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赏识教育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赏识鼓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本站陈凤情 发布时间:2012-11-08 15:22:34
【关键词】小学数学;赏识教育;鼓励;素质教育自己的行为或者语言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赏识是人性中的一项基本需求。基于这一特点,赏识鼓励教育在当前教育界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就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情况而言,赏识鼓励教育的实施还处于一个„„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在教育中进行尝试。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激励性的教育方式,与当前的教育教学宗旨方向相一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仍然处于一个基础层面。赏识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语言及学习行为从正面进行肯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激起的积极状态,使得教育教学效果达到一个最优状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赏识教育,结合正确的教学方法,使之成为一种科学有效地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赏识教育;鼓励;素质教育
自己的行为或者语言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赏识是人性中的一项基本需求。基于这一特点,赏识鼓励教育在当前教育界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就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情况而言,赏识鼓励教育的实施还处于一个基础层面。因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对此进行了研究,颇有感触。
一、利用赏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让学习氛围更融洽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强、不像文科科目只要懂得勤劳、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学科。对于刚接触数学科目的小学生来说,一味地强制灌输知识给他们是不可取的。我认为在课堂上构建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们鼓励与赏识是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之一。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恰当的表扬,对于学习成绩不见进步的学生不是进行严格的批评,而是以鼓励为主。让他们幼小的心灵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能在失败中感受到帮助,从而让他们的自信心更强,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日俱增。班里有一名学生数学成绩一直很差,上课经常开小差,课后作业也是抄写其他同学的来应付“交差”。为了能激起他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我了解到,是因为他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是读数学的料。我对他做了很大的思想工作。很快,在一次教学中,他终于第一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虽然回答得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我及时表扬了他,夸他是个勇敢大胆的好孩子,同学们也马上以热烈的掌声回应。终于,老师的赏识和同学们的鼓励让他重新找回了信心,让他由一个原本不爱听课的学生变成了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老师问题、作业按时认真完成的好学生。他渐渐地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数学成绩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充满赏识与鼓励的数学课堂氛围,不仅可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兴趣,学生之间也学会了互相欣赏,互相宽容。
二、利用赏识激励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其思维创新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座蕴藏无限潜能的宝藏,潜能能发挥出多少关键在于教学者能给他们创造出多少机会让他们展示。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学会欣赏学生,给予学生肯定,不断地鼓励学
生,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逐渐养成勤于动脑动手,敢于提出新建议,能够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任教的班里有个学生很聪明,但是一直数学成绩处于中下水平,更别说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从一开始就关注他,发现这个学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于是让他担任所在小组的数学学习组长,每天负责该组的数学作业收发。他没有想到我会对他委以重任,于是在学习过程中用优秀学生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学生的数学作业变得工整起来,每次都按时完成,不用像以前一样要催三四次才慢吞吞的交上。课堂上认真的听讲,而且一有问题马上举手提问,在班级数学学习总结上我对他给予了及时的表扬,并鼓励他继续努力,他在表扬和鼓励中建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心,学习上不仅数学成绩上升,其他学科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老师的鼓励和表扬给了他动力,也让他潜在的学习潜能发挥了出来。
此外,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也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进行合作和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或者是具备很强的分析能力,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去关注他们,发现他们,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正确的引导他们将自己的长处用到学习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在赏识鼓励中建立起学习自信心。
三、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实施赏识鼓励,贯彻褒贬结合的原则
随着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多样化,教育过程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种教学方式都有其利弊并存的特点。实施赏识鼓励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赏识的对象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家庭环境、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等等,切记不可采取一样的模式。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份身心发展小档案,以便于因材施教的实施赏识鼓励。比如一些学生性格开朗,适合公开表扬赏识,而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可以采取谈话鼓励的形式。对于优等生,要注意褒贬结合,鼓励他们发扬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中肯的给予一些批评性的建议,做到褒贬结合,对优等学生而言能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
综上所述,赏识鼓励教育好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因此,教学者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语言,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潜能,让每个孩子在人生的第一个学习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刘卫红胡节.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2005(17)
[2]王苏萍.试论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3)
[3]戴永华.浅谈赏识教育与儿童自信心的培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来源:[转自网络]美舍小学语文组 发布时间:2012-07-13 17:11:47
