇敢、坚强的活下去了,小脚保住了。小伊伊加油!加油!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昨天她妈妈还在腾讯上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孩子太调皮,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今天却只能在“天国”为女儿加油。为什么幸福、快乐如此短暂呢?
虽然这次事故给他们带来了很深的伤痛,但是在大家的关心帮助下,痛苦一定会过去的。
愿,列车开往天国,永无颠簸,一路走好。
四年级:何诗雅
第8篇:动车检修毕业论文
动车检修毕业论文范文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
二、论文范文参考如下
关于动车检修库作业平台翻板降噪问题的探讨 思路:
通过对动车检修库三层作业平台在使用过程中翻板运动时所发出噪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在平台翻板的动力选择及结构方面作出了必要的改进工作,使降噪效果明显,产品质量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题目:动车检修物流规划与信息系统设计 思路:
随着铁路提速与客运专线的建设,动车组作为客运专线主要的运输工具,其开行量会越来越大,并且其购置成本、维护成本较高,在客运专线的投资中将会占有较大的比例。提高动车组的利用率,是节约投资、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动车组的运用效率、检修质量直接关系到客运专线的安全运营。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