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四十之惑散文
四十之惑散文
下午,在办公室里,感觉很木然:一个年头就这样悄悄地逝去了。
在焦急、无奈、得意、狂喜、淡然的伴随下,说不清道不明的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年,是个分水岭,忽然间,犹如醍醐灌顶,心脉贯通,以前所有疑惑的事情,在这一年,答案悄然而至,大彻大悟。
也许到了任何事情都内敛的年龄。对于道家的诸多理论,心有灵犀,不解自明,甚至很是推崇。有时,和儿子沟通起来,他就一句:“我很讨厌老子、庄子的理论,虽然他们很厉害。”让我无语,心想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脸上肯定满是愕然。心里那句“你没有到那个年龄,没有足够的阅历,怎么能够明白呢?”卡在嗓子眼,始终没有吐出来。是啊,他说错了吗?他没错!我在他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不也是对老庄的理论、学说嗤之以鼻吗?
弹指一挥间,光阴荏苒,时光蹉跎。当年的血气少年,现已是步入中年。身体变形,满脸写满沧桑,三日不剃须,就感觉苍老十多岁的样子。心气全无,遇到任何事情考虑再三,掂前量后,即使还有一丝一毫的纰漏,就绝对不会贸然行动,说好听点是成熟稳重,自己内心却门清,垂垂老矣。遇事没有放手一搏的胆量和勇气,只有瞻前顾后的.猥琐和谨小慎微。
这个年龄,没有资格再谈论青春豪放,没有往昔话不投机兵戎相见的气概,只有息事宁人的世故和圆滑,只有见人三分笑的无奈和市侩。是啊,像儿子这个年龄,他最有资格挥洒思想和青春,最有资格气冲牛斗、纵横捭阖,天下舍我其谁。是啊,他说的没错,未知就是希望,无知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篇章和天地,因为他的年龄,有的是勇气,有的是胆量。所以,我更加倍感自己身影的猥琐和渺小,有的只是羡慕和凄然,同时又有一丝的欣慰和庆幸。
记得有一次,在机场大厅中,办理完手续。在等待登机过程中,百无聊赖,溜达到机场一家书店,看到书架上有一本书——《人到四十》,本想拿起来看看,感觉很奇怪,书很沉吗,不知道,总之没有丝毫勇气拿起那本书,哪怕翻一番,看一看的勇气和胆量都没有。
对于书里的内容,不用去思考,仅看这个书名,也许,我自己也能写出同样的一本书来,内容也大致一样。我没有这样的气魄,没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只有自己对自己的欺骗,生活在一方天地中,安逸,舒适。注定我不会有惊世之作,尽管我在幻想着,一部接一部的作品,我知道,那属于少年时代的理想、梦想、和幻想,那属于激扬文字的年龄,那属于拥有勇气、胆量、无知懵懂但却敢于亮剑的岁月。
别了,激扬的青春年华!别了,可以尽情挥霍的岁月!
闹腾喧嚣的年少,轻轻的,你走了,我挥一挥衣袖,留下了歪歪斜斜的脚印和美丽的彩霞……
第2篇:四十仍惑散文
四十仍惑散文
还没怎么咂摸人生,居然一下子就站到了四十岁的前边。
古人云:“四十不惑。”四十岁应该是个非常重要的年龄,人生即将过半,往回看有许多事情可想,往前看有大把的事情可做。读书时,《人到中年》这本书,就看了许多遍。但现在读来,与那时相比有了很大不同。读书时是看热闹,现在是真正进入了角色。
原来我认为,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古人所说“不惑”,意即人到四十岁,有了人生阅历,对人生对世界都不再迷惑。
年届四十,自己真的不再迷惑吗?我真的很怀疑。
记得柴静在她的那本《看见》里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要到哪里去?”看似简单的三个问题,其实也是宏大的哲学命题,自己还真回答不了。
长这么大,总感觉始终还没认清自己。东方卫视“笑傲江湖”里的孙建宏,表演三期节目最后说这样三句话,“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我就是我,不一样的云朵”、“我就是我,不一样的水果”。第一次看感觉可乐,再看就觉得有味道。虽说自己是一个绝对独立的个体,但有时候,我还是我吗?
