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骚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骚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褒义词和贬义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那么骚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下面请看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骚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的更多内容吧!
骚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骚”是贬义词,主要是作为举止轻佻,作风下流,偏向贬义的意思来理解。
骚
拼音:sāo、sǎo ]
[sāo ]
1.**,扰乱,不安定:~乱。~扰。~动。
2.忧愁:“离~者,犹离忧也。”
3.指中国屈原的《离骚》,后泛指诗文:~体。~人。~客。风~(指《诗经》和《离骚》,代指古代诗歌或文化;指妇女举止轻佻)。
4.举止轻佻,作风下流:~货。
5.同“臊”(sāo ㄙㄠ)。
[sǎo ]
古通“扫”,尽其所有,扫数出动:“大王宜~淮南之兵。”
详细解释
1、屈原的《离骚》,见示例
2、骚害(骚扰,伤害);骚骚(急迫的样子);骚杀(下垂飘动的样子);骚边(骚扰边境)
通“搔”。抓,挠,以指甲轻刮 [scratch]
3、忧愁 [worry]
4、<书>泛指诗文:骚人
5、[方]∶雄性的 [male]。如:骚驴;骚马
6、同“臊”
7、举止轻佻,作风下流, 的意思
8、sǎo古通“扫”,尽其所有,扫数出动:“大王宜骚淮南之兵”
9、陕西关中方言,意思大意是得瑟、自作多情、瞎折腾等等。用在男性身上一般为得瑟之意,用在女性身上一般多为风骚、献媚之意。
例:1.你娃骚情地很。(意思就是你太得瑟了)
2.放着正事不干,你胡骚情啥呢?(意思是瞎折腾,胡闹)
10、[方]∶新疆方言土语,由词语“骚情”演变而来,褒义,形容人非常厉害,物非常高端。
例:“骚得很”(意思是厉害得很,好的很)
11、[方]:湖北随州方言,褒义词,有“非常”、“十分”、“很”之意。
例:“这菜骚好吃”(意思是这菜特别好吃)[1]
骚
<名>
忧愁 [worried;depressed]
“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骚屑(纷扰不安的`样子;状声词,风声);骚骚(忧思郁闷的样子)
指屈原的《离骚》的省称 [short for Li sao]。如:骚雅(离骚与诗经中的大雅与小雅);骚人韵士(诗人雅士);骚?指《离骚》);骚学(关于《楚辞》的学问)
诗体的一种 [a literary writings]。如:骚体;骚词(骚体诗的文词);骚赋(骚体作品);骚文(骚体作品)
泛指诗文 [poem;verse]。如:骚章(诗章);骚句(诗句);骚坛(诗坛);骚兴(诗兴);骚肠(诗肠);骚垒(诗坛);骚语(诗的语句)
骚
sāo
<形>
通“臊”。腋臭、狐臭[bromhidroses]
食之不骚。--《山海经》
又如:骚气(腥气);骚臭(腥臭)
卖弄风情的[coquettish]。如:骚托托(做出卖弄风情的样子);骚头(淫棍)
第2篇: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精选3篇)由网友“一山丘”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欢迎阅读分享。
篇1:无微不至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无微不至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无微不至,无论如何细微,都能周全照应。极言细微之至。
语出宋魏了翁 《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谓没有一个细小的`地方不考虑周到。
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无微不至造句
1、方老师无微不至地关怀同学们,大家都很感激他。
2、她对这些孤儿的爱抚无微不至,像慈母一样。
3、在我生病期间,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4、感谢各位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
5、妈妈在生活上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6、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免去了爸爸妈妈的后顾之忧。
7、慈爱的妈妈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8、如果没有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没有父亲默默无私的奉献,哪里会有这么温暖幸福的家。
9、我们来到这里,受到了同志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10、她生病期间,多亏同学们无微不至地照顾,她才恢复得这么快。
11、由于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小明终于康复了。
12、母亲对孩子是那么的无私奉献,那么的无微不至。
13、看他像个大老粗,没想到做事却这么细心,无微不至。无微不至造句。
14、在任何一个社会,鳏寡孤独的人应该得到社会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15、每位病人住院时,都希望受到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
16、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自小就受到无微不至的保护,所以有些娇生惯养。
17、对于母亲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我们做儿女的真是难以报答。无微不至造句。
18、老王对待朋友无微不至,所以人缘极好。
19、厂长对我们无微不至地关照着。
20、在我困苦潦倒时,是你默默支持我,在我春风得意时,是你悄悄告诫我,在我要放弃时,还是你无微不至的关怀我。
21、我会永远记得姥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22、她安慰我,保护我,体贴我,可以说无微不至。
23、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动。
24、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他们给予我们的爱,是无私的爱,是永恒的爱,是无微不至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
25、小茗茗发烧住院了,医护人员尽心尽力的疗养她,在他们无微不至的护理之下,小茗茗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26、永远感谢我的妈妈,感谢妈妈的爱抚,感谢在我生病时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
【无微不至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2篇】
篇2:言不由衷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由:从;衷:内心。话不是出自内心,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例子:清·龚自珍《对策》:“进身之始,~。”
言不由衷造句
一、有意见就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别吞吞吐吐,也不要言不由衷。
二、我看你是喜欢上王先生了,才会言不由衷地假意批评他。
三、看他这言不由衷的样子,就知道他不是诚心要帮忙。
四、他虽满口应下,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言不由衷。
五、是不是因为在虚偽的环境待久了,他说话变得很言不由衷?
六、你写的这篇散文,言不由衷的话太多,所以也就没什么感染力。
七、迫于无奈,他只好言不由衷地说了几句捧场话。
八、他们这些话,有些是真实的,但大部分是言不由衷的。
九、在那种场合,大家谈的都是些言不由衷的客套话。
十、我最讨厌这种假惺惺,言不由衷的人。
十一、他素来诚恳,今日言不由衷,其出有因。
十二、他假惺惺地去表示祝贺,一副言不由衷的`样子。
篇3:言不由衷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言不由衷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由:从;衷:内心。话不是出自内心,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例子:清·龚自珍《对策》:“进身之始,~。”
言不由衷造句:
一、你写的这篇散文,言不由衷的话太多,所以也就没什么感染力。
二、我看你是喜欢上王先生了,才会言不由衷地假意批评他。
三、看他这言不由衷的样子,就知道他不是诚心要帮忙。
四、他虽满口应下,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言不由衷。
五、是不是因为在虚偽的环境待久了,他说话变得很言不由衷?
六、迫于无奈,他只好言不由衷地说了几句捧场话。
七、有意见就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别吞吞吐吐,也不要言不由衷。
八、他们这些话,有些是真实的,但大部分是言不由衷的。
九、在那种场合,大家谈的都是些言不由衷的客套话。
十、我最讨厌这种假惺惺,言不由衷的人。
第3篇:惹草拈花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惹草拈花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惹草拈花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惹草拈花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欢迎阅读。
惹草拈花是贬义词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解释: 惹:招引,挑逗。比喻男女调情。多指调戏妇女。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是恁惹草拈花没掂三。”
惹草拈花造句
1、这个人水性杨花,经常在外面惹草拈花。
2、这人真是位花花公子,整天在外面惹草拈花。
3、不堪入耳,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惹草拈花,俗不可耐,淫辞秽语。
4、1916年,茅盾进入商务印书馆,青年才俊,纵使不主动去惹草拈花,也会有蝶舞娥飞。
5、“您”、“恁”二字互为异体始见于元代,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似恁惹草拈花没掂三”这样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