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诗词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1-27 07:13: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诗词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诗词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诗词,欢迎大家阅读!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前言】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上阕写思妇别后的孤凄苦闷和对远游人深切的怀念;下阕借景抒情,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全词突出一个“恨”字,层层递进,深沉婉约,把一个闺中独居的女子在爱人离别后的凄凉悲愁以及对杳无音讯的无情之人的怨恨,刻画得淋漓尽致。笔调细腻委婉,语言浅白,情感朴实;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很好地体现了欧词的艺术特色。

【注释】

⑴鱼沉:鱼不传书。古代有鱼雁传书的传说,这里指音讯全无

⑵攲:倾斜。单枕:孤枕

⑶烬:灯芯烧尽成灰

【翻译】

分别后不知你的行程远近,满目凄凉心中有说不尽的苦闷。你越走越远渐渐断了书信;鱼书不传我去哪里问讯?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千声万声都是别愁离恨。我斜倚单枕想到梦中见你,谁知道梦没有做成灯芯又燃尽。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词是写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离愁别恨。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了三个“渐” 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然而雁绝鱼沉,天崖无处觅寻踪影。“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 “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在她与亲人相阻绝的浩浩水域与茫茫空间,似乎都充塞了触目凄凉的离别苦况。词的笔触既深沉又婉曲。

词篇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画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自古伤心唯远别,登山临水迟留。暮尘衰草一番秋。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张先《临江仙·自古伤心惟远别》)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思妇为了摆脱苦状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连仅有的一点小小希望也成了泡影,不单是“愁极梦难成”(薛昭蕴《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和灯花一样凄迷、黯淡。词到结句,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染。

前于欧阳修的花间派词人,往往喜欢对女性的外在体态服饰进行精心刻画,而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则很少揭示。欧阳修显然比他们进了一大步,在这首词中,他没在使用一个字去描绘思妇的外貌形象,而是着力揭示思妇内心的思想感情,字字沉着,句句推进,如剥笋抽茧,逐层深入,由分别--远别--无音信--夜闻风竹--寻梦不成--灯又烬,将一层、一层、又一层的愁恨写得越来越深刻、凄绝。全词写愁恨由远到近,自外及内,从现实到幻想,又从幻想回到现实。且抒情写景两得,写景句寓含着婉曲之情,言情句挟带着凄凉之景,表现出特有的深曲婉丽的艺术风格。

第2篇: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由欧阳修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此词语言浅白,情感朴实,雅俗兼备,在宋词中少见。全词如下: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注释】

① 鱼沉:鱼不传书。指无音讯。

② 秋韵:秋声,秋天的韵味。

③ 攲:倾斜。单枕:孤枕。

④烬:灯芯烧尽成灰。

【译文】

离别后不知你的行程远近,进入眼帘的都是凄凉景象,生出几多烦闷!你越走越远,渐渐断了书信;水面宽阔,鱼儿深藏,到何处去寻问你的音讯?

深夜里大风吹得竹林敲击着凉秋的声韵,千万片竹叶千万种声响都充满着怨恨。故意斜倚着单枕想到梦中将你寻觅,可惜梦没有做成,灯芯也化为灰烬。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写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离愁别恨,但词人并没有一个字述及思妇的`外貌形象或体态服饰,而是着力刻划、揭示思妇地内心思想感情,这是欧阳修与以往花间派词人的不同之处。词的上片:“别后”二句,不知行踪之恨。“渐行”二句,音讯杳然之恨。词的下片:“夜深”三句,夜间风竹之恨。“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深夜里大风吹得竹林敲击着凉秋的声韵,千万片竹叶千万种声响全是怨恨。借风竹之声诉离怨别恨,很有艺术感染力,尤其“敲”字,极赋神韵,有使此两句字字敲心,声声动魂的神力。“故”二句,梦中难寻之恨。艺术特色:全词八句,突出“恨”字,层层递进,笔触深沉婉曲。

它受五代花间词的影响,以代言体(即女性第一人称方式)形式表达了闺中思妇深沉凄婉的离情别绪。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词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细而又温柔敦厚。

首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叠用了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而雁绝鱼沉,无处寻踪。“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

词作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划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思妇为了摆脱苦况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梦终未成,而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像灯花一样凄迷、黯淡。词到结句,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染。

刘熙载云:“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此语精辟地指出了欧词婉约深沉的特点。以此词而言,这种风格表现得极为明显。全词抒情与写景兼融,景中寓婉曲之情,情中带凄清之景,将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别恨表现得深曲婉丽,淋漓尽致。

第3篇:欧阳修诗词《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欧阳修诗词《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此诗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欧阳修诗词《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欢迎大家阅读!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前言】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上阕写思妇别后的孤凄苦闷和对远游人深切的怀念;下阕借景抒情,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全词突出一个“恨”字,层层递进,深沉婉约,把一个闺中独居的女子在爱人离别后的凄凉悲愁以及对杳无音讯的无情之人的怨恨,刻画得淋漓尽致。笔调细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翻译赏析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翻译赏析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前言】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上阕写思妇别后的孤凄苦闷和对远游人深切的怀念;下阕借景抒情,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全词突出一个“恨”字,层层递进,深沉婉约,把一个闺中独居的女子在爱人离别后的凄凉悲愁以及对杳无音讯的无情之人的怨恨,刻画得淋漓尽致。笔调细腻委婉,语言浅白,情感朴实;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很好地体现了欧词的艺术特色。

【注释】

⑴鱼沉:鱼不传书。古代有鱼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翻译和赏析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翻译和赏析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前言】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上阕写思妇别后的孤凄苦闷和对远游人深切的怀念;下阕借景抒情,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全词突出一个“恨”字,层层递进,深沉婉约,把一个闺中独居的女子在爱人离别后的凄凉悲愁以及对杳无音讯的无情之人的怨恨,刻画得淋漓尽致。笔调细腻委婉,语言浅白,情感朴实;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很好地体现了欧词的艺术特色。

【注释】

⑴鱼沉:鱼不传书。古代有鱼雁传书的传说,这里指音讯全无

⑵攲:倾斜。单枕:孤枕

⑶烬:灯芯烧尽成灰

【翻译】

分别后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这首词《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作者欧阳修的早期作品,表达了离愁别恨的思想感情,全诗透露着愁的情绪。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译文

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已经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生出不尽的忧愁!你越走越远,最后竟断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宽阔,鱼儿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处去打听你的消息?

昨夜里大风吹得竹林处处作响,传递着深秋的韵律,每一片叶子的声响都似乎在诉说着怨恼。我有心斜倚着单枕,希望梦中能与你相遇,可惜梦做不成,无奈灯芯,又在秋风中燃成烬。

赏析

这是一首别后相思愁绪之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它受五代花间词的影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诗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诗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