”能在教学当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时刻赏识学生的进步。本学期我碰到了极个别的学生,在赏识的作用下,他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就让我更加深信赏识教育的魅力。那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根据„„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能在教学当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时刻赏识学生的进步。本学期我碰到了极个别的学生,在赏识的作用下,他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就让我更加深信赏识教育的魅力。那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和感悟,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关爱和尊重———赏识之灵魂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课堂也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圣殿,而是发展生命的乐园。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也应该体现这一理念。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敏锐地捕捉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点,并及时地给予赏识,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田。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小男生:家庭条件很好,家长比较宠孩子,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学习习惯不好,较为懒惰,粗心大意,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刚到我们班的时候很不自信,而且同学也都对他有看法,所以可以说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第一个月,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每天也是不吃不睡,令人不知所措。但记得这个学期刚开学,他的积极性有了很的提高,主要还是有一次他上课鼓足了勇气站起来回答问题,当时问题没有回答对,但是我还是给他了掌声,从此以后他都愿意回答问题了,慢慢地到参加活动,以及给同学交流等,孩子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阳光的孩子。
二、理性的激励———赏识之原则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不需要付出努力,垂手可得的称赞有谁会去珍惜呢?对于孩子而言,不切实际的夸奖不仅不能真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而且还会导致他们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这样会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会让优等生觉得教师在敷衍,让学困生觉得这是教师在迁就。因而,在学生的心中也就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感受到的不仅不会是尊重,反而会是虚情假意。可见,赏识不应该是泛滥的洪水,而应该是鲜活的溪流,闪耀着理性的光辉。1.精当的指导性教师的赏识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的倾向,不能盲目、随意。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评判”,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估计,进而明确努力的方向。我们常听教师说“你很可爱”“我很喜欢你”,诸如此类的“赏识”语句没有明确的指向性,没有让学生明白“你什么地方做得好,让人感觉很可爱,值得我喜欢”,学生也许会感到高兴,但绝对茫然。因此,这种赏识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效力。例如,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赞扬学生时只是说“读得很好,再接着读下一段”,如能换成“你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果能放慢语速,尤其是读第二句话时语气舒缓一些,就更好了”这样细致的、针对性强的评价,不仅会使学生了解自己朗读的优点和不足,还会让他们感到一种受关怀后的温暖。2.强烈的启迪性赏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手段,它可以放飞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心理潜力。赏识不仅应该让学生感到兴奋,更应该给他们以启迪。
三、科学化的艺术———赏识之情韵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舒展轻松的过程,是一个开启智慧的过程,还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因此,赏识教学需要以艺术化的态度去营造课堂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1.春风微雨,不着痕迹微笑是一种不露痕迹的赞许和信赖,它会让学生觉察到教师的一份温情与爱意。既然甘为人师,就请别吝啬你的微笑!给予学生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下轻柔的抚摸,甚至是一个青睐的眼神都会让他们享受到被重视、被赏识的快乐。记得有一次,我抽查了班里一位柔弱的小女孩背诵课文,她腼腆地站起来,如临大敌,结结巴巴地背了两句便停了下来,怯生生地望着我不知所措。我微笑着走过去,柔声地对她说:“别紧张,好吗?再想想,需要我给你提示一下吗?”她望着我充满信赖的眼光,咬了咬嘴唇,坚
定地摇了摇头,稍稍稳定了一下情绪,居然很顺利地完成了背诵任务。我又微笑着回到了讲台,这时教室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小女孩的眼里已噙满了泪花,她流露出了感激的眼神。有了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她从此再也没有胆怯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之于学生的这份绵绵的爱意,这份微妙的赏识,会让成功的学生享受到快乐,会让受挫的学生得到鼓励,会让懦弱的学生获得勇气,会让落后的学生感觉到善意。2.惩罚有方,批评有度提倡赏识教育并不等于拒绝批评,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不是完善的教育。批评是赏识教育中独特的一环,在赏识理念的指导下,它向你走来的时候,可能是面带微笑,充满幽默与轻松,但它离去的时候,会给你留下严肃的背影,使你警觉、反思,给你以智慧的启迪,具有“励志”性,催人向上。
总之,赏识教育的结果是培养了学生无形生命的支柱。而长期的应试教育却在不经意间磨损了学生应有的信心和勇气,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探索出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找到自信,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世界上没有适合于所有学生的赏识方式,怎样赏识对学生是最合适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去发现。我想,这便是富有诗意的赏识教育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来源:CCTV 发布时间:2010-04-14 09:42:12
这是一篇关于教学方法的赏识教育,论述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赏识教育,音乐教学中的表扬的文章。赏识教育外在表现为对有积极的态度;对内则注重自我成长,以克服心中的阴影,塑造健全的人格,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教育教学理念。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赏识教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赏识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教育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教育中的赏识教育作初步的探索,旨在遵循教育规律,活跃课堂,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小学生。
赏识教育外在表现为对有积极的态度;对内则注重自我成长,以克服心中的阴影,塑造健全的人格,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教育教学理念。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呢?本人结合教学体会,就赏识教育应遵循的原则谈谈自己的观点。
信任学生是赏识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不敢回答问题,甚至不敢抬头看老师一眼。孩子们即有脆弱心态又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脆弱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激发出来。因此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从而激发他们。
1、帮学生们树立自豪感。就要给学生力量,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变得更加自爱、更加自信、更加自强。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声音非常陌生,因为他们听到自己的声音是由耳骨传送的,与声波传送的有所差、异。针对这点我经常使用电脑对学生的歌声录音,让他们了解自己那美妙的音色,激发他们的演唱激情。
2、要学会崇拜学生。每个学生是独一无
二、无可比拟的,作为老师就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同样一首歌曲由不同的学生演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其中肯定有值得教师借鉴的元素,所谓“教学相长”嘛!