自己一直是被选择。想想哪些事情是自己拼抢来的?多数都是“被安排”的。工作如此,婚姻如此,生活中多数也是这样。成功学里的“把握自己”,看来自己是真没学来。多少事情看似命中注定,但现在想来往往是自己“认命”。
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自己还是不小心落入陷阱,遭小人算计。现在想来,“防人”,主要还是防小人。可怎么防戴着各种面具还有花枝招展的小人呢?
虽说“对事不对人”,但一说事就对人,因为事是人做的。曾经的好朋友因为工作的事,和我对吵,心里苦得像黄莲,夺门而出,一走了之,但别人认为你就是个软蛋。好朋友和你撕破脸了,你还以好朋友自居。到底是谁的错?
其实,就一句话,人届四十,仍不识人。
有人说,人到四十如果还为钱东奔西走,那么这人生差不多就已经失败了一半。而自己现在仍为钱所累,每天要为稻米谋。虽没饿着,但也没撑着。比下有余,但始终不敢比上。都说“穷吃肉,富吃虾,有钱人吃王巴”,咱天天吃肉也不可能。
有人说,帮人不要帮过头,助人要量力。但长这么大,心底的善良劲仍不可救药。有人一提出要帮忙,恨不能把心窝扒给人家。那天,北京的哥们要买房,买二套房,向我借钱,立马让人家发银行卡号。可第二天一登陆网上银行,却发现只够自己一家三口几个月的生活费。
其实,自己还没看清自己,吃哪碗饭能扒几碗干饭,心里还没数。
小四十了,体味了人生苦涩,也看惯了人间百态。按说,人话鬼话都听了无数次,黑脸白脸红脸也都能入眼了,但还特别在意别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有时候听了一句不顺心的话,那声音能在耳边萦绕好几天,在心里咀嚼无数遍,甚至几天感觉胸闷,缓不过劲来。这是不是还是不成熟?
小四十了,真正进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状态。看着年迈多病的双亲,看着日渐长大的孩子,责任一天天加重。咒骂不争气的自己,还不能接老人来身边过冬暖夏凉的生活。更恨自己虽然心疼一个孩子孤单,却又不敢再给要个伴儿。这日子是不是过得太纠结?
其实,生活就是活着,活成什么样子,只能看你自己的造化。
快四十了,我还是我原来的自己。长得模样早就进入60后了,上大学时就有小姑娘管咱叫大爷,但心还停留在幼儿园。对任何事物还抱着最善良的愿望,对任何人都心存善意。
小四十了,还这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何时能不再迷惑,笑傲江湖?
第3篇:四十有惑-心情散文
四十有惑-心情散文
古人有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三十岁之前我创建了自己的家庭,事业不能说多么成功,但已经足够自给自足,觉得人生按照既定的轨迹平滑地前行。但是,四十岁来临之际,我突然觉得,人生有了好多困惑……
面对越来越叛逆的孩子,越来越臃肿的自己,和越来越沉默的丈夫,我有了深深地疑惑。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我的生命是否是为了家庭和孩子而存在?家庭是否只有亲情,没有了爱情?曾经文艺小资的自己,出去和闺蜜看场话剧,回来见到老公的脸色便觉得非常心虚。而曾经的梦想呢?就这样被放弃,或者,永远沉睡在那不可触及的未来里?
在单位做着驾轻就熟的工作,每周一都要为自己做心理辅导才能不被请假的冲动裹挟,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周边越来越多85后甚至90后的面孔,望着他们充满了血色和野心的面孔,问自己,我的事业是否已经停滞不
第4篇:四十而惑
【导读】一路要错过多少回,我们才长到四十岁?四十岁的路上,我们抓住了什么又遗落了多少?书上说,四十岁是人生的秋天,是成熟的季节,而我的枝头却不见累累硕果。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而我要说,四十岁,我依然惑。
二十岁的时候,看到四十的父母疲惫沧桑的脸,感觉四十离我好遥远,常常听到母亲唠叨腰酸背痛眼花腿软,我就常常想像着那是个什么滋味,并总是想尝试一下。母亲也常常因我这样的想法而说同一句话:傻女,等你到我这个年龄就知道了&&那个时候,觉得天总是蓝的,地总是绿的,日子总是漫长而美好的,而四十岁一定是遥不可及的。
但是,当恋爱结婚生孩子为了生计而打拼忙得不知今夕是何年时,猛一抬头,居然已坐上四十岁的列车上,看着比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