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八年级生物《关注农村环境》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关注农村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技能目标:
学会分析资料,利用资料解决问题。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认同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建设家乡献计献策。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讲述了农村环境的变化、如何发展生态农业。教学重点是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是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如何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新课标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 8单元第24章人与环境第2节关注农村环境。主要内容是农村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及意义,人类生存面临的环境问题。本教学案例,充分利用校园周边现有的教学资源与教材配套的生物教学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来创设教学情景,导入新课。教学中通过对农村环境的调查活动、讨论让学习在做中学,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着师生的互动和师生的双向交流,引导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思考和自我表现,通过设疑,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讨论中,师生互动,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资询者和学习伙伴,建立起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课堂氛围。
四、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课前作调查对比家乡环境的昨天和今天查图文资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兴趣导入,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破坏环境的背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
1、人类保护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有什么重要意义?
2、请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复习旧知,情景再现,尽快融入到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
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直观、生动,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家乡环境的变化
探究思考,获取新知
调查活动:对比家乡环境的昨天和今天
活动方法与步骤(课前完成调查):
1、全班同学分成4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家乡的环境变化。
2、各小组的同学选择感兴趣的专题进行调查。
3、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
(1)调查人:调查对象:
(2)调查时间:
(3)调查地点:
(4)调查目的:
(5)采访时的谈话提纲
4、调查结果:
5、理论分析:
6、提出意见和措施:
7写出调查报告:
8、交流讨论:
引导同学们在课后一定要认真阅读课外读“加强农药的环境监督刻不容缓”。
各小组结合当地的教育资源及自己的实际选题,课前完成调查。认真交流课前的调查,分析讨论,积极思考。组长组织同学分工合作,制定调查方案;把调查的资料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总结形成调查报告;参加课堂讨论并作答。
引导同学们分析讨论他们课前准备的调查报告,然后交流回答问题,分析讨论是人们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鼓励同学们大胆质疑、讨论。这种设置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
采用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联系生活,认识人类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
二、发展生态农业
合作思考,再探新知
请同学们分析讨论某生态农业村的'结构。
分析讨论:
1、输入这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于哪里?
(答:农作物、生产者)
2、在这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沼气池)
3、图中处理农作物秸杆和处理粪便的方式,有什么优点?
(答:清洁、环保、高效)
4、这个村利用多余的肉、蛋、奶办起一家食品加工厂,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下脚料?
(答:用来作饲料,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
学生认真阅读资料,仔细观察某生态农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中各项以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各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回答问题。
从活动开始,组织学生积极讨论,认识身边的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做到在利用环境的同时要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归纳小结,形成体系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需要关注的农村问题有哪些?如何发展生态农业,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你还有什么问题?
3、你还想知道什么?
4、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自己总结,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利于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作业
五、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内容学习的是关注农村环境,介绍了家乡的环境变化、发展生态农业,内容看似简单,但是本节内容里蕴涵着人文思想,让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学习身边的环境状况以及如何发展生态农业,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创新,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本节内容的教学,今后应注意资料丰富、贴切,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要考虑到这节内容是八年级下后面的知识,这时的学生学习兴趣远不如七年级的学生,教师在学生的参与面问题多作思考。
第2篇:关注农村环境
关注农村环境
一:活动主题:关注农村经济和生态环保双赢发展
二:活动背景:当前农村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工业污染、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的情况仍然严重,区域水道不畅,形成死水,畜禽养殖污染也不容忽视,整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河面保洁,轻河坡、河岸、岸脚垃圾清理的现象,河道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活动,一方面,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按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成长成才,让大学树立起发展经济和生态保护双赢重要性的观念;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接受各种文化的哺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让农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给农民们带去先进的思想与科学文化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尽早脱贫致富,实现国家全面和谐发展。
参加本次共青团委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对我们大学生而言,表现出大学生对当地农村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这次活动是一个很好的磨练大学生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增进大学生对农村现状的了解,践行志愿服务的精神,发挥大学生的知识优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活动内容:
五:活动时间:
六:活动人员:郭华先,戴夫玲,吴海银,杨颖,石舒畅,李友云
第3篇: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
《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富源县中安街道一中 余琴
1、了解病毒的发现、大小和种类;
2、掌握病毒的结构,理解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关注病毒与人类的生活;
3、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生物的学习,学生知道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这样引入课题很轻松。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爱动爱表现的年龄阶段,课堂上要充分给他们机会,由于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强,精力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还不稳定和成熟,教师就必须要有效控制好课堂,引导好学生顺利完成该堂课。
三、重点难点
重点:病毒的结构特点、种类、生活和繁殖方式、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点:病毒的生活和繁殖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病毒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生物体结构和
第4篇:八年级生物的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及生物变异的类型。 2.描述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实践上的应用。
学习重点:
生物的变异及生物变异的类型。
学习难点:
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自主学习
1、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_______。
2、按引起变异的因素首先决定于 的不同,其次与 也有关系。
3、生物的变异有___________变异和_______________变异,前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后者是由________引起的'。 3、变异的意义有哪些?
三、合作探究
(1)P40这些颜色艳丽、形态各异的菊花、玉米果穗、安康羊、果蝇是怎样形成的?你还知道身边哪些生物也是这样形成的?
(2)猪的家子中
第5篇: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推荐)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石头桥中学 马彦梅
第一节 酵母菌和霉菌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形态结构。
2.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3.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二)技能性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尝试培养青菌和曲菌,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情感性目标
1.通过了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培养热爱 科学的情感
2.通过学习本节知识,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
2.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1).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让
第6篇:八年级生物《鱼》教学设计
《鱼》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某某
授课年级:八年级(12)班
授课时间: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 第三节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的分类。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知道“四大家鱼”。3.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4.理解鱼的呼吸过程。
5.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6.了解鱼与人类的关系。(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鱼呼吸和游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观看视频,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鱼的呼吸与运动。2.教学难点 :鱼的呼吸与运动。【教学方法】
知识讲授、自主学习
第7篇: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病毒》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运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辩证地认识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病毒的结构与生活。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38度》片断:
同学们你们
第8篇:八年级《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老师指导下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自然,关注科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近几年,出国游逐渐走近了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飞往世界各地去欣赏美景,尝了国外那些鲜嫩美味又新奇的水果,就想要带一些回国给家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