二、理解和尊重学生
1、尊重孩子,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说话。老师认真倾听学生们说话是尊重学生的重要表现。在课堂上,学生们会碰以许多事情,而他们会自觉地报告给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老师制止他们的报告,那么学生因报告得不到理会而窃窃私语,甚至哄堂大笑,最终则影响课堂教学。其实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倾听学生的诉说,会使学生产生满足感,从而增强注意力,课堂教学才会得以顺利进行。
2、尊重孩子,教师要学会向学生们请教,研究学生的所思所想,研究他们易于接受的方法,以便得到孩子的配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用“你们认为怎样好,老师这样可以吗?你们喜欢吗?怎样做你们才更满意?”等课堂语言,让学生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的关心,激发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应。
3、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换位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理解的作用。如我们上课时要求学生端坐的姿势腰杆挺直,两腿并拢,小手放平,结果不到30分钟,累得腰酸背疼,更何况要端坐4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方面的音乐课堂有独特的优势,在歌曲教学后我经常编排一些动作来解释音乐,使学生在充分理解音乐的同时放松自己。
以正向激励为主,表扬孩子,告诉学生怎样去做,为学生指明方向。如: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充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赞赏地说:“你真棒!”、“顶呱呱”等。当然,负向激烈也是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向比较大胆的学生质疑:你行吗?向他们提出挑战,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记得有一次,我让一个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为旋律编写新歌词,挑衅地问:“你能胜过词作家吗?”“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脱口而出,当师生一起同唱他的新编歌词时,他脸上洋溢着自豪,随着更多的新“作品”诞生,孩子们不断地看到了自己的成功,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一是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满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二是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于单一,一味地要求学生到位,对学生的纪律要求过高、过严,以完美的标准去衡量学生,容不得学生身上有一丝缺陷,实际上违反了学生的成长规律。
孩子们犯了错误,特别是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后,老师应当给予孩子适当的提醒,让孩子有一定的心理体验,并产生自我改正的意识。毕竟从孩子的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来看,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犯错误不要紧,关键是犯错误后要会改正错误。老师如何让学生改正错误也是赏识教育的范畴,而提醒是改正错误的最有效方法。平等朋友式的批语他即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又容易让孩子们接受。
宽容意味着接纳,接纳孩子的一切,后升华。学生的不良习气也非一天形成的,而老师不可能要求孩子们用一天的时间安全改变,只有用宽容的心态学会等待。孩子们的缺点必在前进中反复,在反复中前进。总之,在音乐课堂中的赏识教育方法是多样化的。不仅仅是表扬和鼓励,而是通过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努力塑造健全人格,从而打造出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
第2篇:赏识教育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人立于世,信心至为重要。小孩子在发萌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建立,日常的表现是否得到家长、老师、长辈、同学等的肯定与赏识对他们而言十分重要。通过良好的赏识,可以使小孩子增强信心,长成健康的人格,从而今后以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成长,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赏识教育对小孩子而言十分重要,加强赏识教育十分必要。赏识教育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是生命的体验、思想的继承,是心态的回归,心灵的解放、舒展,是观念的更新、语言的突破。自爱是快乐之源!搞好家庭中的赏识教育,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了解孩子,善待孩子
要想搞好赏识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厌学,原因是多样的:或感到自己基础差,或感到某学科没意思,或因教师不妥善的批评而赌气放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几乎都是主观原因所致,不愿学、不想学,是他们的普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若想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该怎么办?
让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善待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得是家庭教育,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2.尊重孩子,倾听孩子
儿童正处于成长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孩子的诉说,家长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也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孩子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孩子。
3.激励孩子,鼓励孩子
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孩子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孩子,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
4.提醒孩子,宽容孩子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孩子的责任,要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孩子的转变。不能发现孩子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孩子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针对孩子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孩子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第3篇:赏识教育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精选12篇)由网友 “晚来天欲雪”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赏识教育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赏识教育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一
高职学生管理对赏识教育的运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赏识教育的概念,分析了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赏识教育的运用思路与方法。
要改进对学生评价的标准依据,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找寻时机做赏识教育,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提升;准确把握赏识教育的力度,以促进学生责任感的发展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教育,指引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学生管理;运用;自信心
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学生所能接受的社会信息愈发繁多、复杂的情况,当前高职院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已难以适应学生心理变化状况,进而无法为学