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关于大雪时节的农事
关于大雪时节的农事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关于大雪时节的农事,希望有所帮助!
节气知多少?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时间是公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大雪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
养生小常识
中医认为,大雪是“进补”的最佳时节,但不可太过或乱补,否则会影响健康。此节气最好进行温补为宜。
养生家提出,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如具有节日特色的赤豆粥、“腊八粥”,或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此外,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
农事早知道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冬小麦已停止生长。但此期间,农事活动仍然不能放松。越冬作物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冻害。注意牲畜防冻保暖。
北方田间管理已很少。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若下雪不及时,人们偶尔还在天气稍转暖时浇一两次冻水,提高小麦越冬能力。或者修葺禽舍、牲畜圈墙等,助禽畜安全过冬。
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要注意施好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华南、西南小麦进入分蘖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沟排水。这时天气虽冷,但贮藏的蔬菜和薯类要勤于检查,适时通风,不可将窖封闭太死,以免升温过高,湿度过大导致烂窖。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持较低的温度。
第2篇:立冬时节农事活动
立冬时节农事活动
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立冬时节农事活动,希望有所帮助!
畜牧农事
生猪秋季防疫工作,着重做好补针工作;耕牛加强放牧,吃足草料;在冬季来临之间,开展一次驱虫工作。放牧时,尽量让山羊吃足草料多长膘;长毛兔秋繁工作,未配种的及时配上种;有养鹅习惯的农户赶紧引进苗鹅饲养,饲养70日龄正赶上春节,可卖上好价钱。
秋收冬种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此时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时节正是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各地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气,搞好晚稻的收、晒、晾,保证入库质量。冬小麦播种要抓紧,注意收听气象预报,巧用天时,下雨早播,不如抢晴略为迟播,以保证播种质量力求做到带蘖越冬,防止年内拔节,并尽量扩大冬种面积,减少空闲田。各地要抓好冬种、冬修水利、冬季积肥工作。
蔬菜农事
立冬后要及时做好大棚搭建工作。同时,做好大棚蔬菜管理,白天气温高时可在背风口揭膜通气,晚上要注意做好大棚密封工作。
华北及黄淮地区一定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以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
江南及华南地区,及时开好田间“丰产沟”,搞好清沟排水,是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的重要措施。
第3篇:大雪农事的谚语
大雪农事的谚语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谚语吧,谚语的恰当运用可以让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你知道民间谚语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雪农事的谚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雪农事的谚语 1
1、雪落高山,霜打洼地。
2、先下大片无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豫)
3、先下小雪有大片,先下大片后晴天。(鲁)
4、沙雪打了底,大雪蓬蓬起。(赣)
5、落雪是个名,融雪冻死人。(赣)
6、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晋)
7、今冬大雪落得早,定主来年收成收。(川)
8、冬雪回暖迟,春雪回暖早。(浙)
9、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粤)
10、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苏)
11、冬雪是个宝,春雪是根草。(苏、晋、粤、贵)
12、积雪如积粮。
13、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
14、冬雪一层面,春雨满囤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